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漢末衛公子

第二卷 黃巾亂 第四百七十三章 孫曹的決心! 文 / 夏門

    第四百七十三章孫曹的決心!

    半年前,孫堅帳下的謀士集團在聞得河東大舉集合兵馬,彷彿與曹操馬上就會有一場生死大戰一觸即發,大半人都提倡坐山觀虎鬥,其中也不乏孫堅引為信賴的臂膀,建議他只等曹操和衛寧打個昏天暗地,江東再到最後關頭出兵坐收漁人之利。

    看上去,前景的確很是美妙,孫堅在收到了曹操請求發兵的文書,確實很有一些意動。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卻有兩個江東年輕俊秀對其餘謀臣發出了強烈的反對意見。

    一個是周瑜,另一個則是魯肅。

    這兩個人雖然年輕,但卻是最早一批投奔孫堅帳下的人,一直以來素有謀略機智而聞名整個江東集團,在他孫堅一統江東,吞併半個淮南的整個過程中,兩人都表現異常出彩。他能夠坐穩江東霸主的位子,兩人出力也是不小,再加上兩人素來與他倚重的長子,選定培養的未來繼承人孫策交好,性格豪爽的他,不由得對他們也是愛屋及烏,視他們為心腹的同時也當做子侄,其中便多了幾分對晚輩的關愛。

    所以兩人的意見,對於孫堅來說,卻是的確有些份量。

    不管是周瑜還是魯肅在孫堅面前闡述的時候,都是一個意思,那便是以如今曹操的實力來說,是不可能獨立擋住河東南下的腳步。若河東真大舉南下,曹操甚至可能對河東都造成不了筋骨上面的損傷。

    若河東吞併曹操而未傷及元氣,到時候就算江東出兵,也絕對難以佔到便宜,反而是河東又壯大無數。

    曹操前線崩潰,江東之地除了還有長江天險,淮南之地又如何能擋得了河東縱橫不敗的鐵蹄馳騁?

    放棄長江以北,再退回江東,依托水軍之利?但有荊州劉表在,水軍犀利不下江東,天塹險峻便去一半,偏居一隅,遲早等到的是滅亡而已!

    關鍵之處,就是曹操能不能擋得住河東全力南下的腳步?而周瑜和魯肅顯然認為是擋不住的。

    孫堅確實沒料到一直以來運籌帷幄,銳氣逼人的兩個年輕人,竟然會如此看重河東的實力,一時間不由又想到許多年前,他北上酸棗會盟天下諸侯共討董卓之時。三河騎士的強橫戰力,衛寧行雲流水的使計佈陣,帳下猛將如雲的強勢,都從腦海記憶深處飄忽了出來。

    所以,當周瑜和魯肅是強烈支持出兵的時候,孫堅顯然也陷入了搖擺不定之中。

    但當周瑜又提出,衛寧如今大軍只是集結,但還未真的開戰,顯然也是因為漢中戰事而無法真的擴大的時候,孫堅又從其中看到了另外一層意思。

    與其說是河東真的有意大舉南下,不如說是試探他孫堅和曹操之間的默契態度如何。大軍造成兵臨城下的事態,便是為了檢測一下他孫堅的態度。

    若江東不聞不理,那衛寧的試探恐怕立刻便會變成真正的大舉進攻,而若江東擺明了和曹操共同進退,那衛寧恐怕便會斟酌再三了。

    而如今的局勢,已經不單單是曹操和衛寧之間的勝負,顯然也關係到天下未來,不管是江東,兗州,還是漢中,荊州,都不可能跳出這個戰爭的泥沼。

    當河東在進攻漢中還保持對兗州的壓力的時候,唯一能夠擋住河東腳步的他和曹操,也絕對不可能再坐視衛寧一步一步又將坐大。

    江東必須要動,而且一定要遏制河東的野心,更要在未來成為主導整個天下動向的真正操舵手!

    這才是周瑜提出出兵的真正核心含義。

    成為天下霸主,成為這個天下真正的話事人,讓天下圍繞著他們孫家走動,歷來以江東霸王的繼承者為目標的孫堅,顯然被周瑜打動了。

    當他被說服後,半年前,終於是以孫策為主帥,以周瑜魯肅等人為副,出兵六萬北上增援曹操。

    但是半年過去,明明孫曹兩家的意見如此,衛寧竟然還決意繼續攻打漢中不退,不單單如此,竟然還大舉增兵兗州豫州邊界,彷彿是另肯要與他們大戰一場也絕對不會放棄攻打漢中擴張地盤的樣子!

    這的確讓人為難了,孫堅的本意只是為了遏制河東繼續擴張的侵略性,並沒有做好和河東決一生死的打算。但當衛寧不顧一切的瘋狂下,北方孫策的六萬人,已經到了騎虎難下的地步。不可能放棄曹操退兵,也絕對不可能坐視衛寧一鼓作氣南下吃掉曹操。屆時漢中和兗州,豫州都被衛寧吞併了,那他江東就真正成了一隅孤地了。

    最後,河東大舉調集兵馬屯紮在黃河以南,擺明架勢有大舉南下的意圖,直面受到的壓力卻終於逼使曹操和他終於真正抱成一團。

    時間稍稍回溯到一個月前。

    在年前不久,收到長子孫策遞送來的軍情,遠在江東坐鎮的孫堅終於也按捺不住了,親自又帶領了三萬江東兵馬北上再度增援,在過年十二月末,抵達了陳留。

    「他既然要發瘋,那就讓他瘋個夠。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我便不信他河東已經強大席捲天下,視你我二人為無物!」陳留郡府中,雙雄會面,簡單的寒暄過後,終於直接切入了正題,如今撲朔迷離的情態的確讓人煩躁,孫堅想到北方那個人,越發讓人猜測不透的動作,不由有些惱恨,「他不自量力,我們就正好讓他河東灰飛煙滅,重定天下大勢!」

    河東南面邊境的邊軍與孫曹兩家數十萬對峙半年之久,大戰不曾爆發,但也數有摩擦,彷彿隨時都可能爆發,但又遲遲沒有掀起大規模的戰爭。

    隨著漢中趙雲的七萬河東軍不能攻破陽平關時,本來孫堅和曹操都料定了衛寧遲早將會退兵,但讓兩人越發煩躁的卻是,半年來河東軍不但沒有半分後撤的跡象,反而還有繼續增添的趨勢!而漢中明明戰事膠著,寒冬臘月的天氣,那七萬兵馬寧肯久攻陽平關不下,也還是不退。

    難道雙面作戰的不利,那衛寧真的就沒考慮過?

    而在他和曹操擺明了絕不臣服的姿態,他河東就真的有胃口能夠吃的下他們兩家集合起來的兵力!?

    攻又不攻,退又不退,這樣繼續下去,他和曹操固然可能會因為糧草和發展而停滯,但他河東卻是會更慘,這個道理他和曹操兩人都很清楚。

    但事實上,在此前不管是孫堅還是曹操都並不想在這個時候和衛寧開戰,不管是徐州,還是江東,實際上,還有很多隱患未曾處理好,一旦烽煙再起,就算勝利了,元氣損傷之後,也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他們更希望的是在遏制住對手發展的同時,也不會耽誤自己的休養生息。

    但明顯河東那個人已經瘋了,另肯自殘也不讓他們兩人好過,的確讓人無可奈何。

    事實上,孫堅親自遠離江東北上會盟曹操共抗衛寧,也是逼不得已。但是,他既然親自來了,也就表明了兩家真正決定快刀斬亂麻的態度了。

    但,半年過去,擺在兩人面前的選擇,現在已經越來越明朗了,答案只有兩個,一是在西面繼續讓衛寧陷入漢中的泥潭,同時在東面也纏住河東數十萬大軍,繼續消耗他河東的根基,越拖下去,顯然河東兩面消耗將會讓它變得更加虛弱!而第二個答案則更加簡單,便是戰!由他們兩家發起決戰,趁著河東兩線作戰,一戰定乾坤!

    而顯然,孫堅的選擇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再繼續這樣糾纏下去了,要戰,那便戰!

    「文台……這乃是漢中張魯的求援書信,你看如何!?」曹操也是一臉疲態,直接送出手中那份書函,遞到孫堅的面前。

    「張魯如今拖住那個瘋子七萬兵馬,無論怎麼說,對我們都是有利的!我既然應約北上,那麼孟德,你也應該做好了準備了吧!?」孫堅接過書信微微掃了一眼,道,「如今我看那瘋子,似乎越來越想他擊敗的袁紹了,恐怕此人一生作戰太過順風順水,以至於心驕氣傲不將天下英雄放在眼中,如今,他自取滅亡,你我也決不能手軟了!」

    「半年來,我一直在準備,既然文台已經親至,我也不多言了!我已經準備好派遣兵馬西進增援張魯,只要能夠繼續纏住那七萬兵馬,便會耗掉河東更多的實力,我們這邊只需要一個契機,便能徹底將他趕回河東!」曹操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

    「好!我也差遣一將,領兵隨同西進,必讓那個瘋子的七萬人陷入漢中這個泥沼不能自拔!」孫堅握拳狠聲道,但又想到什麼,突然問道,「若我兩家率先開戰,那麼荊州劉表,在後作亂,攻我等腹背,反而不妥,孟德可有準備!?」

    「衛寧未必沒有料到我們出兵漢中的可能,必然是有所詭計,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不出我所料的話,荊州劉表也未必沒有異心!」曹操自信滿滿的道。

    「哦?那孟德必有主意了!?」孫堅心中一動問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