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百零五章 典韋娶親 文 / 夏門

    第四百零五章典韋娶親

    新政的施用,並非一帆風順,但大方面來說,卻受到了衛寧良好的轉化。世界上,不論何時,不論何地,政權都如同一個金字塔,高高在上頂端處,終究只能是那麼一小撮人,成為底下無數人的代表。而掌握住了至高的那一小撮人,那麼在壓制大局上,便有了七八分的勝算。

    被劉曄捅出來的事情,說到小處是惡霸侵吞土地,欺壓百姓,說到大處,便是不給他衛氏面子,意圖蓄養實力謀反!當然,這也不過是個借口,但堂而皇之的提出來,無異於給了明處的劉曄受之以口舌,給了暗處衛寧捏到了把柄。

    在給予了變相的補償和讓步,衛寧的大計劃雖然不至於全功,甚至不少都只是提點了個形式,但也足夠讓他滿意了。有了初步的草創,在一個良性的循環下,等到大勢所趨,這些人就算想反悔也反悔不了了。

    想另外一個時空,同一個時刻,最為顯赫的諸侯,不外乎就是袁紹和曹操,兩人能得無數賢良附庸,論起來,袁紹佔了四世三公的名頭,又有四州強橫的勢力,而曹操擁立獻帝,唯才是舉。帳下賢才濟濟一堂,對比起如今的河東來說,要實力乃天下第一,比政績清明,對曹操也不遑多讓。

    正是如此,天下之大,賢良莫不蜂擁而至。

    三州初平,衛寧不願意讓無德無才的世家子弟抬頭,敗壞政壇,寧肯讓上面的人,一人領幾人事,也不鬆口,而有了大批的才能之士慕名而來,相當大程度上填補了官吏的空缺。

    而地方畢竟不是中央,在安邑有衛寧壓制,眾人無話可說,也不敢有所怨言,在地方上,即便受到了上頭的人的敲打和提點,卻還是有不願意低頭的人,要展現一下勇氣。

    集結私兵,抵制官府政策,成群結隊,州郡之地,卻也弄得聲色不小,不肯接受衛寧的新政。

    而衛寧早前派出的黃忠掌管雍州,衛五管轄涼州,趙雲控制司隸,三人皆為衛寧心腹,早暗中受了衛寧的叮囑。

    有了這樣一個苗頭,對比起這群殺神身經百戰染滿的鮮血,結果可想而之。

    衛寧曾投放了十萬大軍在三州之上,這十萬兵馬卻是正規軍,精銳之師,還不算上當地的守備部隊。三將節制州郡兵馬,有衛寧親授殺伐果斷之權,一聲令下,那些私兵不過豢養的私奴而已,比起麾下十萬刀兵上的寒光凜凜,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將那暴亂的苗頭給鎮壓了下去。

    而在滅掉了幾門最先反對的世族之後,上到安邑公卿,下到普通士門,人人震驚膽寒。

    要動新政,必輔之以重兵,澆灌以鮮血。那群冥頑不靈的傢伙,正是這新政的第一批祭品。愚昧的腦袋,根本就不曾看清楚,這已經是一個軍權至上的年代。

    掌握了數十萬大軍,四州之地的衛寧,方是這片土地,說一不二的主人。而他所作出的讓步,也不過是給他們這些世家大族面子!

    都已經做到這一步了,有人,也終於已經發覺,劉曄提出的八策,實際上,正是暗奉了衛寧的心意。

    三個月的時間,在郭嘉等人的帶頭下,河東勢力緊鑼密鼓的進行著翻天覆地的改革。事實上,從表面上看待,門閥世家的利益並沒有受損多少,他們該享有的特殊地位,衛寧並沒有剝奪,低於平民的賦稅,依舊掌握著大量的土地,朝堂上依舊不少士大夫,而衛寧的心腹也多為士族出身,權柄依舊滔滔。

    但倘若細細品味一下,便知道,士族未來要演變成能夠左右朝代更迭的強橫實力已經在悄然間被衛寧抹平,就算能發展,也不過只能算個官宦之家,富豪名門,僅此而已……

    大多數人,根本就沒有遠見到能夠看出士族未來的成長,而有遠見者也斷然沒有想到,日後會有兩晉門閥那般強勢,就算有所怨言和不甘,也只能慶幸維護住了現在家族的利益,畢竟,強權之下,生殺大權,可是在衛寧一手之間。

    三個月的周旋,看上去短短時日而波瀾不驚,實際上,卻也是耗費了衛寧無數的心血,與士族之間的爭鬥,卻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稍微走錯一步,也很可能會陷入萬劫不復。

    而三個月的緩衝時間的爭取,實際上才是至關重要的一環。政令已下,前期最有可能遭受的阻攔並沒有掀起多少風浪,世家大族反應過來,也已經為時已晚。

    衛寧只覺得,就這樣短短時日,便彷彿度過了數年一般,而衛五這個一直以來隱沒在暗處的情報部門也從未停歇,流水般的情報送往衛府,衛寧也只有親自過目,方能心安,即便有郭嘉相助輔佐,卻也減少不了多少負擔。

    而一切,也正是在這三個月之後,稍稍有些好轉。

    黃忠,趙雲,衛三的血腥鎮壓,死者幾近千人,到是真正震懾住了宵小之輩。

    三月初春,衛寧方才覺得有些暖意。

    當初親自答應為典韋主婚,也正是提到了日程,事實上,也是這一段時日殫精竭慮,茶飯難嚥,甚至典韋那個未婚妻滕英到了安邑,也不曾見過。

    雖然衛寧一直很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水土才能造就這樣一個審美觀迥異的女子,而且聽郭嘉說這個女子還挺美貌。

    好不容易鬆弛了下來,衛寧也不願意每日裡深鎖在豪宅之中,既然答應了典韋,索性衛寧便決定就定下了近期內為他正婚的主意。

    典韋是衛寧身邊的近衛心腹,滕氏一族自然也不會放棄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不願意與父親遠別,生性灑脫的滕英便要求典韋將滕氏一族遷徙入安邑來。這樣一件小事,典韋曾經詢過衛寧,衛寧也自然不會不給他面子。

    滕氏的遷徙,有了典韋頭上這尊凶神庇護,幾乎沒花多少時間,便融入了這塊大漢最繁榮的經濟,政治中心。

    而在衛寧出府,宣佈了為典韋主婚的消息,寒冬過後,倒難得的迎來一片歡愉。

    能得衛寧親自正婚,就算是滿朝公卿,也難有這樣的殊榮,畢竟這片天空,是他一手掌握,比之皇帝,猶有過之。加上典韋在軍中的威名,交好者,如趙雲,黃忠,太史慈,趙陽,徐榮,郭嘉,呂虔等輩,皆乃權傾朝野,威震天下之輩,他要行婚禮,便弄得沸沸揚揚。即便是遠在青州征戰的張三,也險些按耐不住跑來瞧瞧新鮮,最後無奈還是派遣了帳下心腹燕騎送了一份大禮。

    事實上,典韋能娶到一個貌美如花的妻子,還是滕英看上他的,這便已經是河東的一大未解之謎了。

    三月二十三日,清點了良辰吉日,從城外處,一路張燈結綵,好不熱鬧,婚嫁之車,從城外緩緩入城中。典韋全身披紅掛綵,在衛寧賜下的府邸門口翹首以盼,從早上起,嘴巴就裂開,幾乎沒有閉合,傻乎乎的直讓人人啼笑皆非,看他那憨直模樣,哪有在戰場上那半分凶神惡煞的強悍。

    周圍圍著一圈五大三粗的猛漢,就是當初與典韋有過死戰的馬超,也樂呵呵的前來觀禮,而衛寧作為證婚人,也不願意在府中端起架子,索性,便也跟隨眾人出外等候。

    事實上,在這樣一個亂世中,婚娶之禮,早已經是能省則省,基本上,女方車架從娘家出行,到了夫家,只求過門行禮,便已經算是足夠了,而典韋也是個粗莽之人,衛寧也並沒強求太多。

    「公子……那……那,咋還不來咧?」約莫等了半個時辰,典韋搓了搓粗大的手掌,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

    這場大事,典韋為主角,衛寧卻也是群星拱耀,站在典韋旁邊,聽得他那木訥的話,不禁笑道,「三個月的時日也能等,這不過才半個時辰罷了,你便等不急了?」

    「嘿嘿……」典韋撓了撓腦袋,也就只能傻乎乎的笑道。

    「來了,來了!」卻正在這時,一聲高呼傳來,典韋耳朵豎起,喜上眉梢,幾乎便要跳前幾步。

    衛寧看著典韋不由淡淡一笑,典韋隨他南征北戰,幾乎一門心思放在保護他安全上面,如今能娶到心儀之人,卻也算是讓衛寧心中稍寬了。

    而想到此處,衛寧不由自主的便倒真想看看,那巾幗之女,到底又是什麼樣的人物?

    卻是長街喧鬧,分明便是嫁娶車隊便要到來,衛寧隨著眾人的眼光放在大道盡頭,只聽得,一道馬聲嘶鳴,從剛才的驚喜歡呼,一下子亮起無數愕然之聲。

    卻是一抹紅裝,縱馬飛來,巾幗之色,不讓半點鬚眉……一聲紅袍嫁衣飛揚起舞,彷彿要不是她來嫁人,而是搶親……

    衛寧呆了,所有人皆目瞪口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