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一百八十三章 衛寧計定降張燕 文 / 夏門

    第一百八十三章衛寧計定降張燕

    「張燕此人在三國誌中就有註明,董卓入京之前,便已經擁兵數十萬,而且在威勢正隆的時候向東漢朝廷乞降,隨後結交公孫瓚共禦袁紹,官渡之戰又投降曹操,以一個賊寇首腦的身份在三國時代居然還得善終……可見其人眼光獨到而頗有才能,志向不小卻並無爭霸之心,這樣的人,應該是守土之人,而非進取之主,危險算是比較小的一類了,唔……既然如此,要解決張燕其實也並不困難,難在如何取信於他,而又不至使得他見有機可趁而復起野心……恩?」衛寧微微捻了一下鬍鬚,驀而想起一些關節,眉頭皺了皺,卻又很快舒展開來。

    「將軍!黑山張燕雖號稱數十萬大軍,然有上黨,定襄二郡六萬兵馬佈防,卻難以西進,可見人數雖多,但多為目無軍紀而少戰力之眾,昔日丁刺史在時,張燕便屢受征討而龜縮太行,聞并州軍威而勢必喪膽!倘若我軍以大軍相征姿態,張燕勢必恐慌,假以一人相勸,言將軍作保為其謀官而得正名,想必張燕必然受納!」衛寧躊躇了一會,這才微微頷首,對楊奉道。

    「張燕如今聲勢浩大,麾下數十萬賊寇,如何肯降我軍?不妥,不妥……何況,張燕若降,我軍兵馬不過數萬,豈非成主弱臣強之勢?更何況南有董卓虎視眈眈,安有人馬可用防備張燕之眾?」不等楊奉答話,反倒是衛凱這個傢伙跳將出來,大聲反對。

    「靠……」衛寧狠狠瞪了衛凱一眼,他卻不知道,衛凱這一次卻是真心反對了。出身於世家之中,衛凱自然對這些反賊有鄙夷之心,而張燕數目眾多,卻依舊迷惑了衛凱的視線。

    「咳咳……」衛寧見楊奉眉頭一聳,顯然對衛凱的話頗為贊同,這才慌忙咳嗽一聲,道,「將軍不許多慮,黃巾之亂起始,州郡騷亂,土地荒廢,而天災**不絕人間。六年時日,除去受黃巾禍亂最少的荊揚,西蜀這些天賜沃土,便只有我河東與冀州兩處恢復了不少元氣。董卓入京,天下威儀大減,諸侯多暗不奉召,自主行事而不受約束,如此……將軍可暗投書信與太尉楊彪,讓其在京中流言,只道西涼韓遂又起謀逆之心,舉兵反叛……而後,將軍又可舉兵行於涼並之邊,嗯,屯兵西河,詐做要與韓遂合兵相攻涼州,而董卓必不敢輕動!」

    「如此,張燕養賊數十萬,并州本就年年征伐而少糧,又有重兵相防,必然只能聚眾肆虐幽冀,然冀州牧韓馥,為人雖懦弱而少主見,然其帳下文有沮授乃多智之人,武有張郃有名將之姿,麾下擁兵數萬,張燕也難有所為!更別論,幽州更有嫉惡如仇的宗室州牧劉虞大人虎視眈眈,張燕必不敢輕出太行,此如同困守囚牢之勢也。」衛寧信誓旦旦的分析起來,接著臉上浮起一絲得意,看了衛凱與眾人一眼道,「冀州牧韓馥也多受張燕若擾,若將軍邀韓大人共起大軍東西相攻,韓馥必允!如此,張燕欲降反看我等受之不受,將軍可以一大將,領并州八千,與張燕幾戰,以寒其賊心,而後,有我大軍相逼,只需一熟悉之人,張燕必降!而將軍可趁勢相脅,讓其多散賊眾,填補并州人戶,其手下多為貧民農夫,可補填并州而滋潤元氣,又以一郡之地以置張燕,可撫其心。」

    「張燕既降,而上黨,定襄兩軍人馬當可動用,有此六萬百戰之師,又有我河東三萬壯士,更可抽調張燕麾下數萬精銳,諒董卓兵強,也不敢犯我河東之地!」衛寧驀然撐起身體,眼睛閃過一絲精光,聲音陡然大了幾分。

    「唔……仲道所言有理,此計可行!」隨著衛寧分析獻策,堂內眾人都是頗為動容,更有好戰者滿臉漲紅,聽有仗打恨不得跳出來大表贊同,同樣的,或出於對衛寧的信任,或有感其中分析有理有據,或對於自己麾下將勇的自信,楊奉只思索片刻,在眾人希冀的目光下,卻還是贊同的點了點頭。

    「只是不知道河東可有餘糧安置大量閒散流民否?」楊奉雖顯意動,卻還是看了看衛凱,問道。

    「河東經六年休養,又推行鐵質農具,屯田,灌溉等措,來往商客不斷,錢糧確是頗豐,而我軍兵馬三萬,所用不多,足可支持四十萬戶百姓渡過春耕!然……倘若將軍欲防董卓,有征戰之時,恐只能安置二十萬戶百姓了……」衛凱瞥了一眼衛寧,見後者胸有成竹,自知善政而不善軍,便不再阻止,雖不滿招安一介草寇,但衛凱還是老實向楊奉解答道。

    「如此甚好!二十萬戶足矣!足矣!有勞伯儒操勞了!唔……那此計若行,仲道以為何人可以行說,何人可以領軍?」楊奉拍掌大笑,對衛凱好言寬慰一番,接著眉頭微微一挑,環顧左右,這才又對衛寧出聲詢道。

    此話一出,只見滿堂十數大將人人翹首以盼,滿臉漲紅,人人都將老臉前伸,恨不得脖子要比別人要長許多。各個都是一副希冀的目光,看向衛寧,只讓他覺得自己猶如身在狼群,很是一陣冷寒。

    「嗯?有殺氣?!」衛寧汗毛一立,微微側頭,卻正見某個中年男人不似別人那般面紅耳刺,卻偏偏眼睛時不時閃過一絲精光,很是曖昧的盯著他看。

    「黃忠死老頭,你要是出聲了,這軍中,誰敢和你搶啊?偏偏嚇唬我小心肝撲通撲通的跳……」衛寧很是鬱悶,在心中對著黃忠狠狠豎了根中指,卻又見黃忠下手處,另外一個貌似忠厚老實之人,不停的對他打著眼色,大手拿著個酒樽不停的搖擺晃動。手指慢慢從一,一直變成二,三……

    「三桶啊,小徐子倒下足了本錢嘛……」衛寧舔了舔嘴角,有些意動……

    「咳咳!」衛寧微微擦了擦嘴角,很快裝做大義凜然對楊奉正色道,「我聞白波有楊鳳,胡才曾與張燕有舊,然楊鳳已被將軍所討兵敗身死,然有胡才將軍棄暗投明,既在將軍麾下,可讓胡將軍去說張燕,一可揚我軍之勢,二可表我軍之誠,將軍以為如何?」

    白波自從六年前被楊奉所剿,韓暹,李樂,胡才作為最後剩下的白波首領投降楊奉,但礙於其賊寇身份,而楊奉麾下卻不似歷史上那般單薄,也遲遲未得重用,更別提衛寧故意打散其麾下兵勇,三人雖有高官,但卻沒有實權,此次計較商議,皆為楊奉心腹,胡才等輩自然是不能參與進來的,就連穆順若非有投奔大功,恐怕衛寧也會找個機會將他兵權剝離開去。

    「來日,速召胡才來見我!」楊奉點了點頭,當即對堂外親兵高聲喝道。

    不幾時,便見胡才急急而來,環顧堂內眾人,神色一凜,半跪抱拳對楊奉肅然道,「末將參見主公,卻不知主公急喚末將有何要事?」

    「將軍請起,唉……將軍自投奉以來,所待甚薄,奉心委實不安……然河東六年經營休養,卻難有將軍用武之地,非楊奉故意不使將軍建功立業……」楊奉微微點了點頭,卻不提半句勸降之事,反倒語氣有些愧疚,只讓衛寧頗為驚訝,暗中又多了幾分驚覺。

    胡才大驚失色,慌忙道,「主公何出此言,胡才非榆木也,昔日為寇實則身不由己,既得主公收留,胡才銘感於心,如何能有半句怨言!主公倘若有命,胡才定當赴湯蹈火,再所不辭!」

    「既得將軍此言,我心稍安……實不相瞞,奉聞將軍曾與黑山張燕有舊,可有此事?」楊奉笑了笑,好似半鹹不淡的又問了一句,卻霎時讓胡才滿頭大汗,臉色一片驚恐,本已起身卻又慌亂跪倒在地,瑟聲回道,「主公恕罪!末將既投主公以來,未曾與那黑山張燕再有半點聯繫啊!」

    「哈哈……將軍多心矣!快快請起!快快請起!」楊奉驀然大笑,起身將胡才扶起,又道,「奉請將軍來,非是要問罪此事,而是正欲與將軍一樁大功!」

    胡才驚懼交加,心情一起一落,看楊奉滿臉笑意不明所以,試探的問道,「主公請講……」

    「我正欲與冀州牧韓馥共討張燕,將軍可欲為我遊說張燕否?」楊奉拍了拍胡才肩膀,眼睛閃過一絲精光沉聲問道。

    楊奉這一番表現,當真越發有一地諸侯神色,恩威並施的手段只讓胡才心驚膽戰,心裡雖然鬆了口氣,但臉上還頗有難色道,「主公既以推心置腹,末將定當以死抱全!只是張燕……」

    楊奉自然知道他所憂何事,微微一笑,寬慰道,「無妨,你去說張燕,我自有大軍征討,有仲道計較已定,張燕降與不降皆是將軍大功一件!」

    胡才臉色稍微好看了一點,這才抱拳恭敬道,「既如此,末將敢不從命!」

    「呵呵……有勞將軍了!」楊奉滿意的點了點頭,在大堂內踱步幾許,環顧眾將接著又對衛寧問道,「既有胡才將軍為說,那仲道以為……何人可以領軍?」

    眾將在此立起耳朵,翹首以盼,眼睛閃耀著熊熊火焰,盯著衛寧死死不放……

    其餘人他倒不在意,但看了看黃忠,再看了看徐晃,衛寧不由得泛起一絲苦笑……卻不知楊奉嘴角微微翹起,似乎很滿意衛寧受迫的模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