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大收藏家

第三卷 拍賣風雲 第082章 美人醉 文 / 鬼徒

    第082章美人醉

    正說著呢,張老卻是忽然的發現,王極東的眼睛,猛地盯住了一件瓷器,看了又看,臉色的神情變換,很是詭異,不由得心中一愣,問道:「怎麼了,莫非,這件柳葉尊,有什麼問題?

    「這個,沒問題,……自然是沒什麼問題了。」王極東眼神有些閃躲的搖了搖頭,答了一句,緊接著,又忽而衝著對方問道,「對了,張老先生,您對於這件瓷器,是怎麼看的呢?」

    「哦,你說的是這件柳葉尊?」張老詢問。

    「正是。」王極東說道,許是覺得自己的問題問得有些唐突了吧,王極東還特意的解釋了一回,「因為我自己,本身就是比較喜歡豇豆紅的瓷器的,再看您這件柳葉尊,也是這般的釉色,便按捺不住,好奇的詢問了。張老,您還請別見怪啊。」

    「呵呵,哪裡哪裡。」張老先生倒是開明,既然王極東都說了自己是比較喜歡豇豆紅的,他也自然而然的理解為,剛才王極東的怪異表現,正是因為看到了自己喜好的瓷器了。在張老先生年輕的時候,但凡是遇見一件自己欣喜的瓷器,也會出現情緒上的波動,不要說是張老了,就是其餘的一些收藏愛好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對於這件豇豆紅的柳葉尊,我個人認為,是件光緒時期的仿品,還是比較有把握的。」張老先生說道,「說起來,這還是我收到的第一件豇豆紅的瓷器呢。平日裡,我也是比較看中的。」

    「哦?」王極東心下好奇,「這麼看來,這件瓷器,您上手的時間,應該是挺早了的吧?」

    「也不是很早吧。」張老先生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對於瓷器的收藏,始於我年輕的時候,那會兒,跟著師傅一起,跑鄉下,幾乎是全國各地的一些縣市,都去過了。不過,要說起這件豇豆紅柳葉尊的話,卻是在1993年的事了。」

    「那也還算是蠻早的啊,好歹也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了。」王極東琢磨著,93年那會兒,自己估計都還在象牙塔內「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來著呢,不過,考慮到張老先生的年紀,王極東卻是忽然的發現,其實,93年,對於有些人來說,也是蠻遲的了。

    「怎麼,難道在我這樣的年紀裡,你還感覺不出來,這件瓷器,我收上手的時候,其實是挺晚了的啊……」張老呵呵一笑,接著說道,「當時,是在江門市那邊,那裡的市場中心,有一個很大的古玩區。而且,你說這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說起來還怪了,當時,我只是去那邊考察的,結果,同樣的在古玩地攤上,遇到了一個外省來的人,就在那邊擺了個很小的古玩地攤,沒幾件東西裡,就有這麼一件豇豆紅柳葉尊,雖然底足部分寫著的是「大清康熙年制」,但是,咱玩收藏的人都知道,那就是給一些新手們看的。開始的時候吧,我也沒多注意,只是和那人聊了聊,慢慢地,卻是發現了它的美,簡單來說,那就是數美兼備啊。而且,即便這玩意兒不是康熙本朝的豇豆紅,就其品相來說,也是非常稀有的。碰上此等可遇不可求之事,我自然是開口問價了。攤主也實在,開價2800元,低一分錢都不賣。索性,我那個時候,跑全國,口袋裡也還是有些餘錢的,在古玩地攤上,想要收一件東西,還不算太困難。這不,這件柳葉尊,就這麼的到了我的手上了。」

    「2800元,在當時來說,也算是巨款了吧?」王極東砸吧了幾下嘴,說道,「能在古玩地攤上出這個價格,看來,您老在當時,也是很有魄力的。」

    張老聞言,抿嘴笑笑。對於王極東的追捧,並無意見。一個收藏愛好者,在同行的面前,說到自己得意的收藏品的時候,總歸是有幾分驕傲在的。

    「小王,你既然喜歡豇豆紅釉,那麼,你的收藏裡,也應該有件這般類似的瓷器吧?」張老先是看了看自己的藏品,轉而詢問起王極東來。

    「說來慚愧,」王極東卻是苦笑了一下,「對於紅色釉,說真的,我還是挺喜歡的。不過,不管是豇豆紅,還是郎窯紅,我都還不曾收藏到一件呢。」

    當然,這和王極東才剛進入收藏一行有關,也和這些類型的瓷器,在古玩市場上,本身就比較的稀少,有不少的關係。

    張老就先是安慰了王極東幾句,才接著說道:「唉,這市場啊,真是讓人琢磨不透啊,……說起來,這也是我這麼些年裡,在古玩地攤上,收到的唯一一件豇豆紅瓷器呢,而且還是比較出色的豇豆紅柳葉尊。後來,我到全國各地許多古玩市場,就再也沒有遇到過了。」

    說到這裡,原本還因為自己的柳葉尊,頗有幾分得意的張老先生,卻是失了幾分意興。

    「而要是說到康熙本朝的豇豆紅瓷器,我這輩子,恐怕是沒什麼指望擁有嘍,估計著,也就是能在博物館裡,偶爾看看了。」張老感歎著,還不忘抒發了一下自己的情感,「看過,即擁有啊。」

    「呵呵,張老先生,您可千萬別這麼說。您剛才自己也提過了,運氣來了的時候,可是擋也擋不住的。」王極東說道,「更何況康熙本朝的豇豆紅這樣的藏品,不要說是私人收藏了,就是國內的各大博物館中,全部加起來,也就是那麼幾十件吧?若不然的話,我們這些收藏愛好者,也不會如此的追求了。您說是不是?」

    「誰說不是呢?」張老點了點頭。

    再看博古架上的那件兒瓷器,撇口,短頸,豐肩,肩下削瘦至足,足內凹,器身細長,形似柳葉,故名柳葉瓶。而其通體滿施豇豆紅釉,色調淡雅,猶如桃花,又酷似豇豆的紅色,並帶有綠色苔點,就好比是「綠如春水初生日,紅似朝霞欲上時」,讓人看著看著,欲罷不能,放入是「美人醉」一樣。

    當然了,並不是所有的豇豆紅釉,都是可以稱之為「美人醉」的。

    豇豆紅釉,是高溫銅紅釉中的一種名貴品種,總體來說,和郎窯紅釉齊名。在清雍正、乾隆間佚名者所著的《南窯筆記》中,稱其為「吹紅」,即「豇豆紅」。

    舊說,豇豆紅是清康熙朝所新創的品種之一。後來在景德鎮明御窯廠舊址發現了宣德紅釉器,故認為豇豆紅釉是明代宣德窯的發明。而豇豆紅以其淡粉紅色,猶如紅豇豆而得名,其淺紅嬌艷之色,又好像小娃娃之紅臉或如三月桃花之色,又如美女微醉之紅頰,所以,根據其紅色程度的不同,有「大紅袍」、「美人醉」、「蘋果綠」、「娃娃臉」、「乳鼠皮」等等的稱呼。

    其總體的色調淡雅宜人,造形輕靈秀美,聞名於世,在國內外享有極高聲譽。

    豇豆紅之所以名貴,市場上很少出現精品,連張老先生都僅僅是在古玩地攤上偶然才看見過一件,大多數的,都在一些精品古玩店裡,又或者是私人收藏中,只是因為它比郎窯紅釉燒製的難度更大。在施釉過程中,需要巧妙的處理銅在器身各部位存在的形態,在用還原焰鍛燒時,還要巧妙地放進一點點空氣調解氧氣量,只有這樣才能使非常容易變化的銅色保持美麗的紅色。氧氣如果超過所需的限度,氧化部分的銅會由紅變成綠斑。這本是燒製中的缺點,但卻被人譽為「滿身苔點泛於桃花春浪間」的美麗釉色。正如鈞瓷「入窯一色、出窯萬彩」一般,在渾然一體的淡紅釉中,摻雜著星點綠斑,相映成趣。

    只不過,豇豆紅釉器,在燒製的時候諸多不易,造成其只能是在官窯中少量生產,供皇帝內廷賞用。所以,流傳下來的極為稀少而珍貴。並且,其中的大部分,早年已流散在國外。

    如此一來,尤可知,精美的豇豆紅釉瓷器,是如何的難得一見了。

    張老先生所收藏的這件豇豆紅柳葉尊,雖然不是康熙年間的珍品,卻是和上海博物館館藏的那件「大清康熙年制」的豇豆紅柳葉尊類似,品相很是完整,是非常具有收藏意義的。

    另外,據王極東所知,在上海博物館裡,有著出名的「豇豆紅」八大件。

    任何一個喜好收藏豇豆紅釉瓷器的收藏愛好者,恐怕都會在內心裡暗自的比劃著,自己什麼時候能夠收集全那「八大件」呢?

    「疑,師傅,您和小王在說什麼呢?」忽然的,王平的聲音傳來,「剛才還好好的,怎麼,突然的,我就感覺到氣氛有些壓抑了?師傅,師母可是跟我交代過的,讓您在看自己的這些「寶貝」的時候,可要多往好的方面想想,……」

    「得了,你小子,什麼時候也變得這麼囉嗦了啊?」張老很是不忿的看了眼王平,似乎是在責怪著王平讓他在王極東的面前「丟臉」。不過,王極東看了眼張老先生,怎麼覺得,他在說這話的時候,嘴角還是含著一抹笑意呢?

    「對了,王老哥,你的字,可都寫好了?」王極東適時的岔開了話題。

    「好了,好了。」王平很是得意的衝著王極東眨了眨眼,敢情他也是注意到剛才的氣氛有些壓抑了之後,才故意出面打岔,想要活躍一下氛圍的啊。

    王極東抿嘴笑笑,和張老先生一起,來到了桌台前。

    「我說你這麼些年了,還是一點都沒變啊。」張老先生,率先開口,說道,「就連幾個字,寫得也是歪歪扭扭的,幾跟蚯蚓爬過去似的。」

    「師傅,我這不是平日都忙活著生意嘛。這練字什麼的,可就跟不上您老人家的功力了。」王平解釋著說道。

    「得了吧,就你那點生意,還能忙活啥?」張老瞪了一下眼,「要我看吶,你就是誠心的不想練,完全的靜不下心來,……都說「字如其人」,我不用打聽也知道,你這些年,在生意場上,還是帶了幾分急躁的心思啊。」

    一針見血的話,說得王平一時間,很是慚愧。

    「王老弟,不然,你也來寫幾個?」王平轉移了話題。

    「我看我還是不了吧?」王極東不是不會寫字,要說在以前的時候,他的毛筆字,估計也就和現在的王平這般,說不得,還不如王平呢,不過,現在的話,有了民國的那份記憶,再加上最近一段時間內,偶爾的,王極東還也是會在自己租住的廂房裡,寫上幾個字的。雖然說,還比不上民國的那會兒吧,卻也有了不小的改進。

    若是一開始的時候,王平就讓王極東寫的話,倒也沒有多少壓力,而這會兒王平都已經是真真實實的獻醜過了,他王極東總不好接下來完全的搶了王平的風頭吧?

    王極東的人際關係是挺一般,卻也不會做出這等大煞風景的事情來。

    「小王,你剛才不是還說著,自己對於毛筆字上,頗有幾分心得的嘛。」張老先生許是也認識到了現在的景況,只是如此的嘀咕了一句,也就沒有再提。

    反倒是王極東,在見了張老先生的豁達之後,暗暗準備著,回家去之後,一定要認真的好好的寫一幅字出來,送給張老先生,就當作是一個晚輩來請教好了。

    說到底,在王極東現在的心目中,寫一幅字出來,也不是件什麼費事的活兒。

    「師傅,剛才的時候,我可是聽到你們在說什麼「美人醉」之類的啊……那可是了不得瓷器。」王平衝著張老先生,小聲的詢問道。

    「你也聽到了?」張老先生不作聲色的看了眼王平。

    「那是自然的。」王平很自然的就點了點頭。

    誰知道張老先生,卻是忽然的大聲說了一句:「我就知道你小子,在練字的時候還一心兩用,難怪會寫得這般差勁呢……」一邊說著,張老先生還一邊微微的搖了搖頭。

    王平聞言,頓時只能是很無語的苦笑了一下,完了,還衝著王極東這邊,做了個莞爾的表情。有那麼一瞬間,王極東都覺得,王平的年紀忽然的就來到了二十來歲了。或許,在生意場上忙慣了的王平,也只有在自己的「師傅」面前,才會流露出如此這般純真的表情來吧。

    正瞎想著,誰知道,張老先生又對著王平殺了個回馬槍,提議道:「既然你剛才都聽到了,那麼,我也就考考你好了,這「美人醉」有如何的出處呢?……要是你答不出來的話,說不得,就該好好的懲罰一下你了。」

    「這個,我一時間,也不太好應答啊。」王平蹙了蹙眉頭,一時間,彷彿又回到了最初那會兒,跟隨著張老先生學習收藏的歲月中,「我只知道,關於「美人醉」的來歷,還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張老先生不由得苦笑著看著王平,也不知道說點什麼好了。

    只有在兩人身邊的王極東,倒是「撲哧」一聲笑出來。引來張老先生的一句:「我這徒弟,你瞧瞧,就這麼點出息……真是讓小王你見笑了啊。」

    「我倒是不覺得呢。」王極東笑道,「反而覺得,王老哥是真性情的流露。而且,你們師徒之間的關係,那麼的融洽,很是教人羨慕啊……」

    至於那個「美人醉」的傳說,王平不說,王極東也知道。

    相傳在明朝的時候,有一天,皇帝穿著一件紅袍,從一件白瓷旁經過,回頭一看,突然發現這白瓷被染成紅色,顏色美妙無比,一時間,龍顏為之大悅,於是,就下旨給御器廠,依樣燒出這種紅色的瓷器來。

    御器廠在接旨後馬上佈置任務,日夜趕製,限期完成。但這種紅色釉的呈色極不穩定,尤其是高溫環境下,對窯內氣氛十分的敏感,極不容易燒成。

    期限將至,瓷器仍未燒成,窯工們個個惶惶不可終日,惶恐大禍臨頭。

    在這個時候,就有個老窯工每天都愁眉苦臉的回家來,回家之後也是唉聲歎氣的,一言不發。在其女兒的催逼下,他便說出了事情的緣由,並分析了該瓷器燒不成功的原因恐怕是窯溫燒不上去。那女兒聽後,寬慰其父休息,自己則是轉輾反側,徹夜不眠。在假寐中,忽然得到神仙托夢,說是此器要以女兒身祭燒,便可成功。

    為救眾多窯工,也為救其父,她已打定了以身殉窯的準備。第二天,在窯工們心急如焚而又無可奈何之時,她以探父為由來到窯上,趁眾人不備跳入窯內,待眾窯工和其父清醒過來之後,只見窯內有一股熊熊的烈焰在蒸騰著,眾人卻是哭成了一片。

    待開窯時,滿窯瓷器釉色殷紅,晶瑩潤澤,就像是由少女的血染就的一般。最終,這種瓷器以青年少女的生命為代價,終於燒製成功。而窯工們為了紀念這位以身殉窯的少女,才將這種色釉取名為「美人醉」。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