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玄幻魔法 > 蒼穹下的帝國

第四卷 第五章 獸人驅逐戰(五) 文 / 逍遙山水間

    第五章獸人驅逐戰(五)

    作為右翼,李雲若所在的第一旗隊行進在中軍略前方的位置。已經逐漸接近戰場,野獸的嚎叫,馬匹的嘶鳴,人和比蒙的怒吼、慘叫聲此起彼伏,隱隱約約隨風傳來——

    除了裝甲騎兵因盔甲不方便而無法下馬,所有的人都下馬而行,以節省馬力。李雲若隨著眾人一起慢慢地挪動步子,一邊大口大口地喝鹽水,補充體力。

    經過一百多年的作戰,塞裡斯人對戰爭已經形成了相當嚴密的理解,在歐尼各國狂熱地研究學習塞裡斯人的軍制、戰鬥方式等等的時候,卻很少有人注意到各種細節性的東西。比如,塞裡斯軍隊隨身攜帶的水袋裡裝的是經過合理搭配的淡鹽茶水,可以方便地補充鹽份和水份,防止中暑;又比如塞裡斯人徵召了相當數量的醫生作為士兵;再比如所有的盔甲裡面都有絲製內墊,以避免磨損皮膚……

    由於李雲若的身份比較特殊,因此所有上級指揮官或多或少地都給了李雲若一定的照顧,比如李雲若所在的大隊一般不會做前鋒,對此李雲若心知肚明,但卻沒有提出抗議的機會。就如現在,李雲若的第一大隊所在的地方是右翼拖後的位置,前面一片黑壓壓的腦袋,對戰場上的形勢半點概念都沒有。

    獸人的聽覺遠比人類發達,再加上感覺敏銳的魔獸,人類軍隊的埋伏並不是特別有效的手段。在塞裡斯與比蒙獸人的幾次經典會戰當中,真正以伏擊的手段獲得勝利的,僅有一次,那是在精確計算了地形和風向的情況下才取得的。一般而言,對比蒙的戰爭,是無法以突然性來達成目的的,巨大的馬群所引起的地面震動,使獸人可以在相當遠的地方發現異常。

    下午的太陽明顯更加熱毒,頂了兩個多小時的暴曬,李雲若感覺有些頭暈眼花。為了轉移注意力,李雲若抽出隨身的馬刀細細地擦拭著。

    歐尼大陸上的騎士一般使用長槍和雙手大劍,貝都人則喜歡使用前彎的半月彎刀,而這種從韃靼人手裡學來的後彎型馬刀則成了塞裡斯人的專用騎兵武器。與那種所謂沉重的雙手大劍或者阿爾扎特裝甲步兵軍用的鋒利巨大的朴刀不同,馬刀是不開鋒的鈍器。這是因為鋒利的刀口很容易卷刃,反而是鈍口刀可以利用馬速和人揮刀的速度輕易地切開皮肉和骨骼。世界上只有一種騎兵刀是開刃的,那就是貝都人的烏茲彎刀,這是因為烏茲彎刀超乎想像的鋒利和堅固,使它不會卡在骨骼裡面。

    「上馬——」命令一排一排地向後傳遞,訓練有素的軍人們立即行動起來。

    李雲若騎到馬上,視野立即開闊,遠遠的兩道人浪如同大海上細細的波浪線,相互撞擊,飛濺出紅色的浪花,那是以人血來飼喂的野獸。正在這時,獸人一方的後陣上再次分出一隻軍隊,開始加速,沉重的步伐震得地面微微顫抖。眼尖的人都看得到,那是由魔獸組成的衝鋒集群。

    真金睜大了眼睛,看著眼前令人震撼的一切,呼吸也開始粗壯起來,比蒙彪悍勇猛的血液在他的身體裡燃燒。對一個來自雲頓山區的比蒙來說,這絕對是從沒有見過的大場面。

    「檢查自己的抗魔藍水晶,分發破甲騎士槍——」

    既然要面對巨大魔物,輕薄的馬刀幾乎沒有大的殺傷力,但好在塞裡斯人對後勤一貫重視,輜重車上有大量的破甲騎士長槍可以分發給士兵。

    「對著比蒙的魔獸集團,衝鋒——」

    在李雲若看來,這時候應該以攻擊比蒙的後陣,驅逐比蒙的老幼婦孺以及虛弱的後方才是取勝之道,而這種戰術,也經常被塞裡斯軍隊所採用。但李雲若也明白,指揮官針對比蒙最強魔獸群的攻擊,是因為擔心友軍無法抗住力大無窮,還有魔法助陣的魔獸衝鋒。自己與指揮官所作出的判斷的差別,是在於對友軍是否能頂住攻擊的樂觀程度不同。

    收到命令之後,特別派遣隊這頭蘊藏著無窮精力的怪獸突然發力了,裝甲騎兵旗隊的士兵放下面罩,平舉長槍,開始衝鋒。

    李雲若也開始為自己加持輝煌光環,掛在腰上的比蒙護身符受到了魔法光環的刺激,突然亮起來,散發出一道又一道的魔法波紋。一股力量從身體深處湧出來,讓李雲若精神一震,突然,情況再次發生變化,一道魔法光環從李雲若的槍尖上跳躍起來,籠罩到身邊的林凌身上,隨後,又連續跳躍起來,直到把周圍十幾個人都加持了魔法光環。這些魔法光環又相互共震,使得每一次的魔法跳躍,都加大了魔法的單體效果。

    李雲若與眾人面面相覷地對看了一陣,來不及探詢原因,隨著軍令行動起來。

    首先,是四十具弩車的集中發射,超過四千隻兩米長的破甲箭矢如同蜂群一般撲向密集的比蒙軍隊,迅速地在比蒙軍陣當中開出不少的缺口。人類的弩箭與火油,是比蒙最忌憚的兩種武器,今天也不例外,大量的比蒙武士在長箭釘到了地面上,還站立著的人則緊緊地舉著自己脆弱的木製盾牌,不得不說,以製造武器的技術來看,比蒙連最落後野蠻的阿爾扎特人都不如。而事實上,戰場上的士兵,往往並非最強壯有力的才能活下來,能夠活著走下戰場的,經常都是紀律良好的作戰團隊,這也使得無數自負勇敢的比蒙武士憤悶不已。

    而在近距離上,裝甲騎兵的速度並不慢,在弩車開路的一瞬間的工夫,就深深地刺進了魔獸群當中。

    裝甲重騎兵的攻擊方式,如同大海的波浪,是一層一層地推進的。一般被分成六到十個波次,當第一波開始攻擊的時候,第一層次上的幾百騎兵就會逐漸改變陣型,從一個尖銳的箭頭變成一條間隙很大的、寬闊的平推線,把自己的長槍狠狠地插到敵陣當中。

    由於裝甲騎兵的長槍是雙槍頭,於是就可以倒拖槍頭,把長槍從刺中的敵人身體裡拔出來,並順便以另一個槍頭應敵,但這種刺入敵人身體內的長槍,常常卡在對方的骨頭裡面拔不出來,這時候就要果斷地拋棄長槍,以馬刀接戰。

    隨後,第二、第三波次重複上述攻擊方式,從第一波衝刺後留下的寬大間隙間衝入敵陣,這樣如潮水一般地反覆衝擊在經過四到八次之後,基本上沒有那只軍隊可以保持隊型而不潰散,最終敵陣將崩潰。

    當然,如果敵人足夠堅強而強大,在這樣的攻擊下仍然保持住了自己的勇氣,如風一般的胸甲騎兵就會從遠處掠過,並發射出如雨一樣的箭矢,並在他們驚慌的時候切入陣地,如切牛肉一樣把小塊小塊的敵人分割出來吃掉。

    如果敵人強大到了遭到這樣的打擊仍然士氣高昂,那麼,他們將得到塞裡斯軍人最崇高的敬意——在胸甲騎兵攻擊時撤離下來重新整隊的裝甲騎兵會再次使用長槍來表達這種敬意。

    這樣的攻擊週而復始、循環往復,直到敵人筋疲力盡。

    比蒙的千頭魔獸是以一百頭魔象為主力,周圍跟隨著大量的魔虎和魔熊——根據魔獸魔法的不同,名字也大不一樣,但目前還看不出它們的特點,姑且以一般稱呼來指代。

    左右翼的兩個旗隊也迅速掠過魔獸群,手弩對這些魔物眼睛以外的地方沒有任何作用,大多數情況下只能以戰刀來招呼。李雲若對自己加持了輝煌光環之後獵殺魔像一事記憶尤心,隨著目標的接近,李雲若半踩著馬鐙,將身體放平,然後平舉長槍,毫不客氣地衝著一頭魔象猛地刺了下去。

    就如李雲若所料,結實的魔象皮膚被輕易地貫穿了,三米多長的破甲長槍被深深地扎入了魔象的身體裡,三稜的凹槽裡立即噴出如泉湧的鮮血。魔象痛得長吼一身,用盡全部精力,發出了第一道也是最後一道土系魔法攻擊,大地迅速裂開一條巨大的縫隙,至少有上百人馬落進了這道縫隙裡,反應靈活的人以長槍架住縫隙邊緣,人懸在半空中,但戰馬是沒救了。

    刺入魔象身體裡的長槍顯然是沒有機會再拔出來,李雲若丟開長槍,從倒下的魔象旁邊掠過,又順手抽出馬刀,輕鬆地切下了一頭火系魔熊的前爪,但背上也吃了一記炎爆火球,所幸抗魔水晶和魔象皮甲發揮作用,僅僅弄了一身焦灰。

    抗魔水晶要發揮顯著作用,有兩個必須的條件:一是水晶的數量必須足夠多,數量如果不足,那麼抗魔水晶的效果會顯著下降,但軍隊的數量明顯滿足這一要求;二是水晶的密度必須要大,如果軍隊分散開了,那麼也會對水晶的效果產生影響。

    如果仍然是密集隊型,剛才打向李雲若的火球甚至連碰到李雲若身上的機會都沒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