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第二十四章 想辦法 文 / 同舟共濟
譚千秋辦公室裡,許副市長、楚平和老陳等幾個人都,譚千秋基本上可以說是火冒三丈,正拍著桌子罵人,從許副市長罵到楚平,又從楚平罵到許副市長。
「先別急。」周憲國昨天晚上就聽了楚平和謝雲的匯報,對這事情有了一些心理準備,「現在已經這個情況了,罵他們也沒用,想辦法去疏通關係,在名單正式公佈前看能不能塞進一個縣。」
「也只能這樣…」許副市長有些怕周憲國,看著周憲國臉上並不發怒的樣子,心裡更沒底了。
「許強,你是這次兩個基地申報的總指揮,現在你還是總指揮。」周憲國看譚千秋點頭同意他的觀點,火氣也消了不少,就和許副市長說,「你拿個方案出來,該找誰,該怎麼找,從現在起我和譚書記都聽你的指揮。」
「這,這我怎麼敢…」許副市長看出譚千秋臉色不好,知道這事情自己也確實大意了一些,早知道這樣,就不和馬秘書長搞這事情了。本來馬秘書長的意思,是想通過這事情,讓譚千秋和周憲國更看重許強一些,沒想到這事情越弄越糟糕了。但事已至此,再去埋怨也沒用了,許副市長腦子飛快的轉著,估計最後發佈前省裡還是會再進行一次平衡的,在名單公佈前去找,應該還來得及說,「現在名單在周書記那裡,我看,請兩位領導給周書記打個電話?」
「還是去一趟吧。」譚千秋也想到副省長的事情,這事情許強不說,他也只能當做不知道。
在周憲國說話時,許副市的手機在口袋裡不停的震動強拿出來看了一眼,是開發區區長的電話,也就將手機放進了口袋。沒想到手機還是繼續頑強的響著,譚千秋朝他瞪了一眼得他連忙將手機在口袋裡關了。
「恩我也給史長打個電話。」周憲國和史副省長關係一般,但史副省長和原來的劉副書記關係不錯,這七扯八扯應該能扯上關係,自己先打電話,再去一趟省城應該多少有些用處。
只是為了這個事情市委市政府一二把手都往省城跑,似乎有些說不過去。可既然到了這個地步周副書記、史副省長打招呼,就只能是兩位主要領導了,其他人去就有點不是滋味,說不定還會有反作用。
「我這樣吧。憲國你就辛苦辛苦。帶他們跑一趟省城。」譚千秋冷靜下來了得兩個基地地事情。並不是非要得到不可有必要搭上自己和周憲國一起找領導打招呼。讓周憲國親自去一趟省城也就可以了裡總地平衡一下。弄到一個也就可以了。
現在省裡是多事之秋自己要去自找麻煩。南州市這次沒得到一個基地。事後周副書記也會清楚地。
周國當著譚千秋地面給史副省長打電話。
「啊。名單公佈了?」周憲國和史副省長寒暄了一會。說明自己地意思後。點頭嗯啊了幾句。突然驚訝地轉頭看向許強。「剛公佈地。不是說天下午公佈嗎?」
「領導。我們南州一個也沒有。領導是不是有些偏心啊。」周憲國只得先和史副省長磨嘴皮子。聽周憲國說名單公佈了。譚千秋更是瞪了許副市長一眼。「南湖縣基礎條件那麼好。在初審時排名第三。現在居然落選了…」
許副市長趁著周憲國和史副省長磨嘴皮子。自己偷偷地走了出去。打開手機準備給馬秘書長打電話。
「小許,你怎麼不接我的電話,還關機?」許強開機後打通馬秘書長的電話,他就很不爽的說。
「對不起,馬秘書長手機沒電了接起來就關機了。」許強剛開機後,發現六個未接電話,馬秘書長辦公室的電話就佔了三個,還有兩個是他手機打來的。
「名單公佈了。」秘書長無奈的說,「是周書記在新聞發佈會上公佈的。」
「新聞發佈會,什麼新聞發佈會?」許強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省裡為兩個基地的事情專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
「上午有個農口系統十年成就展的新聞發佈會,周副書記順口就說起了兩個基地的事情。」馬秘書長無奈的說,「記者們就找他要了名單,農辦剛講名單給了他們,估計今天晚上的新聞就會播了。」
「電視台也不會全部名單都念吧?」許強心裡琢磨著,是否在今天下午和今天晚上在想辦法。
「不會念,但周副書記已經簽發了文件。」這是馬秘書長最鬱悶的事情,本來這兩個基地的文件應該是史副省長簽發的,但因夏副省長調走後,為了方便工作,周副書記讓省委農辦從農業廳手裡接過一些相關的工作。關鍵是省委農辦歸省委管,是周副書記的一畝三分地。農業廳歸政府管,是錢省長管的,所以周副書記讓農業廳將最後一些工作移交給省農辦。
省裡這兩個基地的文件,就是農辦擬定的,自然由周副書籤發,史副省長會簽。
事情也是蹊蹺。
周副書記後天要去海南省出差十天,而兩個基地的名單必須在八天之內報到農業部,再由農業部進行在全國範圍內統一命名。在送名單到周副書記辦公室時,馬秘書長就和他說過,請周書記在出差前將文件簽發掉。
周副書記在全省農業十週年成就展新聞發佈會講完話,回到辦公室和廣東省委一位領導通了電話後,當即決定先去廣東,和廣東省領導會=:後,再去海南開會。
臨走前,周副書記記起了馬秘書長的話,就順手在文件上簽了字。上午馬秘書長和史副省長一起陪來參加江南省農業十週年成就展覽會的國家農業部領導去了,省委辦公廳就將文件送交了省委農辦。
省委農辦也不知道發了什麼神經,今天上午居然將文件印刷剛上來且在新聞記者找他們要名單時,將文件給了幾家報紙和電視台。
只能說一切太巧了。
「那還有沒挽救的餘地?」許副市長是後悔死了,他連忙問馬秘書長,
幫我想想辦法。」
「難了。」馬秘書長心裡也覺得對不住許強事情怎麼搞成這樣呢「如果周書記不走還好說,他現在在飛機上…」
真是得不償失。
楚平心裡想,早知道這樣,南湖縣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申報蔬菜基地算了。
「姐,你說這事情怎辦?」借去洗手間方便楚平給在京城的於敏打了個電話,原原本本將事情講給她聽當然省裡發生的事情楚平並不知道。
實際上,周副書和史副省長之所以每人去掉南州一個縣,還有個原因就在於敏身上。對於這種評比,最後小範圍的名單遞交領導定奪時,下面具體經辦的人,都會進行一些平衡並在匯報是說明理由。
因為周副書記這兩天忙,時間挺馬秘書長的當面匯報秘書長就在名單上做了不少記號,將要匯報的理由簡單的寫上了比如哪個縣是哪個領導打過招呼的,哪個縣是請哪個人出過面的。
最後能進入名單的這些縣了本縣基礎實施達標外,一般都是有領導打過招呼的,所以基本上每個縣前都有個用鉛筆寫的小字,而這些字也只有周副書記這種級別的領導才能看得懂。
南湖縣的名字前有個字,這表明是於敏打過招呼的。至於南江縣卻並沒做標記,只在名字底下有一橫,這表明是有人托了馬秘書長的關係。
昨晚上,史副省長看了馬秘書長送來的名單,根據馬秘書長的那些標明,根據自己的想法,對全省1地市進行了平均。想了一會,史副省長決定給南州一個基地的名額。從到目前留下的南湖縣和南江縣來看,南江縣因為農業部專家的意見,基本上是被否定了,蔬菜基地3個名額,有8個申報縣。
農業部那位老專家主要是濟作物種植專家,他在其中的6個申報縣後分別寫了評語。其中華州市醇縣、臨海市姚縣、南州市南湖縣寫的是好的評語。南州市南江縣和南茂市茂雲縣寫的是質疑的評語。西州的西平縣和邵州的邵平縣沒寫任何字。
要換了以前,南湖縣前面有個於字,史副省長絕對是不敢去掉南湖縣,因為於敏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僅僅代表了她於敏一個省政府副秘書長,而且還可能代表了錢省長。
但這幾天,他聽到了確切消息,而且是中央某級別領導親口說的,錢老闆一個月後肯定要去精文委,如果不出意外,就那裡養老了。
而在蔬菜基地個申報縣中,西平縣前寫了一個「宋」字。
史副省長聽來的消息除了錢省長要調離外,還有誰接任錢省長的內容。還是那位中央某級別領導說的,江南省最有可能接替錢省長的人,有兩個,一個是周副書記,另外一個是常務副省長宋思明。
既然是是宋省長打過招呼的,史副省長自然不能讓這個縣落選。加之本來看著南州這個字眼不舒服,就讓農業部專家沒寫評語的西平縣頂替了南湖縣,那也能說的過去。
當然,華州和臨海市這兩個縣,也有領導打了招呼,而且還不只一個,而且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江南省這兩個副省級的大城市,肯定是需要一個蔬菜基地的。
反正南湖縣還申報了商品糧基地,商品糧基地有11個,比較好平衡。史副省長敲定後的,馬秘書長才將名單送到周副書記這裡,而且馬副秘書長還在名單上動了一下手腳,將南湖縣在申報商品糧基地縣中的排名,往後靠了幾位,基本上到可選可不選的邊緣。
南湖縣基礎設施評比時排行第三,周副書記是有所耳聞的。
但看到南湖縣申報兩個基地,可又沒來找他,譚千秋都沒給他打過一次電話,這就讓周副書記心裡就有些不舒服起來。
其實這是冤枉了譚千秋和周憲國們兩以為這種事情,在省裡來說是小事情,所以才沒和領導們打招呼,更何況一般情況下事情都是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定副書記這領導小組組長只不過是掛個牌而已。
夏副省長那裡,周憲國和譚千秋都去過電話。只是他們兩人也沒想到今年省裡領導卻發生了點變化,夏副省長居然會突然調任江北省委常委、組織部長,這兩個基地評審工作倒成了周副書記掛帥。
周副書記看到南湖縣名字前有個於字,心裡就更不舒服了早在十年前對於敏有過意思,但於敏好幾次讓他下不了台人關係弄的很僵,周副書記也就沒有了憐香惜玉的情分了。
加之周副書記和錢省長好幾次pk,都佔了下風。第一次是兩人競爭副廳長,結果錢省長搶了他的先。第二次是競爭副省長,結果又是錢省長搶了他的位置。第三次是競爭省長,最後還是錢省長當成了省長他只當了個省委副書記。
看到那個於字,周副書記就想起那個錢字起錢省長他心裡就不爽,想了想就在商品糧基地名單南湖縣後面寫了一句:「南湖縣土地和氣候情況適合搞大面積水稻種植。」
本來他還有一句:「更適合搞蔬菜等經濟作物種植。」但因為南湖縣前面的那個於字,他就沒將後面這話寫下來了。
農辦的工作人員史副省長和周副書記這話統一起來,在兩份名單上都將南湖縣區掉了。在將名單送呈給周副書記前,農辦給史副省長打了個電話,說周副書記看過了名單,簽發了意見。
史副省長知道周副書記要提前走,就叮囑農辦的人說:「你按周書記的意見行文,我沒啥意見,請周書記出差前簽發。」
本來這事情不是農辦的,最後起草文件這些瑣碎的事情倒要農辦來幹,農辦這人正懊惱評比時的好處讓農業廳的人得了,最後幹活倒讓我們來了,心裡有氣了做事情也就更不仔細了,名單也懶得去仔細瞧,雖然看出了南州市沒有一個基地,但也發現其他三個市也沒有一個基地,就沒覺得奇怪了,更沒去提醒周副書記。
「你等一下,我問問。」於敏聽了楚平的訴說,心裡就有了想法,電話裡和楚平說,「你等我電話。」
過了五分鐘,於敏電話打進來了。
「楚平,你這事情你找丁丁,讓她幫你想辦法。」於敏打電話到省農辦,聽農辦那人說了後,心裡就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情了,自己在心裡罵了周副書記和史副省長,腦子一轉就有了辦法。
「找丁丁?」楚平知道找丁丁的意思,那就是找丁書記。
「是的,等下你給丁丁打電話。」於敏心裡有了主意,「你挑選一批你們那裡的什麼高山蔬菜送給丁丁,具體怎麼辦你別管,等著最後報農業部的名單上有南湖縣的名字就行了。」
楚平不知道於是啥主意,但時間緊急,周憲國正在辦公室等著自己,自己這泡大便拉了十多分鐘已經夠久了。
「既然這樣了,那就算了吧。」千秋想了想,犯不著為了這事情去找周副書記說三道四,等周副書記當上省長後,說不定還會因為這事情,在別的事情上對給予南州一些傾斜。
「就算了?」楚平老陳都有些不甘心。
本來南江縣申報商品基地成功幾率還是比較高的,南湖縣申報蔬菜基地的幾率也很高的,可到投來還真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兩個具體辦事情的人,自然心裡就不開心了。
「你有辦法?」周憲國笑著說,「那你們去想辦法,我和譚書記無條件支持你們。」
「沒,沒,沒辦法。」老陳無奈的說。
「這事情得好好總結教訓。」譚現在將責任推到許副市長和兩個縣身上了,他卻忘記了是他拍板讓南江側重於申報蔬菜基地,南湖縣側重申報商品糧基地,再讓南湖縣想辦法爭取蔬菜基地,實現保二爭三的目標。
等譚千秋辦公室出來後,楚平給丁丁掛了個電話。
「你把東西送過來吧。」看來丁丁已經接到了於敏的電話了。
楚平心裡琢磨著這事情不是該搞下去,市裡連周憲國和譚千秋都說算了,如果自己出頭是不是有不利影響,特別是暴露了自己和丁丁的關係不是會有問題。
其實楚平是想錯了他早暴露自己和丁丁是同學關係,那他的仕途將會是另外一個前進方式。
但想著南湖沒申報成功蔬菜基地,他心裡就有些不甘。
而且沒申報成功國家級菜籃子蔬菜基地,這對南湖蔬菜種植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特區華農公司華總和楚平說過,只要南湖縣獲得國家級菜籃子蔬菜基地授牌華農公司就可以加大和南湖縣的合作,因為國家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的蔬菜運往香港、澳門這些地方時,有很大的優勢。
不但出關手續要少很多,相關的費用也要少收很多,價錢也能賣得高一些。有了這個授牌後,華總就能說服董事會,在南湖進行投資在南湖縣開辦合資企業,直接在南湖縣將蔬菜清晰分類包裝後運往香港和澳門甚至還能出口歐美。
如果南湖縣沒能獲得這個授牌,那華農公司將選擇其他的國家級菜籃子工程蔬菜基地進行投資合作。
這個誘惑很大個機會也很好,楚平不願意失去。
「周市長:不能再想想辦法?」和華農公司合作的事情,楚平曾和周憲國說過,「不然南湖損失太大了,和華農公司合作就…」
「楚平,這次是我們失誤了。」周憲國這算是在楚平面前認錯,「你的心情我也理解,可周副書記都簽發了文件,還在新聞發佈會上發佈了這件事情,再去找領導就有些…」
「能不能找著其他領導?」楚平繼續試探。
「都這樣了,就只能找錢省長和丁書記了。」周憲國笑了笑說,要是找錢省長有用,他早打電話了,在周憲國看來,錢省長的話也沒用了。
「我想找葉馨幫幫忙,您看行不?」楚平想了想,自己和葉馨的關係,周憲國是知道的,「我聽葉馨說,她和省裡的於秘書長關係滿好的,要是能請於秘書長說說,會不會…」
「葉馨?」周憲國聽楚平說葉馨,一下子沒想起是誰,於敏她卻沒太在意,錢省長的話都沒多少用了,她於敏的話更沒用了。
「就是那新華社的記者。」楚平說,「她寫過幾篇南湖和湖山的事情,上次…」
「哦,我知道了。」周憲國想起了,沉吟了一下,於敏出來說話倒無所謂了,但是從上往下,走新聞媒體這條路子,倒是可以試試,「你試試看…」
總算找到了一個能遮掩自己行動的借口,楚平匆匆從周憲國辦公室出來,就直奔南湖而去。
謝雲聽了楚平的想法,心裡雖然表示懷,但也沒反對,只是淡淡的說:「既然周市長說可以試試,那就試試吧,反正死馬當做活馬醫,中央媒體的能量還是滿大的。」
在省道入口處,接過丁尚山精心挑選來的一箱子高山蔬菜,楚平直奔省城而去。
在車上,楚平給葉馨去了個電話。
「我怎麼幫你?」葉馨聽了滿頭霧水,對於這種事情她從來沒經歷過。
「能不能再給我發篇稿子?」楚平想起上次葉馨發的新聞稿,丁書記和錢省長的批示,要是這次能再發一篇,說不定兩位領導又來個批示,那事情就好辦了。
「再發篇稿子?」葉馨苦笑了,脫口而出說,「現在也沒東西啊,大哥,報社可不是我開的啊。」
「我知道你能幹,你幫我想想辦法?」楚平也開始耍賴皮了。
「我翻翻你給我發的資料,再想想辦法。」楚平的事情,葉馨只得先答應著。好在自從葉馨發表了第一篇湖山蔬菜的稿子後,楚平都會將湖山和南湖縣有關蔬菜種植的簡訊和總結材料發給葉馨,現在看來是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