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年聖

第三卷 絕對反擊 將以我心比天心 第八章 紫薇受命建華夏 風年出關入火雲 文 / 輕人

    紫薇道人伯邑考自從師尊回了北具盧洲之後,就和師姐碧心二人呆在長安城中,一邊修行,一邊治理五城政務。他本性是個淺淡之人,也無心關注三界之事,只想安安穩穩地過著平淡的生活。可惜,天命如此,有天命的人,是不能永遠平淡的。

    這天,紫薇和碧心二人正在談論道法,有手下來報:「城主,有玄都**師前來長安,命城主前去拜領太清聖人符昭。」

    紫薇和碧心聞聽,心中驚異,太上老君是人教教主,為何命人來此傳昭。但畢竟是聖人符昭,二人不敢怠慢,出宮迎接。

    紫薇帶著手下官員到宮門前擺好香案,跪領聖人符昭。玄都**師念道:「太清太上老君敕令:人間大巫做亂,強佔人皇大位,有失綱常;爾伯邑考心向道門,天性仁義,可於南詹部洲重建國土,以為人教之地;今特敕封爾伯邑考人皇之位,賜九龍袍服,九州印璽。爾其欽哉。」

    紫薇和碧心領著眾人齊道:「無量天尊。」玄都**師將袍服玉璽交過,又將真武大帝帶回的三千童男童女交代之後便告辭回了三十三天。

    紫薇命人將三千童男童女妥善安置之後,便帶著碧心,蘇全忠,黃天祥等回宮商量。蘇全忠和黃天祥二人在父輩入了地府為閻羅之後,便接管長安五城的守衛職責,又經風年教導,服食仙藥,如今都有了地仙修為。

    飄渺宮大殿,四人入座之後,紫薇道:「如今師尊閉關未出,太清聖人卻命我為人皇,這長安城畢竟是師尊所建,我若聽從聖人符昭,如何向師尊交代?』

    蘇全忠早已當紫薇是自己妹夫,直接道:「這也沒有什麼不好的,反正風年真人當初建此城只為收容難民,造福蒼生。如今城主受聖人符昭,即位人皇,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擴展領土了,我們五座城池早已人滿為患了。」

    黃天祥也道:「是呀,城主為人皇,聖人符昭整個南詹部洲都歸我們掌管,也該正式建國了。」

    碧心擔心道:「可是如此一來,我等卻為人教之人,師尊那該如何?」

    蘇全忠道:「真人並未立教,且我等為人族,本就該受人教聖人管制。」

    紫薇正想說話,卻聽殿外有侍女稟報:宮外有人自稱是城主師姐,前來看望城主。

    碧心笑道:「難道是二師姐來了?」紫薇也是一喜,忙和碧心出宮迎接。宮外卻是兩人,一道童,一個小仙女。紫薇和碧心認得一人是靈珠子,那麼那位小仙女就是師姐精衛了。

    眾人見禮後,精衛道:「我和靈珠子此來卻是因為師尊尚在閉關,太清聖人突然傳下符昭,師祖母女媧娘娘得知後,怕你們不好決定,所以命我二人下來命你們就按聖人符昭行事,師傅不會怪罪。」

    紫薇和碧心聞言才放下心來,遂請二人入宮休息。既然決定建國,當然不能草率行事,眾人開始討論國號等問題。紫薇雖然想以大周為號,可惜人間周朝剛剛滅亡,以此為好卻不吉利,商量來商量去,最後還是靈珠子說了一句:「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如此,國號不如就叫華夏。」

    眾人一聽,覺得很不錯,精衛對靈珠子笑道:「沒想到你還懂這個。」

    靈珠子摸了摸鼻子,道:「我是聽少主說的。」

    紫薇道:「師尊說的,華夏,那就以華夏為號。」

    精衛還是不放過靈珠子,又問道:「我怎麼沒聽師尊說過。」

    靈珠子道:「我也是轉世之後,在萬年宮時,聽少主和陸壓大人談話時提到的。少主當時說中原九州,華夏民族,炎黃子孫。這中原九州,炎黃子孫,我還懂,可這華夏我就不明白了。少主就說『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原九州之人皆為一族,稱為華夏民族。』」眾人一聽才明白,而紫薇碧心蘇全忠黃天祥四人都是正兒八經的人類,心中更是激盪,華夏,這兩個字,在這一刻,烙入他們的靈魂之中。

    至此,南詹部洲便為華夏帝國領土,紫薇因長安五城處於北地,遂請靈珠子施展**將五座城池從冀州搬到五嶽山中間,便以長安為都城,創建華夏帝國。

    北具瀘洲聖華山萬年宮,風年終於出關,卻立即從童兒茜雪口中聽到了很多消息:

    首先,陸壓傳來的關於佛教橫三世佛和豎三世佛的消息,釋迦牟尼已正式脫離太上老君,拜了阿彌陀佛為師;

    第二,孫悟空還是大鬧靈宵殿,釋迦牟尼相助玉帝,卻最終因自己的原因,沒有鎮壓齊天大聖。釋迦斬化五明王,而孫悟空也將真身五彩石化形為靈明道人。

    第三,人教教主老子還是決定放棄人間,命人從大巫嬴政手中奪取了人皇印璽九州印。還是和原來的時空一樣,勾陳星君與嬴政同歸於盡,玄武星君成功封印大巫白起,並帶著三千童男女回了天界,受封為真武大帝。

    第四,老子下詔命紫薇在南詹部洲建國,自己又有一個人皇徒兒,國號竟然叫華夏。

    第五,人間中原現在為漢武帝在位。

    風年聽完所有消息,命茜雪先下去,自己一人坐在雲床之上,消化這些信息。地仙界之事現在並不要緊,如今最重要得是人間。漢武帝,一個功過參半的皇帝。他並不重要,只是他准了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使得儒門教義成了正統思想,此雖不為過,但連儒門聖人孟子都說過:「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沒了競爭的儒家,慢慢的變質,限於內爭之中,一代不如一代,而且歪曲孔孟真義,使得中原九州之人只懂得假仁義,失了血性。

    此事,風年肯定要插手,不過,首先他想到火雲宮見見諸位人皇,聽聽他們的意見。當然,最重要的是大禹,九鼎是他所造,因果既然種下,風年想看看他是否已打算轉世重入人間,使華夏民族再拾血性。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