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四百五章 喧賓奪主 文 / 中國神鷹

    陳際帆主動提出和馬歇爾商談,這倒很對美國人的胃口。要知道,美國人在戰爭中絕不是為了宣洩自己豐富的生產力才出兵當警察的,美國人有自己的利益。這個利益很簡單,美國人要把經濟實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政治影響力,當然不會像蔣介石理解的那樣,和英國人穿一條褲子。

    美國人要想實現自己戰後在全球的戰略利益,有一個國家是絕對繞不過去的,那就是中國。而要妥善解決好中國問題,與中國謀求合作,有一個人也是絕對繞不過去的,這就是陳際帆。

    所以馬歇爾將軍對英國陸軍元帥布魯克林的離去只是聳聳肩,真正令他感興趣的是與陳際帆的會談。

    羅斯福總統已經把對中國的政策一分為二,一份是對蔣介石的。蔣介石那邊的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了,反攻緬甸這種鬼話也只有愚蠢的英國人才會一廂情願地認為所有人都要幫他們,比如蔣介石這個滑頭就不會輕易再動刀兵。所以美國人正在用美元一步步把蔣介石引向自己的戰車;可是對付陳際帆,美元戰略顯然行不通,就連武器裝備的援助,現在看來似乎都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因為據他們的情報,這個一向站在世界軍事現代化之巔的將軍並沒有完全把美式裝備交給自己的部隊,並且他們正在開發屬於自己的制式輕武器,並且卓有成效。

    一句話,在陳際帆面前,可以打的牌並不多。

    經濟援助這張牌基本作廢了,控制在「神鷹」手裡的這幾個省簡直就像是一盤豐盛的中國菜,吸引著美國資本家們的胃口。可是他們手裡的美元被無視了,安徽不但制定了苛刻的稅收和投資政策,而且還在很多領域設立了行政門檻。這樣的結局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所以總統先生的壓力很大,國會兩黨成天都在給他施加壓力,要求總統通過外交努力打開通往中國之門。

    於是總統乾脆帶著三個問題來到開羅,準備和陳際帆單獨交涉。

    軍事問題當仁不讓地交給參謀長聯繫會議主席喬治馬歇爾,政治和經濟問題則有總統先生親自操作。

    馬歇爾將軍的修養不錯,他也站起身給陳際帆還禮,「將軍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傑出貢獻,將永遠載入史冊。」

    這頂高帽很高。可是陳際帆不吃這一套,他心裡正在打著小算盤。

    「將軍,您是知道的,遠東及太平洋上的戰爭還沒有完,我們之間還有著共同的敵人。所以,我們兩國之間還有合作的基礎。」

    馬歇爾將軍有意試一試這個傳說中軍事、政治、外交天才,便說道:「美利堅合眾國對於貴國取得的戰績感到欣慰,也支持貴國在符合法理的基礎上光復自己的國土。只是我國國會已經開始批評政府的援華政策,認為我們單方面在付出,卻看不到任何實質性的東西。」

    陳際帆根本沒有感到絲毫詫異,他實在是太瞭解這些傢伙的說話方式了。

    「能說得具體點嗎,尊敬的馬歇爾將軍?」

    馬歇爾將軍頓了頓,「美國人民不僅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中國,更願意幫助中國戰後的建設,這樣雙方可以互惠互利,遺憾的是,他們這一美好的願望至今沒有能實現。」

    陳際帆勃然變色,「將軍,我想這個問題並不適宜現在討論,我們的當務之急還是尋求軍事上的利益點好些。」

    「陳將軍認為我們兩國之間現在還有多少共同點?」

    陳際帆暗罵了句,「老奸巨猾」。美國人堅持不肯先亮底牌,就是要逼陳際帆先開口,這樣他們才好佔據主動。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問一問美國人民,問問那些把自己的兒子丈夫送到戰場上的美國人民,如果他們知道他們的政府明明知道有更好的措施結束戰爭而不作為,我想他們一定會讓馬歇爾將軍這樣的指揮官找到共同點的。」

    馬歇爾將軍笑了,看來面前的傢伙不好糊弄。「將軍不要激動,我只想知道將軍的打算,將軍在國內是有自己獨立體系的。」

    「好吧,如果你們想早點結束太平洋戰爭的話,就請聽清楚我們的觀點。」

    馬歇爾將軍很有風度地攤攤手,「將軍請講!」

    「首先,中**隊是肯定要收復包括東北、台灣、海南島等地的領土的,無論有沒有外來援助我們都要去。」

    「這是當然,我個人非常理解中國人民的感情,並且尊重他們為了爭取自由而進行的抵抗。」馬歇爾將軍還是那個樣子。

    陳際帆見對方笑瞇瞇的,心道,笑吧,待會你就笑不出了。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已經成為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一部分,正是因為中國人民英勇頑強的抵抗,才將日本牢牢拖在中國,使他們沒有能力趁蘇聯最危急的時候全力北進,更沒有在太平洋戰爭獲得上風的時候投入更多的兵力,客觀上為盟軍在歐洲和太平洋戰場上的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陳際帆越講越起勁,「中國在這次全世界反對暴政,爭取自由的偉大戰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說明我們有資格,更有能力在戰後承擔更大的責任。一句話,中國人民用自己不屈不撓的精神和無數的鮮血與生命證明,中國是一個堂堂正正的大國。」

    「嗯,這正是總統先生排除干擾,極力邀請蔣介石委員長參加開羅會議的原因,美國政府看到了這些,所以在盡自己的能力幫助中國成為戰後大國,共同參與建設世界新秩序。並且,美國政府正在說服蘇聯和英國政府,共同承認貴國的大國地位。」

    「不不,馬歇爾將軍,我們感謝美國政府的幫助,但是,中國的大國地位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犧牲換來的,不管你們承不承認,它都是一個客觀事實。如果美國希望在戰後有所作為,就應該看到這一點,並積極尋求與中國的合作。」

    老謀深算的馬歇爾終於領教了這個中國人的口才,不過,他感覺這小子有些狂妄了,他到底想幹什麼?

    馬歇爾道:「好吧,我們就談一談軍事,我們希望你能開放安徽一塊土地給我們建立軍事基地,希望將青島港租借給我們變成軍港,以便於美國海軍艦隊能及時有效進行補給。」

    「這兩條可以到安徽去辦理,不過,青島港是不能租借的,戰爭期間貴國海軍可以進港獲得補給,戰爭結束後還是希望美軍艦隊駛離我國領海。至於軍事基地,我軍可以提供大型機場讓美軍重型轟炸機進駐,我們提供警衛和食物保障,負責搜救飛行員等事宜,不過,這一切也將隨著戰爭結束而結束。」

    馬歇爾將軍搖搖頭,「這樣苛刻的條件恐怕不能被接受。」

    「將軍,苛刻的是你們!我們是兩個平等的盟國,理當在平等的基礎上進行合作,可是將軍的提議損害了中國主權。如果將軍堅持的話,那麼我會非常樂意看到美國海軍慢慢和日軍在太平洋上逐島爭奪,對了,沖繩島、硫磺島這些日軍重兵防守的島嶼,我想那裡一定還需要美國小伙子的生命。」

    「你在威脅我們嗎?」馬歇爾看上去不太高興。

    陳際帆站了起來,「將軍,我對您今天的談話感到非常失望。因為您是一個軍人,軍人的使命是早點擊敗對手結束戰爭,讓美國士兵們回家。可是您的每一句話都要加上可惡的政治條件,使我們之間本來愉快的談話不得不提前結束,對此,您要負全部責任。」

    「年輕人,不要衝動。難道你們中國人永遠就只懂得索取而不知道付出?美國政府和人民慷慨地支援貴國的戰爭,難道就是應該的?我作為美**事力量的代表,理所當然要為他們爭取到利益。倒是將軍,只知道讓我們付出,卻沒有任何合作的誠意。我要提醒將軍,外交場合是要講實力的。」

    「馬歇爾將軍,對於您的話我真的感到非常失望,因為您並沒有真正從全局去考慮美國的利益,而是和我在這裡糾纏於蠅頭小利。無論是歐洲戰場還是亞洲太平洋戰場,戰爭早一天結束,對美國就越有利。如果您認為戰爭應該這樣無休止打下去,那我沒有任何意見,中國人民已經付出了巨大犧牲,不在乎戰爭多打幾年。但是我要告訴將軍,一旦中國民族意識在強大的軍事力量支撐下爆發,將掃蕩之前百年來所受到任何不公正待遇。到時候美國有兩種選擇,第一,繼續歧視中國;第二,參與到中國的建設中來。美國可以選擇。」

    馬歇爾聽得很認真,因為他一開始的談話,目的就是試探底線,掂一掂陳際帆這個人的斤兩,畢竟一個統帥百萬大軍並且掌握四省軍政的統帥,是美國無論如何也繞不開的。

    談話就此結束,馬歇爾不可能在見面的第一天就有什麼表示。說白了還是對中國人有些歧視。

    受到歧視的還不止陳際帆,他的老師蔣介石先生與丘吉爾的談話也非常不愉快。

    蔣介石雖然在國際舞台上有些自卑,但他好歹是個政治家,懂得自己的優勢。優勢就是中**隊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勝利,將戰線恢復到1937年的狀態,換句話說,全民族抗戰已經取得了完全勝利,剩下的事情就是收回所有被佔領土。這些事情現在似乎不用他再操心,他要做的是堂堂正正做一回大國領袖。

    沒想到第二天三國首腦的首次會晤就出了問題,一番客套後,蔣介石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文件,上面不僅寫有被日本非法竊取的東北、台灣、琉球群島應該完整回歸中國,而且還以此類推,希望廢除之前百年強加在中國頭上的不平等條約,收回緬甸北部主權,廢除西藏南部非法劃定的麥克馬洪線,而且還提出,願意與英國政府就香港問題在合適的時機重開談判。

    這一招令美國總統羅斯福大吃一驚,更令英國首相丘吉爾始料不及。

    丘吉爾乾脆地拒絕了一切和英國遠東殖民地有關的談判,並且提出大會的主題是準備盟軍在各條戰線上的反攻,他對中國這種趁火打劫的行為感到遺憾,丘吉爾建議休會。

    羅斯福總統當然不同意休會,三國首腦第一次會晤才開始,難道就這樣不歡而散?

    丘吉爾道:「開羅會議並不是專門為解決中國問題而設的。希望蔣介石先生明白,不要在一個錯誤的場合提出一些不合時宜的條件。」

    羅斯福總統乾脆當起了和事老,「先生們,我們能夠坐在一起,本身就代表著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團結,在這場反抗暴政、維護正義的戰爭中,我們的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希望得到勝利的回報,這是可以理解的。鑒於目前存在的分歧,我建議首先討論明年盟軍反攻路線現問題。」

    蔣介石(宋美齡翻譯)道:「中國正準備反攻東北,希望與盟友合作打通東部沿海地區的交通線,中國承諾開放沿海機場為美軍飛機進駐提供條件。」

    羅斯福總統道:「那麼緬甸呢?我們希望首先解決緬甸問題。」

    蔣介石來了勁,「我支持大英帝國收回緬甸日本佔領區,不過,我遠征軍精銳已經開赴東北準備與日本關東軍作戰,在未來的作戰中,恐怕無能為力。當然,作為盟國一員,中國將守住現有佔領區,避免給日軍以可趁之機。」

    緬甸那個鬼地方,老蔣早就不願打了,因為再打下去就是給英國人做嫁衣,老蔣不會幹這種賠本的買賣。至於緬北,老蔣確實是被陳際帆說動了的,大西南需要拓展戰略縱深,好不容易打來的土地當然不能乖乖讓出來,好都讓你英國佬佔了,哪有這麼便宜的事?

    坐在一邊的陳際帆(各政府首腦都要帶幾個下屬出席)心中暗暗點頭,老蔣沒丟臉。

    羅斯福總統表面上一副憂慮的樣子,心裡實則很欣慰,從這兩天的試探來看,他已經明白了英國和中國的底線,英國人希望把美國拉到地中海,因為這裡到處都是英國的老牌殖民地,可是美國人出錢出槍出人進行戰爭,並不是為了「維護罪惡的殖民統治」(羅斯福語),他要找到一個最佳切入點,使美國在戰後順理成章地主宰世界格局。

    至於中國人要複雜得多,實際上中國的問題已經不是單獨和蔣介石見面能夠解決的,蔣介石無法對北方的軍事力量施加影響,而且他本人領導的政府似乎也不想擔當起繼續光復領土的重任。

    至於他口口聲聲說的陳際帆是受他的命令完全是扯淡,只能騙騙不知情的輿論,對於美國這樣時刻關注中國形勢的政府是沒有用的,這也是羅斯福總統極力邀請陳際帆的原因。美國政府的合作對像必須有陳際帆。

    不過,無論是陳際帆還是蔣介石,這一次他們的觀點是一致的,都想借助會議,在外交上獲得巨大利益。

    在美國人看來,這種想法不是不可以,但前提是,美國人也要獲得更大的利益,至少他們要在這次會議上看到一個實實在在親美的中國。

    首次見面會繼續開,把蔣介石提出的主張先晾在一邊,但接下來英美兩國在歐洲戰場的開闢上又出現了重大分歧,英國人堅持應該從地中海或是巴爾幹登陸,可美國人不幹,這些地方都是德國重兵把守的腹地,美國人不會蠢到拿自己士兵的生命去送死。

    總之一句話,蔣介石在第一天很鬱悶。

    陳際帆安慰道:「老師,這種國際會議看起來熱鬧,實際上就是一個大交易市場,咱們首先開了價,無論這價開得高低,他們總是要壓一壓的。關鍵在於咱們是不是堅持。」

    蔣介石道:「英國人抱著殖民主義不放,根本就不想和我們商談。開羅這地方,水很深啊。」

    「老師,」陳際帆道,「學生斗膽請求,私下裡和羅斯福總統會會。讓美國人繼續加大對政府的援助,也讓美國人給英國施加壓力。」

    「可以,你的英語不錯,就代表我去,我相信你是不會做出出賣政府,出賣中華利益之事的。」

    「老師您說到哪兒去了,既然來到開羅,學生還是那句話,與老師一道,給中華民族謀利益。」

    蔣介石終於答應,為了創造更好的條件,他和夫人決定屈尊拜訪英國人。讓英國人覺得,自己是有求於他們。

    正式會議沒有任何進展,只能借助會後各方之間私下裡的交易。

    英國人看到會議上蔣介石的強硬態度,知道現在形勢有變。只能寄希望在晚上的酒會上繼續與蔣介石夫婦詳談。

    丘吉爾見到了蔣介石夫婦,對老蔣「鎮靜、緘默和勝任」(丘吉爾語)有著深刻印象,但是他對美國人過分關注中國感到十分不滿,覺得「微小,冗長的中國事務」竟然成了開羅會議的主題十分不滿。

    而羅斯福總統則借身體不適,讓馬歇爾將軍把陳際帆秘密請到自己的房間,他需要在遠東和中國人展開切實有效的合作。

    坐在輪椅上的羅斯福給陳際帆的第一感覺是,這傢伙遠比馬歇爾難對付。

    「首先我要代表盟軍和美國人民,對將軍領導下中**隊在對日作戰中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致以最誠摯的祝賀,請坐,將軍閣下。」總統雖然坐在輪椅上,但看起來精神頭不錯。

    陳際帆莊重地敬了一個禮,這裡面有禮節性的成分,更有作為他個人對這個政治家的尊敬。

    「親愛的喬治,你也座,今天就讓我們好好同中國將軍談談,我相信我們之間一定會找到更多的共同點。」

    羅斯福這話不僅僅是安慰陳際帆,也是對白天會議上英美之間出現的巨大分歧不滿,既然在歐洲方面沒有取得什麼有效的進展,那不妨在亞洲方向敲敲邊鼓,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只是,他們低估了陳際帆的政治眼光,因為陳際帆坐定後的第一句話就是,「謝謝總統先生和馬歇爾將軍,我也想知道,美國政府參與這場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

    大家都是玩政治的,陳際帆的話挑明了,不要玩虛的。

    「請問陳將軍,您認為美國政府應該在這場戰爭中擔任什麼樣的角色?」總統問道。

    「戰爭進行到現在,由於中**民的頑強和努力,亞洲戰場已經出現了勝利的曙光,比起扯皮推諉的歐洲戰場,我作為一個中國人還是感到自豪的。」

    陳際帆的話讓一旁的美國陸軍參謀長馬歇爾感到非常不安,這的確是事實,中國人雖然要了一些援助,可比起對蘇聯、對英國的,這點援助簡直可以不提,但是中國人卻取得了這麼大的戰績,他們有理由驕傲。

    羅斯福總統點點頭笑道:「將軍正在積極進行著對日反攻,這一點我很讚賞,只是,蔣先生提出的條件實在是有些苛刻了。」

    「恰恰相反,」陳際帆很有風度地回應,「總統先生,請允許我站在美利堅合眾國的立場來闡述一下戰爭的意義。」

    這一招有點出乎意料,一個中國人難道對美國的戰略很有研究,不妨聽聽他說些什麼。

    但接下來該輪到總統和馬歇爾將軍臉色大變了,因為……

    因為陳際帆第一句話這樣說道:「如果我是您,一定不滿足於在戰爭中為本國資本爭取一點點訂單。我將利用戰爭,在戰後建立起以美國為中心的全球新秩序。」

    不會吧!這是一個中國人說的?一語中的。

    「將軍能不能說得具體點?」總統先生很老辣,沒有任何表情。

    「先說說歐洲,」陳際帆端起面前熱騰騰的咖啡喝了一口,「納粹德國已經失去了繼續進攻的可能,正在走下鋪路。但是蘇聯人似乎也看不到自己獨立勝利的希望,所以敦促盟軍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但是我以為,第二戰場開闢的時間、地點的選擇,大有講究。」

    興趣來了,這陳際帆難道是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成員?他到底知道些什麼?

    「如果總統和參謀長閣下不願意聽,我也可以不說。」

    「不不,」馬歇爾將軍道,「聽說將軍對世界形勢一直有著精準的判斷,請將軍不妨直言。」

    「我敢保證,一旦盟軍登陸成功,蘇聯人一定會傾盡全力在東線進攻,一定會搶在盟軍到達德國邊境之前,攻入柏林。到時候美國人能得到什麼呢?」

    「至於選擇在巴爾幹或是意大利登陸,只不過是為了英國人能恢復他們的殖民地,可是這些地方都是德國重兵防守的腹心地帶,盟軍勢必遭到重大傷亡。」

    羅斯福總統道:「但是盟軍必須登陸,否則又怎麼體現盟軍存在的價值。」

    「總統先生不妨換一個思維,」陳際帆道,「現在能看得見結果的是亞洲及太平洋戰場不是嗎?如果我們能夠密切合作,一年之內登陸本土,迫使日本首先投降是完全可能的。屆時美國可以騰出大部分的海空軍力量,牢牢把握世界大戰的主動權。」

    這句話基本就是信誓旦旦了,陳際帆也摸不清楚小日本到底會不會投降,除非美國人提前研製出原子彈。

    馬歇爾將軍搖搖頭,「據我們評估,登陸日本將會遭到頑強抵抗,美國士兵會受到重大傷亡。」

    「所以從現在起就要對日本本土進行最大規模的戰略轟炸,甚至,甚至『曼哈頓』計劃的最新研究成果也可以用在日本。」

    總統手裡的咖啡搖晃起來,他發出幾聲劇烈的咳嗽,太匪夷所思了,這個中國人是怎麼知道『曼哈頓計劃』的?

    陳際帆得意洋洋地看著美國人,知道談話到現在才剛剛開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