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章 統一思想 文 / 同舟共濟

    二十章統一思想

    沒想到趙三兵搞的那個討論會,居然有這麼大的效果。

    「楚鄉長,王書記請你去。」楚平正在看縣政府剛發的兩個文件,黨政辦李傑過來請楚平去。

    「啥事情?」楚平抬了一下眼皮,放下手中的文件,站起身準備出發去王愛軍辦公室。道他們這個會,有沒

    「去年西藍花十二個試點村的村支書來找王書記。」李傑說。

    「哦。」楚平一聽就知道什麼事情了。

    十二個試點村的村支書,來找王愛軍和楚平,就是來請示鄉政府和鄉黨委,今年大棚到底種什麼。

    黨政聯席會議還沒定,楚平和王愛軍都沒說啥,只是和他們座談了下午,問問他們真是的想法,包括希望和擔心。

    到了晚上,還一起到坤平酒家吃飯,酒過三巡後,這些村長支書的真話上來了,居然有一半村支書支持趙三兵的想法,當然前提是楚平能打開銷路,他們對產量不擔心,最擔心的還是銷路。

    「楚鄉長,反正就一句話。」趙家村的支書老趙爺有些大舌頭說,「不管種啥,反正就跟著你幹,你說種啥就種啥,哪怕你說種蕎麥也行,種草都行。」

    在南湖。蕎麥是一種不管你花多少力氣種。也沒用收成地莊稼。

    「是。老趙爺說到頭上了。來我們敬楚鄉長。今年可要楚鄉長帶咱們賺錢。」興平村地村長周平林端著酒杯就上來了。

    這十幾個村長支書。一股老端著酒杯上來。要敬楚平地酒了。楚平心裡高興。就一個個和他們單獨乾了一杯。灌倒幾個。這晚飯才算吃完。

    吃完這次飯後。楚平和王愛軍都覺得。現在可以明確大棚種西藍花了。這思想工作和造勢工作做得比較到位了。時間不等人。這事情不能再拖下去。

    第二天下午。兩人就召開湖山鄉黨政聯席會議。

    「下面有不少村提出還是可以嘗試種西藍花地。」在黨政聯席會上。楚平有意無意地提出說。「有關大棚菜銷售地問題。我前幾天去特區。也和華農公司談了談。情況還不錯。今年有進一步合作地可能性。只是價格可能沒這麼高。」

    王愛軍拿著一疊材料說,「十二個試點村,有七個試點村提出依然要種西藍花,當然也堅決的強烈的要求,我們楚鄉長要搞定銷路才行,不然他們也不知道種啥好。」

    本來老百姓種什麼一般不會在鄉黨委會上討論,可這西藍花大棚地事情,是一個特例。去年種西藍花,也是黨委會上通過的,那今年肯定也要黨委會上過,到年底這到底情況怎麼樣,大家心裡都沒底。

    雖然由白一丁負責還農行信用社的貸款,可農行和信用社不幹,強烈要求鄉政府過問這事情,甚至還要求派代表列席參加湖山鄉的鄉黨委會。

    這就是因為去年農戶搭建西藍花大棚的錢,都是鄉政府出面向信用社和農行貸款地,所以信用社和農行也盯著這些大棚,強烈要求由鄉政府鄉黨委決定到底怎麼辦,這樣他們的貸款也就有著落了。

    定以後還要找農行和信用社貸款,所以楚平和王愛軍也不想和兩家單位把關係搞僵。

    雖然逃了和尚,逃了廟。可農行和信用社派人參加鄉里的黨委會,那就是真的扯談的事情,王愛軍很嚴肅地拒絕了。

    王愛軍拋出了一個炸彈,炸得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這些吃虧了的土包子,怎麼會還想著種西藍花,不是被西藍花吃糊塗了吧。當然,這些與會的幹部們,也知道王老大說這話到底是意思。

    聰明地人知道這事情應該還是楚平說了算,眼睛就從王愛軍的臉上轉到了楚平臉上,沉默了好久,沒人說話,楚平一直皺著眉頭抽煙,還時不時的和黃林木交頭接耳說兩句什麼。

    坐在兩人旁邊的張副鄉長聽出兩人在談論種辣椒地事情,卻沒聽清楚楚平到底是贊同種辣椒,還是反對種辣椒,但他卻近距離看到楚平皺著如川字的額頭,這可是在湖山兩年來從來沒有過的事情,看來這個各村村長支書這個提議,讓我們的楚鄉長也為難了。

    「還種什麼西藍花啊,去年虧的還不夠嘛?」黃林木見大家都不說話,看著楚平皺著深深的眉頭,端著茶杯喝了一口說,「難道還沒被白一丁這老犢子害慘,今年想再補回來?真是弄不靈清,一幫土地冒泡的糊塗蟲。」

    「只要市場銷售問題能解決,我覺得種西藍花也可以,去年沒種好,不能代表今年種不好。」賀主席依然是只要黃林木說話,他都要反駁記住,楚平心裡奇怪著賀副書記和黃林木怎麼耗上了,難道黃林木這個人才又做了啥好事不成,只聽賀主席繼續說,「要真地種西藍花,我相信有王書記和楚鄉長帶領,我們萬眾一心,肯定能有個好收成,至少不會像去年那樣。」

    「銷售問題,有楚鄉長

    覺得應該不是問題。」馬黨委笑著拍楚平的馬屁,)鄉後,專門找他聊了一次,還幫他找關係,將他女兒安排進了縣財政局,所以他也不得不表示一下。

    「也不是這樣說地,去年是去年的情況,今年是今年地情況,華農公司倒也沒限定收我們什麼菜,銷售的情況維持去年那個樣子,應該難度不大。」兩人發言都提到了自己,楚平不得不出來說聲話了,打完這哈哈,楚平又皺著眉頭說,「只是說實話,去年那些貨色可有些次,這產量也有些。」

    「這次廖副所長來湖山,就是專門為這事情來的,她說能保證畝產達到1800斤,這幾個試點村的村支書應該是有她的技術能保證,才會提起繼續種西藍花的」陳副鄉長說。

    「廖所長真這樣說?」黃林木驚訝的問,心裡卻在罵這個婊子,雖然長有幾分姿色,可也不能隨意插手人家鄉裡的事情啊,難道是欠操不成,「那去年怎麼就」

    黃林木剛和周燕辦了喜酒,辦喜酒不到一個星期,周燕就檢查出已經懷孕了,在大家都笑他們是先上車,後買票。同時,周燕卻再也不讓黃林木碰了,說是懷孕初期不能同房。不過黃林木對周燕也不是很有興趣,現在正好可以有借口找原來那幾個有一腿的小嫂兒,所以最近他一談到女人,就會往這方面想。

    廖所長去年在西藍花補救措施中,可是起了大作用的,保住了種植戶們一半地收成。應該說,去年西藍花不賠本,還略微有盈餘,關鍵有兩個功臣,一個就是廖所長,沒有她這西藍花都不長花,價錢最高也是空的。第二個自然就是楚平,是他將沒人要的西藍花換成了錢。

    「如果畝產能到達1800斤,比去年多1300斤,按去年那個價算,純利潤就能塊,要真按歐洲的畝產,能產3000斤,那賺的就多了。」連不怎麼說話地嚴黨委覺得這事情有譜。

    「廖所長說,他們所經過一年的實驗和實踐,已經完全掌握了植技術,如果按技術要求去種植,這產量、質量就不成問題了,」分管農業技術的陳副鄉長,繼續從技術的角度解釋說,「廖所長說過,達到3000斤的畝產有一定地困難,但是管理的好,平均每畝產個1800至2000斤應該沒什麼問題。」

    「楚平,這些日子你都在跑這個事情,你的意見呢?」王愛軍知道差不多了。

    「我倒沒和廖所長探討西藍花種植技術上地事情,如果真能達到這個畝產,我也贊同種西藍花,這銷路的問題我想基本上應該沒問題。」楚平大口的抽了口煙,然後端起茶杯喝了口濃茶,這才淡然的說,似乎是做出一個重要地決定一樣,「維持在去年這個價格,應該難度不大。」

    楚平這樣一說,大家立馬表態,如果銷售和產量能保證,那當然重西藍花好,畢竟這是新鮮玩意,技術含量也高,別的鄉學不去,也不敢學。

    大家發言之後,王愛軍清了清嗓子,在會上定調說:「既然大家都這樣認為,那我看基本上確定還是種西藍花,老陳你和楚平明天就去一趟地區,和廖所長將農科所的合作協議簽下來,這樣產量就能有一定的保障。至於銷售的問題,就當仁不讓請楚平去想想辦法,今年大家都看你的了。」

    第二天,南州地區農科所與南州地區南湖縣湖山鄉技術合作簽字儀式,在縣城舉行。

    諸葛秋林縣長親自到場捧場,南州電視台還專門來拍了兩分鐘,當天晚上在南州電視台播放了三十秒。

    隨後,楚平藉機趕往特區,等回來地時候,和華農公司的合作協議簽好了。

    當然,楚平也將這合作協議帶回來炒作了一下,組織專門地宣傳隊,到各村宣傳講解了一通。

    這兩個協議一拿出來,這效果就不用說了,十二個試點村是全部要繼續種西藍花了,而且還要擴大種植規模。

    特別是坤平村,村民們除了繼續種那一百畝大棚辣椒外,每戶又加種了幾畝西藍花,僅坤平村西藍花種植面積就達到300多畝。

    坤平村的榜樣是無窮地。

    坤平村是湖山第一個種大棚蔬菜的村,特別是去年種辣椒賺了錢,這湖山全鄉上下都知道了,所以鄉政府組織中大棚蔬菜,大家都看坤平村地,各村也都小種了一些辣椒,大種西藍花。

    兩個協議到手之後。楚平和王愛軍再次召開黨政聯席會議,進一步統一鄉黨委政府班子成員的思想工作。

    有了這兩個東西,連黃林木雖然反對,但也不默認了。鄉里其他的班子成員,自然都舉起雙手同意繼續種西藍花這個決議。

    隨著宣傳有序推進,在統一了鄉里領導幹部的思想後,楚平決定進行第三步宣傳。

    楚平還沒進行第三步宣傳,縣裡周憲國和諸葛縣長就幫楚平造勢了,這縣委辦的《南

    ,縣政府的《南湖信息》,以及宣傳部的《南湖~傳組同時到湖山鄉來採訪,同時刊發了一篇湖山鄉上下大干實幹的通訊。

    本來還有些想法的一些少數鄉幹部,本來還有幾個有風言風語的縣裡幹部,看著這三大宣傳組開進湖山,這有想法的人,就一點想法也沒用了。三大宣傳組一起到一個鄉去宣傳一件事情,這在南湖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三大宣傳組來湖山採訪期間,楚平一連開了三個各村村長書記會,將和華農公司和地區農科所簽訂地協議,都詳細的和各村村長支書說了。

    隨即,又開了兩個各駐村幹部大會,並加強各駐村幹部工作,將鄉政府機關中,七站八所中的人員,重新理順一邊,派出更多的力量駐村,到各村去呆一個星期,要求和村民仔細解釋,在村裡進行廣泛宣傳發動。

    同時,楚平在會上多次強調,當著三大宣傳組的面特別交代各村幹部,各駐村幹部,不許強迫老百姓種什麼,無論種西藍花,還是種辣椒,或者是這次從華農公司帶過來地蘿蔔、西紅柿、土豆等這幾種,都要由老百姓自己選。

    當然,在搞這些活動的同時。楚平還是和特區華農公司、地區農科所以其研究出了一份菜單。

    選出了幾種湖山各村能種的蔬菜品種,列在菜單上,供各村村民選擇用。

    不過鄉里也明確指出,鄉政府傾向於全鄉選一兩個品種,不超過三個品種,這種植規不易分散,能形成規模經濟,到時候中出來的東西多了,去和華農公司等蔬菜銷售公司也好談一些,如果各村選好幾個品種,全鄉有十多個品種,那這樣就分散了種植規模,在銷售的時候就沒有競爭力了。

    雖然有坤平村這個榜樣,有那兩個協議在。但總地來說,要讓全鄉老百姓心服口服的種西藍花,這還真是一場艱巨的說服工作,畢竟去年種西藍花差點老本賠光地事情就擺在眼前。

    這半個月下來,原來十二個西藍花試點村基本上確定了全部都種西藍花,而且各村的規模都擴大了,種植面積達到1200畝,實際上這十二個試點村,是湖山鄉各方面條件最好的村,這土地面積和人口,差不都佔了整個鄉的一半。

    看著這滿屋子地村長支書,楚平心裡想,當初這劃村的時候,怎麼就劃的這麼細呢,如果另外一半多一點的人口也劃成十多個村,這工作就好做很多了。

    人一多了,這思想統一起來難度就加大了。俗話說的好啊,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無論鄉政府和各村幹部怎麼做思想工作,這出格的事情總是有地。

    這不,山下村等五個村,一定要大規模種植常規辣椒,擺出的道理也都很在理:村裡村民底子薄,拿不出錢種大棚菜;村裡村民文化低,五個村連初中生都很少,怕是伺候不好西藍花;這五個村地辣椒好吃,在湖山可是出了名的。

    「說地很有道理。」楚平笑著和王愛軍說,「只是這其中,問題沒這麼簡單。」

    「那你怎麼看?」王愛軍也知道這五個村的問題根源所在。

    「種常規辣椒也不是不行,只是年底到底怎麼樣,還真不好說。」楚平對常規辣椒沒怎麼瞭解,「這事情還是先放放吧,別管這幾個村,其他村先弄好再說。」

    這五個村,是黃林木分管地,他和各村村幹部多次強調,並搬出孫副書記,說孫副書記是很支持種常規辣椒的。

    除了這五個村,另外還有7個村像上山村一樣,在山上和半山腰,這7個村的村幹部雖然幹勁很足,一個個找楚平和王愛軍,說全村都要種西藍花,無條件支持鄉里的決定。

    可根據這西藍花的種植要求,這7個基本不具備種西藍花的條件,楚平只好幫他們想其他辦法,比如西紅柿、土豆、蘿蔔這些菜。

    另外22個村,經過這廣泛的宣傳和說服,特別是坤平村的示範作用,也基本上採取了兩條腿走路的策略。

    大部分人種西藍花,小部分人種大棚辣椒。

    經陳副鄉長統計,這大棚辣椒的種植面積,500畝差那麼一點,常規辣椒五個村達到500畝,這西藍花的種植面積,達到了2084畝。

    思想統一了,就準備甩開膀子干了。

    可這山中的7個村,又成了楚平最頭疼的事情了,全鄉多個村,總不能拉下這7個村啊。

    至於那5個村,楚平和王愛軍都到村裡走訪過了,這5個村的村民居然大部分都支持村幹部的決定。楚平和王愛軍也實在沒辦法,只得同意黃林木和村裡的決定。

    不過楚平估計這黃林木還會想其他辦法來說服自己和王愛軍的,也就基本上認定他們一定要種常規辣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