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抗日之神鷹天降

《》章 節目錄 第四百三十三章 反覆籌劃 文 / 中國神鷹

    「神鷹」航空兵接著一個星期都在不間斷地針對日軍多出重要目標實施攻擊,搞得關東軍上下頭大之餘,自己的消耗也不得了。

    但是這樣做確實起到了作用,最起碼日軍高層漸漸忘記了當初提心吊膽生怕「神鷹」出動特種部隊找上門來的記憶。

    為了準備此次作戰行動,胡雲峰和參謀總部幾乎費盡心血。從氣象、武器、人員、訓練、情報、欺騙、航空偵察、計劃、電磁干擾、精確制導、機場控制、運輸機指揮、空中掩護等等,其複雜程度絕對不亞於一場大規模戰役。對「神鷹」後勤、軍工科技、多兵種協調、信息戰、特種戰、情報偵察和後方組織、指揮能力都提出了極大考驗。

    為什麼要這樣?難道不能出動飛機大規模轟炸嗎?

    這個問題是參與策劃、組織的高級參謀們提出來的,對與這些疑問,陳際帆和胡雲峰兩人回答得令人非常信服。

    尤其是陳際帆,在最後的參謀準備會上他的話很中肯:「以前我們出動特種部隊,主要還是報復,沒有考慮這麼多,還好,運氣總是站在我們這邊,不但成功了,部隊還能安全返回。可是現在,我們已經是一支擁有地空強大力量的大軍了,又要面臨著大規模的進攻作戰,大家都捫心自問一下,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關東軍就真的是豆腐一塊,主要我們一打,就所向披靡嗎?不是的!受物質力量所限,我們還無法在戰爭中使用最強大的火力和最先進的科技優勢去贏得這場光復國土的戰爭,一句話,打關東軍還是要靠我們後方的參謀盡職盡責,運籌帷幄,爭取讓前線將士少流一滴血,少死一個人,少毀一座城!要做得到這些,就需要我們不打則已,一旦開打就需要以最快的速度佔領東北境內主要資源城市和交通樞紐,以最快的速度切斷東北和朝鮮的聯繫,這樣我們才能在第二階段行動中佔據主動。至於為什麼要針對731部隊策劃這樣一個複雜的行動,你們參謀長會給出滿意的答案。」

    胡雲峰能夠擔任參謀長,其實有幾個長處,精通測繪還不算,他對二戰史和民國史如數家珍,頭腦靈活,有大局觀和前瞻性,更難得的組織能力還不錯,雖然弱於鐘鼎城,可老鍾是屬於那種一板一眼執行任務的性格,戰術上無可挑剔,戰略上差了一些。

    胡雲峰接過話頭:「此次任務的目標,表面看是兩個,一是摧毀,二是得到731部隊的一些資料。當然,第二個目標很難,但再難也要試一試,我們需要這些帶著中國人冤魂的資料,不是要去研製化學武器,而是用來造福我中華百姓。我個人是不贊成使用生化武器的,不是怕什麼國際輿論,而是一種正義!『神鷹』之所以能夠得到眾多國際支持,是因為我們一直站在道義的制高點,我們再憤怒,也不能當禽獸!」

    有參謀問道:「參謀長,您不是常常說,日本人都是支持戰爭的嗎?他們一樣是戰爭罪人啊,他們可以使用慘無人道的手段對付我們,我們為什麼不行?」

    胡雲峰笑了,「不是說不行,比如此次抓住石井四郎和他手下的禽獸軍官,我們將會在全世界面前對他實施殘酷報復,但是這種報復要控制在理性的範圍內,正如一個打了你,你可以還手,但你不能殺他全家是吧。好了,這個問題先放著,我要說的是,除了這兩個表面目標,還有沒有更深層次的目標呢?」

    大家都在聽。

    「有!這次行動看起來是對前線戰士的考驗,實際上是對我們參謀部真正的考驗!我們這裡組織得越協調,準備得越充分,戰士們的行動才更有成功的把握,才會更順利,才會少流血。更重要的是,這一次行動將是未來全面進攻關東軍的鍛煉,那時候戰線更寬,兵種更多,後勤壓力更大,對我們的策劃、組織、情報和指揮都提出最大規模的挑戰,對新武器的運用也學會越來越多,我們需要這一次特戰行動來鍛煉自己。希望各位明白,戰爭中我們是大腦,『神鷹』不能做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部隊,因為這樣的部隊是沒有任何前途的!」

    「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句俗語正好道出了「神鷹」目前的境況,進攻關內的地面部隊番號越來越多,什麼勢力都有,光是吃飯和裝備,以「神鷹」的實力還能勉強應付,可現在又增加了大量的航空兵和海軍陸戰隊,到時候既有裝甲部隊正面突破,又有輕裝步兵從山地迂迴,既有空降又有登陸,這麼多兵種組合在一起,戰爭難道是說打就能打的嗎?

    確實不是,不要說規模龐大的進攻戰役,就連此次行動的準備,也是困難重重,參謀部的先不講,擔任攻擊731基地的第一支隊在訓練中就遇上不少麻煩。

    趙俊和羅玉剛在空降地域的選擇上產生了巨大分歧。羅玉剛覺得,為了達成作戰的突然性,應該空降在731部隊基地內,以最迅猛的速度完成對四方樓和指揮中心大樓的攻擊,抓捕石井四郎、拿到資料。

    但是趙俊認為,在夜晚空降至731部隊基地風險太大,一旦日軍憲兵有所察覺,部隊肯定會有巨大的傷亡。而且趙俊認為即使這樣能成功,外面也要有部隊,否則被人家一鍋燴在裡面就不好玩了。

    兩人商定下來,由羅玉剛率四十人精銳在731基地四方樓和指揮中心實施空降,落地後立刻展開攻擊,並且安裝無線電發射裝置,然後向日軍這些中樞地帶突襲。

    趙俊率其餘一百餘人部隊和兩輛武裝吉普車在基地外幾公里外降落成功,落地後集結部隊迅速向731基地大門展開攻擊。兩支部隊裡應外合才能奏效,得手後立刻搶到日軍卡車全速向北邊馬家溝機場撤退。

    攻擊731基地的關鍵,在於切斷基地和外界的通訊,所以除了地面特工要不遺餘力切斷電話線外,還要在空中對這一地區實施強電磁干擾。

    在保定機場,擔任機場攻擊和保衛的「獵鷹」已經演練過不少次。從第一架運輸機落地後開出什麼車輛和人員,首先佔領什麼地方和位置全部都演練一番。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動還有美國飛行員參加,原因是c54運輸機的駕駛不是短期內能掌握的,為了保險起見,陳際帆和杜利特少將經過篩選,選出了二十多名美軍飛行員參與此次行動。很明顯,美國人也在拭目以待。

    美軍飛行員也要反覆訓練,就像當初在航母上訓練起飛去轟炸東京一樣。他們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將飛機按順序安全降落、停放,然後在撤退的時候安全起飛,做到有條不紊。十架大型飛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

    不過,這樣做很有效果,給外界造成美軍運輸機不斷飛往保定的假象,一般人都會以為這是在給「神鷹」輸血。

    相對於他們這種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演練,參謀總部內那種不見硝煙的準備才是值得大書特書的。

    胡雲峰一個人自然搞不定這麼多事,事實上自從陳際帆下定決心要干,胡雲峰就在內部秘密挑選精幹人員,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參謀部,全程負責此次行動的各種組織。

    第一科負責作戰計劃的擬定,由於此前沒什麼經驗,他們的計劃也是不斷從粗到細,不斷修改和完善。他們的作戰計劃當然不僅僅是特種部隊攻擊那一點點,而是牽扯到航空兵的協調、空中掩護、空中電磁干擾、空中精確轟炸等等。除此之外,還要評估部隊的武器和火力,最後還得有人在機場擔任總指揮;

    第二科按慣例自然是情報,他們負責實施欺騙、擔任與前方高煥捷的特工聯絡,以及一切與此次行動相關的各方情報,還要不斷結合空中偵察和地面偵察所得出的信息進行分析;

    第三科負責武器和物資等後勤,所有特種部隊需要的突擊步槍、榴彈發射器、火箭筒、車輛、飛機以及中間所使用的各種複雜設備,還有飛機油料、維修保障、彈藥以及特種兵裝備等等,極其複雜。

    正如胡雲峰所說,自從作戰開始策劃,這個臨時機構簡直都忙瘋了。所有參與行動的參謀吃住完全隔離,每天的電報多如牛毛,參謀人員繪製了不下百張圖紙,第三科外勤人員奔波於各地,監督武器的運輸、存放和分發。但是最讓他們頭疼的還是最後行動方案的制定。

    按常規,此次行動一定要有至少兩套以上的預案,而且所有預案都要求參與行動的各部門全部演練。

    2月27日,第一次預案討論會在參謀部進行。參加者除陳際帆、胡雲峰外,兩支特種部隊主官也在,第一支隊是趙俊、羅玉剛、王楚英、馬嘉琪,第二支隊是文川浩、徐揚和趙俊;航空兵總指揮吳世華、運輸機總指揮霍克上校、電子干擾機總指揮林默中校以及參謀總部各科負責人。

    會議開始當然是首先詢問各部準備情況,比如說特種武器裝備訓練過程中的問題,針對模型在訓練中出現的問題,最重要的就是,兩支部隊先後進入哈爾濱的時間協調問題。比如說,空降兵和特種部隊的武裝車輛上安裝的20mm加特林機炮,威力固然大,其實沒必要,彈藥裝載成問題,建議改成12.7mm加特林機槍。

    地面部隊的發言很快就被航空兵軍官們接過去,比起地面部隊,他們的問題更多。

    美國人霍克上校和他的飛行員們這一個星期來對運輸機都厭惡了,杜利特少將的命令很簡單,在此期間他們無條件服從「神鷹」參謀總部指揮,這個倒沒問題,反正這個星期的補貼相當高、只是他一直想不通,中國人費盡心思搞那麼大動靜,有無必要?

    霍克上校把自己的問題提出來後,對陳際帆胡雲峰等人還是很恭敬的,在中國的美軍飛行員有誰不知道緬甸機場的事?

    「霍克上校,你不理解我們的行動這沒關係,那是因為你沒有親眼看見日本畜生在罪惡,你能想像將一個活生生的中國人放在解剖台上解剖嗎?」

    霍克上校和他的幾個屬下伸出舌頭,旋即又搖搖頭,他們不敢相信這是真的。「我的上帝,這簡直就不是人!將軍的意思是日本人會這麼幹?」

    「上校先生,不是會這麼幹,他們這些惡魔已經這麼幹了,這還不算,他們在中國人身上進行著各種各樣的細菌試驗、毒氣試驗、還有各種燙傷、凍傷、高壓、低壓試驗。這樣的魔窟,難道不應該將它徹底摧毀嗎?」

    霍克上校似乎有點相信了,但是他說,「那麼簡單了,我們可以聯合起來,把炸彈全部傾瀉在這個魔鬼基地上不就可以了嗎?將軍,請允許我說一句,這樣做太麻煩了。」

    「霍克上校的神情告訴我,你不太相信,所以我們不光要摧毀它,而且還要找到罪證,這個基地的日本軍官就是最好的人證。好了霍克上校,請你代表你們所有的飛行員,代表你們背後的祖國,代表那些為了消滅罪惡,爭取自由而犧牲的美國士兵回答我,願不願意?」

    霍克上校一時語塞,因為他明明看見陳際帆和周圍所有中國人臉上的悲壯。霍克一個立正又一個軍禮,「美利堅合眾國駐華航空兵司令部斯文森.巴斯勒.霍克率全體飛行員服從將軍的命令!」

    思想工作做通後,霍克立刻提出了他們在訓練中的意見,他們認為每一架運輸機除了預計裝載的人員,還要考慮到人員傷亡,也就是說一定要預留空間。換句話說,一定要對運輸機的空間做出準確計算和評估。

    參謀人員聽得很認真,紛紛在本子上記錄。

    霍克提出的第二個問題很現實,他擔心日本人會動用炮兵轟炸機場,那樣的話就全完了。

    胡雲峰解釋道,運輸機降落在機場的時間不會太長,基本上是特種部隊控制機場後,那邊的攻擊部隊就會趕到,整個時間不能超過三十分鐘。

    接下來牽扯就廣了,空降兵能不能按時完成任務?完成任務後是否能準時到達機場?趕到機場後從什麼地方進入等等。

    這個需要航空兵指揮吳世華回答,他的部隊要在空降兵特種部隊完成任務後全力清除從哈爾濱到731基地之間所有區域,保證空降兵能順利撤退。

    這些又繞回來了,運輸機上的第二組人員什麼時候開始強行奪佔機場?早了不行,那樣第二組承受的壓力很大,而且留給日軍的反應時間太多,一旦日軍有時間調集大炮就完了。當然也不能太晚,如果第一支隊按計劃趕到機場,卻發現機場被日軍團團包圍,那也是扯淡的。

    這個問題絕不是靠嘴能說得清楚的,大家一致認為必須進行一次演習。由空降兵主力部隊擔任藍軍,扮演日軍做出各種各樣的反應。參謀部人員全程跟蹤,測量所需要的時間。

    緊接著就是電子干擾的問題,他們提出,要想進行長時間的電子干擾,必須要求飛機有更長的滯空時間,這對於飛機油料是一個巨大考驗。

    胡雲峰心想,對啊,沒有空中加油技術,要求飛機在空中長時間滯留是不現實的。

    當然,這個問題很快得到解決,航空兵出動多批次飛機,上面裝備電子干擾機就好了,由於干擾區域不大,電子干擾機的功率要求也不高,數量多一些應該是沒問題的。

    經過大家對細節的仔細推敲,第一套方案終於出爐:

    行動時間定在三天後,如天氣突變則推遲,行動時間在凌晨四點前。吳世華親自指揮航空兵出動,編隊有十二架c47運輸機,裝載150名第一支隊成員和兩輛武裝吉普;三架載有電子干擾設備的運輸機輪番出動,對731基地周邊空域實施強電磁干擾。四點整,第一支隊羅玉剛率四十人在內,趙俊率主力在外,在內部發起進攻的時候,外面也要同時開始。

    襲擊731部隊的行動不能超過半小時,第一支隊必須完成以下目標,抓捕石井四郎和主要軍官,獲得資料和設備,如果時間緊迫可以放棄設備,三是拍照拿到證據,第四才是給轟炸機指示目標。其中第一和第四為主要目標。

    沒想到,羅玉剛一句話差點讓行動流產。

    他問,「那些被關押在基地的人怎麼辦?頭,您記不記得,在南京中央醫院的那顆手榴彈?那是您命令我給他們的啊!」

    陳際帆怎會不記得,這麼多年過去了,他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奄奄一息的軍醫官,他放棄了求生的機會,請陳際帆他們給他們幾枚手榴彈,最後和鬼子同歸於盡了。當時他們很弱小,連自己都顧不上,根本沒法救人,只能眼睜睜……

    「頭,現在我們強大了,百多萬大軍啊,我們有醫生,有專家,有藥品,有飛機,為什麼還要看著他們受苦?」羅玉剛喊道。

    「羅漢,冷靜點,咱們不還在商量嗎?」胡雲峰勸道。

    陳際帆的眼睛裡閃爍出淚花,他知道,如果救人的話,就只有把他們就上飛機送到這邊隔離治療,決不能讓他們自由逃脫,這樣會感染更多的人,而且日本人也不會放過他們的。但是救人談何容易啊,時間緊迫不說,救出來後的隔離措施,運輸機的容量等等都是問題。

    文川浩終於說話了,「羅大哥,那些人是就不成的。」

    羅玉剛回頭冷冷地說,「你說。」

    「如果我們沒有這次行動,那些人必死,如果我們堂堂正正打過去,你還沒到哈爾濱他們就完了。」

    羅玉剛沒有說話,他不是一個衝動的人,只是想到他們既然能到731魔窟,見到受難的同胞,難道還要眼睜睜地看著他們死去不成?

    會場一片沉默。

    大約五分鐘後,胡雲峰才說到:「全部救人是不現實的,哪裡關押的不是幾個幾十個,甚至可能上千。這樣好不好?」胡雲峰轉向陳際帆,「救出一部分未感染或者感染較輕的。」

    霍克上校終於忍不住了,「事情如果真是這樣,救人是不可能的。我建議邀請勇敢的戰地記者參加,讓他們親自拍下這些惡魔的罪證。這樣的話,或許上帝會原諒我們今天不得已的舉動。」

    霍克上校說的不得已,就是指轟炸機將731基地裡面所有的人和建築全部夷平,當然,這裡面也包括那些被抓的實驗對象。

    陳際帆含著淚點點頭。這一回他要找到最勇敢的戰地記者,甚至是成天要求讓他上封面的《時代》週刊記者,還有英國記者。

    趙俊道:「頭,我還是希望能救出一些人,真的。小胡,不,參謀長,現在增加運輸機還來得及,干吧!」

    胡雲峰道:「好吧,增加四架c47運輸機,三架用來搭載醫生和病人,一架是戰地記者和特工,它們最後降落,最先起飛,所有戰鬥人員最後撤出!」

    預案討論繼續進行,第一支隊的火力收拾731基地內只有輕武器的憲兵不成問題,路上的撤退也不成問題,路線已經由高煥捷實地偵察過了,問題不大。而且還有空中掩護。

    在他們撤退過程中,「神鷹」航空兵開始對機場進行騷擾性攻擊,引出機場的防空火力,然後幹掉,這裡也有關鍵,防空火力必須偵察到位,就算犧牲戰鬥機,也要將防空火力全部幹掉。當然,如果機場附近的特工能夠指示方位進行精確轟炸最好不過了。

    第二支隊在短時間內拿下機場也沒有問題,問題在於,必須有效阻擊附近日軍的增援,而且還不能將戰場限定在機場,否則極易被包圍。所以「獵鷹」在人數不多的情況下還要有足夠的火力,討論下來決定增加兩輛車,為了不增加運輸機的空間,所有戰鬥車輛不必撤回,卸下武器後全部炸掉。

    「獵鷹」有強大火力後,可以將戰場拓寬,給第一支隊留出通道,保證安全撤回。

    第一套預案完成後,實際上所謂的第二套預案也已經形成,就是萬一出現意外,各部隊怎麼辦?這裡面的意外有兩個,一是第一支隊能不能在最短時間乾脆利落消滅所有憲兵,畢竟,這裡面有多少部隊不清楚。趙俊認為既然車輛不必撤退,那不如多給他們增加幾輛好了。一輛車抵得上日軍一個中隊,他就不行鬼子能擋得住這麼強大火力的襲擊。

    同意!增加車輛在第一支隊這邊是必要的,萬一繳獲的卡車不夠?萬一在降落時候有損壞,萬一鬼子很強悍這些。反正所有車輛不必撤回。

    「好,給你們增加四輛車,前提就是乾淨利落地消滅敵人!搶到更多的資料,盡可能救出更多的人!」

    趙俊這邊解決,剩下的問題就是機場那邊,要求高煥捷在運輸機到達之前不惜一切代價拿下塔樓,即使拿不下,也要保證塔樓的安全,這是最重要的。

    討論下來,大家都覺得單靠小高那二十多沒有重武器的人實在太冒險了,文川浩提議,可以先降落一架c47,上面一輛車和十個人應該沒問題,他們可以首先控制跑道,然後掩護小高控制塔台。

    這個方案比較穩妥,通過了。

    既然通過,就不能在紙上談兵了,還有三天時間,各部都要加緊訓練,陳際帆負責去物色記者,憑他的外交才能應該沒問題。

    確實如此,在行動開始前一天,陳際帆通過鷹眼將《時代》週刊記者、《泰晤士報記者等英美主流媒體記者叫來,為了顯示公正,他還找了兩個中立國家的記者。當然,這些記者都是平日裡查過底細的,不僅來路光明,而且本人富有正義感。

    天!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啊,和「神鷹」的英雄們一到執行任務,能抓到第一手材料,這種好事誰不幹?

    為了安全和保密的需要,陳際帆把他們「監禁」了30個小時,這也可以理解。雖然記者們不知道他們要去哪兒,可一想到能得到爆炸性的新聞,便接受了。

    萬事俱備,氣象部門發來好消息,這幾天天氣不錯。

    「好啊,這是蒼天開眼了!行動!」陳際帆激動萬分。

    ===============================================================================

    我們在欣賞很多著名的特種戰的時候,除了看到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和他們超強的裝備外,忽略了在他們後面有一個強大的參謀部門。這才是關鍵!本章想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