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八章 暗流湧動 文 / 中國神鷹

    重慶,此刻已經沸騰了!

    也許是壓抑太久的緣故,忽然間聽到**居然向武漢、南昌等地進軍的消息,工農商學政軍各界傻了眼,不會是國民政府忽悠大伙吧?

    還是老外做事比較嚴謹,為了獲得第一手資料,美國政府授權通過駐華使館派出代表秘密趕到常德求證此事。在打日本人這件事上,他們還是寧願相信陳際帆。

    老蔣不管這些,美國人愛去便去,反正他領導的中**隊已經開始大反攻了。國民黨主管宣傳的機構這半個月可忙壞了,為了維護領袖和國民政府的威嚴,他們沒日沒夜加派人手對重慶的報刊進行仔細審查,審查的內容很簡單,就是一定要在文字中突出領袖,突出國民政府的領導作用。

    國統區的人民當然不知道這一切的背後,是陳際帆和他的「神鷹」在背後推動的結果,因為這一次戰略反攻完全是陳際帆上下斡旋的結果。老蔣在這件事上一反常態的支持,主要還是基於對陳際帆指揮能力的信任,或者說是對「神鷹」作戰能力的信任。

    美國人趕到常德的同時,軍事委員會正在召開秘密會議。老蔣在關鍵時候似乎還是有遠見的,會議的主題是他親自擬定的,就是戰後「神鷹」的地位問題。

    當然,對付「神鷹」,老蔣還不可能像六屆六中全會上對付**那樣喊出什麼**裸的口號,一來人家沒什麼把柄,二來人家在抗日戰場上積累了巨大威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老蔣有些忌憚「神鷹」的實力。

    不過,嫡系部隊在兩湖平原上的表現給老蔣提了氣,確切地說是讓老蔣的信心得以恢復。既然自己的部隊也能打日本人,也能收復失地,那麼「神鷹」的事情就應該提出來議議了。

    會議相當絕密。參會的都是老蔣的絕對嫡系,像馮玉祥、陳紹寬、李宗仁、李濟深這些人全部被排除在外。取而代之的是何應欽、張治中、林蔚、錢大鈞、俞濟時、劉峙、戴笠、陳誠、顧祝同(從浙江秘密趕回)和陳佈雷這些人,換句話說,這是老蔣的嫡系會議。

    出乎意料的是,老蔣拋出話題後,居然沒有人說話。

    最後還是劉峙替老蔣亮了底牌,這位北伐和中原大戰時的福將看起來不甘寂寞,準備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陳際帆是我的學生不假,他和部下能打仗這也是事實。但諸位不要忘了,這一切都是在校長和國民政府的信任和支持下取得的。當年他們遭到日軍圍剿的時候,是校長極力支援他們的武器彈藥,他們每打下一地,校長就把這一地的軍政大權交給他們。這份殊榮,就連戰區司令長官都未曾享受過。毫不誇張地說,陳際帆這股勢力的發展壯大,完全是校長貫徹敵後抗戰方針的結果。」

    在座的所有人本來覺得劉峙前面說的還不錯,誰知到後面變了味,馬屁拍得要多噁心有多噁心。

    但是劉峙絲毫不以為意,見校長用讚許的目光傳給他一個眼神,倍受鼓舞,繼續說道:「從辭修、文白,到蔚文、雨農,甚至墨三兄在皖南都給了他們面子放了兩千新四軍。」

    「劉經扶你不要亂講,皖南那個事是報請委員長同意的,再說新四軍軍長、政委和政治部主任等首腦一個沒跑掉,我第三戰區是貫徹委員長指示的。」顧祝同一聽味道變了就趕緊解釋。

    「墨三兄不必緊張,我只是打個比方。陳際帆受軍事委員會大恩,卻和**打得火熱,定遠事件的時候明顯偏心,在安徽又和蘇北新四軍聯繫緊密,送武器彈藥,送糧食醫藥,依我看,陳際帆八成已經被**赤化了,日本人走後,此人就是心腹大患。」

    「真正的心腹之患,不是陳際帆一個人,而是他麾下五十萬部隊和安徽的民心!那個地方現在是水潑不進、針插不進,儼然是一個獨立王國。陳際帆在安徽早就實現了糧食自給,工業水平後來居上,軍工的產量武裝他的部隊根本不是問題。」何應欽一語中的,水平明顯高出劉峙一大截。

    既然五虎上將之首和軍事委員會第二號人物都發了言,大伙就不客氣了,先是戴笠表功,指出了「神鷹」幾次大規模特種作戰都有軍統的功勞,然後又不忘告狀,說「神鷹」無論是在戰場還是情報戰線都已經成了氣候。

    戴笠說完後,會場一片不屑,你們軍統飯桶多了,要不是人家端掉76號,又幹掉日本特工之王,你軍統說不定早被解散了。

    陳誠也表了態,不過他要收斂很多,因為當初他幫陳際帆最多,如果任由這些傢伙說下去,說不定拔出蘿蔔帶出泥,影響自己的前途就不妙了。陳誠道:「說陳際帆被赤化,這一點我不相信,說陳際帆有可能成為**之後的又一勢力,這才是正理。我以為,當務之急是光復武漢、南昌,重新安排湖北、江西兩省的行政,把兵力解放出來去光復南京。陳際帆的部隊就在南京城下,他喊出話來,讓咱們去光復南京,如果到時候我們沒有去,反倒讓他佔了先,與國內國際都不好看。」

    陳誠不愧是能夠和何應欽唱對台戲,說話果然有兩把刷子,三言兩語就把話題引偏了方向,而且把自己洗脫了。

    蔣介石果然稱讚:「辭修說得對,陳際帆畢竟是我的學生,說他要去投靠**,這我是不相信的。延安那邊的廟太小了,裝不下他這尊佛。你們說了這麼多,有沒有一個削弱陳際帆的辦法啊?」

    老蔣輕輕一問,將領們馬上呆了。削弱陳際帆?怎麼削弱?撤職還是消滅,讓他出國「考察軍事」?

    「沒有,我們什麼辦法都沒有?」老蔣聲調提高八度,「這才是最可怕的。**難對付,但是黨內可以形成共識,對付陳際帆?恐怕黨內某些人就會有陽奉陰違。」

    老蔣一身戎裝說完,有些將領不由自主拿目光往張治中身上瞅。

    「我不是講文白,你們不用懷疑,文白的忠誠還用得著懷疑嗎?不過,等打完這一仗,文白可以走一趟,說服陳際帆帶著新四軍一起北上,他要打東北,我支持。但是要明確一點,江南是國民政府的土地,政府要行使正常的權利。」

    「是,校長,那安徽呢?」張治中試探著問。

    「那是你的家鄉,是衛立煌、戴安瀾、孫立人的家鄉,你們要多多關心家鄉,不要讓民盟那幫子人胡來,烏煙瘴氣成何體統?」

    「是。」

    蔣介石站了起來,「一句話,南京是要光復的,陳際帆是不能再往南的,他想打仗,就讓他去東北打關東軍。」

    老蔣有理由狂妄,因為形勢實在是讓他大感意外,可以說一點準備都沒有,他現在開始後悔讓18軍守宜昌了,離武漢太遠了。只能眼睜睜看著武漢落入李宗仁白崇禧之手。到手的肥肉,這兩個野心家是不會輕易讓出來的。

    也許是壓抑太久的緣故,國人居然相信日本人就快要敗了,全然不顧日本本土和滿洲尚有百萬兵力的事實。全然不顧日本軍國主義不甘心失敗,尤其不甘心敗在中國人手裡的事實。

    日本人在東京又召開了一次五相會議,激烈爭論未來的戰略。會議分成兩派,以海相和大藏相為主的一派主張放棄中國江南地區,退守華北的山西、綏遠、察哈爾和熱河,保住北平天津兩個大城市,保住華東的上海和華南的廣東。帝國應該佔領的是海南島和台灣和滿洲,這樣,即使陸軍打不下去,帝國仍然可以維持從東海到南海的勢力範圍,繼續保持對支那保有戰略優勢。

    海軍這番話無疑是在嘲笑陸軍的無能,首相兼陸軍大臣東條英機首先就不幹,「撤軍?我半步都不會做,一旦撤軍,就意味著帝國陸軍被支那人打敗了,對民心和軍心將是毀滅性的打擊。」

    東條說完,對海相米內光政(前任海相大角岑生在廣東被國民政府軍擊落飛機而亡)譏諷道:「一旦讓出支那,米內君想過沒有,美國人的飛機可以從任何一個地方襲擊東海的帝國海軍艦隊,從荷屬東印度過來的石油和橡膠就無法到達本土。到時候海軍拿什麼作戰?」

    東條英機一句話把老將米內噎得說不出話來,不過站在他這一邊的重光外相提了一個建議,就是尋求與國民政府的談判途徑,為關東軍調整部署爭取時間。

    東條陷入了沉思,不過看得出來他對外相的提議比較感興趣。支那的戰爭打成這個樣子,兵力的捉襟見肘是一個最大原因,絕對不能在傚法以前將兵力逐次增加的做法了,這樣無異於給中**隊創造各個擊破的機會。帝國確實需要在外交、軍事上作出全方位調整,關東軍主力必須大舉南下,和蘇聯的談判必須重開,和蔣介石政府的談判也必須需求途徑。

    在東條英機的強硬堅持下,策略總算是定了下來。首先是人事安排,免去現在中國派遣軍總司令畑俊六大將,調任關東軍任滿洲國土防禦司令部總司令。調華北方面軍岡村寧次司令官為中國派遣軍總司令,陞遷駐蒙軍總司令根本博中將為華北方面軍總司令,統一指揮駐蒙軍和華北方面軍。根本博之所以能升到這個位置,主要原因還是他在日本時和蔣介石的關係不錯,可以通過清剿**來換取蔣介石的信任,為尋求談判尋找途徑。

    人事安排完了,就是江南11軍和13軍的命運問題了。五相會議絕對不願意看到這麼多帝國精銳部隊覆沒在中**隊的攻擊之下,可是增援不可能。就連23軍104師團攻擊衡陽的行動都沒有成功,在衡陽打了近十天,傷亡慘重,不得不撤回來。至於華東的部隊,自保尚且不足,還拿什麼增援?

    不過,要找中國人談判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首先是保密,這一條最難,共產國際在東京已經發展了不少情報員,許多絕密的戰略情報就是這樣被透露出去的。為了保密,日本內閣、大本營和天皇侍衛官聯合聯合下達了清除行動,日本幾乎所有情報部門全部出動,開展自查,在長春、哈爾濱和上海、南京等地進行大規模搜捕,凡是可疑的人員一律停職接受審查,有嫌疑者全部被捕。對上海南京等地的軍統、中統和**地下組織展開大規模行動以掩人耳目。

    同時,日本高層積極聯繫南京汪偽政府內腳踩兩隻船的漢奸。日本辦起事情來效率還真是不一般。就在11軍殘餘部隊龜縮與武漢以西洞庭湖以北的狹小地區苟延殘喘的時候,日本終於找到了和國民政府談判的途徑。

    日本駐南京汪偽政府武官今井武夫終於在香港同國民政府何應欽派來的人搭上了線。今井武夫代表日本國提出在華中停戰的要求,遭到了中方代表的斷然拒絕。不過,今井似乎早就料到他的對手會有這個反應。乾脆給出了一個文件副本讓中方代表帶回去呈交蔣委員長再作答覆。

    兩天後這份絕密文件放在蔣介石辦公桌上。文件裡表達了日方要求停戰的意願,許諾的條件是,11軍所有部隊向中國政府直屬部隊交出佔領地區,並承諾封存所有財產一併交給國民政府,條件是國民政府允許這部分部隊回到本土。

    日本人看來是找準了蔣介石的脈搏,文件裡的條款細則很有誘惑力,首先保證武漢、南昌等大城市完好無損交給國民政府,在緬甸維持均勢,實現停火。然後承諾完全退出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最後一條也很有誘惑力。為了體現誠意,華北皇軍可以對**和「神鷹」的武裝力量進行一次大規模清剿。

    平心而論,日本人的臉皮厚度確是要人趕,試問自己一個集團軍被對手全部包圍,補給斷絕,毫無機動餘地,眼見又要覆滅,可是日本人居然想通過所謂談判來要回自己這些部隊。任何一個正常的領導人都會對日本人這種不知羞恥的想法嗤之以鼻。

    可是,日本人既然敢當著自己對手的面提出來這些厚顏無恥的條件,自然是有道理的,一如當初他們通過不斷的談判蠶食華北地盤一樣。

    他們的道理就是抓住了蔣介石消滅**、削弱異己的軟肋。事實證明,日本人這個瘋狂的舉動成功了。

    因為蔣介石。因為蔣介石所謂的遠見,作為領袖,老蔣至少是知道一點的,那就是日本人必敗,投降只是時間問題,只要自己堅持住,勝利最終還是屬於他。但是日本人投降後呢?老蔣沒有底,對共產沒有底,對陳際帆和「神鷹」更沒有底。他已經使用了各種手段試圖拉攏、分化,但是起不到任何作用,至於武力清剿是不用考慮的,一個日本人已經讓**坐收漁翁之利,一旦和陳際帆翻臉,這天下不用說就是**的了。

    說實在的,老蔣內心巴不得日本人更加凶狠一點,在華東、華北地區和「神鷹」的兩支勁旅打得兩敗俱傷才好。

    戴笠的情報部門不愧號稱「遠東諜報之王」,在蔣介石進退兩難之際給他送來一個消息,那就是東北的關東軍正在集結,前鋒三個師團正在大連登船準備南下,而且日本關東軍似乎要大舉增兵華北和華東。

    蔣介石有些激動了,真的有些激動了。他最希望看到的局面終於要出現了,如果關東軍真的南下,到華北到華東,不但可以給**和「神鷹」造成毀滅性打擊,而且他還可以藉機向美國人要求更多的東西。

    歷史有時候就是這麼荒謬,荒謬得有些像開玩笑。1943年五月,在中**隊排山倒海的攻擊下,華中日軍11軍土崩瓦解,變成了一群待宰的羔羊,可就在前敵總指揮陳際帆和參謀長準備下令發起總攻擊的時候,重慶的軍事委員會發來電令,說日本人已經決定投降了。

    「投降」這個字眼是蔣介石要求的,他不可能和日本人談「停火」這樣的字眼,那樣的話不要說過不了民眾這一關,恐怕自己的嫡系部隊都不答應,但是「投降」就不一樣了,面子裡子都有了,還節省了兵力、財力。

    日本人投降了?這就投降了?當陳際帆、胡雲峰兩人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有些懵了,歷史改變了嗎?難道日本人是紙老虎,這麼不經打?不應該啊,他不是還有兩百多萬部隊嘛,就投降了?

    還是高煥捷給他們澆了涼水,「兩位長官,你們想得倒美,人家日本人決定,11軍向國民政府投降,條件是允許華中日本軍民安全撤回。」

    陳際帆一聽簡直說不出話來,他對兩位戰友道:「這也叫投降?小高,你不要告訴我老蔣答應了?」

    「頭,我很遺憾地告訴你們,老蔣答應了。只要11軍所有部隊交出武器,國民政府願意保證他們的安全,允許他們從從上海、廣州等地回國。」

    胡雲峰啐了一口,「我操,老蔣是個豬啊,這麼多部隊回國換個名字不一樣還是日軍嗎?這是他媽的什麼投降,這是交易,骯髒的交易。老蔣啊老蔣,你他娘的怪不得會病死在台灣,你沒有資格當這個家啊。」

    「行了,」陳際帆制止了胡雲峰的牢騷,「說對了,這就是交易。老蔣兵不血刃地收復了失地,日本人保全了他們的有生力量。」

    「不對,頭,」胡雲峰腦子馬上轉過來了,「日本人處於下風,這樣便宜的事絕對是有籌碼的,我看老蔣說不定準備把咱們賣了。」

    「不光是咱們,還有八路軍新四軍,如果我所料不差,日本人這是權宜之計,他們很快就會捲土重來,這次咱們有大麻煩了。」陳際帆憂心忡忡地說。

    小高補充道:「滲透到東北的特工報告,日軍關東軍主力師團正在集結、整編,有些部隊已經登船,鬼子要賭大的。關東軍如果南下,就成了咱們和鬼子單挑了,能不能打贏另說,就算打得贏,咱們有生力量也完了。這是老蔣最願意看到的結果。」

    胡雲峰問:「頭,怎麼辦?」

    陳際帆道:「現在11軍的鬼子總共5萬餘人,加上、航空兵、日僑。對了,鬼子的航空兵也投降了?」

    「沒有,鬼子的航空兵雖然在美國航空隊的打擊下損失慘重,但還些戰鬥力,最起碼單獨對付重慶綽綽有餘,鬼子已經在轉場他們的飛機,並且在往廣州加緊運送物資。」胡雲峰答道。

    陳際帆想了一會,「華中地區咱們沒有自己的部隊,奈何不了這些鬼子。鬼子也肯定不會走華東,可能是去廣州,真他媽的,放跑了幾萬鬼子。好了,咱們做幾件事,第一,讓文川浩和李祥韜馬上到河南,以組織河南自衛軍的名義訓練部隊,人數不要多,一定要精幹。河南是真空,老蔣一旦回到武漢,立刻就會向河南伸手,再不能把河南人民往火坑裡推了。部隊組建以後,調邱瑞荃的第五軍到鄂北換回吳化文部,這個軍老子還真不放心,一旦被老蔣拉過去,就虧大了。」

    「可第五軍任務很重啊,老鐘的後勤全靠他們啊,再說華東的仗還沒打完,老鍾那裡的壓力也很大。」

    「這我知道,老鍾那裡要加緊,我們也要回去了,回河南,有老子親自坐鎮,吳化文不敢動。第二,就是秘密會見孫立人,把新1軍拉過來。咱們缺將領啊,如果我這位兄長能回來,第三集團軍的總司令就有了。」陳際帆不動聲色。

    「頭,你現實點吧,你這位老鄉可是老蔣的嫡系,他憑什麼跟著咱們混?」

    「憑什麼?就憑老蔣干的這些混蛋事。區區一個新1軍的裝備算什麼,老蔣能給他,難道咱們就不能給?新1軍如果文化高,我們還可以給他編成機械化軍。第3集團軍完全摩托化也不是沒有可能,再過半年,咱們就能出油了,怕什麼?」

    胡雲峰道:「這樣,頭你親自到河南編練部隊,有文川浩協助你,他一個人資歷不夠,沒辦法鎮住河南那幾個雜牌。第八軍裡面咱們也可以區別對待,只要不讓老蔣又可趁之機就行。另外,宣傳上咱們要加大力度,就說這是國民黨內親日派搞的鬼,給老蔣留一點餘地。」

    高煥捷道:「軍事委員會好像還沒有撤掉這個前敵指揮部,咱們要趁這個機會找到孫立人,這個事情我看就讓李濤去。頭這裡下一個命令,調新1軍到華東,就說咱們把南京交給他們。」

    陳際帆的未雨綢繆做的不錯,但是他的「老師」蔣中正先生並準備同他翻臉,現在這節骨眼上和陳際帆翻臉,那不等於自己扇自己的嘴巴嗎?他現在忙的是,把重慶一部分機關遷到武漢來,畢竟,這實在是一件很風光的事。

    可接下來這幾天,國際國內居然掀起了一陣猛烈的輿論風暴,搞得老蔣非常被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