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百六十四章 漢中攻略四個月 文 / 夏門

    第四百六十四章漢中攻略四個月

    張衛得了主戰派得擁戴,擅自開戰逼迫張魯與河東決裂,也是絕了漢中投降派得心思。

    假若是平常的君臣也就罷了,張魯還能力壓張衛,但畢竟是骨肉相連的兄弟,張魯是斷然不可能狠下心將張衛如何。

    張魯在派遣了使者將張衛怒罵一頓,並且象徵性的將他的官銜連降幾級,奪了兩年俸祿外,卻還是讓張衛以待罪之身,統領兵馬把守陽平關隘。

    而這個時候。

    先前張衛的主戰派和張魯的和議派終於勉強走在了一起。河東出兵七萬的消息,並沒有多晚便送到了漢中城中,面對如此威勢,張魯在心驚膽戰之餘,也只能將希望放在陽平關不失上面了。

    在督促糧草,徵集兵馬上,張魯對於張衛是不小餘力的,而這,也給了張衛這些在前線的武將有了更堅定的信心。

    同時,張魯自然也不是那種真正昏聵的人,天下的大勢張魯心中清晰,河東固然一家獨大,但在南面,卻有著兩個不弱的對手。

    沒有人會懷疑這三方勢力遲早將會有一場殊死較量,不管是哪方,都必定是對方前進道路上的阻礙。

    而在漢中如今如此危難的局勢下,也只能向著曹操和孫堅拋出了親近的信號。

    當然,張魯的底線自然也是保留自己在漢中的絕對主權,他給的籌碼並不高,但張魯料定對方不會放棄自己這個能夠牽制對方七萬兵馬的盟友。

    八月,河東以趙雲為帥,領兵七萬南下攻打陽平關。

    張衛在關外,連下十八道營盤,幾乎將雍州通向漢中的蜀道給卡死沒有任何空隙。

    漢中方面兵馬雖然不過只有區區三萬,但面對河東一倍還多的勢力下,卻依舊自信滿滿,憑的便是蜀道這天塹險地,憑的也是陽平關這天下有名的險關。

    或許陽平關的名頭不比虎牢,不比潼關,但比起司隸那平坦的中原土地,陽平關的險惡只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蜀道在漢末,開發遠遠不夠,四處都是險峻雄山,連綿起伏的秦嶺,只有一道道絕壁,只讓人望而生畏。許多路段更是只能依靠棧道通行,在山壁挖掘,用木樑架著懸空而行,若稍微加以破壞,便難以通過。

    在蜀道群山中,陽平關的所在恰恰是將通往漢中的道路唯一的一處平坦地勢給卡死在當中。但要說陽平關這裡算是平坦也不盡然,只是相對於那到處都是絕壁的路道而言,而更凸顯陽平關重要的,更在於此關更是秦嶺東入漢中的群山通道。

    順著巴水南下,向東往漢中,向南繼續則為西川,陽平之名正是東川漢中賴以防備外地的鐵壁,可說陽平一破,漢中必失。

    北陽平,南劍閣,正是東西兩川最為有名的關隘了。

    直到河東起兵起,趙雲讓馬超領兵一萬為先鋒,沿路開道,直逼迫陽平關而走。但面對的,卻是張衛事先便早早燒燬的棧道。

    沒了棧道,必然是要翻山越嶺,去跨越那更險惡的山嶺。不提其中的艱難,便是糧草也是決然難以運送的。

    馬超無奈,在心中怒罵張魯張衛兩兄弟祖宗無數遍後,只能差遣人返回稟告趙雲,當即又分出兵馬三千,又徵召了當地百姓近萬,日夜不休重新修復棧道起來。

    而這已經耽誤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

    七萬兵馬,看上去名聲夠響亮。事實上在出征之前,習慣了河東軍威所過戰無不勝的兵將們,也毫不把漢中那彈丸之地放在眼中,但真到了蜀道隘口,才明白,這場戰爭恐怕還真不是以前可以比擬的。

    一直到了十月份,趙雲將現在的窘境報回河東後,衛寧當即下達政令,集合雍州工匠南下修理棧道,進度才終於快了起來。而趙雲看著那從雍州遠遠不斷運送來的木柴,器械,他才知道,原來衛寧早就已經料到了現在這樣的情況。

    而那批新到的工匠還有不少人曾經參與過對棧道的修復,這批人的經驗在這個時候便有了用武之地。

    整整花費了三個月的時間,棧道的修復工作才推進了四分之三。而攻破的下辨,略陽等沿路城池,退下去的漢中兵馬基本上都要對棧道大肆破壞一番。

    這些還不算什麼,而當越來越靠近陽平關的時候,真正棘手的問題便出來了。

    一是棧道新建,畢竟是短時間內完工,並不見得有多可靠,運糧車馬時常出現難以通行的情況,二便是前面開工修理棧道的工匠終於開始出現了傷亡。

    身在陽平關的張衛,顯然不可能坐視趙雲那麼安逸的前進,而那批工匠便自然而然是他們打擊的首選目標。

    作為漢中的本地兵馬,對於這群山的熟悉自然遠非河東軍可以比擬,山地作戰,也不是河東軍這些習慣了平坦大地馳騁縱橫的兵將可望項背。

    傷亡漸漸加大,趙雲無可奈何,最後還是只能咬著牙齒堅持下來。

    趙雲的性格頗為沉穩,從跟隨衛寧擊敗鮮卑起,經過了無數次的磨練,已經漸漸從一個猛將轉型為了統帥,這也是他第一次真正的統帥兵馬。基本上所有戰鬥下來,趙雲都是臨危不亂,很難被敵人找出空隙有機可乘。

    而正是這個沉穩的性格,恰恰讓衛寧覺得,他的確是這次攻打漢中的最佳人選。

    若是讓典韋這種暴躁脾氣,花費幾個月的時間就是光修理棧道,便足夠讓他們的耐心磨礪乾淨,也只有趙雲到現在還能沉得住氣了。

    「媽的!~」很難想像,平常一副馬上佳公子的馬超,那副俊俏的臉上幾乎已經被幾個月來的折磨給弄得疲憊不堪,頹喪不以。

    狠狠抽了一下馬鞭,馬超氣喘吁吁的爬上了山嶺,看著眼前這個亦師亦友的主帥,臉上總是掛著沉靜如水的表情,卻老是想不通。

    趙雲眼睛遠眺,看著熱火朝天的工匠和士卒們,又看了看漢中的放心,還是歎了口氣,回頭道,「怎麼了?看你一副氣急敗壞的模樣?」

    「那該死的張衛老賊又領了一支賊兵前來偷襲,殺了數百人,又逃了!」馬超咬牙切齒回道,「該死的東西!且等我軍攻破了陽平關,必要將張衛老賊凌遲處死!方能洩我心頭之恨!」

    「這已經是這個月第幾次了?」趙雲眼睛炯炯有神,驀然問道。

    「已經第十六次了!幾乎每兩日,偷襲一次!」馬超憤憤不平回答道。

    「呵呵……他們已經開始急了,而他們越急,那就證明他們也越來越害怕了!好……很好……」趙雲驀然笑了,眼睛也多了幾分喜色。

    「但如今天氣越來越寒,再過半月便要是大雪下來,軍中定是有人會被凍傷,於行軍不利啊!」馬超不知道為什麼趙雲突然發笑,但行軍多年,這些經驗還是懂得,當即急道。

    「他們正是以為燒燬棧道,沿路騷擾,必然能夠拖延到寒冬時節,使我軍心戰力下降,不戰而回……但現在見我軍沒有絲毫退軍跡象,反而晝夜不停工程進度更加快捷,顯是害怕了!」趙雲點了點頭,「至於寒冬大雪,我早已稟明衛侯,想必過冬寒衣已經在送來路上!「

    「就算有衣物御寒,但這種氣節,於軍不利,進不能進,退……又不能退,又該如何是好?」馬超張了張嘴,提到退兵,顯然也不願說出口來。

    「不能退兵!張魯連番毀諾,視朝廷皇命如無物,這惡不能姑息,我軍若退,朝廷威信再無,若連一個小小的張魯也討伐不了,何以威壓天下!?」趙雲搖了搖頭道,「所以,此戰,不管再險再難,也勢必要平定漢中!」

    趙雲的眼中炯炯有神,事實上,一直到了現在,他才終於明白衛寧在他出征之前,召喚他所去密談叮囑的一些事情其中所蘊含的東西。

    漢中會不會破,趙雲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擔心了,事實上,在河東軍沒有絲毫退兵的痕跡,也沒有絲毫軟弱的事態下,那股寧肯全軍覆沒也要攻破漢中的決斷,已經將張衛,張魯兩兄弟逼出了擔憂。

    他們是準備用手段將河東逼退,但河東軍現在依舊沒有絲毫退兵的跡象,即便是道路艱難,即便是寒冬臘月,卻依舊一往無前。

    而注意力,也越來越放在了陽平關,趙雲這七萬大軍身上。

    七萬兵馬,這個目標,太耀眼了,而他們的決絕和堅持,更讓人不能也不敢忽視!

    而這……已經足夠了!

    張衛,張魯並不知道,這七萬大軍看上去疲憊不堪,但實際上,趙雲這幾個月裡,一直都盡可能讓那最精銳的三萬人不會消耗多餘的體力,一直讓他們的戰力保持早平常七成的底線上。一旦作戰,也能立刻爆發出來。

    而這三萬人的目標,根本就不是漢中。

    似乎其餘諸侯不明白,攻打蜀中,軍隊數量固然還是一個致勝的條件,但作用卻不比中原混戰。七萬人,顯然太多了。

    而似乎天下人更是根本就沒有想過,以河東軍的戰力,平定一個小小的張魯,張衛,何須用七萬兵馬!?而這七萬兵馬中,更有三萬是百戰精銳!

    衛寧,郭嘉,賈詡,陳宮,劉曄,集合了河東所有智囊團體,花費了數年的佈局,動用了東部,黃忠,太史慈,虛榮等兵馬二十七萬,又豈會只在那區區漢中一個彈丸之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