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年聖

第三卷 絕對反擊 將以我心比天心 第七章 猴王大鬧靈霄殿 如來斬化五明王 文 / 輕人

    且說孫悟空自風年離開後便覺得十分無趣,恰好此時東海龍王敖廣因孫悟空搶了定海神針,以及威逼自己獻上鎧甲之事,到玉帝那狀告孫悟空。

    這玉帝自然是昊天天帝,不過自封神之後,因為神位之中有數位帝君,且各有帝號,他覺的總讓別人以自己的名字稱呼他顯得不夠威風,想想呀,人家不是星辰大帝,就是紫薇大帝,可他的昊天卻是自己名字,因此昊天決定要給自己加上帝號,便向手下大臣示意。可惜大多數人根本沒有反應,他現在雖說是天庭之主,但天庭諸神祇是受制於封神榜,不得不聽命行事,這種獻媚的事誰會理會了。幸好天庭之中還有些自由地仙官,都是從人間飛昇而來的,其中有一位姓李名長庚的特別圓滑,見此機會還不攀上高枝,遂向昊天說了一大堆奉承之語,獻上一帝號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大帝」,昊天聞言大喜,便決定以此為號,簡稱為玉皇大帝或玉帝,並找機會升了李長庚的官,讓他頂替因公殉職的金府星君職位,稱為太白金星,並且成為自己的特使。

    此次龍王告狀,玉帝宣眾文武仙卿,問道:「這妖猴是幾年產育,何代出身,卻就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閃出千里眼、順風耳道:「這猴乃三百年前天產石猴。當時不以為然,不知這幾年在何方修煉成仙,降龍伏虎,銷了死籍。」這二人自是高明和高覺,他們奉風年之命,上天庭為官,作為風年在天庭的耳目。

    玉帝道:「哪路神將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閃出太白金星俯伏啟奏道:「上聖三界中,凡有九竅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體,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頂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龍伏虎之能,與人何以異哉?臣啟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聖旨,把他宣來上界,授他一個大小官職,與他籍名在菉,拘束此間。若受天命,後再升賞;若違天命,就此擒拿。一則不動眾勞師,二則收仙有道也。」

    玉帝聞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著文曲星官修詔,著太白金星招安。太白金星招安,孫悟空正好想到天庭之中見識一番,所以便順勢上了天宮。

    玉帝不喜妖類,便隨便封了一個避馬瘟的官職,孫悟空不知內情,欣然上任,誰知是個養馬的馬伕,馬上反下天庭,隨後又在花果山立了「齊天大聖」的旗號,聚妖造反。玉帝派人討伐,卻無人是妖猴對手。當然不是天庭無人,而是玉帝只是天帝之一,並不能命令別的天帝人馬出手。

    如今的天庭,因為封神的重大變化很是不同。九隻金烏中的三位在天庭之中為帝君,這三人手中權利和昊天相當,玉帝並不能命令他們。九隻金烏的父親是原來的天帝東皇太一,這天庭本原就是他們家的,因此對這個佔了自家之地玉帝自然沒有好臉色。

    玉帝無奈只好接受太白金星的建議,再次招安,並封了孫悟空齊天大聖虛位,命他看管王母的蟠桃園。可他也不想想,孫悟空可是隻猴子,讓猴子管理桃園,真虧的他能想出來。孫悟空一進桃園之中便大吃特吃,把這洪荒三大靈果之一的蟠桃當他家花果山上的野桃子一般糟蹋。

    此時王母因封神之後,蟠桃第一次成熟,遂打算再開蟠桃會,宴請天界仙神。至於聖人,因為此次成熟的都是一千年一熟的蟠桃,西王母怎好意思拿次招待聖人,所以也沒請。

    之後孫悟空因為王母沒請他參加蟠桃會之事,再次大怒,並且攪亂蟠桃會,盜御酒,偷仙丹,反下天去。

    這仙丹卻是太上老君故意而為,卻是因為因地府之事看不慣玉帝。眾位聖人歸隱,宣佈不再插手三界之事,老子本體回了太清天,卻在三十三天離恨天中留了一分身,也不管事,只是在此煉丹。

    太上老君先是暗送仙丹,後又將孫悟空在八卦爐中煉過,使他不僅修成金剛不壞身,還有了一對火眼金睛。如此的孫悟空,在眾多天神放水之下大鬧靈霄殿。玉帝無奈,只好命太白金星去請釋迦牟尼相助。

    釋迦牟尼因為興建婆娑淨土之事欠了玉帝的人情,而且自己的小乘佛教要將佛法傳入中土,還得這位的大力支持,遂答應玉帝之請,前來降伏妖猴。

    釋迦趕來之時,孫悟空已將靈霄大殿打成一片廢墟。如來現出多寶如來化身與孫悟空交手,二人皆是聖人弟子,出手自然不凡,一個是補天五彩石所孕育的靈明石猴,一個是數千件靈寶所化的如來金身;如意金箍棒揮舞不停,千件靈寶光耀萬分。

    孫悟空到底修行日短,一招不慎被擊中頭部。悟空大怒,頭上突然現出五彩慶雲,雲上是一塊五彩石,正是他本體所在。那五彩石在雲中翻騰,吸收大量靈氣化作一道人,那道人開口道:「無量天尊!貧道今日煉化成形,我本為靈明石猴,便以『靈明』二字作為道號。」說著下了慶雲。他才是本尊,自然不會呆在化身慶雲之中。

    釋迦牟尼見此,知道那道人才是妖猴本體,此時因心中怒意將妖猴之身斬去,化出了真身。如來施了一禮,道:「恭喜道友!」

    可那猴身齊天大聖卻是不耐,喊道:「少廢話!我們再來戰過。」一棒打去,如來金身迎戰,但此時齊天大聖功力大進,已不再多寶如來之下,再加上那如意金箍棒原本是人皇大禹所鑄之定海神針,本身無堅不催,如來金身竟被打得有了裂痕。

    釋迦牟尼此時也是心中大怒,常言佛也發火,釋迦滿臉怒相,頭上現了佛光,誅仙陣圖漂浮其上,在佛光纏繞之中起了變化,化為五位明王。

    第一位是中央不動明王,不動明王居於五大明王中心位置,亦即居於首位,另四尊明王圍繞在他身邊。不動明王為一臉二臂,發垂披肩,愁眉瞠目,嘴角兩側露出兩虎牙,現大忿怒相,上衣斜帔,下著擺裙,右手持劍,左手提索,以童子相站姿安立週身智慧烈焰中。

    第二位是東方的降三世明王,四面八臂,雙足踐踏大自在天之夫妻。持降三世印,以蓮華面微笑而怒,顰眉猛視,利牙出現,住降伏立相。

    第三位是南方的軍荼利明王,一面八臂,左足稍稍上舉,做出踏空的姿態,而中央的左右兩手各自伸直食、中、無名指,然後再用大拇指掐住小指,將兩手在胸前交叉,其餘的手,分別拿著金剛杵、寶輪、三叉戟等法具。

    第四位是西方的大威德明王,六面、六臂、六足,騎著水牛,他的六隻手所握持的東西是劍、戟、棒、索、弓、箭。

    第五位是北方的金剛夜叉明王,三面六臂,其正面五眼怒張,左右兩面各有三眼。頭有馬王髻,週身遍飾珠玉。六臂各持弓、箭、劍、輪、五鈷杵、金剛鈴等法器。

    這五位卻是釋迦牟尼以忿念將誅仙陣圖化形形成的化身,也相當於斬去一屍。如此釋迦牟尼等於已是斬去二屍的准聖,只需再再斬去自身便可證混元道果,成就聖人之位。

    五大明王出手化作五座大山將齊天大聖鎮壓其下,靈明道人明白自己現在不是釋迦牟尼的對手,也不出手。

    多寶如來對齊天大聖道:「你若立下大願,作我教護法,便放你出去。」

    齊天大聖罵罵咧咧,這邊靈明道人卻是開口道:「你是多寶道人?」

    釋迦牟尼道:「世上沒有多寶道人,只有多寶如來。」

    靈明道人也不反駁,又問道:「你可知道斜月三星洞?准提道人是不是還叫須菩提?」

    釋迦牟尼卻是不答,靈明道人也不在意,又道:「原來果真如此,大哥卻是沒有騙我。」

    釋迦牟尼奇怪,大哥,這猴子難道還有個哥哥不成,卻聽靈明道人又言道:「大哥曾說我命中將有一劫,要受五百年鎮壓之苦,原來卻是此時。」

    釋迦牟尼聞言心中一動,會天機之術的可不多,別是那一位吧!趕緊問道:「不知令兄是何人?」

    靈明道人道:「家兄姓風名年,在北具盧洲聖華山萬年宮修行。」

    釋迦牟尼一聽,想起剛才見到的五彩石,心中一歎,果然如此。那邊的五大明王也是重化身形,圍繞在多寶如來之後,將齊天大聖放了。齊天大聖雖然心中憤怒,卻也明白自己如今不是對手,回到了靈明道人身後。

    釋迦牟尼道:「令兄風年對我有點化之恩,如此我也不會在和你為難,但那玉帝卻是天庭之主,道友不好再為難與他。」

    靈明道人也是明白,點點頭,和齊天大聖回了花果山。釋迦牟尼自是去見玉帝,玉帝見他放走妖猴,心中無奈,面上卻是不甘。

    釋迦牟尼稱他之情,不想他再惹禍,勸道:「那妖猴本體是女媧娘娘補天所煉的五彩石,那風年道人已認他做了兄弟,風年道人於我有點化之恩,我自不好難為其弟,先行告退。」說完也不管玉帝反應,逕直回了婆娑淨土。

    玉帝心中歎息,自是不敢再找齊天大聖的麻煩。不然,不用風年出手,光那九位金烏帝君,他都無法應付

    |com|bsp;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