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百六十三章 孫策,曹操的煩惱 文 / 夏門

    第四百六十三章孫策,曹操的煩惱

    在穎上通向南頓的官道上,一列大軍放眼不見頭尾,密密麻麻匆匆北上急趕。

    他們渾身的兵甲並不見多少精良,甚至許多人隻身做一身粗糙襤褸的布衣,雖然人人臉上充滿了掩蓋不了的疲憊,但分明能從他們的眼中看到高昂的戰意。

    好戰,不認輸,不低頭,渴望勝利,渴望打倒任何一個對手,不管他有多強大,他們永遠都流淌著勇士的血液!

    這便是真正的江東男兒!

    與後世那些幾乎與懦弱掛上等號的江南子弟完全不同,

    縱橫天下的西楚霸王,用一身武勇打下了江東子弟赫赫武功,即便他已經早已逝去,但他留下的光芒,卻還未褪盡!

    而現在的江東,更有一個足夠繼承那剩餘的霸王遺姿的人,他已經漸漸成為江東子弟們新的支柱。

    而正是這樣一個人的帶領下,讓他們有著一往無前的氣勢,霸道!

    一騎飛躍,馬上青年手握長槍,頭束金冠,身披赤紅戰袍,內有紅甲,器宇軒昂,英挺不凡。

    眉宇如劍,黑瞳如鷹,縱橫馳騁,不怒自威,比起那英挺的樣貌,而是渾身一股渾然天成的霸道,反而掩蓋住了他那並不大的年紀。

    這,便是江東心中的新支柱,小霸王孫策!

    「公瑾!~大軍這般行軍速度可不行啊!叫眾將士都再加把氣力!」孫策勒馬飛躍,一收馬韁,胯下烏騅戰馬立時而停,只離對方不過半臂之距,精湛騎術,盡展無疑。

    孫策一指長槍,搖搖北向,躍躍欲試,「若在這樣慢慢騰騰的走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得穎川,倘若曹操那傢伙擋不住河東衛寧,那便難辦了!」

    孫策所詢之人,頭紮綸巾,儒袍內裹軟銀戰甲,淡薄,不出的儒雅。尤是那一臉英挺俊俏,卻當真是這個天下少有的美男子了。

    這便是孫策的摯友,左膀右臂,江東美周郎,周瑜了。

    一文一武,正是這樣一隊年輕的組合,在江東南征北戰,漸漸嶄露頭角,繼而風聲漸起,打下了莫大的功勳。

    周瑜自然知道眼前這個亦主亦友的傢伙的秉性,不由白了一樣,嘲笑道,「伯符哪裡是在意那穎川守得住守不住,我看你分明便是想回回河東那些大將吧!這些心思,何須在我面前隱瞞,我又如何不知?」

    孫策被周瑜一語道破自己的心思,卻沒有半點羞赧,不禁爽快的哈哈一笑,道,「常聞河東有四將為首,號稱「典君虎膽,鐵壁常白」,更有馬超,太史慈等輩亦是大名鼎鼎,我常年征戰江東淮南,只是遇些平凡角色,既然這次有機會,又怎肯放過!只可能當年年少,無法隨父親討伐董卓,若能在那段歲月會上一會呂布等人,也是不枉此生了!可惜……此生在無機會了!」

    想到呂布已經身死的消息早已傳遍了大江南北,孫策不禁唏噓遺憾不已,但很快卻搖了搖頭,甩掉那些傷感,揚起長槍,一臉銳氣逼人,傲然大聲道,「現在河北無數英雄幾乎都集在衛寧麾下,這些人物都是天下傳唱的猛士不假,但父親自討董起,便遠離中原,已讓人淡忘了我江東英豪的武勇!今日一戰,便要讓他們河北諸人,不忘我等霸王之後,不忘我等江東子弟的血氣!」

    說道此處,孫策回頭向還在行軍的大軍驀然吼叫道,「江東兒郎們!此番定要給河北眾人展示一下我們的勇名,殺殺他們的威風,將我們的江東的名頭傳遍天下吧!」

    「少將軍威武!~江東威武!~」

    「少將軍威武!~江東威武!~」

    無數鋪天蓋地的聲音驀然響起,回應,歇斯底里,彷彿要將所有氣力都宣洩出來。

    陽光灑下,將那個躍馬挺槍,英姿颯爽的青年照射的金碧輝煌,但更多的人覺得,彷彿不應該是陽光照射他,反而是陽光也在他的跟前暗淡無光。

    周瑜靜靜的看著眼前這個好友,聽著那澎湃激昂的回音,向來冷靜的腦袋,彷彿也有那麼一股熱血充斥,繼而讓身體也漸漸開始充滿了戰鬥的**。

    「這便是伯符的領導魅力吧!能輔佐他,一同奪取這個天下,這不是我一直尋找的目標嗎?是的!一同……奪取這個天下,從那些人手中!」周瑜回頭看時,握緊了拳頭,充滿了力量,周圍那群士兵,長途奔波的疲色卻是越來越弱,臉上重新掛著的是激動的活力。

    這一切的緣由,只是那個永遠掛著爽朗笑容的人,他發誓一生追隨,並且要將他推上天下霸主寶座的人!

    而有這樣一支永遠充滿鬥志的軍隊,有這樣一個充滿了魅力的領袖,還有他……自信精通所有兵法韜略的謀士,更有江東這塊天險富庶的土地為根基,憑什麼!不能去爭一爭這個天下的霸權!?

    能做到的!

    當遇見孫策之前或許會有懷疑,但當見到了這樣一個人,周瑜才自信找到了自己真正的用武之地!而孫策,也一直沒有讓他失望!

    讓河北戰慄吧!讓河東戰慄!也讓那個……河北真正的霸主所戰慄!

    用他們兩個人的力量……

    曹操現在的心情很不好,事實上,侍從遞上來的茶盞都已經因為他的失神而打碎了三次。

    不是對河東的恐懼,而恰恰是因為心中的猶豫。

    當初與衛寧有過一次交手,並且慘敗的記憶,曹操不會陌生,甚至花費了許多時間去瞭解和研究對手。

    事實上,衛寧自從出世以來,每每都喜歡用詭道,愛以出奇制勝,甚至有的時候會傾盡全力相搏。當初的雍州攻略,畢竟是衛寧所制定,致使楊奉大敗而回,甚至身受重傷,這卻是衛寧抹不掉的污點。

    暗地裡便有無數人詆毀猜測衛寧,每每談論到當初的雍州一戰,都認為是衛寧故意設下這陷阱而削弱楊奉,好便與取而代之。

    曹操自然是對這些東西嗤之以鼻,但對衛寧一生行事的分析過後,卻越發看不透這樣一個傢伙。

    說他懶,他卻從沒有停下腳步,但說他心懷大志,但從各個方面來看,卻又顯示了他不過就是走一步算一步的類型。偏偏不管他是初士楊奉,還是後來反取安邑,都是被逼著走過,而他彷彿一生都是被人用著鞭子抽打著前進,若沒有壓力,則必然會倒地偷懶,甚至鞭子抽打得輕了,他都會將就著讓你打而繼續躺著。

    曹操最討厭的就是這樣類型的人,因為匪夷所思的人生行為,總是讓他猜不透對方的心理,甚至可能對方這樣的表現,反而是一層深厚的面具。

    爭霸天下,不單單要看清自己,更要看清楚對手,不過當連對手都看不清的時候,又怎麼能從自己身上找到比較的優劣。

    所以,這一次,河北大舉進犯,的確讓曹操很頭疼。

    情報的顯示,衛寧分明打的是漢中的注意,而偏偏動用了河北十七萬大軍,後方更還有持續增兵的趨勢。

    這樣的瘋狂,完全違背了任何人的常理,倒地打的是什麼樣的主意?

    其實本質上來說,曹操是不怕衛寧的,畢竟衛寧一生所打下來的仗,由他一個人定下來的韜略都是有破綻,並且很多時候都可能輕而易舉的破掉。

    但這個時候曹操不由又考慮,他身邊的一群智囊,完全不輸給自己智囊團的謀士們。不管郭嘉,賈詡,陳宮,劉曄等等,這些人都是足夠但當一國諸侯的首席的人物。

    他當初的敗,是敗在郭嘉的奇謀之上,而河北朝歌一戰,奠定了袁紹的敗亡,又是在賈詡的經略之手。陳宮攻奪雍州也有大計,劉曄輔佐衛寧收攏河東朝廷也是功不可沒。

    有比衛寧更奇,更喜歡鋌而走險的郭嘉,又有佈局密不透風,環環相套的賈詡,又有陳宮的謹慎小心,還有劉曄的中正平和,加上河北投奔的無數謀士豪傑。

    衛寧的羽翼已經異常豐滿了,而他的不足足夠讓這些人來填補!

    而現在這個局勢,顯然,的確讓曹操很是頭痛。

    擺明了,河東四處撒網,兵力分散,這樣漫長的戰線遲早將會拖垮掉他,不管河東的根基有多厚,不管河東有多少底蘊,只要能戰上一年,河東必然崩潰。

    而以他和孫堅兩方兩軍,集合一點,實力的差距根本就不明顯。

    而現在曹操猶豫的是,到底要不要真正的拉開戰端!而河東這樣瘋狂的行動背後,到底隱藏著什麼樣的東西?

    會不會又有什麼樣的陰謀詭計等著他跳進去?又或者衛寧這樣做的動機,其實根本就是虛張聲勢,故意牽制住他和孫堅的注意力從而得到足夠的時間攻取漢中,甚至是西川。

    同樣曹操不得不考慮的對象,還有潛伏在荊州的劉表,一個已經表明了成為河東爪牙的鷹犬。

    倘若真的大戰一起,劉表又將會如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