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規劃 文 / 中國神鷹

    經過日本人和國民政府的秘密交易,華中日軍終於還是「投降」了,進攻他們的幾十萬**精銳部隊這回聽從軍委會命令放了他們一把,準備慶功了。

    中日戰場出現了少有的皆大歡喜的局面,將軍們興高采烈準備領獎授勳,當然,國民政府不會忘記這一切的大功臣,陳際帆和他的戰友。老蔣為了穩住陳際帆,甚至讓軍政部考慮授予陳際帆國光勳章一枚,授予胡雲峰等一等雲麾勳章,授予鐘鼎城陸軍上將軍銜。

    誰知,一場輿論風暴從安徽開始吹起,迅速席捲全國。

    《安徽民生報》(註:主編鄒韜奮)首先刊出陳際帆的一篇聲明,內容大致是,身為國民革命軍長江會戰總指揮,他沒能指揮部隊在最快的時間內全殲日軍11軍,末了居然讓五萬日軍從華中安然無恙地跑回家,他對不起在抗戰中犧牲的烈士,對不起在南京城內被無辜屠殺的30萬同胞,對不起被日軍以各種方式屠殺的百姓,所以他沒有臉接受任何獎賞。為了彌補過失,他準備集結兵力在華東繼續消滅日軍。

    文章最後對日本人提出嚴重警告,如果日本人喜歡投降,那現在正是機會,只要在中國、緬甸和越南等地的所有日軍立即向中國政府軍放下武器投降,那麼「神鷹」將按照國民政府的方針,接受日軍投降,保證雖有日軍的生命安全,並允許其回國。

    陳際帆給出了一星期的時間,警告說,超過這個星期,如果日本政府沒有投降,那麼從此以後「神鷹」將不接受任何日本軍人的投降,即使放下武器也一樣要送到中國人民的法庭進行審判。如果日本人有種,就打吧!

    《淮南工業先聲報》刊登出了署名「神鷹」的警告:日本人要麼現在就投降,要麼就等著滅族。「神鷹」所有將士不管國際輿論如何,如果沒有見到日軍全部投降,他們所有將士終有一天會把日本天皇和所有的戰爭販子抓到國內接受審判!

    有這兩篇文章墊底,接下來**的報紙和電台就不那麼客氣了,猛烈抨擊國民政府的綏靖政策,說國民政府擅自放跑日軍,簡直是**裸的賣國行為。

    民盟、保國同盟也發表署名文章,要求嚴懲親自派,要求國民政府作出解釋。

    至於河南、山東等地的私人報紙更是寫得聲淚俱下,對國民政府這種莫名其妙的行為表示憤慨,表示失望。

    第二天,《神鷹軍報》乾脆詳細登載了此次長江會戰的促成過程,文章敘述了陳際帆獨自趕到重慶說服軍事委員會,說服各戰區司令長官的過程。而且文章還客觀地說明,正是因為「神鷹」幾年來的南征北戰,才贏得了反攻前的戰略優勢。而此次長江會戰,國民政府軍之所以能順利包圍日軍在華中的部隊,與「神鷹」在江南的英勇作戰是分不開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在如此重大的關頭,居然對抗日英雄的功勞視而不見,擅自放走作惡多端的侵略者。這是一種極端不負責任的行為!不但是對國內眾多抗日軍民的不負責任,更是對國際反法西斯戰場上的盟友的極端不負責任!試問,這麼多日軍一旦重新武裝,不論投向華北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都會對盟軍士兵的生命造成威脅,會大大加劇戰爭進程,消耗盟國的財力物力。

    眾所周知,《神鷹軍報》就是陳際帆的喉舌,這份報紙以這種口氣說話,擺明了就是對蔣介石政府這種做法的高度不滿,而且語氣中似有挑撥國民政府和美國盟友之意。

    這還用得著挑撥?美國人又不是傻子,他們不但知道放跑幾萬日軍的後果,而且更知道這是蔣介石妄圖將禍水引向**那邊的舉動。美國人不幹了!這麼多部隊從華中地區撤出,日本人是絕對不會讓他們回家當百姓的,唯一的去處,就是太平洋戰場。蔣介石政府為了自己以私利,居然連他們美國人也敢出賣,這讓美國人感覺到非常沒面子。

    一時間,英、美、等大使館都向國民政府遞交了外交照會表示強烈抗議,美國人的措辭極為嚴厲,指責中國政府違反了《聯合國家宣言》中不得單獨與軸心國締結任何形式的停戰協定或條約的規定,並敦促立刻採取措施挽回損失,否則,盟國拒絕再向中國國民政府提供任何形式的援助,並在中國尋找新的,值得信賴的盟友。

    這個「新的,值得信賴的盟友」的含義不言而喻,老蔣看著這份外交照會氣得大罵手下的將軍們,他沒想到事情會弄成這個樣子。得罪誰都行,得罪美國人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果然,緬甸北部的印緬公路上車水馬龍熙熙攘攘的場面馬上不見了,司機們放假了!因為美國人決定停運物資,並且凍結了國民政府在美國的援助賬戶。

    美國人來真的了!手段歹毒狠辣。蔣介石在寫日記之前就是這種心裡,挽回損失,怎麼挽回?難道派人去廣州把這些日本人抓回來當戰俘不成?可是讓老蔣低聲下氣地去給美國人道歉,他還真的做不到。這樣一來豈不是說他做錯了,臉面何在,以後還混不混?

    至於軍隊,老蔣不用去想都知道會是什麼個樣子

    可這件事總這樣扛著也不行。老蔣急得在官邸裡大發脾氣,他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種醜事根本無法給下屬說。

    最後還是宋美齡給他出了個主意,說美國人既然對陳際帆心存好感,不如把陳際帆請來,請他做個中間人,尋求雙方的諒解,把這件事解決了。

    「請,談何容易。我把陳際帆得罪了,你看看安徽那些個混賬報紙,無法無天了。陳際帆開始威脅我了,尾大不掉,尾大不掉啊!」老蔣捶胸頓足。

    「達令,你先別急。事情既然已經發生了,挽回也不可能,不如繼續保留他這個前敵總指揮的身份,而且……」

    蔣介石打斷道:「沒用的,陳際帆不是那種貪念虛名的人,現在你就是讓他指揮這幾個戰區都不行了。唯一的辦法,就是我發電報請他來。陳際帆不喜歡談國內的事情,我就和他談國際上的,國際上的事情他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陳際帆收到電報後拿出來和戰友們討論,剛開始大家都反對陳際帆再去重慶,直到陳際帆說了一句話,「大家忘了『開羅會議』了?」,這才讓大伙閉嘴。

    陳際帆說:「現在還不是和老蔣分道揚鑣的時候,算算時間,各盟國之間碰頭的時候也該到了,老蔣再混蛋,他現在也是名義上的中國國家元首,開羅會議只能是他去,排隊輪,也輪不到咱們頭上。還有美國人,他們固然是幫了我們的忙,但這件事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對付西方人,要長個心眼。只要侵犯了他們的利益,說翻臉就翻臉。」

    胡玉峰一拍大腿,「頭,這句話好,您去,把這句話和老蔣一說,說不定他還會有遇上知音的感覺,這樣你就可以藉機影響他在國際會議上的態度。老蔣也不知哪根筋搭錯了,會做出這麼個愚蠢的決定。」

    陳際帆道:「老蔣這個人啊,身上還是帶著上海灘小混混的氣質,只看眼前不看長遠,九一八的時候,他沒準備好,這可以理解,去不了東北也沒關係,可作為一國領導人,總該有所表示吧。結果不但不表示,還禁絕抗日言論。」

    胡雲峰道:「老蔣那個時候忙著剿紅軍不是?」

    「其實,老蔣一直都很重視紅軍,可結果如何,還不是坐在一起合作了。剿滅紅軍根本就不是軍事問題,只要老蔣打出抗日大旗,利用國內民族主義潮流,把自己變成像阿拉法特那樣的英雄,**北上抗日的主張不就不成立了?剩下的事就是接受改編,或者自生自滅。至少老蔣在軍事上能夠贏得很多分數。回到這件事上來,如果日本人願意交出武器,老蔣居然放人家回去,他只想到保存自己的實力,只想著如何對付異己,完全沒想到國際國內的輿論會怎樣。」

    「好了頭,老蔣這個人軍事不行,可一生偏偏迷信軍事。迷信軍事吧,又覺得他是個政治家,其實是四不像。他要真是個政治家,就該知道對內緩和階級矛盾,對外獨立自主。可他一樣不佔。頭,這趟重慶你要去,和老蔣取得諒解,把咱們的主張說說,然後在私下裡找史迪威斡旋一下,就說咱們奉蔣委員長令,準備和關東軍決戰。這是美國人最關心的地方,有此一條可解老蔣之圍。」

    「重慶是要去的,但是這樣就太便宜老蔣了。11軍不是放下武器了嗎?我們要了!反正老蔣也用不著這些日本貨,打不了以後老子給他弄一把大將軍刀,不,元帥軍刀給他換。」

    「頭,你還真黑,我說你乾脆把天皇的座椅搬到老蔣面前算了。」

    蔣介石收到了陳際帆的回電,說他理解委員長的苦衷,只是自己這段時間身心疲憊,實在是無法再奔波了,很想休息一段時間。

    老蔣正要發火,又收到前去武漢主持接收工作的錢大鈞的電報,說是前敵總指揮要求接收日軍武器裝備和軍火。

    「給他,都給他,娘希匹的,貪得無厭!」不過話又說回來,他的部隊還真不缺這些裝備,嫡系部隊基本上是美械,就連74軍,52軍都準備換裝。雜牌部隊主要是重慶兵工廠的裝備,小日本的東西拿來不好補充彈藥。

    老蔣不得不讓出這些東西,因為陳際帆多耽擱一天,美國人的物資就等在印度一天,賬戶裡的錢就多凍結一天。

    軍隊不比官場,軍人的思維到底是要正直一些,光復武漢、南昌,收回湖南、湖北和江西三個省,前敵總指揮陳際帆的居功至偉,尤其是這位長官拿自己當誘餌在常德,這份膽魄誰有?既然總指揮提出要日軍的彈藥,大伙都沒覺得有什麼不妥了,總指揮打仗要湊本錢,這些東西他用得著。

    錢大鈞和陳際帆沒什麼交情,見陳際帆上來就要這麼多東西,心情高度不爽,心想這可是**將士拿命換來的。他本想慫恿周邊這些嫡系部隊的軍長們鬧一鬧,誰知大伙都不做聲。

    沒有誰的心情會好得起來,放跑了這麼多鬼子,他們都感覺自己沒臉見人,或者說是沒臉見陳際帆,尤其是杜聿明、戴安瀾、廖耀湘、孫立人這幾個緬甸戰場上的生死之交,乾脆稱病不出。薛岳、羅卓英自知理虧,面對欽差錢大鈞乾脆不說話,就說一切聽委員長的。

    誰知委員長比誰都大方,大手一揮全部給,錢大鈞納悶極了。旁邊的幕僚道:「常言道疏不間親,您別看委員長和陳際帆鬧得不可開交,關鍵時候老頭子還是向著自己這個學生的,咱們就不要在中間做仇人了。

    錢大鈞一想也是,他們一個老師一個學生,自己擱這摻和啥?給,不就是幾支破槍嗎?

    陳際帆對這位欽差沒什麼感覺,不過,他還是給了錢大鈞一個面子,「我不白要,弟兄們這段時間打得這麼苦,我這個做總指揮的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就給弟兄們補充一點糧食吧。錢主任初到武漢,手裡也要有點糧食」

    陳際帆說的「一點」糧食,是這麼多部隊吃上半個月的糧食,還有蔬菜、油、雞蛋和豬肉。

    陳際帆再一次感覺到「有奶就是娘」這句話的絕對正確性,糧食運到武昌、岳陽和南昌後,軍長們臉上的陰霾一掃而光,一個個在陳際帆面前拍胸脯。

    陳際帆正色道:「好了。這些糧食都是安徽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是用來慰勞抗日將士的,不管怎麼說,弟兄們打得好,光復了三個省,已經很了不起了,糧食,收下。都記住一句話,老百姓是衣食父母,過去是,現在是,永遠都是!」

    聽說陳際帆要走,薛岳把11軍司令官橫山勇中將的軍刀遞給陳際帆,「老弟,請允許我這麼稱呼你,拿著,這是你應該得的。」

    陳際帆一驚,趕緊推辭,然後帶著真摯的感情把住這把軍刀,「伯陵將軍,你早應該擁有這把軍刀了,從蘭封會戰開始到萬家嶺大捷,你就應該有一把師團長軍刀了。三次長沙會戰,這份戰功在國內無出其右,這把軍刀是您的,是勳章,是您這麼多年在抗日戰場上卓越戰功的見證。您當之無愧!」

    薛岳感動了,面前這位將軍才是真正的戰功赫赫,可是人家把自己的功勞都記著呢。

    「後生仔,」薛岳用廣東官話深情地說,「你不錯,不錯,你是真正的軍人。如果再有機會,我們再一起打日本鬼子。」

    陳際帆登機的時候,昔日的臨時屬下都來送行,陳際帆在機艙門口回頭先敬了個禮,只說了一句話,「看見了吧,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小鬼子不經打的。」說完一貓腰進了飛機。

    胡雲峰和小高押著幾車皮的軍火興高采烈地從漢口開往信陽,一下車,就見到在站台上等候的吳化文、蕭健九等人,軍官們一下子見到這麼多鬼子軍火,第一反應就是,「跟著陳老大混,有前途!」

    跟著陳際帆混出前途的,可不止他們幾個無名小輩,還有在重慶機場接機的史迪威。史迪威這個人雖然在公事上面代表著美國政府,但私底下對陳際帆還是很佩服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種崇拜。他不知道由自己來指揮這些訓練不足,裝備低劣的中**隊能否取得多大勝利,他不知道自詡騎士的巴頓等人看見華北平原上陳際帆使用的先進坦克戰術會作何感想。他也不敢想像,如果是馬歇爾將軍來到中國,是否具備在如此逆境下進行全面反攻的魄力。

    總之一句話,史迪威認為中國這塊土地總是能養育偉大的人,他的朋友陳際帆至少在他的心目中,當得起「偉大」這個詞。

    「陳,我親愛的朋友,又見到你真高興。」史迪威本想敬禮,臨時改成了一個擁抱。

    陳際帆勉強和他靠了靠,再退後一步仔細端詳了一下自己這位老戰友,發現他的兩鬢居然出現了一些白色,不由得在內心輕輕歎了口氣,然後對史迪威說:「將軍,感謝您為中國人民所做的一切。」說完輕拍史迪威的肩膀。

    史迪威笑笑:「陳,這是上帝的安排,來到中國,是我這個美**人的驕傲。而你,是中國人的驕傲。」

    陳際帆笑笑,忽然看見一邊前來迎接的張治中,趕緊上前敬禮:「將軍!將軍前來接機,際帆萬不敢當。」

    張治中笑道:「年輕人,有魄力!這仗不錯!走吧,委員長還等著呢。」

    史迪威從後面走上前來,看了看張治中,再看看陳際帆:「祝你好運吧。」

    蔣介石現在被媒體搞得焦頭爛額,他一直到現在都覺得自己沒做錯,要知道消滅五萬困獸猶斗的日軍,不知要犧牲多少部隊。蔣介石甚至想,如果日本人真到了主動投降那一天,只要肯將武器交給自己,放他們回國也不是不可能。他不怕媒體,媒體這麼多年都是這樣子地,他現在憂心的是美國,確切地說美國援助。美國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傢伙,陳際帆也許能解開這個套。

    黃山官邸,張治中和陳際帆的汽車剛一停下,就見蔣介石迎在門口來。

    陳際帆慌忙下車,匆忙地整理了一下著裝,敬禮:「老師,學生怎敢勞動老師大駕。」

    「進來說,進來說。」蔣介石慇勤地說。

    蔣介石也不准賣關子了,他知道陳際帆一直在對日本人投降的事耿耿於懷,所以一開口就把責任推到下面。

    陳際帆正色道:「戰爭的目的不僅僅在於收復失地,而應以最大限度消滅敵人有生力量為目標,日本人若要投降,允許他們進入戰俘營不是不可以考慮,但是,放走了5萬有生力量,就算是國內沒話說,國際上也是說不過去的。」

    「是地是地,」蔣介石現在有求於人,不得不降低口氣,「國家弱,一切都要看人家的臉色,難啊。你說得對,帝國主義是靠不住地。現在美國人扣住了援華物資,凍結了援助賬戶,你是知道地,沒有武器彈藥,前線的士兵們是要流血犧牲的。」

    陳際帆心想還不是你自作聰明惹的禍,你的小算盤歷史書上都記著呢,我還不知道?陳際帆道:「事情已經發生了,我們要做的是盡力挽回影響。兩湖會戰,弟兄們打得都不錯。如果能趁勢進軍兩廣,則民眾的不滿馬上就會平息。」

    蔣介石在聽。

    陳際帆繼續說道:「難辦的是美國人這邊。美國人無非是覺得咱們放跑了幾萬部隊,有可能給他們在太平洋上造成損失,那我們就讓他們相信,我們中國可以在盟軍中承擔更多的責任。」

    蔣介石一聽又要打,聲調變了,「怎麼承擔?」

    「老師放心,據情報顯示,日本不甘心此次失敗,將會調集關東軍主力大舉南下,而主戰場有可能在河北、山西兩省,這裡就交給學生吧,只是……」

    蔣介石一聽這個「可是」,心想我就知道你不會這麼痛快答應,又要講條件吧。

    「有什麼要求就說,我們師生之間不用生分。」

    「關東軍不比中國派遣軍,我那點部隊根本不夠用的,所以我要指揮河南駐軍的全權。而且日軍一旦前來,攻勢將會非常猛烈。我要有一個穩定的戰略縱深,所以我還要兼任河南省主席。」

    蔣介石心裡恨得咬牙切齒,心想你就使勁要吧。但是他沒辦法,日本人一旦再次南下,北方確實需要一個強大的力量。

    蔣介石答應了。

    「同時,前敵指揮部的主力部隊要向華東和華南增兵,必須給日本人施加壓力。至於光復南京和上海,這件事不能急,長江三角洲地域狹窄,我們沒有制海權和絕對的空中優勢,把部隊放在那裡無法機動,淞滬會戰的悲劇絕對不能重演。皖南可以交給鐘鼎城將軍的第二集團軍,第三戰區加強力量拿下杭州、嘉興、湖州一帶,依托天目山建立防禦線。第五戰區可以和九戰區南下,進攻廣西,學生推薦薛岳將軍擔任南征總指揮。」

    「那廣東呢?」蔣介石問到。

    「任命陳誠將軍為總指揮,以六戰區和18軍為骨幹,從江西進軍福建,再南下佔領梅縣,威脅廣州。」

    蔣介石問道:「第三戰區防守杭嘉湖地區,力量薄弱了。」

    「老師,你可以將第5軍、新1軍、新6軍、第8軍組合在一起,仍有杜聿明將軍指揮,組成一支機動、火力都極為強大的戰略預備隊駐紮江西,隨時增援華東和華南。」

    「就依你,文白,你記一下,回頭找何敬之白健生落實一下。好吧,沒什麼事你先休息,明天希望你能去找找史迪威,替國家分憂。」

    「老師,學生還有話講。」

    「嗯?講吧。」蔣介石猜不出陳際帆還要說什麼,他最怕陳際帆給他提條件。不過很多時候他在想,陳際帆有求於他的時候還真是不多,他不需要編製,不需要糧餉,更不需要武器裝備。

    「是關於國際上的。」

    蔣介石聽完心裡一驚,難道國際上還有什麼事情發生不成?

    「今年,盟軍在各個戰場都舉行了反攻,在您的英明領導下,我們也取得了反攻的勝利,所以我估計,盟國領導人會召開國際會議,商討戰爭合作和戰後利益分配事宜,學生斗膽,希望到時候能陪您一起去。哪怕去當個警衛也行。」

    蔣介石一聽,原來是這個,這倒是可以答應。很多事情讓陳際帆出面去吵吵,要比自己親自出馬強。

    「沒有問題,到時候你要從特種部隊中精選出戰士來,讓國際友人看看我中**人的形象。」

    陳際帆本想就國際局勢再說點什麼,但看到蔣介石疲憊的神情,忍住了。不管如何,老蔣總算答應這件事,至於美國人那裡,只有盡力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