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七章 戰略轉折 文 / 中國神鷹

    常德激戰之際,杜聿明給胡雲峰發來電報,明確告知了他手裡三個軍的位置,請示下一步作戰行動。

    胡雲峰去電:「自由指揮,務必全殲第3師團!」

    第3師團編成於名古屋,不但是日軍7個常備師團,更是最早來中國作戰的師團,1905年日俄戰爭就有它的身影,1937年淞滬會戰有它,南京大屠殺有它,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棗宜會戰有它。(歷史上鄂西會戰,長沙會戰,一直打到豫湘桂大戰都有它)

    杜聿明手上三個美械軍10萬餘人,加上74軍一個師,如果還讓第3師團跑了的話,他這個副總指揮可以自殺了。

    手下三個軍長都和第3師團碰過面,可以說和這個師團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杜聿明的動員令也不用下了,反倒是各軍一片喊殺聲。

    士氣旺盛的不得了,又有這麼好的裝備,剩下的事情就是指揮了。

    重慶的蔣委員長聽到常德血戰的消息直心疼,參謀部高級將領們提心吊膽,生怕陳際帆有點閃失。他們都十分清楚,戰局到現在其實是依賴陳際帆和背後數十萬「神鷹」在撐著,民族大義面前誰也不敢當孬種,如果陳際帆有什麼三長兩短,仗就難打了。

    蔣委員長先是心痛,等聽到自己最精銳的三個美械軍居然神不知鬼不覺地圍住了第3師團的時候,心情大為振奮。這回無論如何都不能讓第3師團跑了,老蔣頭腦一發熱,馬上又想找部電台聯繫杜聿明,甚至聯繫戴安瀾、廖耀湘和鄭洞國三個得意門生。

    幸得何應欽張治中等人巧妙地勸阻,給老蔣安排了密密麻麻的日程,大致就是什麼大學演講,軍校演講之類的。何應欽的話雖很委婉,「三個軍十萬出頭的兵力對付一個師團兩萬餘人,這仗穩操勝券,不用擔心!」

    4月9日,正當常德外圍遭到日軍攻擊的時候,進攻石門的第3師團同樣碰上了釘子,鬼子也知道他們的對手是74軍,上上下下都不敢掉以輕心

    一直擔任預備隊的74軍58師坐不住了,兩個師一個在石門,一個在常德,都和鬼子打得火熱,而他們卻被放在後面坐冷板凳。一向高傲的師長張靈甫受不了這種待遇,一遍遍地打電話給自己的上司王耀武請戰。

    其實不用請戰了,胡雲峰已經胸有成竹,他讓58師再等上兩天,等到戰局發生變化的時候。這是典型的「神鷹」風格,先拿一支部隊和鬼子硬頂,等雙方兩敗俱傷的時候,在把家底亮出來,打得對手連還擊機會都沒有。

    常德可以再等上兩天,可東北幾十公里外的石門城下,日軍第3師團卻一天都等不下去了。本來第3師團對吃掉當面74軍軍部和一個師胸有成竹,誰知道仗剛開打自己就陷入了支那重兵的包圍。

    第3師團師團長本來並不是十分在意自己陷入包圍,因為在他看來,支那人人數雖多,但各自為戰,並且戰鬥意志薄弱,所以他似乎並不慌。

    但是旁邊的參謀長慌了神,「師團長閣下,我們周圍的都是支那精銳部隊,是裝備美械並且接受美國人訓練的支那王牌,情報人員提供的編制顯示,在我們的周圍足足有三個軍的番號,而且其中還有一個機械化軍。請師團長下令撤吧!」

    山本三男中將也算是帝國新一代的軍事骨幹,他當然知道三個精銳支那軍出現在兩翼意味著什麼,他不甘心啊。這麼重要的敵情,情報部門竟然事先一點反應都沒有,對手看來是早有準備了。

    「撤退!」山本三男看了看硝煙中的石門縣城,不甘心地喊道。

    但是石門縣城裡的王耀武是惹不得的,眼看鬼子要跑,這個山東人毫不猶豫先命令部隊追擊,再向學長杜聿明報告。

    「幹得好,留一個團守城,集中軍部和兩個團交給李天霞,讓他抓住鬼子不放!」

    「光亭兄,還是我親自去吧,我要給常德的57師弟兄報仇!」王耀武狠狠地說。

    山本三男不會輕易就逃跑的,他把一個大隊和一個機槍中隊放在後面,試圖伏擊中**隊的追擊部隊,誰知道王耀武早就對鬼子這一套爛熟於胸,王耀武命令軍部和師部的偵察部隊集結成一塊,飛速向鬼子必經之路穿插,據說這一招騷擾戰術還是王耀武學習「神鷹」戰例得來的。目的就是擾敵疲敵,讓鬼子不得安生。

    第3師團跑不快的,因為從石門往東,就引入了臨澧縣的範圍,這地方實在不是行軍打仗的理想之地,可謂「有山有水有河流」。加上後面有74軍兩個團幾千人的部隊在追擊,確實是跑不快。

    跑不快,就要付出代價!

    第五軍從慈利出發沿公路一直追到石門,再由石門往東,到4月9日下午五時左右,終於在臨澧縣官亭、新安一帶咬住了第3師團的尾巴,和東邊分三路的新一軍,西邊的第8軍成三面夾擊之勢。

    杜聿明和日軍打得交道不少了,雖然自己佔據極其有利的位置,但他還是謹慎地一步步縮小包圍圈。不過,第3師團在這一帶也跑不快,任你再強的部隊,放到這邊到處水田的地方也無法提高行軍速度。

    4月10日一大早,山本三男發現他的部隊終於沒法再跑了,因為他真的被包圍了,確切地說,是兩萬部隊被包圍了。剛剛開始的時候,前沿的步兵聯隊還自不量力地發動了最強的攻勢,可在人家美械機械化軍面前只能是自討沒趣。

    包圍並不等於合圍!杜聿明在電台裡警告各個軍長,他要求各軍都要派出精幹力量圍繞著第3師團周邊幾十公里的範圍警戒,隨時掌控敵人的動向。而後杜聿明命令各部開始展開兵力:

    第8軍第3師佔領澧縣縣城,93師佔領津市,扼住第3師團向西逃竄的路線,軍部隨42師向北邊的大堰擋地區行進,在這裡堵住日軍沿公路撤退的念想。第5軍和74軍主力從石門出發,於4月10下午擊潰敵3師團斷後部隊,佔領新安鎮,然後展開兵力,200師當仁不讓充當追剿部隊繼續向第3師團屁股後面猛追,45師向西迂迴到栗山口,46師向北沿著山區小路向官亭方向迂迴。而鬼子的正前方,新6軍像一堵牆一般壓過來,所有的公路要地全部被佔領,第3師團被壓在這一帶動彈不得。面對不利形勢,山本三男很果斷地命令燒燬輜重,丟棄不必要的物資輕裝前進,可這樣一來行軍倒是輕便了,部隊的吃飯成了大問題。

    應該說,這伙鬼子不愧是精銳,求生的**就是強,見公路走不成,馬上化整為零該走小路,妄圖沿著涔水西行。誰知又被第8軍警戒部隊一個團當頭痛擊,部隊被阻擋在涔水河上陳家咀一帶進退維谷。

    整個4月10號白天,杜聿明都在頻繁調動部隊到處捕捉第3師團,各部隊凡是遇上這伙鬼子都不客氣,乾脆利落地殲滅後再找俘虜,無奈鬼子的俘虜實在是太難抓,為了抓俘虜還上了好些人。

    「不抓了不抓了,就這麼點地方還能讓他們跑了不成?」杜聿明聽到部隊傷亡情況時不耐煩地擺擺手。

    第3師團一直都在奪路而逃,一直都在和追擊部隊捉迷藏,可部隊畢竟要吃飯,而且腳下越來越泥濘,又餓又累又提心吊膽,士氣很快就下來了。當地百姓聽到**在自己的土地上抓鬼子,乾脆自發組織起來為**提供消息。可以說,現在的第3師團成了過街老鼠。

    過街老鼠如果長了牙齒的話,也是不太好抓的。從4月11日起,各軍各師都和第3師團分散突圍的部隊發生零星的戰鬥。可第5軍軍長戴安瀾覺得這樣不行,他給杜聿明請戰,說咱們十多萬大軍在這裡收拾一個師團都要浪費這麼多時間,總指揮那邊萬一頂不住怎麼辦?

    杜聿明答應了戴安瀾親率200師深入追擊的請求,但特別提醒,絕對不能輕敵,行軍一定要放出尖兵偵察,而且要隨時和周邊部隊保持聯繫。杜聿明給各軍下達命令,各師電台之間不用請示,可以直接互相聯繫,自行決定行軍路線,他不看其他,只看戰果。

    這樣一來,各支部隊之間的行動協調快了許多,杜聿明也許不知道,他臨時想出的這個主意在作戰中具備多麼大的實戰意義。因為直接簡化了指揮步驟,贏得了時間,使包圍圈中的第3師團行動更加受限制。

    山本三男確實想反擊來著,他擺開兩個聯隊和炮兵,準備對付追擊而來的200師,誰知被200師搜索部隊發現,馬上調整行軍部署,又和周邊其他部隊取得聯繫,加緊了對鬼子的壓縮。

    4月12日凌晨,第3師團在各個方向都與中**隊發生了激烈戰鬥,戰鬥一直打到白天,日軍總共陣亡士兵3000多人,傷5000多,可還是沒能衝出去,哪怕一個士兵都沒有。倉促之下只得就地轉為防禦。

    杜聿明這回是絕對不放過這個機會了。他根本不給日軍構築工事的時間,命令各部隊就是沖,也要強行在鬼子的防線上衝出一個缺口來。總攻從下午三點一直打到晚上,日軍勉強構築的陣地一片狼藉。

    兩萬部隊僅僅打了一個白天便損失一半,剩下一半大部分帶傷,在疲憊和飢餓中頑強抵抗。

    進攻的中**隊這一次打得比較順利,殲滅了鬼子上萬,自身傷亡不到4000,這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好事。

    廖耀湘在前沿對自己樂的合不攏嘴潑了一盆涼水,「兵力是人家的五倍,裝備又比人家好,這仗再打不贏,我們乾脆死了算。」

    不過,日軍是再沒有什麼翻盤的機會了,就算是讓出道讓他們跑,估計也跑不了多遠。

    此刻的常德城,正是仗打到最關鍵的時候,陳際帆去充當了一回連長,剛剛穩住防線,打退鬼子幾次衝鋒,就被胡玉峰緊急派人叫了回來。

    他前腳剛剛踏進指揮部,就見到自己的兩個戰友拿眼睛瞪著他。小高很不客氣地把陳際帆的槍接過來,「頭,你知道你現在什麼身份嗎?」

    陳際帆一聽語氣不善,知道這小子是要批鬥自己,「知道啊,一名中**人,剛剛下火線。」

    高煥捷更生氣,聲調提高許多,「你知不知道,子彈可不管你是不是特種兵,一樣會要人命!仗打到這個份上,你以為國民黨這些部隊真會自覺反攻?沒有你上下奔走,沒有你的虎威,他們能這麼賣力?頭,我覺得,你在逞個人英雄主義!」

    胡雲峰一聽話重了,趕緊制止高煥捷,「小高,少說幾句。」然後轉身對陳際帆道,「我要知道你是去前線,我就是豁出這個參謀長不當,也要把你拽住。你是總指揮,這裡才是你的位置。杜聿明將軍他們差不多幹掉了鬼子第3師團,這麼多部隊馬上就要騰出來,你不在怎麼行?」

    「怎麼就不行?」陳際帆自己拿起水杯使勁灌了一口水,「余程萬打急了眼,把一些菜鳥兵都拉了上去,他自己又不在,連幾個像樣的老兵都沒有,這些兵上去如果沒有人組織,純粹就是送死,死了也守不住!」

    灌完了水,陳際帆開始穿他的軍服,「你們批評得都對,我現在不是連長了,用不著在前面衝鋒陷陣,可作為指揮官,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那些菜鳥兵送死吧。還有,咱們都很年輕,不要忘了,咱們本來就是衝鋒陷陣的。將來就算是不能親手和鬼子打,老子也要重新訓練雪地特種部隊去和老毛子干!」

    「好了,頭,你總是有理的。杜聿明將軍來電請示下一步計劃。」

    「請示什麼?這個杜光亭看來被老蔣教乖了,三個軍打完,讓王耀武收拾戰場,趕緊讓他們進軍沙市啊,放著空城不佔,等獎賞啊,老子可沒有勳章。」

    胡雲峰道:「這恐怕不妥,杜聿明的意思是馬上過來截住鬼子的退路,就像幹掉第3師團那樣照章辦事。」

    「來不及了,咱的對手橫山勇不是草包,常德久攻不下,第3師團全軍覆沒,他要還敢繼續攻城,他就是傻子,這時候不撤,難道真的等咱們反包圍不成?」陳際帆忽然想起一件事,「鬼子肯定得撤,問題是張靈甫來了沒有。」

    「來了,這小子已經迫不及待了,我讓他們渡過沅江後不必進城,直接追上去,咬著13師團的屁股後頭追!」胡雲峰走到地圖跟前。

    陳際帆擺擺手,「這邊的事交給杜聿明,他十萬勝利之師要是還把鬼子放炮了,那咱們就趕回江南,不玩了。因為事實證明,他們就是沒前途。小胡,你馬上命令吳化文,讓他集結部隊,佔領襄陽、隨縣一帶。」

    「那武漢呢?」胡玉峰問道。

    「武漢咱們是不去的,這些個大城市是老蔣的臉面,咱們要是都佔了,還不如直接喊老蔣下課。武漢留給五戰區,南京留給我老哥孫立人,第三戰區嘛,讓他們去打杭州嘉興,薛岳去打南昌九江。至於兩廣,就讓老蔣自己派部隊去。我們在江南只需保住皖南就行。」

    高煥捷道:「頭還挺給他們面子的。」

    胡雲峰一臉不屑,「我說小高你好歹也是搞情報的,怎麼一根筋呢?頭這是給他們面子?頭這是給國民黨劃地盤呢。他給老蔣留了顆定時炸彈,把武漢交給桂系,等滅了鬼子,李宗仁白崇禧會痛痛快把武漢讓出來才怪。」

    「好!武漢這邊給桂系,省得咱們將來北上後,老蔣動安徽的歪腦筋。」小高讚道。

    「如果桂系戰局武漢,再有機會佔據湖廣,老蔣的日子恐怕不好過了。自己黨內的事情都搞不好,還打什麼內戰?」

    「抗戰勝利後,國家最終還是要統一的,軍閥對中國的危害很大,只是要讓老蔣明白,光靠槍,別人也不是沒有,最好還是老老實實談判為佳。」陳際帆道。

    「談判不就等於要了老蔣的命?真要是兩黨聯合執政,國民黨在民心上能敵得過**?老蔣這個人,大智慧是沒有的,治國的手段和玩黑社會差不多,也不看看這是什麼時代。」胡雲峰從來對老蔣都不屑,在重慶的時候傳聞蔣夫人宋美齡要給他介紹對象,胡雲峰想都沒想直接忽視。

    「好了好了,別扯遠了,談判不談判是他們的事兒,咱們的事是將來和老外談,談得成就談,談不成就邊打邊談。」陳際帆不耐煩。

    有人比陳際帆更不耐煩,就是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因為他到現在才意識到,那個坐鎮常德讓兩個精銳師團灰頭土臉的陳際帆有多麼可怕。比起後來11軍的劣勢,第3師團的覆沒簡直可以不提。

    就在13、39兩個師團撤出常德的時候,支那兩個師一萬餘人的兵力像吃了藥似的沒命地追著後面打。還沒等緩過勁來,沙市丟了。緊接著支那人以迅猛的速度掃蕩兩湖平原上所有的縣城,駐守後方的皇協軍部隊一觸即潰,土崩瓦解。兩個師團被困在洞庭湖西的泥濘地帶前進不得。

    支那第六戰區的部隊夾江而下,越過沙市向潛江、天門、仙桃等地席捲而來,估計再有兩天就會抵達漢陽。

    第五戰區就像是約好的一樣,一路以悍旅第7軍為主從北邊攻擊孝感,一路以三十一集團兩個軍為主從南邊威脅黃岡,並且有夾擊岳州的趨勢。

    第九戰區的部隊則從長沙拚命向北,近十萬部隊圍在岳州,並且佔領了赤壁,切斷了40師團岳州和咸寧之間的聯繫。橫山勇十分明白,現在的40師團早已不是當初的40師團了,在安徽被全殲以後,大本營不顧軍事常規固執地非要恢復番號,結果一個甲等師團變成了一隻紙老虎,戰鬥力與以前簡直無法相提並論。

    至於南昌的那個師團,估計也將大禍臨頭,要知道「長沙之虎」率領的三個軍都不是吃素的,就憑34師團一萬多人,怎能抵擋得住?

    形勢變化之快簡直匪夷所思,中**隊居然在所有國際觀察家都意料不到的時候發起了戰略反攻。本來,盟軍把常德戰役看成是中國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期待中國戰場能給盟軍一個驚喜,因為蘇聯在斯大林格勒幾乎耗盡了兵力,現在正在出現反攻的跡象。

    誰知常德沒打幾天,日軍就開始崩潰。而且是大崩潰!

    軟弱的中國政府像換了一個形象,居然集結自己最精銳的部隊和三個戰區向華中日軍發起反攻,這在往年是不可想像的。

    整個4月,國內外都在議論著、分析著,想找到所有這一切發生的原因。結果他們發現,日本人的失敗其實早就注定了的,因為有「神鷹」!

    報紙展開了激烈的爭論,以《中央日報》為首的政府喉舌堅持認為這是中國政府「以空間換時間」的勝利,認為這是蔣委員長堅持抗戰種下的果實。

    但是西方人似乎更客觀,他們分析得也很透徹。他們說,自從讓「神鷹」這樣一支強悍的部隊在安徽站穩腳跟後,日軍的長江戰線實際上就變得非常脆弱,因為安徽的部隊隨時可以選擇渡江南下,一舉將日軍華東華中兩大軍事集團攔腰切斷。不過,「神鷹」沒有這麼做,為了拓展戰略縱深,他們選擇了向北攻擊。要知道日軍在華北的兵力雖然看上去不少,但是卻被各地日益發展壯大的**武裝牽制著,有時候甚至連吃飯都要靠搶,更不用說集結大部隊。

    華北捉襟見肘的日軍怎麼敵得過橫空殺出的「神鷹」王牌,他們在平原上被「神鷹」以簡陋的機械化裝備和超一流的裝甲戰術打得落花流水,短短的時間就失去了山東、河南,被迫龜縮在平漢路上的幾座城市苟延殘喘。

    河南、山東的光復,實際上將第五戰區的幾萬部隊解放出來,同時使得日軍在華中地區最大的據點武漢處於中**隊的直接威脅之下。很遺憾,日本人似乎並沒有看到戰略上的深重危機,還在試圖向西打通長江,威脅重慶。事實證明,這是不現實的,中**隊只要不在望風而逃,只要堅決抵抗,哪怕戰術差一點,裝備差一些,日本人也不可能達到戰略目標。

    可悲的日本人本來就機會避免覆亡的命運,最好的方案就是撤出武漢,回到當初他們登陸的地方,但是所謂皇國面子讓他們錯失良機。直到江北「神鷹」第二支武裝力量在他們最脆弱的地方狠狠地刺下去的時候,日本人才發現,其實他們已經崩潰了!

    日本人沒想到他們的手下敗將竟然能集結起這麼多兵力,將華中日軍分成互不相連的數塊。現在,每一個日軍師團的面前都有中**隊幾倍以上的兵力,日本人已經無力回天了!

    重慶的軍事委員會提醒吊膽將近半個月,到了五月初的時候終於可以倒上香檳輕鬆一下了,因為華中日軍已經被分割成四塊,並且全部陷入重圍。就算是織田信長和豐臣秀吉重生,也挽救不了日本人覆滅的命運了!

    在世界反法西斯戰場上,中**隊終於用自己的熱血、勇敢和智慧實現了戰略轉折,中國的抗日戰爭終於見到了一絲勝利的曙光,儘管這一天來的有點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