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三百八十四章 絡繹不絕 文 / 中國神鷹

    在中華民國的歷史上,閱兵式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以前軍閥混戰時每一次出征的誓師大會,在抗戰中最危難時候的教場檢閱等,可他們的影響力卻遠遠不能和這一次「神鷹」的盧溝橋閱兵式相比。

    因為這是一支勝利之師向世界展示自己戰無不勝的信心的儀式;這是一支戰功赫赫的軍隊向世界宣佈自己自己未來進軍方向的儀式;這是一支強大的武裝向世界敞開自己艱難成長歷程的儀式;這是一支有著自己明確的政治、軍事、經濟和科技等目標的集團向世界宣告自己話語權的儀式。

    它選擇了一個特別的日子和特別的地點,激起了所有抗戰中的中**民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更激發了所有還在奮戰在抗日前線的中**人高昂士氣。

    各大報社在7月8日的報紙紛紛加印,而且很多報社加印了報紙無償運到附近的部隊駐地。各部隊的軍官們也意識到這是一個進行士氣教育的絕佳機會,組織有文化的軍官,邀請社會上的愛國知識分子在軍營裡讀報紙。

    時值國民政府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官兵們儘管還沒有領到他們該得的軍餉,可是他們仍然被報紙上文字所感動。是啊,抗戰六年,無數戰友犧牲在日寇的槍炮下,現在,中**隊終於以驕傲的姿態昂首邁過盧溝橋頭,挺胸走進宛平城,這是何等的自豪啊!

    很多退役的、受傷的和仍然服役的前29軍官兵被熱情的群眾和戰友找了出來,重新享受到了那份屬於他們的光榮,他們眼含熱淚,默默地看著別人在自己的胸前戴上大紅花。

    閱兵式結束後,吉星文將軍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中外記者們紛紛要求對他做專訪,以找尋當年29軍奮起抗敵的事跡。各大城市的大學生們開展了各種各樣的活動紀念那些曾經為國家和民族犧牲的英雄。一時間,軍人成了整個中國社會年輕人的偶像,各地群眾紛紛組織起來到附近部隊駐地進行慰問。

    當然,這一切的發起者,中國戰鬥力最強悍的「神鷹」,更加成為輿論矚目的焦點,河北、山東、河南、山西等「神鷹」轄區內的青年要求參軍,加入「神鷹」。收編的偽軍中存留一絲血性的官兵咬破手指表示了加入「神鷹」保家衛國的決心。

    身兼國民革命軍33軍軍長的吉星文此刻心裡正在激烈的矛盾著。因為他被這支部隊感染了,他想加入「神鷹」。但是他擔心人家會瞧不上,想回去把隊伍帶過來。33軍此刻的駐地就在豫西和陝西交界處的三門峽地區。因為是雜牌,常常受到鄰近胡宗南嫡系部隊的欺凌,看著嫡系部隊嶄新的裝備和豐厚的軍餉,這個軍的士氣早就散了。官兵們公開說:「你蔣介石給老子發多少錢,老子就給你打多少錢的仗!」

    孫蔚如部、龐炳勳部甚至孫殿英部的士兵加入「神鷹」後待遇天壤之別,大大刺激了各戰區的雜牌部隊。這些部隊大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他們很快得知加入「神鷹」後不但軍餉、糧食、軍裝、武器有保證,而且更令他們心動的是,士兵戰死、受傷和致殘都有豐厚的撫恤,失去戰鬥力的還能安排工作。這些政策對雜牌部隊的官兵來講簡直就是天堂了!

    所以吉星文最後終於痛下決心,他要找陳際帆表明態度,回部隊後把整個軍帶過來。

    陳際帆很認真地說:「將軍,回去後請您和部隊講清楚,加入『神鷹』是要打惡仗的,當官是發不了財的。當然,我們會盡可能給士兵軍官解決一切後顧之憂,他們會優先分到土地,或者家人會得到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子女會免費接受教育。不過,戰場無情,軍紀無情,任何人違犯了軍紀,都將受到最嚴厲的懲罰,這一點,請務必對所有想過來的官兵講清楚!」

    「長官放心,」陳際帆軍銜是陸軍二級上將,吉星文當然不敢擺譜,「並不是任何人都願意喝兵血、吃空額的,也不是任何部隊都願意揣著軍餉去搞投機的。實在是沒辦法啊,弟兄們的待遇太差,物價天天漲。達官貴人們在後方紙醉金迷,弟兄們在前線卻連一雙合腳的鞋都置辦不起。死了還好,一了百了,受傷的遇到好長官留在部隊打點雜混口飯吃,更多的離開部隊簡直連叫花子都不如啊!我知道『神鷹』的弟兄們為什麼總能打勝仗,要是蔣委員長給我們這樣的待遇,不,只要一半就好,我敢保證弟兄們玩命訓練,玩命打仗。好了,我這就回去,請長官賞一個番號。」

    陳際帆沒說話,上前敬了個禮:「侵略者是士兵們用生命和鮮血消滅的,我們當然要皆其所能給他們解決後顧之憂,提高他們的地位。至於番號,就十四軍吧,兩個七,編製和別的部隊一樣。不過,您的33軍過來只能編為一個師,如果能再有原來29軍的部隊加入就好了。」

    「有的有的,劉汝明劉子亮將軍現在任第二集團軍總司令,所部在抗日中也是屢立戰功,現在六戰區日子也很不好過。因為陳誠一門心思想收編他們,收編不成就百般刁難,日子過得是一年不如一年。日本人走了,沒什麼太多的仗可打了,軍政部居然要裁軍,而且首先裁掉的就是第二集團軍。這麼多士兵裁掉了,叫他們到社會上怎麼生活?所以劉汝明經常向我訴苦,不知道該怎麼辦好。」

    其實,陳際帆或者說「神鷹」還是有一定運氣的,也可以說是一種必然,全中國三股軍事力量,**那邊靠信仰凝聚人心,國民黨這邊靠金錢激勵士兵,而「神鷹」除了靠不定期的愛國主義教育之外,最重要的一點,也是最先進的一點就是建立了一種行之有效的軍人保障體系。正是這樣一個看起來並不起眼的體系,造就了「神鷹」這支部隊強悍的基礎!在安徽,士兵的地位非常高,軍人家屬不僅在精神上感到光榮,而且在各方面都能得到政府的補助和照顧。這樣的機制下,誰不願當英雄?

    比如說吉星文提到的劉汝明,他的部隊面臨裁軍和上前線當炮灰兩種選擇。部隊情緒非常混亂,劉汝明更是心灰意冷,也曾動過投奔「神鷹」的心思,軍政部(其實是蔣介石)發現部隊情緒不穩,不敢遠距離調動部隊,乾脆讓第二集團軍調往河南和安徽交界處與五戰區換防,實際上就是挑起他們和五戰區之間的矛盾。因為李宗仁和白崇禧成天叫囂著反攻廣西,蔣介石不置可否,以國家困難為由拖延撥付軍餉和裝備,桂系恨得牙癢癢卻沒有辦法!

    蔣介石是不願意讓大別山區的桂系回到廣西的,但是又不能明說,只好拖著,暗地裡調動精銳從緬甸回到雲南,準備進攻廣西。這一下動了史迪威的逆鱗,要知道這位中國戰區參謀長可是一心一意要光復緬甸的。當然,他這個近乎奢望的想法不僅得不到蔣介石的支持而且就連陳際帆都不太贊成。

    吉星文離開的時候決定去找劉汝明,召集29軍舊部,然後帶著各自的部隊投奔「神鷹」。

    接下來就是史迪威和陳納德兩人的一前一後分別拜訪,兩個美國人雖然同在中國戰場,但是兩人之間矛盾不少。當然,在記者們面前兩人代表的都是美利堅合眾國,確切地說是代表著美利堅合眾國對中國的巨大影響,但實際上兩人貌合神離。

    史迪威覺得中國是他的福地,是他軍事生涯的轉折點。他歷來主張中**隊應該在盟軍中有更大的作為,而緬甸戰場的優勢無疑更增加了他膨脹的信心。而蔣介石已經達到目的,從印度過來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雲南,自然沒有什麼動力去為英國人做嫁衣。

    史迪威曾經給總統羅斯福和上司馬歇爾寫信表達過心中的不滿,但是兩位上級看到中國戰場上的節節勝利,拖住了幾十萬的日本關東軍,便不再支持史迪威。現在正在考慮蔣介石發來的建議:換人!否則拒絕合作!

    老蔣現在牛得不行!他把軍事委員會簽到了武漢,還鄭重地召開數次新聞發佈會,把**的戰績一吹再吹。當有人問及「神鷹」的時候,老蔣大言不慚地說「神鷹」正奉他的命令在北方向日寇展開大反攻。

    老蔣的牛自然沒人會相信,但是挾勝利之餘威要求美國人換掉戰區參謀長這件事,美國人卻不能不放在心上。所以,史迪威幹不長了!

    他似乎也感覺到了自己的命運,索性開開心心地和陳際帆等人聚餐。史迪威在軍事上雖然不怎麼地,可此人對「神鷹」還是懷有特殊感情的,他自知在任時間不長,而且為了報復蔣介石,決定「有權不用過期作廢」,當面承諾把手裡積存的十二個步兵師的裝備和140餘輛坦克、220餘輛半履帶裝甲車,三百多輛汽車(吉普、卡車)和巨額的物資一股腦兒給了陳際帆。

    當然了,他有這個權利,也有這個理由這樣做。不過,為了述職的需要和對國家利益的忠誠,史迪威還是決定在陳際帆這裡掏一點口氣。他需要知道,他這個老朋友,這個具有世界影響的名將的政治理想,為美國政府今後的決策提供依據。

    「老朋友,」陳際帆很真誠地說,「我們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大恩不言謝』(中文),意思是對於美國政府和您對我們的支持,我已經不想用『謝謝』這個詞來表達了。中國人民會永遠記住對自己提供過幫助的朋友的,而您,尊敬的史迪威將軍,我保證,您的名字將永遠和偉大的中國抗日戰爭緊緊聯繫在一起!會被後世的中國人永遠銘記!也許您在政治上並不怎麼得意,也許您在軍事上還有許多遺憾。但是,當中國人民處在戰爭漩渦的時候,您一直在中國,這就足夠了!您會名垂史冊的,真的!」

    陳際帆的口才真好,只一番話就把史迪威從低落的情緒中拉了出來,能夠被中國人永遠記住,這可太不容易了。不過他相信的,因為中國人既然能記住那個加拿大醫生和印度醫生,為什麼會把他遺忘呢?

    史迪威帶著輕鬆的笑容頓了頓,「親愛的陳,至少現在,我還是美國政府的公務員,我必須為我的國家服務,正如你要為中國奮鬥一樣。所以,我想知道,您未來的打算,有沒有執掌國家政權的願望?哦對不起,也許我太冒失了。美國政府和人民希望戰後的中國是一個友好的中國,一個美利堅合眾國在政治上互相協作,經濟上互相貿易,科技上互相交流的中國。總統先生不止在一個場合提及,鑒於中國盟軍戰場上的優異表現,應該要推動戰後中國成為世界大國的進程,總統和美國政府真誠希望戰後中國能夠更多地承擔國際事務,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貢獻。」

    史迪威這番話對陳際帆而言和廢話差不多,因為原來的歷史進程就是這樣的。或者說,中國人打得越好,世界大國的地位就越穩固,基本上是歷史的必然。陳際帆更關心的是,如何為自己的祖國謀求更多的利益。

    陳際帆微笑道:「將軍的坦誠令我很感動。好吧,我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首先,我只是個軍人,沒有謀求國家領導人的想法,當然我會行使一個中國公民的權利,選出自己認為合格的國家領導人。其次,作為中**人,我希望戰後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很多國家平等交往。您也知道,在我這裡,任何強權都是行不通的。我鄭重請您代我轉達對羅斯福總統的問候,他是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總統之一,是一個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他和美國人民為中國抗戰所提供的一切幫助,都將被中國人民永遠銘記。不過,請您務必轉告總統,我希望陪同蔣先生在適當的時候和他見面。到時候我會給他,給美國政府一個滿意的答覆。」

    史迪威饒有興致地聽完陳際帆的話,輕鬆地攤開兩手,「陳,你是一個優秀的外交家。好吧,既然留著懸念,就等著以後揭曉吧。我會轉達您的意思,也希望以後我們還能見面。」說完史迪威舉起杯,「預祝您和您英勇的部隊能夠取得更多的勝利。乾杯!」

    陳際帆舉起杯,「乾杯!」然後一飲而盡。因為他是一個念舊的人,他永遠都記得,那個風塵僕僕來到巢縣司令部拜訪的中校史迪威,那個戴著眼鏡更像是學者的武官史迪威。他知道史迪威遲早是要走的,所以喝完酒,陳際帆站起來,鄭重地,舉手敬禮!

    史迪威很愉快,帶著陳際帆贈送的上月良夫的中將指揮刀離開了,準備和下一任參謀長魏德邁中將交接工作去了。

    陳納德等不及了,第二天史迪威前腳剛走,陳納德就來到保定陳際帆的臨時辦公室。他不想過問政治,只想從陳際帆這裡知道,以後還有沒有仗打?

    陳納德對中國的感情與日俱增,尤其是去了一個年輕的中國妻子後更是如此。中國也是他的福地,他由一個籍籍無名的美國航空兵教官一躍成為戰爭中炙手可熱的指揮官,這一切都要感謝中國,是中國人給他提供了這個施展全部才華的舞台!

    不過,他是真佩服陳際帆和胡雲峰等中國人,這些傢伙讓他對中**人的影響大為改觀,因為他們在航空兵作戰理論上實在是太超前了。和他們合作實在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陳際帆沒有讓他失望,針對陳納德提出來有沒有仗打的問題。陳際帆只問了一個問題,「你是願意航空兵一輩子作為陸軍的支援部隊,還是希望他作為一個獨立軍種存在?」

    陳納德聳聳肩,「獨立軍種?空軍?名字不錯,可還不是讓陸軍呼來喝去的?你們中國小伙子們遇到敵情,要麼逃跑,要麼選擇衝上去同歸於盡。可是美國士兵就會沒完沒了地呼叫支援,彷彿沒有飛機他們就不會打仗似的?」

    陳際帆道:「您不必悲觀。你願不願意為美國空軍的誕生做出貢獻,或者說您願不願意成為美國第三個獨立軍種誕生的見證人?如果是,我有一個主意?」

    「那就快說啊!空軍!獨立的空軍,那是我的夢想!」

    「還是讓胡將軍來說吧。他和您打交道更多一些!」

    胡雲峰看到陳納德投過來求知的目光,連手裡煙斗的火熄滅都不知道,便簡單說了幾個字:「戰略轟炸!」

    「知道!在歐洲他們已經開始對希特勒小鬍子採取這一招了,德國人的戰爭潛力正在消退。這也只是我們美國人能在歐洲為盟友做的唯一的事情了。等等,你難道要我們轟炸滿洲?轟炸你們自己的土地?」

    胡雲峰道:「想什麼呢?是日本!日本列島懂嗎?您應該促成美國空軍的獨立成軍,你們除了支援陸軍和海軍之外,還應該有自己發揮的舞台,那就是,針對日本實施戰略轟炸!徹底摧毀這個罪惡國家的戰爭潛力,摧毀這個野蠻民族的戰爭意志!相信我,如果日本人某一天主動投降了,絕不是因為陸軍和海軍登陸日本,而是因為空軍,強大的空軍的功勞!相信我!」

    胡雲峰的話對陳納德是很管用的,這傢伙對政治不感興趣,但對空軍則非常癡迷,他已經和國內很多航空兵軍官交換過意見,希望在戰後促成美國空軍的誕生。而且對日本執行戰略轟炸,這個誘惑實在太大了。要知道這可比幹掉幾架日本破飛機更有吸引力。一想到東京、大阪、橫濱、長崎等城市淹沒在廢墟中,陳納德就一臉的興奮。

    「干!」陳納德一臉的興奮。

    陳際帆接著提了個要求,希望能得到美軍的雷達,因為他們將要在東北和關東軍獨立作戰。

    所有美國人都知道,這個要求不過分。真的不過分,因為中國人拖住了數以十萬計的日本人,人家要一點裝備算什麼?當然,陳納德沒有這個權利,不過他有建言權。

    陳納德自然不知道在安徽已經建立了一個秘密的電子研究所,美軍的大型軍用雷達如果過來,對安徽電子科學的研究將會起到多麼大的作用。

    陳納德最後問及一件事,「據我所知,北平的日本人並不多了,兩位將軍還猶豫什麼呢?他們憑借的就是高大的城牆,不如出動航空兵將那該死的城牆炸掉不就一切結束了嗎?」

    陳際帆和胡雲峰苦笑,懶得跟他解釋,只說他們有更好的辦法解決,等著瞧吧!

    確實,盧溝橋閱兵後,世界輿論都在關注著一件事,就是「神鷹」會在什麼時候,以什麼方式收復這座中國的古城?很多人都擔心,「神鷹」這些野蠻的軍人會為了所謂的民族感情將千年古都毀於一旦。

    這其中最擔心的,就是古建築學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婦。他們已經在去年知識分子到安徽的潮流中此去了中央研究院的職務,到安徽大學創建了建築系。此間,梁思成先生參與了安徽淮南、蚌埠兩座城市的規劃,並且親手設計了安徽參議會大廈等建築。盧溝橋閱兵的消息傳來的時候他並沒有什麼驚奇的,但是報紙上大幅登載「神鷹」將要進軍北平的時候,梁思成著了慌。他對陳際帆並不瞭解,也從沒見過面,真怕這個將軍一怒之下對北平展開強攻,所以他找到馬寅初等人搞到了從淮南到北平南苑機場的飛機座位,火急火燎地攜夫人趕到保定。聲稱一定要見陳際帆!

    「神鷹」的士兵有一個優點,或者說陳際帆的警衛兵們有一個優點,就是對知識分子非常尊重,這可能是耳濡目染的緣故。見梁思成和林徽因一般一女氣度不凡,不敢怠慢,趕緊通報。

    這天是7月9日,送走了兩位美國人後,陳際帆正在批閱趙俊和文川浩兩人聯名制定的作戰計劃。聽到梁思成夫婦前來拜訪,開始不相信,旋即明白這是衝著北平來的。歷史上他們就拜會過**,也是因為這件事!

    梁大師啊,您可真低估我了!我會轟炸城牆麼?我會炮擊故宮麼?難道看著天壇、雍和宮、頤和園變成廢墟我會很開心麼?

    「快請!不,等等,我親自去!小胡,咱倆一起去!小高怎麼還不回來?」

    兩人馬上整理著裝快步走到大門口迎接梁思成夫婦。

    梁林兩人在門口靜靜地佇立著,他們在心中也很期待這樣的會面,他們希望這個軍人能夠被他們說服。

    林徽因的眼睛比較好,看見了小跑出來的兩個年輕軍官。她用胳膊輕輕碰了下自己的丈夫,「他們派人來接我們了。」

    梁思成順著林徽因輕微所指的方向望過去,看見兩個軍官,然後看見這兩個軍官肩膀上閃閃發光的將星,一個兩顆,一個是不太常見的,三顆。

    驚訝!絕對驚訝!儘管在安徽知識界同行提到他們的時候總是讚不絕口,但是梁思成無論是如何也無法將上將和這麼年輕的軍人聯繫在一起。

    當然,接下來他們會更驚訝!

    陳際帆和胡雲峰是發自內心敬重這兩位中國現代建築學的先驅,儘管他們並不懂得建築學,可是他們知道梁思成保護日本古都奈良,保護北京城所作出的非凡努力。這是一個具備非凡責任感的學者,值得每一個中國人敬仰。

    「請兩位將軍放下手來,思成不敢接受這樣的重禮,冒昧問一句,哪一位是陳際帆將軍?」

    陳際帆放下手後認真地作了介紹,和胡雲峰一道將夫婦兩個迎進屋來。

    胡雲峰親自當了一會勤務兵,能夠親自給歷史名人獻茶,他不知有多開心,尤其是林女士樣子很是受看(註:讀者可以去找照片,真美)。

    梁思成不賣關子了,開門見山說出來意,希望陳際帆能夠採納。

    而陳際帆雖然沒有透露奪取北平的細節,但是以最認真的口氣保證,見梁思成半信半疑,他只好「無恥」地作弊了:「請先生放心,不要說對中國的古都,就算是有一天我能率部隊登上日本列島,也會保護日本京都、奈良這樣的古城,因為它們不僅屬於日本,更屬於全人類!」

    得,就是這句話!這句話深深打動了梁思成和林徽因,深得夫婦倆的心。

    「將軍的度量令我夫婦敬佩,既如此便不多說了。這是我夫婦手繪的北平城內所有古建築的位置圖,希望將軍收下,方便貴軍作戰使用。」

    梁思成的意思是空口無憑,還是把圖給你,照著打,免得誤擊釀成大禍。

    「太好了!賢伉儷為中華文明的存留不辭辛苦趕到這裡,我向二位保證,一定讓所有中國人看到一座完好無損的北平城!」

    「希望將軍不要食言!」梁思成看來不是很相信陳際帆的能力,他不敢奢望什麼完好無損,只希望像故宮這樣的古建築群不毀於戰火就好。他相信陳際帆的意願,但是不相信軍隊的炮火。

    兩夫婦話語不多,但是給陳際帆很大壓力。確切地說壓力並不來自這兩位學者,而是來自一種保護文明不受毀壞的責任。

    「這兩天怎麼這麼多人來,累死我了!接客也很累啊!」安排梁思成夫婦離開後,陳際帆如釋重負。

    「這說明社會各界對咱們的期望高了,咱們的責任也重了!我看趕緊拿下北平,否則還會有更多的人跑來,您接著就接客吧!哈哈哈!」

    「笑你個大頭鬼啊!」陳際帆沒好氣地說,「小高呢?他說他親自進北平去搜集情報,說好今天回來的。」

    「頭,這可不像你的風格,你還從來沒像這樣猴急過。您現在是幾十萬人馬的統帥了,沉住氣。」胡雲峰開始回到參謀長的角色。

    「壓力大啊,打上海、打南京我都不會有這樣的壓力。我可是保證過的,完好無損,知道嗎?什麼叫完好無損?」

    小高不是「曹操」,不是說到就到的,他知道下午快擦黑的時候才派人送來消息,請兩位長官務必等一會,因為他正在接一位曾經的大人物。而這位大人物聲稱有話對陳將軍講。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