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蒼穹下的帝國

第三卷 第八章 內閣 文 / 逍遙山水間

    第八章內閣

    過了七月,李雲若開始在公爵府內閣旁聽。

    塞裡斯的行政結構是在原來東方帝國制度的框架下,融合了歐尼式的政治制度形成的:內閣由三名參知政事組成,包括主管軍事後勤的軍務參政一人,主管行政的政務參政一人以及主管法律的法務參政一人,都只對公爵負責。

    但對一屆內閣的提名任命必須得到五年一任的塞裡斯大公士會議的贊同。最簡單的說,至少必須要得到塞裡斯貴族們的承認。因為塞裡斯貴族在塞裡斯的政治經濟生活中分享了大量的權益,公爵本人實際上是絕對無法忽略門閥貴族們的意見的,加之所有塞裡斯公士都有參與政治的權力,也對公爵的行政職權擁有巨大的影響力。

    塞裡斯的傳統裡面,臣子對君王的關係,是僱傭關係。臣子需要效忠君王,但當臣子認為君王不足以讓自己效忠,就可以選擇離開。塞裡斯哲人之祖的孔夫子,就曾經為多個君主服務,當他發現某個君主已經不值得效忠,就選擇離開。

    實際上,東方帝國自第一個持久穩定的大統一王朝第四王朝以來,皇帝的權力就受到大門閥和士子階層的巨大制約,除開少數政治局面不穩定的暴君時代,大多數的皇帝實際上是相當不自由的。比如第四王朝的第一個皇帝,他的後半生一直致力於廢黜不受自己喜愛的太子,但直到自己死亡也沒有能夠成功,因為他遭到了大臣們的強烈反對。

    而塞裡斯所繼承的第八王朝,更是一個皇帝的權力極其弱小的時代。在這個時代,大臣可以很激烈地指責皇帝的過失,沒有宰相和低級給事中的同意和蓋章,蓋有皇帝玉璽的聖旨在法律上僅僅是一張廢紙。而塞裡斯,則繼承和發揚了第八王朝的優秀傳統。

    當然,東方也有皇帝權力不受制約的兩個時代,一個叫蒙,一個叫金,但這兩個時代和真正的東方帝國是完全不同的:在蒙時代,所有的塞裡斯人都被一群叫蒙人的野蠻人所統治,實行的是奴隸制,就連蒙人內部,也是奴隸制度,奴隸對最大的奴隸主皇帝,當然沒有任何制約渠道。

    在金時代,要稍微進步一些,皇帝是最大的農奴主,要求所有的人向農奴主效忠,農奴對農奴主,同樣沒有制約的渠道。最簡單地說,在金時代,臣子是不能選擇以辭官來對抗皇帝的命令的,這是違背道義的,因為金時代的君王與臣子,不是第八王朝式的僱傭關係而是依附關係。

    言歸正傳,在內閣之下,是各部尚書大臣。包括歸軍務參政管轄的陸軍部尚書大臣、海軍部尚書大臣、後勤裝備部尚書大臣,軍事學院教育長,歸政務參政管轄的戶部尚書大臣、工部尚書大臣、商部尚書大臣、教育部尚書大臣、塞裡斯銀行以及歸法務參政管轄的大理寺、立法院、安全警衛局。

    與東方帝國時代相比,可以看出,塞裡斯的政治制度明顯有了相當大的不同。

    讓李雲若想不到的是,內閣似乎要處理相當數量的瑣屑事件,就如現在拿在手中的關於在東部三縣開鑿水渠的報告,在第八街區打水井的報告,部分牧民要求增加馬匹出口的報告等等。

    「趙參政,內閣需要處理這些小事情嗎?」李雲若迷惑不解地拿著手裡的東西對趙德其道。

    趙其德,出身於塞裡斯名門趙家,時任塞裡斯政務參政,伯爵爵位,是趙家家主的弟弟,也是趙瑞的族叔。

    「公子(公爵世子的意思)有所不知啊……」由於天氣炎熱,趙其德一邊抹著寬闊額頭上的汗水,一邊笑道,「參政的事情向來多而雜,不可能處理所有的事件,一般而言,比較小的事情都是由三名參政次官來處理的,公子現在做的就是參政次官的工作。」

    趙其德生得短小矮胖,其貌不揚,又和善愛笑,常常都是一副笑瞇瞇的樣子,人稱「笑佛」,與冷靜、沉默,身材高大修長,五官清秀的族侄趙瑞相比,可以說完全不同。

    但李雲若知道,正所謂「人不可貌像」,趙其德擔任政務參政的八年間,政績相當出色,被評價為「幹練之才」,「若是有宰相,那一定是他了」,是個值得虛心學習的人物。

    「原來如此。」李雲若放下手裡的公文,笑道,「今後還請參政大人多多教導。」

    「讓公子盡快熟悉參政內閣的工作流程也是我的責任……」趙其德抓了把扇子用力地扇著,哈哈大笑。

    李雲若看著趙其德滿頭大汗的樣子,忍不住笑道,「參政大人如此怕熱,不如讓內閣弄個魔法製冷陣比較好,也算是內閣的福利吧……」

    趙其德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笑道,「這裡面可有個著名的塞裡斯笑話,講的就是內閣……」

    「怎麼說?」李雲若倒料不到趙其德如此風趣,也被勾起了興致。

    「這內閣參政院所佔之地,原來是一片荒地,當年為了不擾民,也是故意選的。這地方有個極大的缺點,就是太陽暴曬,夏天能熱死蒼蠅,冬天風大,又冷得要死。年復一年在這裡辦公,有人就受不了,提出是不是能請個魔法師來,做個魔法陣什麼的,哪怕是冰系法師比較貴,弄個風系的吹吹風也行啊。」

    「雖然法師昂貴,但塞裡斯也不是負擔不起,這也不是太大的事情……」李雲若笑道。

    塞裡斯不產法師,甚至連魔法學徒也稀少得很,因此除了在應國王徵召的戰爭中由王國配屬法師,平時需要法師的話都要到外地去高薪聘請。不過法師一向以追求力量為目標,讓他們做這種製冷、送風這樣的魔法陣會讓很多法師感覺受到侮辱,非常困難。

    趙其德哈哈大笑,「公子可就想岔了。這提議一出,內閣參政院就炸鍋了,誰不想自己的公廳(辦公室的意思)涼爽舒適啊,於是各個部門都要求解決問題,最後,參政院下各部門都打了報告上來。參政院一算,這全部都要的話,費用可是好大一筆數字,當時的各個大人都嚇了一跳,這麼一筆錢可不敢隨便支付,怕被塞裡斯人罵啊,於是就往公爵那裡報告。公爵什麼都沒說,在報告上寫了幾個字『著塞裡斯爵士會商議』。這就又推到了爵士會那邊,公子也知道,所謂爵士會,實際上就是公士會不召開的期間,由公士會裡德高望重、時間空閒的貴族來擔任的小型會議,這幫人正無聊呢,立即就與參政院扯皮,就這麼著,一個夏天都過了,決議還是沒有定下來。從那以後每年夏天都會提這麼個事情,但每次都是扯皮,基本上就是廢案了。從那之後,塞裡斯的公士會就成了王國的笑柄……」

    李雲若倒是不知道還有這麼有趣的事情,不由得好奇道,「參政大人,就我實習這段時間來看,我似乎沒有看到公士會發揮作用,這到底有什麼意義?」

    讓李雲若學習塞裡斯的政體,是參政的責任,趙其德當然不會拒絕回答,細細地喝了一口茶,又搖了幾下扇子,趙其德才又笑道,「公士會自然是有出處的,第八王朝信奉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國家的信條,皇帝從來都必須在宰相、官員和讀書人的幫助下治理國家,當時的朝廷裡面,有一種叫做給事中的低級官員,這種官員級別很低,但卻很重要,任何由皇帝和宰相審核過的聖旨都必須要經過他們的最後審查,如果他們的審查不過關,就必須要將其駁回。

    當年塞裡斯剛剛到達歐尼大陸時,還是以第八王朝的政治制度為組織方式。第一代公爵的時候,對於塞裡斯的出路存在兩種意見,到底是在歐尼大陸生根發展還是立即作好返回東方的準備,兩派人爭論不休,而當時的政府裡有三十多名給事中,各自被自己的派系所拉攏,不斷否決對方的意見,導致公爵府完全無法處理事務。

    憤怒的公爵在經過思索之後,將給事中的名額擴大到了二百名,稱作諫議郎,又叫做議郎,以防止給事中被別人拉攏,這就是今天爵士會的由來。而當塞裡斯人富裕起來以後,所有的塞裡斯人都可以受到教育,按照東方帝國時代的觀點,都是士了,都可以對政府發表意見,而這些意見往往零碎不堪,很難操作。最後,就是我們今天的公士會的誕生了……

    大公士會實際上意義不大,他們的主要作用是五年審核一次公爵所選擇的參政,但地方上的公士會就比較有權利了,因為他們可以彈劾地方官員……」

    聽到後面,李雲若就大部分都知道了,他一邊心不在焉地點頭,一邊隨手翻檢著公文,突然,一張公文引起了他的注意:

    《關於邊境一隻比蒙獸人部落要求內附的報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