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大總理

大道小說網 第一百一十八章 偶遇 文 / 貧道丹陽

    「擇生,聽說這裡的薑汁撞奶和雙皮奶相當不錯,我吃不慣姜味,就來個雙皮奶吧!你來個什麼?」張曉星笑道。

    擇生是鄧演達的字,在東華充當軍事考察員的那段日子裡,鄧演達跟張曉星的關係相當不錯,鄧演達說道:「既然是張大老闆,我自然不會客氣!」

    張曉星已經在廣州整整三個月了,他也漸漸適應了廣州的飲食習慣,實際上所謂的廣東人蛇蟲鼠蟻什麼東西都吃那也不一定,如果你受不了那些東西,廣東也有很多傳統的菜式小吃,而且隨著廣州貿易的發展,從南美來的牛肉,從澳洲來的羊肉,南洋的西米在這裡都能夠看得到,廣州的飲食業也迅速地發展起來,比如他的早點雙皮奶加叉燒包,就是在市中心的一個木質裝潢古色古香的早餐店當中買到的,他跟宋美齡一人一碗水牛奶一籠叉燒包就足夠了,就算是鄧演達這樣的軍人,最多兩籠叉燒包。

    在最高法院成立之後,黃埔軍校也開始招生,黃埔軍校在三月就開始籌備,不過三黨的意見也只沒有統一,畢竟軍校的力量誰都能看得出來,以孫中山先生的號召力辦起來的學校,足以將全國英才吸引過來,成長起來的那些將領可都是人中英才,原本的歷史上國共合作,**黨員加入國民黨員,以國民黨員的身份加入黃埔軍校黨部,將原本兩黨在黃埔學生上的爭奪隱藏在了後面,才讓軍校能夠順利開張。但是隱藏起來,不是解決掉,最終兩黨分道揚鑣,而這些原本能夠為國家國防做貢獻的英才,也在內戰之中刀鋒相見,很多人甚至飲恨沙場。

    因而張曉星提出了反對在軍校內部建立各黨黨部,主張軍隊職業化去黨派化國家化,所有黨派都不允許在軍校當中建立黨部,不過那些黨派反應寥寥,國共雙方都是在為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而建設軍隊,怎麼可能讓軍隊去黨派化?不過這樣矛盾就出來了,雙方在校長和政治部主任這幾個實權位置上,矛盾很大。

    國民黨提議由蔣中正當人校長,由陳誠擔任政治部主任,而『共產』黨則提出了由朱德擔任校長,周恩來擔任政治部主任的,復興黨雖然沒有提出自己的意見,但是對國共兩黨只是提議自己黨內人員,將復興黨人排除在外非常不滿意,復興黨雖然可以通過政府指揮軍隊,但是黨內卻沒有什麼軍事人員,他們能夠提出的人選都是東華國防軍的現役軍官,那些軍官的軍事素質和戰術指揮能力絕對是優秀的,但是在國內的資歷上面卻比不上國共兩黨的人選。

    「這件事情,很難辦,他們已經要開始招生了,但是國共雙方還是要在軍隊當中建立黨部,如果我們不在其中建設黨部,那就在學生的競爭上落後一步,但是如果跟他們一樣在其中建立黨部的話,軍隊國家化又無從談起!」宋美齡俏臉上眉頭緊鎖,歎氣說道:「這件事情難啊,我姐姐說了,就算是先生也同意他們在軍校當中建立黨部!」

    鄧演達歎息說道:「政黨插手軍隊,一旦政黨之間出現矛盾,那麼必然會造成內戰,因此現在世界各國的政治體制都是如此,我真不明白孫先生也要堅持在軍校當中建設黨部。」

    「世界上的領導人大部分都是偏執而自信的,孫先生堅持認為他的三民主義是救國良藥,所以希望使用他的三民主義思想來改造軍人思想,從而實現孫先生心中的理想化的民主國家,而『共產』黨人跟孫先生的思想一樣,可以說雙方之間的目的是矛盾的,現在他們共同合作建設軍隊,但是遲早有一天他們就會走向分裂,走向對抗,我原本希望通過法制建設,將兩黨或者說三黨之間的對抗,拉到議會上,但是……唉!」張曉星也不禁有些無力。

    鄧演達眼睛一瞪,說道:「張總理你怎麼能這麼沮喪,民主共和進程雖然緩慢,但是只要我們不放棄,總有一天會實現,為此我鄧演達願意捐棄這一腔鮮血,為民主共和進我的一分力氣!」

    張曉星跟宋美齡試了一下眼色,宋美齡微微笑道:「說得好,擇生,我們決定推舉你作為黃埔軍校校長,你覺得怎麼樣?」

    「這……蔣中正是日本留學生,又是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的學長,我怎麼競爭得過他?」鄧演達瞪大了眼睛,搖搖頭說道。

    「蔣中正不可能成為黃埔軍校的校長的,因為他已經被我推舉為政務院的陸軍部長了,作為一個從政的政客,以後他只能作為輔助內閣總理的高級官員,對於軍隊事物,他可以過問,但是不能插手,這是軍政分離的基礎!」張曉星知道那位蔣委員長拉攏人心的本事,他甚至不會讓他進入軍隊當中,所以張曉星直接放一個政府高官給他,卻不給他插手軍隊建設的機會。

    鄧演達想了想,既然有張曉星反對蔣中正登上黃埔軍校,那麼恐怕蔣中正也只能作為陸軍部長了,他說道:「既然如此,那我就當仁不讓了,但是縱觀世界強**隊,日本有他們的武士道精神,而蘇俄軍隊有他們的保衛『共產』主義的思想,德國有他們強烈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思想,如果不在軍校當中建立黨部,那應該如何?」

    張曉星點點頭說道:「你說的不錯,有思想有目標的軍隊才是最強大的軍隊,但是如果這種目標本身就是錯誤的,那麼就會使一個災難,世界各國在軍隊當中宣揚的都是愛國主義單民族國家會宣揚民族主義,但是在軍隊當中很少有人會宣揚政黨的思想,軍人不參政,那是現代化民主國家的一個根本,沒有了這一點,政治就會演變為獨裁!」

    張曉星想了想說道:「軍隊的思想,這個簡單,軍隊只需要做到四個字就可以了,那就是『精忠報國』,軍人當中岳飛是最完美的,而這種岳飛精神不只是在於他的赫赫武功,更在於他的忠誠,勝利近在咫尺,卻能服從政府的命令,毅然退軍,這不是他的污點,反而使他可貴之處!」

    「這位先生,按照你的說法,岳飛的那次撤退,反而是他作為完美軍人的表現了?南宋那種軟弱政府,怎麼值得效忠?」一個十幾歲的少年帶著行囊,風塵僕僕地走到這裡,剛剛還在吸溜吸溜地吃著豆腐腦,此時卻忍不住插嘴。

    對於少年的插話,張曉星也不以為意,說道:「軍人是無法選擇自己效忠的國家的,如果當時岳飛選擇清君側,將會如何?」

    少年靜了靜,說道:「那他就會變成一個野心家,而不是萬世傳頌的軍人楷模了!」

    張曉星說道:「軍人的力量是用來抵禦外侮的,而不是用來內耗的,如今正是因為軍閥個人的野心,造成了國家的殘破,如果黨派之間發生內戰,同樣是內戰,但是雙方的軍隊都被自己的思想武裝起來,破壞力恐怕比軍閥內戰還要厲害!」

    那少年歎息說道:「自然如此,按照您的說法,內戰豈不是無法避免了?」那少年對三人的身份也是有所察覺,口氣上很明顯客氣了很多。

    張曉星微微笑道:「那也未必,年輕人,你是來參加黃埔軍校入學考試的吧,你叫什麼名字?」

    「呵呵,三位大概是軍校的領導吧,我叫杜聿明,陝西米脂人!」

    鄧演達宋美齡聽到這個名字並沒有什麼反應,但是張曉星可不同,杜聿明那可是國民黨王牌裝甲部隊的指揮官,崑崙關大戰,整整打了十八天,結果把日軍第十二旅團殲滅,在軍校當中,他的成績或許不是最優秀的,但是他在戰爭當中的表現卻是最突出的,抗日戰場,印緬戰場等等都表現出了他天才的戰爭指揮能力,可以說是國民黨內部最能打的將軍之一。

    更可貴的是杜聿明是個典型的軍人,他並沒有什麼政治理念,碰上了蔣介石,便認為他就是中國的領袖,對蔣介石那是絕對服從,無論是怎樣荒謬的命令,他都會執行,就像是在緬甸戰場上接到蔣介石的命令,向國境撤退,結果他帶領的第五軍在野人嶺崇山峻嶺之間,艱苦跋涉,路上人煙稀少,補給困難,而且蚊蚋成群,又有螞蝗吸血,他自己都差點死掉。

    黃埔三傑什麼的,實際上都已經被『共產』黨預定了,而且黃埔三傑的作戰能力未必有他們的宣傳能力強,因為蔣先雲早死,不便評論,不過賀衷寒跟陳賡的戰績跟杜聿明比較,就遜色了。碰上這個中國第一任機械化部隊的領導軍官,張曉星可不能放過了。

    張曉星笑道:「我是張曉星,這位是澤生將軍,這位是宋美齡小姐!」

    杜聿明連忙站起來,對張曉星鞠了個躬,說道:「原來是張總理,我們省可是讓你弄得十室九空啊,你可是被譽為我們華人營造共和國家的第一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