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二百二十章 文 / 夏門

    第二百二十章

    不知不覺,又過十日。

    衛寧在拖,加上曹操的配合,虎牢關,汜水關兩線,幾乎成了絞肉機,無數鮮活的生命倒在了關前的土地。

    有豪爽武勇的幽冀男兒,有尚武成風的涼州鐵漢,也有血氣方剛的江南子弟。

    十日,攻防,兩軍皆不得近前。

    傷亡慘重,赫然達到了十萬之眾。

    饒是一手造成如此慘烈局面的衛寧,也忍不住一身愧疚。

    為了削弱聯軍與董卓的實力,為了拖住董卓的腳步,而給楊奉騰出足夠的時間攻略雍州,為了阻斷董卓歸路,讓聯軍看底到勝利的希望,而一舉剷除掉董卓這個威脅……

    卻讓十萬生命,埋骨在這區區兩座關隘下面。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這一切不過就是為了他家族的利益,為了他這個士族階層的利益。地方豪強和世家貴族不可調和的矛盾促使這一場慘烈而血腥的爭鬥,這一切都值得麼?衛寧腦袋中不停反覆相問。

    他不曾忘記,正是因為天下諸侯共起,中原戰亂頻繁,才使得北方匈奴鮮卑瞅準機會,肆意南下。

    而他的另外一個妻子,也正是這一場戰爭中,間接的犧牲品……

    他一直苦苦經略河東,不單單是為了徹底剷除董卓,同樣也是為了防備北方蠻夷的南下……

    可是如今真正見識過這樣的場面,衛寧又有些迷茫。原本不過是一組組數據,一但真正活絡的跳躍到了眼前,任何悲天憫人,也不禁害怕自己的所作所為。

    「只要滅了董卓,我當全力抵禦北方蠻族……是的,拼了性命也不會讓他們渡過長城……我早做了準備,不是麼?對……是這樣的……」衛寧茫然睜著眼睛眺望北方,只能如此安慰自己。

    一聲嘹亮的軍號,又再一次響起,拉回了他的思潮,麻木的回頭看去,又是一陣各種各樣色彩形成的軍陣,瘋狂向著虎牢關而去。

    這又將是一場新的煉獄。

    ……

    在衛寧料想不到的情況,十日的時間,並不單單是虎牢關,汜水關經過了無數次慘烈的爭鬥,不提安定,澠池,張燕與樊惆,徐晃與徐榮,四支大軍不停廝殺。

    時間稍稍回溯五日之前,雍州的那塊土地,卻也走向迥然相異的道路。本來應該佔了八分勝算的大局,只因為一人,而呈現了無以倫比的偏差。

    馮翊城,楊奉大軍五日裡的圍城,已經讓馮翊城中人人萬般恐慌起來。作為一郡郡治,糧草儲備並不是問題,完全足夠馮翊城中堅守許久。

    可問題在於,戰心先失,又有圍城之禍,兵員日漸緊缺稀少,董卓暴政,難得民心,馮翊百姓也多不待見,沒有舉城嘩變便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畢竟雍州,還是楊奉弘農楊氏影響力最大的土地。

    五日裡,楊奉大軍,不單單只是圍城,隨之而來的,還有瘋狂的攻擊,傷亡慘重而士氣低迷,牛輔不只一次升起放棄城池,領軍逃跑的打算,可當他窺出馮翊城南,圍城防備遠比其餘三處鬆懈的時,咬牙突圍向南,可又哪裡想到,便在城南更有楊奉兩萬伏軍守株待兔許久了。

    以陳宮領軍,兩萬人,幾乎布下天羅地網,牛輔親自率領的馮翊一萬人馬,在那一次伏擊中,赫然便喪失了五千千之眾。

    若非是部下拚死保護他殺出重圍,帶領剩餘五千殘部逃回馮翊,那他的項上人頭恐怕早就丟棄掉了。

    而若非他突圍所選時機恰到好處,而城中留守的那兩千人馬拚死守護城牆,那麼必然連那最後困守的地方也沒有了。

    當然……這都是牛輔自己的猜臆,卻根本不知道,陳宮肯讓他回到馮翊,不殺他,又不奪下馮翊,不過是為了讓他以身為餌吊長安張濟而來罷了。

    他又如何知道,那無數批緊急南下求援的信使,若非是陳宮有意縱容,在內有圍困,外又有大軍封鎖的情況下,又如何能出得了馮翊郡這片幾乎淪陷的土地?

    坐困愁城是很淒涼的事情,尤其在雙方軍力不成比例,而又不得平民協助的時候。

    牛輔自然在西涼時,雖不善武勇,不善謀略,但也經歷過一番腥風血雨,骨子裡的凶狠也不曾消亡。

    在勒令百姓協防守城不果的同時,既然馮翊已經有很大淪陷的可能,牛輔一聲令下,以冰冷的刀鋒相逼,上萬平民百姓被架放到了城牆。

    不幫忙守城,則死。而你楊奉不是號稱解救雍州鄉老麼?那麼你便勒令攻城吧,來屠殺,屠殺這些你們楊氏影響下的百姓的吧!

    本來是玉石俱焚的張狂,牛輔卻發現,城下楊奉大軍竟然真的停止了攻打城池,每日裡卻是連番叫陣,說些沒有任何營養的大義廢話。

    人到絕境,只要見到了一絲希望,都是斷然不會放棄的。牛輔於是更加變本加厲起來,不停的鞭笞流民修繕城牆,拆卸民宅木樑作為守城器械的滾石檑木。

    這一切,在城下,被楊奉看在眼中,忍不住心裡大發感慨,「牛輔所作所為,無疑是自掘墳墓啊……倘若是真的攻城,或許我軍還會棘手,但此時此刻,牛輔所謂卻全部按照公台既定的佈局中鑽來,全在公台料定當中。仲道說他有大才,果然如此,有此謀略,我當重用!」

    不知不覺,陳宮卻終於得到了他想要的青睞。當然,這也是他謀定而後動,應該得來的待遇。

    荀攸評價,夫陳宮有智遲。陳宮便是一個典型的謀定而後動之人,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可以布下讓曹操帳下謀士集團也覺得棘手的計略,但他最大的缺點,卻是少了臨場應變的機敏,這是異常致命的。

    在有足夠強大的軍隊,有足夠時間去佈局,又有主上相對信任的前提下,雍州一戰,其實是沒有多少懸念的。

    但……偏偏在陳宮佈置之後,卻又冒出來一個人給他的佈置撕開一條裂縫。驚亂是必然,而他智遲的缺點,也將暴露無遺。

    這個人,便是賈詡。

    在刻意放走三波求援告急的信使南下之後,早前就進言過讓楊奉多派人馬沿路探聽長安動向。

    牛輔身為董卓女婿,而馮翊又是長安門戶,張濟不管是身為董卓部曲,又或是一方守將,也斷然不會,也不敢不救。

    等收到消息回報時,長安張濟起兵兩萬,親自引兵來救馮翊。

    一切幾乎都在陳宮意料當中,幾乎在同時,隱沒在暗處的一萬人馬,也避過大路,繞小道,而向長安而去。

    除去楊奉圍城的四萬人馬,偷襲長安的一萬人馬,剩餘兩萬,卻正是伏擊張濟的殺手鑭。

    大軍只帶了一個月的糧秣,雖然蒲州還在艱難的運送糧草向栗邑,但終究因為運糧的不便,而支撐不了多久。

    可依照現在的情況,一個月的時間,完全足夠擊垮掉雍州本就不多的守軍!

    就在楊奉與陳宮相視大笑,幾乎已經可以預見雍州入手,而董卓被大軍,諸侯聯軍腹背夾擊,全盤覆滅的美好前景的同時。

    一支潰逃的小股人馬,卻打碎了這場本該美好的慶功宴會。

    這是一支渾身衣甲殘破,滿臉浴血恐慌的并州人馬,而讓陳宮楊奉臉色漆黑如墨的原因,卻是這支潰兵,在不久前,正是他大軍屯糧,連接河東蒲州樞紐的栗邑守軍!

    楊奉驚怒交加仔細想問,得到的回答,卻是一支五千打著張字旗號的軍馬,突然突襲了栗邑縣城!而他們的衣甲,卻正是馮翊守軍一般無二!如今這支人馬卻在修繕栗邑城牆,赫然是打定主意要依城固守!

    張字旗,五千人馬,馮翊衣甲,陳宮幾乎可以肯定,那必定是當初被用計調走北上援救安定的那支人馬。

    可讓他萬分不解的卻是,面對北面,無數暗哨,層層封鎖,甚至大軍堵住馮翊,這支兵馬又是如何逃出并州大軍視線而突襲到了陣後!?

    陳宮心中隱隱升起一絲不祥的預感。

    可如今擺在明面上的卻是,大軍後背被一支不知道如何偷渡而來的援軍突然佔領,糧道被斷,糧倉被破,與河東聯繫已失的窘迫局面。

    這是異常致命的,尤其對一支根本就沒有多少存糧的部隊來說。

    「這支人馬到底是如何瞞過我軍眼線而神不知鬼不覺進來的!?又或是長安張濟的先頭人馬!?」陳宮終於有些慌亂而不知所措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