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總理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七章 司法獨立 文 / 貧道丹陽

    在張曉星的戰列艦壓力之下,港督不得不乖乖地給他們補充了燃油,現在英國正陷入反恐戰爭的泥潭當中,根本無法抽身,如果這裡再發生戰爭,那可就是直接影響到了大英帝國的全球地位了,如果戰爭失敗,他們大英帝國時代恐怕都要終結了。

    司徒拔和英國人戰慄了,但是廣州仍然沸騰了,總是見到英國人欺負他們中國人,什麼時候見到過中國人能夠欺負英國人,但是同位華人,血脈相承的東華共和國居然就做到了這一點,加滿燃油之後,那三艘戰列艦便進入了廣州港內,這次他們可不單單是為了耀武揚威,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

    1924年初,中國國民黨、中國『共產』黨和華夏復興黨三黨合作在廣州建立臨時聯合政府,並且開始在廣東東部行使主權,不過這個政府也只是得到了土耳其蘇俄和東華的承認,跟東華共和國現在的狀況相似,英國人甚至不將關稅清償賠款之後的關余移交聯合政府。

    國家元首是孫文大總統,聯合政府組建政務院,內閣總理廖仲愷,華夏復興黨獲得了教育部長、海軍部長、工商部長和財政部長的名額,而國民黨則獲得了陸軍部長、內政部長和外交部長,而**因為實力的差距,獲得了一些空軍部長、交通部長、農林部長的名額。不過這個聯合政府只是一個臨時政府,三黨領袖都曾經許諾,只要能夠西征成功,將陳炯明趕出廣東,他們就會組建國會,無法在全國實行大選,那麼就在廣東一省實行大選,然後由國會多數黨組建政府。

    但是政府整理之後,復興黨提議成立三黨合作成立中華民國最高法院和中華民國檢察院,由無黨派法學專家王寵惠、王世傑組成這一屆的司法班子,算是實現了中國行政立法權跟司法權之間的分離,華夏復興黨提出來的獨立建立法院和檢察院的時候,遭到了國共兩黨的堅決反對。

    以前法院也建立過,但是那次法院可都是在政府內部,由政府管理,而復興黨這次提議的法院卻把法院放在了政府平等,甚至更高的層次上,他們是要實現真正的司法公正,現在畢竟是亂世,他們的敵人可是那些無所不為的軍閥,而且他們自己暗殺收買的手段也不鮮見,誰也不願意在自己頭上套上那麼一個金箍,不然只能別人打你,你卻不能打別人,那算什麼!

    民國初期的暗殺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不光是北洋軍閥暗殺國民黨,國民黨暗殺其他黨派的人也不少見,其中陳其美暗殺陶成章就是一個明證,殺人者仁恆殺之,最後陳其美也死在了別人的槍下。

    這種情況自然是讓復興黨非常惱火,張曉星直接召集了兩艘戰列艦帶著五艘重巡洋艦開進了廣州港,表面上是威壓英國遠東艦隊,實際上卻是在對國共兩黨示威,讓他們知道,復興黨不光有錢,還有槍。

    這下子可把國共兩黨的人都氣壞了,你自己主張政府指揮軍隊,現在卻拿軍隊來威壓政治,還真是說一套做一套啊!

    「先生,要我看,我們直接終止跟復興黨的合作,直接建立我們的國民黨政府!」此時從蘇俄回來的蔣介石,不禁說道:「只要沒有了復興黨,那個**根本不是我們的對手,我們才能建立真正的民主國家!」

    所有人都用看傻子一樣的眼光看著蔣介石,戴季陶搖搖頭說道:「中正,你剛剛從蘇俄回來,不知道這裡的事情,香港港督司徒拔認為我們的聯合政府中有布爾什維克主義的成員,拒絕向我們移交關余,所以現在政府的經費都是東華銀行的貸款,所以,你的想法不可能實現的了!」

    現在這個聯合政府看起來是三黨基本平衡,但是整個政府都是由東華銀行的貸款支撐起來的,那人家的手軟,有了東華銀行的金幣,很多人就再也難以向前世那樣白手起家艱苦奮鬥了,即便是號稱是最深入群眾最能艱苦奮鬥的『共產』黨,也只是一批有志知識分子,還沒有形成他們的執政理念,此時有了優良的條件,也不願意重新回到以前那種朝不保夕的狀態。

    廖仲愷搖搖頭說道:「先生,我看張曉星並不是那種人,他帶軍艦來可能並不是你們想像的,要威壓我們!」

    蔣介石憤憤不平地說道:「那還能如何,難不成是要送給我們不成?」

    孫文扔下一份電報,說道:「中正,這次你倒是說對了,東華政府決定向我們移交五艘一萬三千噸的重巡洋艦,協助我們建設民國海軍!」

    「什麼?」國民黨眾人不禁驚叫起來,五艘萬噸戰艦,北洋海軍鼎盛之時也未曾見過有如此規模的海軍吧?東華這次還真是大手筆。

    其他人在驚訝這五艘萬噸軍艦,而作為國民黨的財政管理者,聯合政府的

    只有蔣介石仍然嘟嘟囔囔地說道:「海軍部長是他們的魏子琅,這不跟左手交到右手一樣嗎?」

    廖仲愷一皺眉喝斥道:「中正,豈能如此說話,魏子琅是我們聯合政府的海軍部長,不是東華政府的海軍部長!」

    孫中山說道:「中正,這你就錯了,民國海軍建設,將以黃片海軍軍官學校的畢業生為骨幹,以廣東福建等沿海諸省的漁民水手為水兵,建設一支我們自己的國防海軍,張總理在上面說了,我們國家的憲政遲遲沒有成立,固然是因為我們沒有力量,但是更深入的原因卻是,沒有建立一套深入人心的司法系統,政治的對手之間誰也不願意遵守法制,力量不夠的使用暗殺,力量足夠直接用軍事力量干預,那就演變成了軍閥,你們的看法是什麼?」

    蔣介石怒道:「這根本就是在反對先生的『軍政、訓政、憲政』三部曲,他們分明是想要奪取革命政府的主導權!」

    孫中山笑道:「軍政、訓政、憲政是我總結的中國革命的步驟,但是現在看來並不是那麼正確,我參考了一下東華共和國和美國的成立始末,他們幾乎都是在成立政府之後,馬上就成司法部門,並且開始法制建設。就像是華盛頓總統,最高法院是他們第三個成立的政府部門,而接下來地一系列政策都是通過法律的形式實行的,比如銀行法,稅法、償債基金法等等,而東華共和國更是在國家成立之前就已經弄出了一本成熟的憲法,並且在國家成立之後,議會政務院和法院同時成立,並且由德高望重的房英吉教授擔任東華最高法院的院長,軍政是亂世之由,訓政也可能誕生獨裁,只有司法獨立司法公正,才能夠實現民主共和!」

    廖仲愷身在東華作為反對黨首領,自然明白東華的政治制度的源泉,說道:「這麼說來,先生是同意他們的司法獨立了?」

    孫中山笑道:「我幼時以洪秀全為榜樣,長大習文只知道洪秀全此人雖然有救民之志,卻輸在心中無救民之策,於是之後我卻以華盛頓為榜樣,想讓中華大地成為一個真正的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的強國,既然東華能夠在土著列強環伺的婆羅洲,興起一個現代化強國,那為什麼我們就不能以他為榜樣,學習他的策略?」

    孫中山此時在國民黨內部的威望無人能及,既然他都決定放棄自己的三步走的憲政策略,其他人自然也不能反對!

    而與此同時,在『共產』黨內部卻也發生了同樣的分歧,其中最尖銳的李大釗跟陳獨秀之間的對峙,李大釗跟陳獨秀之間的矛盾來源已久,不過此時的『共產』黨說是政黨,倒不如說是學術團體,他們之間的矛盾也是學術觀點之間的矛盾,陳獨秀的「英雄史觀」跟李大釗的「群眾史觀」產生了激烈的碰撞。

    陳獨秀主張強人政治,認為除非逼不得已,群眾的意見斷然不可輕用,在他看來,思想自由等人權內容堅決不允許存在,不然私有財產在人心的消滅將遙遙無期,而李大釗的思想則認為社會主義政治的組織形式應該是民主制,特點是實施人道主義,因此他對張曉星在東華的高福利政策非常感興趣。

    不過在司法獨立上面,雙方卻達成了共識,因為從根本上來說,二人都是學者,他們自然喜歡那種君子政治的形式,所以他們都同意復興黨的觀點,但是黨內一部分實幹派,主張通過土地改革來進行革命的人卻開始反對了,他們的土地革命實際上就是將地主富農的土地剝奪,分給農民,這就從根本上違背了尊重個人資產的法律基礎。

    陳獨秀和李大釗在早期『共產』黨內部的威望那也是相當高的,有「南陳北李」之稱,特別是開始階段,黨內的經費都是陳獨秀籌集的,他為了防止『共產』國際插手**內部政策,拒絕了『共產』國際的經費支持,因此辛辛苦苦地辦報,結果被捕,因此他在黨內的威望絕對是大家長級的,無人能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