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職場校園 > 官路沉浮

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二章 政策 文 / 同舟共濟

    些日子,楚平忙著聽課,或者是忙著和廖副所長交流種植的信息。廖副所長畢竟是南州農科所的,瞭解的情況還是很多的,楚平從她嘴中得到很多信息。廖副所長專門建議楚平去山東壽光一趟,楚平也正有這樣的想法,當初搞大棚蔬菜,就是因為壽光的同學家裡種大棚蔬菜發家致富了。

    本來要去上山村的,可這事情多,一來二去倒拖了兩天,等收拾好了要去上山,又壽光那邊安排問題,楚平只得先去壽光。

    楚平帶著一幫人,去壽光考察學習了幾天。

    壽光縣到底是大棚蔬菜種植的先驅。1990年,壽光縣委就決定,以三元朱村為基點,以孫集鎮為重點,在25鄉鎮全面試點建設冬暖式大棚。

    當然,壽光是縣,楚平現在還只是鄉長,所以對這些他也只能將資料帶個諸葛縣長和周憲國了。但他對壽光當時在每個鄉鎮成立技術指導小組很感興趣。

    當時,壽光縣裡成立蔬菜生產領導小組,縣裡大棚蔬菜種植的各種種子無滴膜都有領導小組統一採購,這事情由縣委書記親自靠上抓。這一點楚平也覺得湖山應該學回去,鄉里各村不管種啥的種子,都由鄉里和農科所負責採購,選取優良品種。

    除了這兩個很直接的經驗,通過和壽光縣政府官員以及壽光的老百姓交談,楚平得出一個結論,除了走市場之路外,政府要政策引導,走規模化之路。

    「從遠處地山東壽光來說,種蔬菜是老百姓發家致富的好路子,從坤平的情況來看,也驗證了蔬菜種植之路是走對了。」回到湖山,楚平和王愛軍連夜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進一步統一全鄉班子和各級幹部的思想,為大力發展蔬菜種植,走蔬菜種植發家致富之路鋪平道路。

    「從坤平村和去年全鄉種西藍花的情況來看,只要是真正的發家致富之路,老百姓是舉雙手贊成的。」楚平說完之後,王愛軍接過話說,「但是,老百姓還是很怕,怕我們瞎指揮,怕種不好,怕種了沒人要,關鍵是怕賠本。」

    「是啊,要不怎麼第一年你在坤平村種白菜,好說歹說只有幾戶人家跟你種呢。」黃林木立馬接過楚平和王愛軍地話,他現在已經明白,楚平雖然是二把手,可他在湖山鄉說一不二了,在南湖縣也大紅人,諸葛縣長都拍著他的肩膀,和他勾肩搭背說話,周老闆更是只要開會,就提楚平,要大家向楚平學習,帶領老百姓發家致富。

    「技術問題。銷路問題。都是大問題。大家都知道。老百姓現在還難解決。」楚平繼續說今天開會地目地。「鄉政府和地區農科所合作。簽訂合作協議。請他們給於支持。這一點我們已經統一了思想。合作協議也簽訂了。」

    「他們當然願意和我們合作。」黃林木這人。老是東一句西一句。楚平恨不得拿起手上地筆記本丟過去。「一來他們有研究成果。還可以拿著成果去地委報功、要經費。也是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我們也可以給於他們一定地補貼。到時候再請電視台地記者表揚表揚他們。他們肯定樂意。這麼好地事情。誰不高興做啊。」

    「技術保證問題。由鄉政府出面。有農科所負責。這老百姓地三大包袱就放下了一個。」王愛軍也笑著說。「現在問題解決了。銷售問題也解決了。接下來我們要統一思想。抓住這次機會。帶領全鄉老百姓。走好這蔬菜種植發家致富之路。這是當年和今後一段時期。鄉里最大地政治任務。」

    「蔬菜種植發家致富之路。也只是我和愛軍書記臨時想出地說法。各位有什麼想法。儘管說說。」楚平今天晚上開這個會。是要形成一定決議地。所以繼續說。「不管有什麼想法。都可以說。我們今天也來個坤平村式地大討論嘛。」

    「我贊同。」管技術地陳副鄉長自然是舉雙手贊同。陳副鄉長是楚平和王愛軍剛將他從農技站站長位置提拔上來地。目地就是要他這個真正懂農技地人來負責技術工作。所以他感到肩膀上地擔子重。壓力很大。如果鄉里提出這個所謂地蔬菜種植法家致富之路地口號。那這工作就不會僅僅壓在他一個人身上了。「剛才楚鄉長說地很實在。從遠處來說。山東壽光現在地老百姓。靠種大棚蔬菜。都成了萬元戶。甚至十幾萬元戶了。」

    「是啊。山東壽光雖然我們剛去參觀了。可畢竟離我們遠。」嚴黨委是實在人。楚平帶他去了一趟壽光之後。他感觸很深。「就拿我們鄉地坤平來說。村裡大部分村民都是萬元戶啊。坤平村做什麼生意了?我問了趙老支書。也沒做啥生意。就是村裡組織村民種點菜。拿到縣城去賣。種點水果啥地。拿到縣城去賣。真正發家致富還是這兩年種大棚蔬菜。多地一戶賺七八萬。少地一戶也能賺三五千。」

    「是啊,坤平村,是最有說服力的!」黃林木看出了今天晚上會議的風向標,也端著茶杯說,「我也贊同,我覺得一定要大力推廣,楚鄉長和愛軍書記這個蔬菜種植致富之路提的好啊,蔬菜種植範圍包括很廣,既可以包括大棚蔬菜,也可以包括常規蔬菜,我贊同!」

    接下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都表示了支持,當然具體的工作規劃啥的,也就要由楚平去做了。

    形成決議後,這事情就好辦了。

    「我最後提一句。」楚平看大家都通過了自己的提議,就繼續說,「我覺得給老百姓提供技術服務,必須免費,現在要老百姓花錢給莊稼看病,這費用也不好收,只怕也沒這個慣例,反正我們和農科所合作,會酌情給一定地經濟補貼,但要是老百姓碰到種植技術困難,技術人員要隨叫隨到,盡快解決問題,特別是我們農技站的技術人員,也要加強學習,爭取盡快成為專家,能解決所有的蔬菜技術問題,這樣才不會受制於人。」

    「至於,市場銷售的問題,楚平鄉長也要仔細考慮考慮。」王愛軍笑著說,「和華農公司合作,由鄉里統一和他們簽訂合同,到了收穫的季節,也可以考慮由鄉里統一收購,統一包裝送往特區,當然,鄉里可以收一

    續費,我想老百姓還是會理解的,畢竟我們要和各道,費用還是需要地。」

    「這個我也贊同,我建議收購的時候鄉政府成立專門的機構,可以叫農貿公司,也可以學原來的叫農業合作社,統一負責種子、農藥、化肥這些的聯繫工作,種子、農藥、化肥這些由合作社統一談定價錢,合作社不收取任何費用,但在蔬菜銷售工作種,就要提取銷售額一定的費用作為人工費、運輸費、市場攤位費等各種費用開支。」這事情,楚平已經和王愛軍計算過好多次了,「至於這到底提取多少,要專門和各村村長支書進行討論,只有老百姓認可了,才能統一收。」

    這一點,由鄉長書記兩人提出,其他人也都全部贊同。

    「這樣做,能將形成規模,能形成湖山鄉蔬菜品牌。」品牌這詞,楚平剛從杜欣給地幾本書上學來的,現在就現學現賣起來,「我們湖山鄉蔬菜的牌子打開了,以後這銷路就不愁了,人家會找上門來,找我們買菜地。」

    「這點,我也贊同。」賀主席也聽兒子說過品牌這樣的事情,他以前做過生意,對牌子這個東西,還是有一定認識的。

    「另外,特區華農公司的情況,縣委、縣政府也已進行了認真地調查,支持我們和華農公司合作,如果情況允許,說不定縣裡還會直接和華農公司合作,所以我們必須抓住機會,搞好第一年的合作,不然華農公司直接與縣裡合作,我們的優勢就沒有了。」楚平介紹了一下特區華農公司的情況,和縣委縣政府最近的想法。

    「楚平,這個事情,就由你全權負責。」王愛軍笑著說,「無論是和華農公司合作,還是種什麼品種,合作的範圍,收購地價格,收購蔬菜的品質,你作為全權代表和華農公司談判。」

    「當然,縣裡要搶著和華農公司合作,這事情也要你去找縣領導磨,反正不管怎麼說,就一條,要幫老百姓把種出來地東西賣掉,最大限度的保證我鄉老百姓地利益。」王愛軍總算嘗到了做一把手的癮,楚平又會做人,有什麼事情都會先和自己商量了再做,這日子真是舒服又舒暢。

    「這農民積極性地問題啊,也是大問題。」賀主席到底是革命,說的問題還是提到點子上了,「我們要吸取教訓,不能搞行政指派,但是也能讓他們自己隨意亂種,不然行不成規模,就沒有競爭優勢,我們還是要多引導引導才行。」

    「賀書記說到點子上了。」楚平笑著朝賀副書記說,「您是革命,工作經驗、工作方法和給老百姓做思想工作的方法都比我們多,您幫忙出個點子。」

    「還是楚鄉長點子多。」賀副書記打心底裡還真有些佩服楚平,年紀輕輕,不但想法多,幹活也踏實,特別是外面朋友多,路子廣,「那我就拋磚引玉,說點我的不成熟的想法。」

    「我覺得鄉里可以出點扶持和獎勵的政策。」賀主席喝了口茶,慢悠悠的說,「現在技術和種子不是問題,由鄉里統一提供,農藥化肥也可以由鄉里統一聯繫,這樣能降低成本,只是要注意廉政問題,可不能再坑害老百姓了。」

    楚平心裡想,到底是老同志,這說著說著又些跑題了,但還是說到點子上了,不過他聽賀主席一說,心裡倒有了一定的主意,就等著賀主席說出他的想法,如果是差不多,就採取賀主席的方法,如果不合拍那再討論。

    「我覺得,鄉里要對帶領村民發家致富的村幹部進行重獎,年終組織開展評選發家致富帶頭人,種植先進個人,種植技術帶頭人等等這些獎項,請新聞媒體進行宣傳,營造濃厚的氛圍,也能激勵村幹部和老百姓。

    「薑還是老的辣。」楚平笑著說,「侯兵,散會了你好好把大家的意見建議整理一下,盡快形成相關的文件,請各位領導看過後,再請王書記過目,到時候我和王書記去向縣委縣政府匯報。」

    楚平和侯兵抓了幾個月的計劃生育工作,覺得是個好管家,就和王愛軍商量著將侯兵提拔為黨政辦主任,幹了一個多月,王愛軍和自己都很滿意。

    其實今天開著個黨委擴大會,楚平是擔心上山村的高山四季豆種不起來。因為上山村的老百姓真的很窮,有的家裡只怕連種子的錢也拿不出,就更不要說請技術人員的費用了。

    至於農藥化肥這些,對於他們來說只怕也是一個負擔,有些人家甚至都從來沒見過農藥是啥樣子,在抓計劃生育工作的時候,楚平都見過上山村的村民到田里抓水稻的鑽心蟲。

    沒想到自己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在黨委擴大會上一說,大家你一句我一句還真扯開了,不但把自己的意思擴充開了,而且還形成了共識,等形成文件下發後,這事情就靠譜很多了。

    到底是新官上任,侯兵的動作還真快。

    晚上七點會議才結束,九點半就將幾個文件的草稿送楚平審閱了,楚平仔細的看了一遍,感歎侯兵一筆漂亮的鋼筆字。

    「侯兵,辛苦了。」楚平拍著侯兵的後背說,「基本可行,有些文字措辭上再斟酌一下,另外就是這三個文件合為一,分成三大點好了,這些套話也可以省略一些。」

    侯兵一一記下,現場改了重新抄寫了一遍,楚平又修改了兩個錯別字,就拿著和他說:「我和你去王書記那,免得你又重抄一遍。」

    王愛軍也修改了幾個地方,這才交給侯兵,讓他在修改修改,等候兵回辦公室了,兩人這才商量著哪天一起去縣裡向領導匯報。

    楚平在湖山制定這一系列支持農民種植蔬菜發家致富的政策,後來逐漸在全縣得到採用,當然也為楚平後來在全縣推廣蔬菜種植,帶領全縣農民發家致富,構建蔬菜種植基地奠定了基礎。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不但當時楚平沒想到,甚至後來連反對他的人,暗地裡陰他的人都沒想到,要早想到了,只怕這幫人就會拚死拚活的將這些政策扼殺在搖籃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