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6章 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 文 / 風舞靈山
第6章杜畿:孤獨的用間大師()
作為三國時代屈指可數的能臣幹吏,杜畿杜伯侯無疑是個孤獨的背影。
說他孤獨,並不是說他曾經孤身一人獨入虎穴,而是說,像這樣的一位世界間諜史上鼻祖級的人物、被譽為可與西漢蕭何、東漢寇恂比肩的重臣,居然被羅貫中老先生忽略了,後世之人對其知之甚少。
杜畿是京兆杜陵人,按照現在的位置大概在陝西西安附近。他幼年喪父,繼母對他很苛刻,但他卻以孝行被舉孝廉。後避亂荊州,繼母死後,他扶靈柩還鄉,路遇盜賊。同行人紛紛逃竄隱匿,唯獨他帶著棺木無法逃脫,只得跟強盜講道理:「你們打劫是為錢為糧,我身無分文,你殺我有什麼用呢?」
盜賊見這人鎮定且有膽略,還真放了他一條生路。
這次偶然的經歷應該對杜畿的性格、處事之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杜畿後來敢於孤身犯險估計他也回想起了這件事。
杜畿能走上出仕之路是個偶然,也是個必然。
他是個率性而為的人,也是個天才的演說家、辯論家。
他回鄉之後,當時擔任京兆尹的是他的朋友張時,張時見他回來就聘請他為功曹。兩人始為朋友,後成上下級。這杜畿沒理順這關係,平時太隨意了點,被張時批評了幾句,杜畿背地裡發牢騷說:「我沒能力,我幹不好這功曹。行,等著,我要到你老家河東去幹太守,當一回你的父母官。」
這杜畿真辭了官,跑到許昌,交接上當時的侍中耿紀。晚上,這二人抵足而眠,杜畿針砭時政,縱論天下,激動處慷慨激昂,直至通宵達旦。這一來,將隔壁之人吵得一晚沒睡。
天亮之後,隔壁之人敲開了他們的門,劈頭就批評耿紀:「國家正是用人之際,如此國士你不向朝廷推薦,你真是失職啊。」
這人說話太有份量,就像現今的古董鑒定專家,一句話說是國寶,馬上價值連城;說是贗品,立馬扔到垃圾堆裡。
這鑒定專家就是曹操的首席大謀士,政事、後勤總管荀彧。
杜畿得到了荀彧的讚賞,自然也到了曹操的賞識,讓他在身邊干秘書,親自培養。
後來,杜畿就任河東太守,老百姓經常為糾紛來訴訟。這杜畿充分的發揮了他演說的天才,他辦案的方式別具一格:說道理,一直說到你服氣為止。回家以後還是想不明白,沒關係,再來,我再說。
後來,居然河東一地的訴訟案巨減,老百姓都學會了調解。
杜畿一生濃墨重彩的事跡都是在河東完成的。
在曹操身邊幹了一段時間的秘書,曹操發現此人可用,便讓他持節出任西平太守。
這時候,袁紹的外甥并州刺史高幹投降之後又蠢蠢欲動,想連接劉表、馬騰、韓遂再度叛亂。
河東此地便成了戰略要衝。
曹操讓荀彧在官吏中選拔一能臣去鎮守河東,條件是此人必須要有蕭何平定關中,寇恂治理河內的本事。荀彧開口說了一個人名:杜畿杜伯侯。
此時,杜畿已經在赴任西平的路上,曹操轉頭對親衛說道:追,快馬追回杜伯侯。
當親衛追回杜伯侯的時候,估計此時的杜畿會仰天大笑三聲:張時啊張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我杜畿終於完成了我的人生理想,當上了你的父母官。
荀彧告訴了杜畿河東嚴峻的形勢:此時的河東外有高幹的虎視眈眈,內有原太守王邑的抗命不從;而河東的百姓還不讓王邑離職;河東郡掾衛固和中郎將范先又是首鼠兩端,時刻都可能叛亂。你看看得需要多少人馬才能夠前去赴任?
杜畿伸出了一個指頭:「我一人即可。」
於是,間諜史上鼻祖級的用間大師橫空出世。
杜畿並不是為了他「偉大的」人生理想的實現而得意忘形,甘願提著腦袋冒險。
他只是很快的找到自己的有利條件:河東正即叛未叛之時,還未公開同朝廷撕破臉,所以,一開始我性命無憂;其二,河東郡掾衛固和我有幾分交情,這是我開展工作的切入點。
荀彧又問:「那你需要多長時間能穩定河東的形勢?」
杜畿還是伸出了一個指頭:「一個月。」
杜畿單人匹馬上任河東,中郎將范先跟他卻沒交情,首先就想先殺掉他。衛固念及過去的交情,說道:「畢竟我和杜伯侯相交一場,這樣吧,把他嚇走就算了。」
於是,范先先後殺了太守府的郡吏三十餘人。
杜畿沒走,卻已嚇得戰戰兢兢,唯唯諾諾,對二人的行為舉止更是不敢說半個不字。
衛固、范先被杜畿的示人以弱的韜光養晦計謀迷惑住了。此時,高幹的叛亂計劃並未準備好,這二人見杜畿軟弱可欺,為了拖延時間,便把他迎進了河東太守府,舉行了上任儀式,以延緩曹操的大兵入境。
杜畿就任,立即任命衛固為都督,將河東郡的軍事指揮權全都交給了范先,讓他們防範之心都踏踏實實的放進肚子裡。他只是提了個小小的要求:我既然為太守,好歹也是一地方最高長官,以後太守府無論事情大小我們商量著辦。你們當主帥,我給你們當參謀,你們看行嗎?
杜畿如此,只是他一肚子的壞水沒地方倒,正好找到兩個實驗品來檢驗自己謀略的有效性。
衛固、范先擴大勢力要徵兵。杜畿馬上獻上一良策:「不能公開的徵兵,一徵兵,老百姓以為要打仗,肯定要逃亡。你們衛家、范家都是大族,家裡有錢,不如用錢來募兵,慢慢的壯大實力。」
衛、范二人頻頻點頭:言之有理。
結果,下面募兵的將校大吃空餉,虛報人數,錢花了不少,兵卻未征到幾個。
有了部隊,就得訓練,訓練很辛苦,士卒們牢騷滿腹,屢屢有逃亡的,衛固、范先又來問計。
杜畿眼睛一眨,又是一良策:帶兵之事,愛兵如子為上。士卒逃亡乃是想家,不如讓他們平素家去,有事再集中。如此即省了軍糧,他們也就不會逃亡了。」
二人大悟,即刻讓各將校帶兵回家,有事再來集中。
那杜畿又說了:「我是一方太守啊,我得去各縣巡視巡視,被人簇擁著感覺真好。」
二人深表理解,權力的**是人性的本能,應該應該。
於是,杜畿暗交了不少朋友。
高幹起兵造反,衛固、范先舉兵響應。這才發現,要麼花名冊上的人都是編造出來吃空餉,要麼手下的將校連人都找不到。只得強行拉夫,四處劫掠。
而杜畿呢,卻帶著幾十名親信跑到一個城牆堅固的縣城,據城自守。平時暗交的各縣眾人一看戰亂開始,馬上帶著人紛紛象杜畿靠攏。杜畿幾天功夫便募集了四千人。
高幹大軍到了,攻城未果,只能望杜興歎。
後來曹操派遣鍾繇、夏侯淳率大軍到來,剿平了叛亂。
杜畿此後在河東太守的位置上干了十六年,每每提拔到朝廷,過不了多久又將他派回來,這河東不僅地理位置重要,非杜畿不可鎮守,而且經過他的治理,河東已成為曹魏的糧倉。
關西馬騰韓遂叛亂,曹操親率大軍與之對峙多日。幾萬人的糧草全部由河東一郡供應,戰爭結束的時候,清點庫存,河東尚有二十萬斛餘糧。曹操一激動,給杜伯侯加官進爵。
後又征漢中張魯,從河東郡調集民夫五千人隨軍搞後勤運輸。千里之路,這五千民夫竟然沒有一個逃亡。還豪言壯語的表態:縱使屍骨不還鄉,也不可負我府君。杜畿教化民眾之功可見一斑。
杜畿在河東年間,不僅勸農桑、興水利,薄賦役,還大力興辦教育。很多年後,河東一地儒生最多,尚學之風最濃。史書評價「河東常為天下最。」
曹丕稱帝之後,杜畿封侯,調往帝都,後為曹丕建造樓船,在孟津渡試水,船覆而亡,時年六十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