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血色蜀山

大道小說網 第十六卷 風流雲聚 第一百五十四章 僬僥小人 文 / 醒獅沖天吼

    這時天色愈晚,雲鳳和湘雲也未細看,見著這等希奇珍果,怎麼能不喜歡,就枝頭各自摘了一個下來,皮才剝去,便聞到清香撲鼻而來,果肉白嫩如玉,漿汁都成乳色,雲鳳見果實大得異樣,常年同父親在江湖行走得來的經驗,她先拔下頭上銀釵試了試,看出無毒。

    剛咬了一口,立覺甜香滿頰,涼沁心脾,爽滑無比,心神為之一快,只可惜適才採摘各種果實時邊采邊吃,已經基本飽了,這批粑的肉又極肥厚,不能多用。

    兩人都勉強吃了兩個,感覺是舒服已極,雲鳳一數樹上所結枇杷並不甚多,共總不過三十來個,有心想將它一齊摘走,又想天氣甚暖,離樹久了,如若變味,豈不可惜?反正今日已吃不下許多,不如只採一個回洞,等隔了這一夜,明日起來,試試它變味沒有。

    如不變味,便將它一齊帶走,否則只將種帶些回山去培植,以免暴殄天物,仍任它自生自落好了,想到這裡,和湘英說了,便帶葉摘了一個,連別的果枝一同拿著。

    回身走沒兩步,覺著左腳踹在一個軟東西上,低頭一看,乃是一頂小孩所戴的帽子,形式奇特,質料非絲非麻,與除雙頭怪蛇時,在籐網中所見小人衣履相類,比較編制精絕,色彩猶新,好似遺在那裡不久,猛想起枇杷樹下土堆形式,頗似人工培壅。

    轉近前去一看,不但土堆,那花籬也出於人工編就。盤結之處並還綁有粗麻,不禁驚異,轉頭對湘英說道:「湘英,恐怕事情有些不對啊,開始在那怪籐處看見這些衣服的時候我就奇怪,這半日來。屢次臨高遠望,都未見一點人跡。

    沿途所見,猛惡禽獸,卻不在少,忙著行路,也未睬它,那籐中衣履和這樹下的小帽。俱似幼童穿戴之物。難道這等洪荒未闢地深山,還有人家寄居麼?」

    戴湘英也說不上來什麼,兩人越想越奇,總覺得這事情透著怪異,哪來的這麼多兒童衣物?卻沒有一個大人,這些孩子是怎麼來這裡的?

    仰視夕陽,已墜入山後,月光又被山角擋住,景物更暗,兩人商量只得回洞再說。出林時。見左側有一條沒有草的窄徑,也似人辟,便不從原路上走,特地繞道回去。

    因不知這些孩子是人是魈,兩人有了戒心,又都把寶劍拔出,以防萬一。劍上寒光照在地上。新雨之後,土地上竟現出許多小人腳印。都是四五個一排,成為直行,算計為數定多,林中地上俱是芳草綿綿,獨這條窄徑上寸草不生,兩旁桃林也甚整齊,兩女心裡益知所料不差。

    沿路循跡,走了兩箭之地,才走完這片桃林,到達洞窟前面,兩人匆匆抄山路跑回洞窟,洞外恰好有幾株松柏,就用劍斫削下兩大抱,鋪在地面,權當茵席。

    湘英又搬了幾塊大石,簡單地將洞窟堵塞,以防萬一,雲鳳再拾起兩根枯枝,擊石取火,將它點燃,四外一照,這洞窟不過兩丈方圓,乃是一個天生石穴。

    洞門高可及人,上下四面潔淨無塵,當中地面上卻有一大塊類似油漬的黃斑,用火一燒,聞著一股松子般的清香,猜是松脂遺跡。

    除此之外,絲毫不見有蟲豸蛇蠍盤伏地跡象,足可放心安歇,好在洞已封堵,雲鳳就索性生起一堆火來,對湘英說道:「我們一路走來,鞋襪也都濕透,何不趁著余火,烤它一烤?烤乾了,明晨上路也舒服些,這樣穿著太難受了。」

    雲鳳和湘英都是愛乾淨人,如今雲鳳一說,湘英也覺得是如此,便盤膝坐在火旁,脫下鞋襪一看,鞋底已被山石磨穿了兩個手指大小的破洞,襪線也有好些綻落之處。

    不知道明天又要磨成什麼樣,雲鳳的也好不到那去,而且在今天在怪籐那裡,衣服也被刮破了許多處,兩人正在胡思亂想,卻都似聽洞外遠處有多人吶喊之聲,夜靜山空,入耳甚是真切,兩人對看了一眼,都懷疑是這裡居住的人。

    都連忙拔上半干的鞋,輕輕走向洞口,就石縫往外一看,只見月光已上,左近峰巒林木清澈如畫,到處都可畢睹。

    除那片桃林外,地多平曠,看得甚遠,只聽萬樹搖風,聲如潮湧,與多人吶喊相似,卻不見一個人影,細看並無可疑之兆,雲鳳知是起了山風,一時聽錯了。

    兩人再看天上星光,時已不早,鞋已半干,懶得再烤,便將殘火弄熄,放置火旁,就在松枝上打起坐來,這已經是她們日常的功課了。

    自從進入先天境界後,一直如此,並不睡覺,而是用打坐吐納替代,起初是勤於用功,坐累了歇,歇好了繼續坐,後來功候精進,成了習慣,一直未曾倒身睡過。

    今天雖是過於勞乏,等到氣機調勻,運行過了十二請天,兩人身體便即復原,一夜無話,直接到清晨曙光初露時,兩人同時收功,睜開眼睛,起身後略微走動,雲鳳只覺著百骸通暢,迥非日間疲敝之狀,同每日運功後的情況也不同。

    她想了想後問湘英,她也是如此感覺,雲鳳不覺奇怪起來,沉吟了一會不得要領,只是以為功力又有增加地緣故,就都沒當回事情。

    兩人簡單地吃了幾個果實,卻忽然聽到洞外有了響動,兩人一愣,聲音卻越來越響,顯然不是什麼山風,事到臨頭,兩人心裡都七上八下的。好一會,兩人鎮定了心神後,慢慢地走到洞口,便聽洞外眾聲喧馳,聲如鳥語。又尖又細,腳步甚輕,好似多人在近處飛跑。

    兩人就石隙往外一看,天色已經微明,忽聽一聲驚叫,三五個二尺長短的黑影。從洞窟外飛起,疾如飛鳥,直往前側面土坡之下投去,一瞥即逝。

    雲鳳和湘英的眼光何等銳利,早看出是幾個小人地影子,料是昨日所見無疑,兩人的心裡一好奇。也不管外面的是人是怪。忙將堵洞大石推開,拔劍在手,縱身追出一看,只見洞窟外面已滿積樹枝,堆有尺許高下,看樣子似乎想燒她們的洞窟一樣。

    兩女心裡一凜,知道這些小東西恐怕沒安什麼好心,對望了一眼,便都往土坡上縱去,剛一到達。便見土坡下面一片平地上。聚著千百個鮮花衣帽的小人,每個高都不到半米,僅如三兩歲的孩子一樣大小,卻各佩弓刀,班行雁列,排得甚是整齊。

    中間三把小木椅上,坐著一男二女。那個男地身材略高。相貌蒼老,像是小人之王。面前跪著三人,正在曉曉陳訴,神態急迫。

    雲鳳和湘雲才一現身,那群小人便像蚊蟲聚哄般,嘩地一聲吶喊,如飛一樣分散開來,成了一個橫行,站在小王前面,各自張弓搭箭,作出朝上欲發之勢。

    那小人王倏地從座中起立,走向前面,嘴裡咿呀了一聲,那群小人中便閃出一個小人,戰兢兢地朝雲鳳和湘英走近了幾步,先將手中弓刀擲下,不住地手指足劃,嘴裡咭咭呱呱地說個不休,可惜兩女都聽不明白他說什麼。

    當然也是沒心思聽,她們已經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這麼小的人,卻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他們的樣子就像是一個國家一樣,真是不可思議。

    雲鳳看出這群小人空自人多,好像並無什麼本領,兩人雖然不通他們的語言,但也看出來,這些小東西似乎很害怕她們。

    湘英看著好奇,就想走過去看看,雲鳳一把拉住她,搖了搖頭,她知道如果走近前去,必定將他驚走,所以就站在那裡,對著小人連連招手,引他上前,捉住看看到底是人是怪,湘英也反映過來,知道自己是孟浪了,這些小東西想必膽小的很。

    那小人見狀,仍是怯畏不前,雲鳳拉著湘英一起,也學他將劍還鞘,以示並無惡意,那小王原先疑惑雲鳳和湘英是妖怪,見用火攻未遂,兩人已經追來,要派個人去求和,問兩女要什麼東西,見雲鳳將手連招,又以為想吃那小人。

    看那個自己派出去地小人,只管膽怯不前,恐將雲鳳她們招惱了,亂子更大,就又對身後地人咭呱咭呱地叫了兩聲。

    他聲音沒落,便從身後隊裡面又走出五個小人,內中四個先走上前去,把先派出地那一個小人按倒,從身旁取出籐索捆起,押往小王面前跪下。

    另一個便將衣服脫下,露出一身雪白的皮肉,戰戰兢兢地往坡上走來,兩女這才恍然大悟,原來這些小人把自己當成了妖怪,特地選出一個臣民,來供犧牲,兩人對望了一眼,不禁又好氣、又好笑,本心想考查他是否人類,這麼送上門來,正合心意,暫且由他。

    等那小人走近前,湘英已經按捺不住,伸手提起一看,只見他生得如三歲嬰兒一般長短,只是筋骨健壯,皮肉堅實得多,其餘五官手足,均與常人無異。

    而且他背上還印著一行彎曲歪斜類似象形地朱文字跡,不知是何用意,本來還想問問話,可是這個小人因為受驚太甚,已經嚇昏了。

    雲鳳見他二目緊閉,心頭微微起伏不停,知道氣還未絕,人小脆弱,禁不起挫折,反倒憐惜起來,對湘英說道:「小時候聽父親講些書,說上古有憔僥之國,小如嬰兒,莫非便是這種人麼?可惜言語不通,沒法詢問他一些事情。」

    湘英卻是憐心大起,便坐了下來,把小人仰放在膝頭上,輕輕撫摸他的胸口,想將他救轉,忽聽嚶嚶的啜泣之聲,起自下面那群小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