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十九章 三兵耍把戲 文 / 同舟共濟

    農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意向書,楚平都沒告訴黃

    完成一切工作,黃林木也遊玩了好幾天後,兩人又去電子廠看了看湖山的女工們,還請電子廠的老闆和經理吃了頓飯,楚平這才和黃林木回湖山。

    「我們分頭去下面再跑跑,先做好引導。」回到湖山後,楚平決定再去各村跑一趟,要做通老百姓繼續種西藍花這思想工作,是有些高難度的,「這兩方面的保證,也先通過坤平村等其他村,特別是趙三兵向外透透氣,這樣效果比我們說要好很多。」

    楚平和王愛軍商量,說服老百姓繼續種西藍花的事情,一定要提高到湖山鄉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政治高度,整個說服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是先通過趙三兵等人,從外圍做做工作,發動盡量多的村長支書支持。第二是以這些村長的提議,在召開鄉黨委會和黨政聯席會上進行討論,在班子成員中統一思想。第三才召開全鄉村幹部大會,統一思想,在全鄉範圍內進行宣傳。

    楚平將侯兵叫來,詳細的又秘密的佈置好鄉里的宣傳工作後。又將趙三兵叫來,在他耳邊這樣,那樣吩咐了一番。雖有又將幾個比較聽話,和楚平、王愛軍關係好的村長支書叫來,也這樣那樣吩咐一番。

    和華農公司的合作協議,楚平實行了保密,湖山鄉只有王愛軍、侯兵和趙三兵知道。這樣做,也是想形成這到底決定種什麼,並不是鄉政府包辦地,而是由下面老百姓在鄉政府提供的選擇中,經過討論結合自身特點選的,鄉政府只是在各村意願的基礎上,去努力打開銷路,去找技術支持。

    這是楚平想起,他在周憲國辦公室匯報的時候,周憲國讓他做事情要注意工作方法,回來後和王愛軍商量,周老闆是啥意思,兩人想來想去,估計也就是這樣一個意思,所以才採取了這樣一個辦法。

    也不知道這辦法行不,反正王愛軍和侯兵覺得這樣做,總沒壞處,就是大家忙乎一陣子。其實王愛軍贊成,他是心理多少有些擔心,這玩意萬一搞砸了,有這樣一場戲,總還多少有些說詞。

    服去年那十二個試點村800畝繼續種西藍花,還要方便一些,畢竟這些人知道,只要產量能上去,種這西藍花還是有的賺地。

    但要讓其他村民也跟著種西藍花,那是有些困難的事情,他們看到的聽到的,可都是西藍花虧本虧力氣的事情。

    這次華總地意思。湖山鄉一定要擴大種植規模。最少也要達到1500畝地樣子。這樣能實行規模取勝。不然他可不想合作。

    往鄉下跑。楚平並沒讓別人跟。也沒坐鄉長地專車。而依然騎著自己那南方牌摩托車。到試點村也不先找村長支書。直接進大棚裡面看看。找種植戶問問情況。

    「老師傅。這西藍花到底還能不能種?」楚平在湖林村找到有三畝大棚地一對老伯父子聊天。「我是縣農技所地技術員。縣裡領導要求我們瞭解一下情況。總結經驗。」

    「這玩意啊。是好東西。」老師傅抽著旱煙。看楚平還真像農技所地技術員。吧嗒吧嗒地抽了兩口說。「不過去年地情況你也是知道地。賣不出去啊。要不是楚鄉長。我兒子娶媳婦地錢都賠進去了。」

    「嗯。這情況我是知道地。我昨天剛去坤平村。村裡趙老書記說。今年還要繼續種西藍花。聽他說銷路這問題啊。鄉里正在想辦法。好像有了些眉目了吧。要不然趙老支書怎麼會這麼大膽決定種西藍花。」

    「真地?」老師傅瞪著眼睛。看了一下楚平朝遠處叫了一聲說。「三兒。你立馬去坤平看看。問問那邊地情況。」

    楚平笑了笑,他現在要的就是這個效果,趙三兵已經是湖山大棚蔬菜地風向桿,就繼續笑著說,「老師傅,你們去年怎麼下這麼大的本,一搞就是三畝。」

    「還不是那小子,他在特區打了兩年工,以為見了世面,覺得這玩意一定能賺錢,又有鄉政府扶持,三畝地賺個萬把塊錢一點也沒有問題。」老農指著在大棚裡磨蹭著的小伙子說,「他想賺筆錢,早點把媳婦兒取回來,沒想到是這樣一個結果。」

    「去年的情況有些特殊。」楚平有意無意的引導老農總結經驗,「我覺得市場是個問題,這產量也是個問題,還有投入也太大了點。」

    「技術員同志,你這話說到點子上了,搭個大棚也用鋼筋水泥,又不是建大樓,坤平的辣椒大棚我去看過好幾次,他們用山上的竹子和松樹,搭起來也不是很好用,這一塊就好省六七百啊。」老伯敲著煙鍋,接過楚平遞過來的香煙,點上美美的抽了一口說,「這南州香煙就是好抽,雖然勁沒旱煙大,可也沒這樣沖。」

    「嗯,山上有的是竹子和木頭,這一點還是鄉里搞面子工程。」楚平可不想將這事情往白一丁**上扯。

    「第一年種,收成不好

    地過去。」楚平沒等老伯說話,接著說,「你家這+:年收成如何?保本了,還是賺了點?

    「托楚鄉長和廖所長的福氣,多少也賺了點。」老伯繼續看著自己那在大棚裡忙碌的兒子說,「我們這三畝地也收了1500斤,產量是村裡最高地,我這小子吃了不少苦。」

    「小伙子,你歇會,抽根煙。」楚平朝老伯過來準備去坤平的兒子說,「忙也不在那一時嘛。」

    「你是縣裡地幹部吧。」小伙子接過楚平遞來的香煙,看了看香煙上地牌子說,「是來調查大棚情況的吧,正好我向領導們反映反映,這白一丁真不是東西。」

    「哦,是農技所地。」小伙子有些失望,不過眼神立馬有閃亮起來,「地區廖所長你認識嗎?」

    「認識,她還是我的老師呢。」楚平開始亂套近乎了,「廖老師也讓我來瞭解一下情況。」

    「你覺得今年還能不能種這西藍花?」楚平覺得這小伙子有一定主見,看了看時間也不和他們父子嗦,直接問了起來,「這大棚要是拆了,多可惜啊,種別的東西也浪費了。」

    「如果有廖所長做技術指導,解決技術問題。」小伙子吧嗒吧嗒的吸了幾口煙,繼續說,「有了去年地經驗,這產量應該不成問題,就算達不到當初白一丁那老犢子說的3000多斤的標準,2斤應該不成問題的。」

    「產量保證了,那就是銷售的問題了。」楚平笑著說。

    「是啊,不過聽說楚鄉長回來當鄉長了,要是楚鄉長出馬,這銷路應該不會有問題,銷到省城和特區這樣的城市,特別是廣州,那邊人有錢,又喜歡吃新鮮,我們鄉種那麼一點,應該不成問題。」

    「你還蠻有想法的嘛。」楚平笑著拍了拍小伙子的肩膀,「到底是出去見過世面的人,可你這樣想,大家不會這樣想吧,去年都差點賠了,今年再種這玩意,不拍再賠啊,老師傅你說是不?」

    「是啊,你趕快去坤平問問,要趙三兵還種西藍花,我們這大棚可不能拆了。」老伯朝兒子說。

    隨後,楚平繼續往各村跑,每到一個村,得到的結論都是這樣。只要技術問題解決了,銷路也能保障,都覺得這玩意還是有賺頭地。

    王愛軍和侯兵跑的幾個村,也有了效果。

    三人又在十一個試點村中,找了幾個熟悉的有想法村長支書聽了聽他們的看法,也隱約的提到了鄉政府要和地區農科所合作,和華農公司也在談合作的事情。

    趙三兵到底是會來事的人。

    楚平交代都沒幾天,他立馬帶著村裡那些種大棚辣椒賺了錢的人,在坤平開了聲勢浩大的會。

    會議地名稱叫:坤平村新一年大棚蔬菜種植品種討論大會。當然,這會是坤平村內部的事情,和鄉政府和其他村沒關係,只是在開會前幾天,趙三兵讓人和鄉里各村村幹部喝酒吹牛,有意無意到全鄉各村去散佈消息。

    開會當天,坤平村村委還邀請了王愛軍、楚平和南州農科所的廖所長等人,作為嘉賓到會。

    由於事前散佈了消息,而這會,又是在趙三兵家的大棚裡敞開著開的,這湖山鄉各村都有代表去了,連上山村的丁尚山都來了。

    這會開的很激烈。

    開始只是坤平村的村民們討論今年種什麼。

    趙三兵的戲做的還是滿足地,雖然坤平村已經是他說種啥就種啥,但會上,他還是安排一幫提出要繼續種大棚辣椒,而且神情有些激動,說出來的理由那也是明擺著的:「三叔,你們家去年種辣椒,賺了這門多錢,今年就不興我們也賺錢了?」

    這話問地很直接。

    「小丁子,三叔告訴你。」趙三兵點著香煙,很威嚴的說,「去年我們是賺錢了,可去年你怎麼就不聽我地?你種那麼多西藍花賺錢了沒?你還種了兩畝半呢,賺多少了?」

    趙三兵這問話,把小釘子問住了,他很不好意思紅著臉不說話了。

    「我趙三兵啥樣的人,你們還不清楚?」趙三兵站起來說,「我是那種我賺了錢,就不讓你們賺錢地人嗎?」

    「老三,小釘子就是個大炮筒,你別生氣,他去年虧欠虧慌心了,大人不記小人過,人家叫你三叔呢。」村裡的老一輩趙大爺爺發話了,趙三兵只好點頭表示不生氣了。

    「大爺爺,我們今年都跟著三叔種西藍花。」趙大爺爺地話剛落,去年跟著趙三兵和楚平種大棚辣椒賺了大錢的那幾十戶人家,由幾個人代表這站起來響應趙三兵。

    上來說話的,是去年賺錢超過2萬塊的十戶人家,他們說話可是很有代表性地:「種啥都行,我們只聽三叔和楚鄉長的!」

    「這樣吧,援朝,你和大家說說,為啥我們要種西藍花。」趙三兵沒讓大家把話題引到楚平身上,他這話一出,大家都張著耳朵聽了,畢竟這可是大家

    的原因了。

    「首先我說西藍花,西藍花是特殊品種,去年我們種壞了,別的鄉學不來,也不敢種。」趙援朝拿著本子站起來說,「但是我們自己心裡清楚,如果產量上去了,價錢能維持去年那個樣子,肯定比大棚辣椒要賺。」

    下面有人要說話了,被趙三兵阻止住了,他笑著說:「先聽援朝說完,有啥要說的,等下再說。」

    趙援朝拿著本子,接著在會上詳細的分析了為什麼不種大棚辣椒地原因。趙援朝說了幾點理由,第一是南州也好,江南也好,到年底這大棚青紅辣椒的市場小。其次是坤平村去年種大棚辣椒賺錢後,從目前瞭解的情況來看,這周邊各鄉都準備組織種大棚辣椒,大家都種辣椒,到年底供應量多了,市場只有這麼大,這價錢肯定上不去。

    「關鍵一點是,大棚辣椒妹啥技術含量,誰都能種。」趙援朝最後說,「西藍花就不一樣了,我們能種,別人就不能種。」

    這辯論著,辯論著,就從坤平村村民之間,擴大到全鄉各村來的代表中了。大家就著趙援朝說的那幾點,種大棚辣椒的優點缺點,種西藍花的優點缺點,三五成群的說著,有幾個甚至還拿出計算器一起算賬。

    這會開了整整一個上午,趙三兵還準備了免費的中飯,吃了中飯之後,有的人留著繼續討論,想明白了地人,就也三五成群的回去了。

    上午,不少村民和村幹部站起來嚷著讓楚鄉長出來說句話,楚平笑著說:「今天是坤平村在討論種什麼,鄉里暫時不發表意見。」

    見大家都有些失望,楚平繼續笑著說:「去年坤平決定種大棚辣椒,也是這樣討論出來的結果,雖然種辣椒是我提出來的,但決定種辣椒卻是大家討論的結果,所謂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嘛,我覺得坤平村這樣的形式很好,很多東西不辯不明嘛。」

    「無論種什麼菜,有關技術上的問題,大家可以請教地區農科所地廖所長。」楚平站起來介紹廖所長說,「去年種西藍花的那幾個村,你們肯定都認識廖所長吧,今年鄉里要和地區農科所簽訂了合作協議,廖所長以後就是我們想的蔬菜種植指導專家了,大家有什麼問題只管請教。」

    楚平這話一出,不少村民擁簇到廖所長身邊,開始問她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的問題了。

    還好廖所長有先見之明,帶了幾個技術人員來。

    這會開著開著,到最後到成了農科技術咨詢會了。趙三兵也樂得停下討論,和幾個要好的支書村長一起吹牛了。

    楚平在廖所長身邊轉了轉,發現這村民,特別是那十二個試點村的村民以及村長支書,問的最多的,還是西藍花的種植問題,這產量到底是多少啦,這大棚裡養養有啥要求啦。

    當然,也有人為辣椒種植技術地,也有問大白菜種植技術的。有的村民,甚至問了好幾種種植技術。

    對於這些事情,來開會之前,楚平就和廖所長預測到了,都擬定了相關地咨詢答案。農科所的技術人員,也都按實際技術情況和廖所長吩咐地口徑進行回答。

    這個會開了一天。雖然坤平村最後也沒討論出什麼結果,倒是賠了幾十個盒飯,但趙三兵很高興,因為他看到楚平和廖所長也很高興。

    這次後來被譽為湖山蔬菜啟蒙大會的大棚倘開式大會,對湖山鄉各村村長支書,以及來偷拳頭村民們地影響是非常大的。

    借這機會,楚平也發動各駐村幹部,讓各村村幹部,在各村組織類似地討論,到底種什麼蔬菜好。

    趙援朝在會上提出的,兩點不種大棚辣椒的原因,在湖山鄉各村村民討論會上被拿來討論,各村也都有聰明人,一個個拿著筆計算著年底會有多少人買青辣椒吃。

    這賬一算,還真有不少原來堅持要種辣椒的村民,開始打退堂鼓了,都覺得即使要種也能種那麼多。

    可是,他們又都迷糊了,那到底種什麼好呢?

    西藍花這玩意,說的是好,可去年的教訓還在呢,不能隨便搞。雖然趙援朝和廖所長說了很多西藍花的好話,從技術的角度和市場的角度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可大家還是心有餘悸,特別是這玩意,去年楚鄉長可是反對種的。

    這個時候,趙三兵同志又開始了他的布道和榜樣行動了。

    經過坤平村村委和各村民小組組長們的多次討論,在徵求村民意見後,坤平村基本確定繼續種西藍花,而且還會擴大種植面積。

    趙三兵這個決定,就如深水炸彈一般,仍在了滿是魚蝦的水庫裡,激起一陣瘋狂的議論。

    這趙三兵又不是張三豐,不會是瘋了吧?

    聽到這消息的村民,一個個相互議論著,但沒人懷疑坤平村其他村民。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