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網游動漫 > 大唐劍神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三章 靜齋之行 文 / 刀劍

.    哥你說解伯父會同意大姐走嗎?」宋玉致不無擔憂到獨尊堡並沒有見到宋玉華是解暉接待了她們。雖然當時宋師道開口想要接大姐回去的時候解暉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但是宋玉致卻直覺解暉並沒有那麼好說話。

    「玉致耐心等待吧!相信解伯父也是通情達理的人既然文龍和大姐沒有感情與其勉強讓兩人繼續痛苦下去還不如讓兩人分開算了。」宋師道雖然說著安慰妹妹的話但是他的心裡面一樣沒有底。他太清楚世門大閥對面子的看重了越有地位的人對面子就越看重。

    白清兒冷眼看著這一切這件事情跟她沒有任何關係如果不是跟不上劍神她決計不會跟著到這裡來雖然沒有表什麼意見但是她心下卻在嘲諷的冷笑宋師道兄妹的天真這種世門大閥的家主又有哪個是好說話的?

    陰小紀是唯一一個真正不聞不問就是心裡面的腹疑也沒有。在紅樓長大的她習慣了被人安排支配的她突然間要由自已來支配她的茫然不可知外人是無法得知的。

    就在宋玉致焦躁不安之時大姐宋玉華終於出來了看到了宋玉華宋玉致和宋師道兩人不禁一喜她們沒有想到事情竟然會如此順利。

    解暉沒有跟著出來解文龍也沒有出現對此宋師道和宋玉致自然不會去在意了。

    在數人歡歡喜喜地走後。解暉的身影才出現在外院揚手招來一名下人道:「剛剛外面是什麼?」

    「老爺小的派人上前問過他說他叫宋凌雲。」下人恭敬道。

    「劍神宋凌雲。」解暉目光陰冷數念電轉之後才陰沉道:「去請安伽陀法師。」

    獨尊堡外的白色身影自然是宋凌雲知道了靜齋所在他並沒有急著趕去因為他不放心宋玉致和宋師道的獨尊堡一行。又悄悄折了回來給瞭解暉一個警告。

    慈航靜齋江湖上一個美麗的傳說一個神秘的所在一個人間的仙境。傳說靜齋裡出來的每一個都是大美人每一個都凡脫俗。

    她們然於塵世間行走於天山外翩若驚鴻美若天仙。慈航靜齋是寧靜的尤其是在太平盛世。你幾乎不知道它地存在它默默的用慈悲的眼神注視著這個世界。一旦狼煙四起群雄爭霸。萬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時慈航靜齋就出現了以一個救世主的姿態。它會派一個出色的弟子入世替萬民選一個明君它在江湖中的地位之所以然是因為它以萬民為福與世無爭。悲天憫人。

    沒有人能獨自尋上慈航靜齋從來沒有人。就算你知道它位於哪座山脈可是依然是雲深不知處。

    外人很難進入慈航靜齋的男人更難簡直難於上青天。慈航靜齋裡都是美麗的聖女怎容塵世間的臭男人去污穢。

    這是江湖草莽眼中的慈航靜齋一路上宋凌雲聽過不下上千個評價靜齋地版本但是卻沒有一個不推崇靜齋的。

    三天後宋凌雲終於來到陰小紀所說通往慈航靜齋的山路。遠遠看到那個寫著「家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地山門。宋凌雲平靜的心湖終於也湧起了一絲漣漪。

    收攝心神。步上有若直登青天白雲處的山道。宋凌雲現這卻是一個修煉之人的洞天福地。充沛的天地靈氣博地萬物生機。帶給宋凌雲前所未有的安寧。心中那瘋狂的戰意也不自覺平息了下了。

    宋凌雲心中湧起一股微妙地感覺就是自踏入山門後就已經有人知道自已來了。

    這微妙的感覺使他心花怒放。因為那意味著有著至少同層次的高手在那裡宋凌雲不怕對手強大他只怕盛名的靜齋會讓他失望。

    山路迂迴清幽寧恬林木夾道中風景不住變化美不勝收。

    宋凌雲拐了一個彎後景物豁然開朗遠方聳拔群山之上的雄偉巨寒處在翠雲舒捲裡慈航靜齋臨巖角山巧妙深藏地溶入了這令人大歎觀止的美景中。

    「噹!噹!當!」禪鍾敲響滌塵濾俗化煩忘憂。

    宋凌雲心中越清寧加快步伐朝目標進。

    往上穿過了一個美麗的幽谷後才抵達靜齋所在的主峰山腰。山路愈行愈險危巖削立上有山鷹盤旋下臨百丈深淵山風拂過有若萬人嘯叫似正離開人世渡往彼岸。

    靜齋隨著山路迂迴的角度時現時隱說不出地詭秘美麗如仙如幻。

    險道盡處山路轉為平坦易行林蔭盈峰清幽寧逸朝陽下透出林木之上的靜齋翹角凌空殿宇重重閃閃生輝卻自有一股實無華地動人情景。

    在花香瀰漫雀鳥啼唱聲中宋凌雲終抵達天下兩大聖地之一慈航靜齋棗紅色地正門處。

    「咿唉!」一聲不待宋凌雲叫門大門被兩名年輕的小尼打了開來一位貌似中年臉容素淡地女尼當門而立她背後的廣場珀無人跡。雖是女尼打扮卻是沒戴著帽子一頭青絲如綢緞般流淌著似尼非尼的打扮讓人卻絲毫不覺有何不妥彷彿自古以來就是如此自然一般。

    女尼的身影修長優美秀美的玉容靜若止水不見半點波動變化歲月幾乎根本沒有給她留下一絲痕跡。

    在她的身上感覺不出一絲真氣的流動宋凌雲深知那是一種還樸歸真的境界只是離得窺天道還是差上一線。

    如此境界比之宋凌雲也不差多少但是宋凌雲知道此女並不是那個最先感到他地到來之人。單是這兩個足以跨入天道的人物。就可知靜齋的實力確是非同小可。

    雖然是第一次見面宋凌雲一眼就得知眼前的女尼就是當代靜齋的齋主梵清

    女尼合什低喧佛號淡然道:「貧尼梵清惠宋施主你好!大師正在後山聽雨亭等候施主。」她不取法號直接以姓名自稱深得無我無他無一物的佛理。

    「齋主知我?」宋凌雲奇道。

    「以如此年紀就進軍天道除了是小徒口中的劍神自是別無他人。」梵清惠淡淡道。

    「大師何人?」宋凌雲再問道。施主近日必到靜齋。特來與你相會。請施主跟貧尼來到時自知。」說罷不待宋凌雲回答掉頭領路前行。

    宋凌雲糊塗起來不知道這避於塵世的靜齋中又何來什麼大師莫非是靜齋碩果僅存的先輩?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此人必是自已在山門前感應到地高人。

    既然梵清惠不願提前告之宋凌雲遂也不再言語隨著她由主殿旁的碎石小路往後山走去。左方傳來奇怪的嗡嗡聲。宋凌雲看去。原來是個養蜂場。

    左轉右折總見不到第四個人。

    不片晌宋凌雲隨著梵清惠經過一個大茶園香氣襲人而至。地勢豁然開闊山崖盡處一個小亭在一方突出的危巖處險峻非常此刻只見亭頂看不到亭內的情況。

    亭子下臨無極深淵對面峰嶺磋。險崖斧削而立際此仲夏時節翠色蒼浪山花綻放宛若人間仙境。

    左側遠方儼如犬牙陡立的峰巒處一道飛瀑破巖而出傾瀉數百丈奔流震耳水瀑到了山下形成蜿蜒而去的河溪。奇花異樹夾溪傲立。又另有一番勝景。

    梵清惠忽然停步。雖然這裡的景色讓宋凌雲看得目眩神迷卻也恰當好處的停了下來。讓梵清惠略微意外了一番。

    梵清惠柔聲道:「大師就在亭內宋施主請過去見他吧!恕貧尼失陪了。」

    宋凌雲依著聽雨亭的方向穿過一片竹林後驀然置身於後崖邊緣處群峰環伺腳底峰巒間霧氣氤氮在淡藍地天幕下讓人幾不知人間何世。

    在突出崖邊孤巖上的聽雨亭處一名須全白的老僧枯坐於蒲團上。

    老僧地面前放著一塊石碑正以指代筆心無旁地在石碑上撰寫著。

    竟然是那位曾經在少室山腳下以無上佛法幫自已壓制傷勢的老僧。

    他雖沒有抬頭卻似已知宋凌雲的來意輕輕道:「貴客遠來請稍待片刻。」

    老僧能提前預知宋凌雲會至此能知宋凌雲來意也便不足為奇了。

    宋凌雲想起當日相遇的情景直覺老僧行事隨性而至又高深莫測遂大步走去少有的拱手一揖道:「宋凌雲謝大師救命之恩敢問大師如何稱呼?」

    如果當日沒有老僧幫助壓制傷勢宋凌雲就無法撐到得到和氏壁所以救命之恩並沒有錯。

    「老僧璨。」老僧終於抬眼看了宋凌雲一眼答道。

    「禪宗三祖僧璨大師。」宋凌雲不禁吃驚道。三祖僧璨是禪宗最為神秘的人物。根據後世《傳燈錄》與《續高僧傳》的記載提出有關三祖僧璨與四祖道信之間地授受事跡再作研究的參考。如云:「僧璨大師者不知何許人也。初以白衣(未出家)謁二祖。既受度傳法隱於舒州之公山。屬後周武帝破滅佛法師往來太湖縣司空山居無常處積十餘載時人無能知者。至隋開皇十二年壬子歲(公元五九二年)有沙彌道信年始十四來禮師曰:願和尚慈悲乞與解脫法門。師曰:誰縛汝。曰:無人縛。師曰:何更求解脫?信於言下大悟。服勤九載後於吉州受戒待奉尤謹。師屢試以玄微知其緣熟乃付衣缽偈曰:華種雖因地從地種華生。若無人下種華地盡無生。師又曰?昔可大師付吾法後往都行化三十年方終今吾得汝何滯此乎?即適羅浮山優遊三載卻旋舊址逾月士民奔趨大設檀供師為四眾廣說宣心要訖於法會大樹下合掌立終。即隋煬帝大業二年(公元六六年)丙寅十月十五日也。」

    宋凌雲心下轉過這麼一段文字宋凌雲前生曾往少林挑戰得以觀遍少林藏經閣除了易經洗髓二經少林多數經文他都看過。

    也就是說根據史料記載三祖僧璨大師此時應該已經不在人世。但是現在僧璨大師卻活生生出現在自已的面前又是怎麼一回事?

    眼前的事實證明歷史的記錄永遠都是缺失的誰也無法真正知道幾百乃至幾千年前生的事?

    單從以指代筆在石碑上撰寫這一點來看就足以使宋凌雲相信眼前之人是僧璨大師以指碎石容易但要恰當好處的在石碑上留下刻痕沒有圓轉自如的化勁是絕難辦到地就算是宋凌雲也沒有十足的把握做到像僧璨大師這樣每一個字地深淺沒有任何出入。

    僧璨大師自從抬頭看了一眼宋凌雲後就再也沒有抬過頭他地全部心神都放在了撰寫碑文上面。

    碑文是用一種不常見的文字天竺梵文撰寫地宋凌雲知僧璨大師此時定然是進入了一種奇妙的境界那是一種比禪定更高層次的境界整個人徹底回歸自然的契合境界。

    於是乎宋凌雲也便在一旁默默的看著僧璨大師撰寫的正是他後世禪宗的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信心銘》:

    「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

    毫釐有差天地懸隔。欲得現前莫存順逆。

    違順相爭是為心病。不識玄旨徒勞念靜。

    圓同太虛無欠無餘。良由取捨所以不如。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