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四百十二章 名聲大噪 文 / 中國神鷹

    以建平鎮為中心的幾個鎮子上合周邊的東北老百姓們在戰戰兢兢渡過一個不眠之夜後,聽到了一個連他們都不敢相信的消息,幾千人的鬼子死翹翹了,就在建平鎮子北邊七八里的官道上。

    於是乎,一傳十十傳百,鎮子的街頭巷尾,趕集的街坊親戚們都在議論著一個話題。

    「那景象,叫做一個慘啊,沒想到小鬼子也有今天。」

    還有的似乎是剛剛回過勁來,「唉呀媽呀,鬼子這幫鱉犢子還能有個好啊,人神鷹太牛了。」

    「依我說,鬼子那叫一個面,被人家打得個稀里嘩啦的。」

    「你沒聽人說,飛機,『神鷹』有飛機,人家整出來的飛機比鬼子都多,鬼子還不玩完兒?」

    「還是這幫子能整,比那抗聯可強多了,你不是有親戚在山上當鬍子嗎?讓他下來,別幹了,跟著『神鷹』打鬼子,比啥都強,死了還能撈著個烈士。」

    「去去,你家親戚才當鬍子呢,回頭跟俺老婆商量,咱也扛槍,打鬼子去!」

    武工隊本來帶著鄉親們過來是準備打掃戰場掩埋屍體的,誰知道來參觀戰場的人絡繹不絕,屍體根本沒法掩埋,倒是很多膽大的後生自告奮勇跑到死人堆裡去撿槍。還別說,經過一中午仔細的搜尋,除了將鬼子沒損壞的棉帽子、棉鞋給扒拉精光外,還搜集到不少沒損壞的槍支,而且還從鬼子屍體上找到很多子彈。

    槍支、刺刀等一支支地撿回來放在地上,當著老鄉的面點清楚的時候,圍觀的幾百名老鄉驚呆了,700多支槍啊,還有無數的子彈,這能拉多少隊伍?

    鄉親們壓根就沒拿自己當外人,一個個神氣活現地搶著幫忙搬運戰利品,那情形就想跟自己家搬東西一樣,而且還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

    此刻的「獵鷹」特種部隊成了老百姓中如同關二爺一樣的英雄,很多鎮子上的大戶紛紛上門來巴結,要把自己的宅子騰出來給戰士們休息。

    高煥捷和文川浩當然婉言謝絕了,儘管熬了一個通宵的隊員們此刻體力下降得很厲害,但是沒有一個人叫苦叫累,一個個在老百姓面前都表現得精神抖擻。

    最後,還是鎮上幾個說得上話的鄉紳發了話,把鎮公所騰出來,大冷天的,不能讓自家兄弟餓著凍著。

    高煥捷也不推辭了,他必須找到一個地方架設天線,將這裡的情況向參謀總部匯報。而文川浩也開始心疼自己的戰士,必須找一個地方睡覺。

    可是睡覺是睡不成了。鄉親們在鎮上鄉紳的組織下帶著柴禾、大鍋,敲鑼打鼓地來到鎮公所。

    「長官,不要誤會,父老鄉親們一點心意,都知道大伙沒吃飯呢,我們殺了兩口豬,準備給自家弟兄做一頓豬肉燉粉條子,大冷天,熱乎。」

    後面的戰士們一聽說有豬肉燉粉條,困意全無,畢竟一個晚上都在行軍,到了早上還在打仗,都餓壞了。有的士兵肚子裡甚至還發出「咕咕」的聲音。

    但沒有文川浩的命令,沒有一個戰士亂動。文川浩話不多,可他是後世正宗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剛剛參軍那年參加地震搶險,他所在的部隊連續奮戰三天三夜,老百姓端著水和食物送到他們的面前,可沒有首長的命令愣是沒有一個人去拿百姓的東西,最後搞得很多人,有老有少的給他們跪下才不得不收下,後來部隊首長還專程撥了一筆錢去還給百姓。

    所以,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這一條紀律文川浩是刻骨銘心的,並不因為穿越了時空而有所改變,他這個隊長這樣,手下的所有士兵自然是嚴格遵守紀律的。

    只是文川浩不善言辭,對老鄉們的好意,簡直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話,倒是這些東北鄉親們熱情得很,一個個「大兄弟,大哥,大侄子」的猛勸。

    高煥捷正在裡屋招呼著手下安裝電台,聽到鎮公所院子裡鬧哄哄的,趕緊出來看。等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後,他回頭給文川浩商量說:「父老鄉親們的心意咱們不能辜負,就這麼拒絕反倒生分了,以後還要在這一帶混呢。不如收下讓戰士們好好補充體力,大不了咱們買下來就是。」

    「咱們沒錢。」文川浩焦急地說,「只有臨走時老胡塞給我的一些鈔票,可在這地不好使啊。」

    「你小子,你就野外生存吧你。」高煥捷說完扭頭對領頭的鄉紳說道:「老先生,我們有紀律,不能白拿鄉親們的東西。這樣,我們手裡只有些關內的鈔票,如果老先生和鄉親們不嫌棄,我們就先買下來,等大部隊來後再償還。」

    「瞧這位長官說的,孝敬長官們是咱這鄉下人的福分,提什麼買不買的,這不是瞧不起咱東北爺們嗎?」

    下面跟著起哄,說什麼也不要錢。

    高煥捷正色道:「各位父老鄉親,大伙的心意我們領了,我們的隊伍叫『神鷹』方面軍,是咱中國人的軍隊,我們有鐵的紀律,決不能拿老百姓的東西。」

    高煥捷和文川浩這邊執意要買,老百姓執意要送,爭到最後還是老百姓讓了步,按照高煥捷說的價錢支付了一部分「鷹元」。

    讓他們沒料到的是,這地發的鄉紳們居然知道「鷹元」,雖然關外不讓流通,可私下裡都知道這東西比滿洲國的紙幣和日本人的軍票好用,所以很多有點家底的人家都願意持有一部分「鷹元」。

    事情終於解決,熱情似火的老百姓拿出了自己家攢的好東西,小高讓幾名特工展開紙筆,就像辦喜事收禮那樣,一樁樁一件件地記了下來。因為他們都知道光靠這點鈔票是遠遠不夠的,必須將收到的東西一一記下來,以便不久後償還。

    豬肉燉粉條的滋味確實不是蓋的,還沒煮好就已經香氣逼人,搞得餓了一晚上的特種兵們饞得要命,可外面的大鍋上正煮得香,裡面的特種部隊卻沒有一個人出來,因為高煥捷和文川浩兩人決定上課。

    上政治課!

    「看見沒有?」高煥捷手一指外邊,「老百姓知道疼人,他們把咱看作是他們的子弟兵。而我們就是中國人民的子弟兵,這不是條例上枯燥的說教,而是活生生的事實。所以今天我把話撂在這裡,今後無論咱們立多大的功,有多大本事,在老百姓面前,咱們都不能翹尾巴。如果有人覺得自己了不得,天下的江山都是打下來的,那我奉勸他,趁早收起這個念頭!如果有人放鬆這根神經,膽敢禍害老百姓,別怪我今天沒提醒,到時候管你是什麼功臣,照殺!」

    文川浩接著道:「為什麼後方會動用飛機支援咱,就是擔心咱們不好開展根據地,如今,打勝了,有了起色,鄉親們信任咱,咱就不能丟臉!禍害百姓者,無論功勞大小,殺無赦!」

    260名「獵鷹」屏聲靜氣,一字一句地聽著兩位隊長殺氣騰騰的宣言。

    政治課上完,終於開飯了。

    徐揚端起手裡熱騰騰,冒著香氣的大碗,感歎道:「還是這頓飯香,來二十天,還是頭一次吃到鄉親們做的飯菜,真香!」

    這頓飯確實香,不僅僅因為在寒天冷凍的天氣吃到的熱湯,也不是因為餓極了以後吃到香噴噴的燉肉,而是因為這是老百姓心甘情願做出來的,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

    此時的參謀總部得到了高煥捷發送的消息,胡雲峰正召集參與行動的飛行員和航空兵指揮官們進行仔細總結,參與旁聽的還有軍工署參與設計「空中炮艇」的設計師們。

    經過大伙七嘴八舌的發言,得出幾個結論,一是懸掛的炸彈數量較少,威力不夠;二是飛機速度太快,高度太高;三是彈藥的數量可以根據戰場情況調整。四是東北地區林子密,機槍、機炮受到一定限制。

    但不管怎麼說,最後參謀總部還是決定為飛行員們請功,畢竟人家幾架飛機就幹掉了鬼子差不多一個野戰聯隊,肯定把鬼子給徹底鎮住了。

    嘗到甜頭的飛行員們躍躍欲試,紛紛要求再一次駕駛這種變態的「空中炮艇」去轟炸鬼子。

    胡雲峰笑道:「著什麼急?等前方特種部隊一有消息,仗有你們打的!」

    可鬼子們並不這麼想,尤其是號稱「馬來之虎」的關東軍第1方面軍山下奉文大將,聽聞逃回來的大野聯隊將士聲淚俱下地描述他們遭遇到的慘狀,驚得目瞪口呆。支那人居然單獨動用航空兵,僅僅八架飛機就把自己一個精銳的野戰聯隊殲滅了,這實在太可怕了。

    絕對不能讓消息蔓延出去,否則將會給前線的關東軍的士氣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山下奉文讓人把這60多個活著回來的傷兵軟禁起來,然後將消息通知給第2方面軍的阿南惟幾大將。

    阿南開始還想譏諷一番,誰知道在電話裡越聽越不對勁。他知道山下奉文為人一向高傲,絕對不會編出這樣匪夷所思的故事來給自己的失敗找借口

    放下電話,阿南惟幾命令參與圍剿的部隊停止前進,守住公路關卡,所有城鎮、據點、車站、橋樑、港口等守衛部隊全部進入一級戰備,所有軍官不得請假。

    之所以命令阜新、朝陽、葉柏壽等地的部隊停止進剿,阿南惟幾也是沒辦法,怕了!他和山下奉文一樣,一時找不到什麼合適的辦法收拾這個心腹大患,總不能把前線的大軍調過來吧。

    不過,鬼子雖然暫時停止了進剿,暗地裡卻沒有放鬆警惕,兩位方面軍最高長官在沒有想到好辦法之前決定暗地裡調兵先將周邊的道路封鎖了再說。

    鬼子能封鎖住道路,卻封鎖不住他們慘敗的消息。「神鷹」大獲全勝的消息就像長了翅膀,很快沿著努魯爾虎山傳了出去,北邊的科爾沁大草原,西邊的熱河,東邊的阜新、通遼等地,都知道了鬼子被飛機滅得乾乾淨淨的消息。

    各地佔山為王的抗日武裝(抗聯已經被打敗,退到蘇聯境內)備受振奮,原來自己人要過來了。當初被鬼子打得雞飛狗跳隱姓埋名的各山頭土匪,懷著各種心思翻山越嶺朝著建平鎮湧來。

    而「神鷹」武工隊建立根據地的工作也正式開始。為了便於稱呼,參謀總部將他們命名為「神鷹」東北抗日挺進縱隊,任命高煥捷為挺進縱隊總隊長,文川浩為副隊長。高煥捷全面負責武工隊的工作,主抓根據地的建設工作。文川浩負責率領特種部隊,擔任根據地保衛的主力,並且伺機搜集日軍情報。

    小高人雖然年輕,可他一直在指揮「鷹眼」,經驗極其豐富,他知道在這裡立足絕對離不開當地鄉紳的支持,所以他在建平鎮設宴,邀請四里八鄉一百多位鄉鎮原來的鄉鎮長來做客。

    雖然很多人擔心這是一次鴻門宴,可不敢不來。

    就在他們戰戰兢兢地入席的時候,一身便裝打扮的高煥捷出現了。高煥捷沒有講過多的大道理,只是洋洋灑灑地介紹了「神鷹」軍隊的情況,介紹了安徽、山東、河南、河北四省的經濟民生狀況。

    最後又談到減租減息,這回下面鄉紳地主們的臉色不太好看了,但又不敢說話,一個個在心裡嘀咕著回去後該怎麼想對策。

    高煥捷早料到會是這樣,反正事關利益就不親熱。

    「大傢伙還是先聽我講一個故事,我們總司令常說,做什麼事都得看長遠,要向王繼才老先生學習。這個王繼才老先生是誰呢?大夥一邊吃一邊聽我講。」

    廢話,你不動筷子,誰敢吃?要講趕快講!

    高煥捷不愧是搞特工的,記性好得很,而且也很能編故事,他把「神鷹」一開始怎麼遇到王繼才的,又怎麼在王繼才的幫助下開始訓練民兵的,人家是如何散家財幫助拉隊伍的都講了一遍。

    「王老先生是一個愛國的地主鄉紳,在小王莊有威望,對中國抗戰有功,對我百萬『神鷹』有恩,那麼對這樣一位愛國人士,最後得到什麼回報呢?」

    這才是大伙最關心的問題,所以每一個人聽得很仔細。

    「安徽軍政特區剛剛成立,為了解決物資問題,成立了物資供銷總社,王繼才老先生佔有絕大部分股份,這個供銷社壟斷煤炭、棉花、糧食等主要物資的經營,分店開到省外,現在他們家三個兒子都在打理生意,什麼生意呢?是一個龐大的貿易公司,可以和外國人直接做生意,進口鋼材、機器設備,出口四個省生產的各種產品。生意大得你們想都想不到。告訴大家一個消息,現在王繼才老先生正在美國談生意,大生意!你們說說,是這樣的大生意好,還是守著你那幾畝地好?」

    供銷社也好,後來的貿易公司也好,在東北商界是很有名的,很多商人冒著風險都在走私,貨源大部分就來自安徽。

    見在座還有的人半信半疑,高煥捷補充道:「以上所說句句屬實,你們可以派人去打聽。不過如果有人真的不信那個邪,要對著幹,我也沒辦法。我們需要一個安靜的根據地,在這裡無論是地主、商人、居民還是農民,都能在一個比較安定的秩序裡生活,安居樂業才能抗日嘛。今天把各位召集起來,就是要商量下一步的計劃。我們打算派出工作隊到各鎮子去,協助、監督各鎮子建立抗日民主政權。各鎮長和其他的公務人員都由本地人擔任,我們只是負責安全保衛、民兵訓練等工作。大家暢所欲言,看看有什麼疑問,咱們先亂後不亂,就趁今天這個機會嘮個明白,回去也好工作不是?」

    接下來就熱鬧了,有的關心安全,擔心鬼子來了怎麼辦?高煥捷暫釘截鐵地答覆,我們有不斷壯大的力量,又有幾百架飛機的支援,鬼子根本不敢來,高煥捷又把特種部隊在這段時間內的戰績描述了一遍。

    有的問是不是也要納糧繳稅。高煥捷和顏悅色地說:「這些都會商量著辦,我們是來打鬼子的,不是來搜刮民脂民膏的,除了部隊日常的糧食開支,我們絕不會多攤派。」

    有人問要是有人犯了法怎麼辦,有人更關心是不是以後要分土地,打土豪等等,高煥捷都以安徽為例子一一解釋。

    最後就是民兵問題,但這個事情不需要鎮裡面操心,而是由武工隊自己到各村各屯去幫助村裡建立民兵聯防制度,幫助訓練等等。

    宴會總的來說算是成功的,鄉紳們解除心中的疑惑以後,放放心心地回到各自的鎮子。

    但是建平鎮這兩天就熱鬧了,很多人嚷嚷著要當兵,要打鬼子,這其中有家裡面和鬼子有血海深仇的,有受夠了鬼子漢奸欺壓的,有曾經是偽政府人員,後來見風使舵的,還有很多各山頭被鬼子清洗剩下的土匪。

    遼西曆來民風彪悍,清朝時就爆發過起義,現在很多人見找到了更硬火的靠山,紛紛站了出來,要扛槍打鬼子!

    寧缺毋濫!這是「神鷹」一向來的原則,高煥捷的意思是先登記,然後逐一面試考核,能放槍,有一定軍事素養的編成作戰部隊,按照正規部隊進行訓練,身體強壯,政治審查合格(就是苦大仇深,尤其是和鬼子有仇的那種)家裡兄弟多的,也選進部隊,經過一周條例條令的適應性訓練後,如果能做到的繼續,不能的自動離開。

    但是報名的人數居然達到六百多人,經過篩選也選出了一多半的合格人員。如果加上原先武工隊的人員,夠一個小編製的營了。

    可是招兵的工作遠遠沒有結束,各地來的年輕小伙還在增加,選來選去,新招的兵竟然超過了一千。

    高煥捷咬咬牙,就把這些人當成種子,今後人會越來越多的。他決心親自上陣,把這支自願組成的部隊當做教導團一樣培養。

    小小的建平鎮已經容納不下了。部隊只能分成幾個中隊,分駐在南邊的張家營子,東邊的青松嶺、楊樹嶺和北邊的馬場鎮、羅福溝一帶。

    與武工隊那邊轟轟烈烈地又是招兵又是宣傳又是建立政權相比,文川浩率領的「獵鷹」又在建平鎮當著所有人的面大張旗鼓地搞了一次全副武裝大遊行,而後消失得無影無蹤。

    別人可以在後方無拘無束地工作,而他們注定只能秘密活動,活動範圍無非兩個方向,一是南邊四五十公里處的葉柏壽,那裡至少駐紮有鬼子一個中隊,還有不少於這個數的偽軍;另一個方向是向西的元寶山礦區,在他們的眼皮子底下,鬼子的煤礦還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大量的煤炭通過錦州至承德的鐵路源源不斷地運回本土。一想到淮南那些受苦受難的礦工,文川浩、徐揚等人心裡就升騰起一種衝動。

    文川浩傾向於收拾元寶山礦區的鬼子,理由自然是解救礦工,擴大影響。對於葉柏壽日軍有可能北上的疑問,文川浩認為從葉柏壽到建平鎮這一段路要一路爬山,在這種大雪天,鬼子不可能全部乘坐汽車,如果僅靠步行至少要不歇氣地走上十幾個小時,即使他們來了也不怕,只要武工隊能頂住一段時間,他們就能趕回來。

    高煥捷有一個條件,去元寶山可以,但是要組織起新兵們挖工事,在張家營子修築一道工事,在建平鎮南邊修築兩道野戰工事。

    可以!就當是新兵的工事修築訓練課好了。

    不過挖歸挖,文川浩還是惦記著元寶山那邊,他讓徐揚帶著兩個東北口音的戰士順著公路一直向北,想方設法摸清元寶山礦區和平莊鎮日軍的情況,回來報告後,視情況展開行動!

    (補上國慶那章,真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