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六卷 風流雲聚 第一百五十三章 仙山難求 文 / 醒獅沖天吼

    在兩女心驚的時候,為首幾條大的蛇已經鬆了尾巴,大有下躥之勢,兩女都不敢怠慢,二次舉劍,剛將身縱起,兩條大蛇已劈面飛來。

    那白陽真人壁間圖解,原是昆蟲鱗介,人物鳥獸,各樣各式的動作,無不包含在內,雲鳳天資穎異,湘英也是資質不凡,又加上兩人這段時間刻意勤練,雖然日淺,功候尚差得多,還沒有悟徹到許多精微之處,但外表的式子已能融會貫通了。

    兩人一見那蛇的來勢,正與平時所習的蛇形相合,不知不覺間,便靜心運氣,照著圖解,將頭一低,劍尖朝內,護住面門。

    然後兩臂如環,由白鶴衝霄的式子,運足渾身氣力,將兩腿交叉著一絞一踹,兩臂一合一分之間,化成一個龍躍天門,暗藏靈鷲搏雕的招式。

    身子便翻轉過來,成了仰面朝上,兩人不但沒有向左右避開,竟然從蛇頭底下,斜著平穿上去剛一讓過蛇頭,更不怠慢,一個撥浪推波的解數,右手的劍早朝二蛇頭上反削出去,那蛇與敵人迎面錯過,離樹凌空不能轉折,還待下落時揮尾下擊,劍已臨身。

    它們雖然生得那般長大猛毒,仙家寶劍畢竟是它禁受不起的,一道寒光閃過,立時身首異處,凡是怪蛇,多半命長,雖然被劍斬斷,那四顆怪頭一負痛,再就著前躥之勢,競平飛出二三百步遠近,才行墜落,在地上亂蹦起一兩丈高下。

    這裡兩人一劍斬去雙蛇。卻知道樹上的毒蛇還多,必不甘休,未容蛇尾下擊,早轉招變式,就著那撥浪推波之勢,一個鷂子翻身,緊接著掉頭轉身,又一個龍歸滄海,身子一拱一伸,往斜刺裡躥去。兩個人的意思都是一樣,就是先離開這顆大樹。

    縱越了一段後,她們地腳才落地,怕被地面上的怪籐纏住,有了前次的經歷,都運功於腿,用腳略一撥劃,立時脫了綁纏,那怪籐已經被她們給繃得變成寸斷,再看那兩條毒蛇的身子。也躥出老遠,才行墜落,一到地便被怪籐纏住。

    蛇頭雖斷,蛇性猶存。只管掙扎屈伸,蹦躍不已,那怪籐說也希奇,蛇身不掙猶可,越掙糾纏越緊。眨眼工夫,便被纏作一團。

    雲鳳和湘英見了都暗自心驚,對望了一眼,湘英吐了下舌頭,拍拍自己豐胸說道:「幸而有師傅賜的寶劍在手,否則休說毒蛇,便落在這些怪籐上面,我們也難脫身啊!」

    凌雲鳳也不禁伸舌,道了聲:「好險!對了。湘英,你感覺到了嗎?適才倉猝應變之際,接連幾個盡妙奇險的動作,我們的身體俱都懸空,不曾著地,卻端是變化自然。神速無比。想不到那圖解我們初學不多日子,已有這許多妙用。異日悟出深微,火候純青,那還了得!」

    湘英也說道:「是啊,我也感覺到了,不過雲鳳,這裡的怪蛇怪籐太過詭異了,我們還是趕緊離開這裡的好,要不一會不知道會出來什麼呢,要是我們對付不了的就麻煩了。」

    凌雲鳳雖然對剛才自己地功夫心喜,想起如今自己也是進境甚速,膽氣益發壯了不少,可是看見那些密密匝匝地雙頭蛇和彎曲翻動地怪籐,也不禁頭皮發麻起來。

    兩人對看了看,都點了下頭,然後四處看了幾眼,選了一個方向,凌雲鳳先奮力往那面縱去,當然落地之處,俱有籐網纏足,她將自己周圍的籐網斬斷,然後戴湘英才躍過來,接著是凌雲鳳站在原地戒備,戴湘英躍出去,斬斷籐網。

    兩人如此交替,每到一處,須用寶劍將附近一片籐網削斷,才能往前再縱,縱出里許遠的地面,前面才露出來無籐的空地。

    她們仗著身輕能縱遠,約是十幾縱,才出了籐地,兩個人在空中縱躍時,都看見那籐網中不時有小衣小鞋出現,雖然奇怪這些孩童之物是怎麼來的?但是因為忙著逃脫這裡,並沒深想什麼,只是努力觀察著周圍,警惕著其他的危險。

    出了籐地,這時候雨仍未停,這裡又沒有避雨之處,雖然四外大樹甚多,但兩個人有了前車之鑒,也不敢造次,怕上面再有什麼怪物。

    在雨中找了好久,終於尋了一座凹進去的危崖下面站好,勉強能遮擋些風雨,不知道過了多久,那風雨才停了下來,天空的雲層漸開,紅日映空而照。

    兩個人運功蒸乾衣服,走出山凹來,都抬頭向上看去,希望找到來時的路,可是觀看了片刻,仰望雲空蒼莽,山巒萬丈,卻不知道白陽洞在那裡。

    看了好一會,兩個人心裡都明白,自己幾乎是如同天外飛落一樣,再想上去,其勢甚難,都不禁慌張起來,如果回不去就麻煩了。

    仔細尋思了一陣,凌雲鳳說道:「仙山雖然高不可見,但決不會憑空懸立,我記得失足墜落之時,縱起的那一個勢子,至多身子離崖踏空處,相隔不過三兩丈。

    就算被風力所吹,距離山地根腳,也不會差得過遠,可是舉目四望,高山雖多,新雨稍霽之後,多半俱能見頂,縱有幾處高出雲外的,也都不似我們的山峰,可真是麻煩,湘英,你剛才看的怎麼樣,可曾發現了什麼,能不能找到回去地路?」。

    戴湘英搖頭道:「沒有,唉!這下麻煩了,我們好容易得遇曠世仙緣,苦求了師傅收錄,雖然師傅才只見過一面,過了這麼長時間不來,必是有原因。也許是試探我們,能否有這恆心毅力在山中苦修,現在到好,我們好端端捉甚雲兒。一個失足,便成了人間天上,判絕雲泥,無可攀躋。

    萬一這時候師傅恰恰今日回山,他如果不知我們是無心失足,卻當作難耐勞苦,私自離山他去,豈不誤了大事?成敗所關啊!這可怎麼辦?」

    見戴湘英說到最後已經語帶哭音,凌雲鳳也不禁愁腸百結,思考了一陣。卻是無計可施,她不禁心裡感歎,凡人的力量還是太弱了。

    四下望了望,她沒話話找話地開解道:「如今天色雖不算晚,如照我們從空中下墜的那些時候計算,即使真能尋到原來山腳,冒著艱險,穿雲攀登,也非一日半日之功所能到頂。

    湘英,我父親說過。天下事不進則退,終以前進為是,我們地師傅是位神仙,他的神通本領我們都是親見地。我們一定要想辦法回去,在這裡怨哭是沒用的,想辦法吧。」

    聽了她的勸慰,戴湘英也覺得自己太過軟弱了,提起心氣說道:「這麼大的一座山。既無懸空之理,總有它的所在,只要我們不畏辛苦艱危,照前尋去,必有發現之時,走一程到底是一程,這也是對我們的磨練,我們一定要挺住。」

    兩個人互相打了會氣,便坐在地上。把心氣平寧下來,細心揣度下落時的風頭方向,討論了一會,又四下觀望了好一會。

    見天色將晚,兩個人終於選好了方向,都站起來。將氣一提。施展輕身功夫,翻山越嶺。往前跑去,在她們的心裡,回去是最重要地事情。

    一路留神觀察,群山突兀,大半相似,並無一座特別高大,看不見頂巔地,兩個人隨跑著,隨手就採取些野生的果實,連吃帶藏的,腳底下卻不停歇。

    走到黃昏將近,兩人算計已行了有幾十里的山路,翻過了好幾座山頭嶺脊,因為這些山嶺均極高峭險峻,重重阻隔,上下費事,不比平地飛行,路走得雖然不近,如照平時算,前行仍無多遠,仙山渺渺,竟然全無一些跡兆可見。

    眼看山勢越進越高,前面有兩座高山,有積雪蓋頂,日薄西山,斜陽影裡,雁陣橫空,歸鴉噪晚,天色業已向暮。

    兩個人停下腳步,凌雲鳳喜道:「湘英,適才所見諸山,並不曾見山頂有雪的,此時才剛剛看見,我們原來的山,說不定就是被這兩座高山阻住,所以我們非翻越過去,或是到達這兩座山頂,不能看出我們原來山地所在。」

    戴湘英搭手遠眺了會說道:「是啊,不過我估量著前路尚遙啊!這一日內,我們也飽嘗了許多奇危至險,辛苦勞煩,精力已經疲敝。

    我看是需要覓地休息一會了,而且如今日落天黑,路昏莫辨,再要翻越懸崖峭壁,深壑大澗,去攀登比來路艱難好多倍地高山,恐怕不能啊。

    與其賈著余勇,喘息前進,去做那辦不到的事,還不如尋一可避風雨地崖洞,就著殘陽之光,多尋一點食糧,飽餐一頓,坐下用功歇息,養精蓄銳,明天微明的時候,我們便即上路,一口氣攀登上去,到時候如何再說,你看呢?」

    凌雲鳳想了想也點頭稱是,她們四下看了看,慢慢地在山間尋找了好一會,在不遠處找到了一個山窟,而且這個山窟附近,各種果樹,遍山都是。

    兩人先擇好了當晚安身之所,然後把果實一樣樣連枝採取了些,以便明天攜帶,她們提著山果,正要往山窟之中走去,戴湘英忽然一眼看見樹林深處,夾著一棵枇杷樹,果實大如拳頭,映著穿林斜陽,金光湛湛,甚是鮮肥,不禁驚訝,這樣的枇杷為她平生僅見。

    招呼了凌雲鳳一聲,兩人忙跑進林去一看,四外都是桃樹,一株緊接一株,叢生甚密,柯干相交,但是竟然有被打理過的跡象,中間有一塊兩三丈方圓地空地,當中種著這麼一棵枇杷,樹根生在一個六角形的土堆之上,而堆外圍著一圈野花野籐交錯而成的短籬,高有二尺。

    (秦氏兩女是妻子,雙英是妹妹,雲鳳和湘英是徒弟,雙雲是情人,都是日後隨他征戰之人,所以對她們的經歷要寫一些,下章基本就回來了,這兩章主要是寫兩女堅定求道的過程。)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