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142章 留縣模式1 文 / 風舞靈山
第142章留縣模式1
這樣想著,彷彿自己看到了新的一層境界。
孟良就這樣又在鳳翔城住了幾天,白天便到工場、集市、農家走鄉串戶,和鳳翔城的老人們聊聊天,瞭解一下生活狀態,他還特意去落霞村的牧場陪伴萬老漢放了半天羊,聽老漢絮絮叨叨講著這幾年的人事變遷。
老漢的孫子萬柱子已經成親,眼看著就要抱重孫子了,老漢很滿足,再也無所求,只是囑咐孟良,照顧好萬三兒。這丫頭太倔了,拿定了主意誰的話都不聽,孟良也無可奈何。
鳳翔城的變化並不是很大,唯獨讓孟良感到驚奇的是諸葛雲英開的紡織工場發展迅速,已形成了紡紗、織布、印染、成衣一條龍生產線,成衣更是銷到了交趾一帶,鳳翔城的青壯婦女大部分都在這裡做工,三班倒,幾乎不停機。一打聽銷量,這成衣的銷售量居然已經遠遠的超過了瓷器,只是比鐵器工場略微差一些。
紡織工場的訂單中,軍隊的成衣和旗幟佔了很大一部分,大概是孔明做了工作,諸葛雲英每年主動拿出利潤的兩成作為稅收上交,這讓大家都沒什麼話說。
孟良暗道,原以為鳳翔城是孟家的產業,看來今後要修正為孟家和諸葛家的產業了。
在鳳翔城的最後一天,孟良叫上史渙特意去了桃花源。這桃花源就是孟良一開始來的地方,現在已經發展為百十人的村落了。這裡的人主要是以養魚和種植葡萄釀酒為生,這些村民都是萬大叔遷進來的,也是萬家的奴隸。
桃花源這名字是孟良起的,他始終在想有一天自己急流勇退,就回到這裡釣釣魚,喝喝酒,了卻殘生。所以,竹林裡的那棟竹樓始終保持著原貌,竹林也沒人砍伐。
孟良走進院落的時候,院子裡突然竄出一條狗,跟前跟後快樂的叫著。仔細一看,原來是呂掌櫃當年送他那條丹丹。
丹丹已經老矣。當年,孟良率軍出擊黃巾的時候,丹丹就交給了萬三兒,它一直跟著萬三兒生活,前些日子,萬三兒去下邳開酒店,就把它托付給萬老漢,誰知這丹丹自己跑回了這裡,獨自守著這棟空樓,那裡也不肯去。
孟良摸著丹丹的頭,沉思了好一會,莫非這就是宿命?
臨走的時候,孟良付了一筆錢給一家崔姓的村民,委託他好好照顧丹丹,每天保證它的吃喝。那丹丹好像是明白了什麼,一直將孟良送出了很遠,它彷彿已經預感到,這是和老主人最後的一次見面。
孟良又和黃月英長談了一次,這是他這幾天思考的結果。
他告訴月英:「我知道你不會委屈自己在這寧靜的鄉下當一輩子的教書先生。我的意見是這樣,你還在這裡委屈幾年,畢竟,現在的社會狀況你也知道,婦女拋頭露面做事現在是不可能的,勢必讓我們集團會遭到社會主流更大的抨擊。我找尋找一個機會,讓婦女們能夠出頭露面的機會。先從民間團體開始,等做得有聲有色之後,再逐步步入政界,這樣大家好接受一點。」
黃月英問道:「慈善總會?紅十字會?」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先發動將領、官吏們的家屬搞一些募捐、賑災活動,再慢慢鋪開,到時候,我會安排你來主持這個機構,給你步入政界的機會。」
黃月英直截了當的說:「我看中權力,我想在權力上過把癮,這個要求不算高吧?」
「那你想幹什麼?」
「以後我來主持特務工作,這個比較刺激。」
孟良半開玩笑道:「那豈不是我的性命都掌握在你的手裡?你的野心太大了,如此玩下去,我的安全都得不到保證。」
黃月英不以為然的撇撇嘴說:「你這人心眼深著呢,別以為我不知道,你手裡還有一條暗線。我不知道你布這條暗線的目的,但我知道它確確實實存在。韓公至,還有在留縣碰到的田舉、闞清都是這條線上的人,是不是?」
孟良搖頭:「錯了,這都是呂線上的人,韓公至只不過手裡頭有一筆經費方便開支。田舉等人都在闞澤手上。過去名單都在呂掌櫃手上,我都不清楚有多少人。闞澤接手後才慢慢理順的。」
黃月英似信非信的看著他:「反正我不管,你要覺得我一個女人拋頭露面不方便,那我給闞澤做助?」
「現在說這事為時過早,以後再商量吧。」孟良敷衍道。
黃月英摟住他,膩聲的說道:「反正在心裡我就是你的人了,你可要在心裡給我留個位置,切勿相負才好。」
「哎,你別這樣,這小女兒態不像你的所為,我都起雞皮疙瘩了。」
「他娘的,敬酒不吃吃罰酒,非得我強暴你才爽啊?」
「來就來,誰怕誰啊。」
孟良讓人帶信給彭城國相任峻,讓他自去留縣縣城等候,自己則帶著史渙先到了留縣城東的徐家鋪子。
在下邳遣返不願當兵的人中,有個姓徐的四十多歲的百人隊隊長就是這裡人,他說家裡開了不少新田,忙不過來,要求遣返回家。
孟良當時還說,以後有機會去留縣會來徐家鋪子看看他,沒想到這沒過多少時間就真的來了。
徐家鋪子是個只有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村裡只有一口當家水塘,全村人吃用用水、莊稼灌溉全部是它,現在卻是溝渠相連,跟那當家塘壩連在了一起。
孟良帶著史渙等數十人來到了村裡,其餘人都在山坡上休息。孟良擔心人多進村擾民,尤其是馬匹有可能損害莊稼。
老徐剛剛回來,村裡人都知道他,帶到他家裡,家裡人卻說他下地幹活去了。他老母親讓他媳婦去田里換他回來,孟良說,不用了,我們正好去田里看看,你給指個方向就成了。
一行人很輕易的在田里找到了老徐。
老徐帶著兩個兒子正在田埂上種桑樹,見孟良他們過來,老遠的便認出了他,忙吆喝著兩個兒子叩拜行禮。
孟良制止了他,和善的說道:「老徐大哥,別那麼多講究,我們就是來看看你田里的情況,你們繼續忙,我們看看就去縣城。你們這是在幹什麼呢?」
「這是任縣長規定的,田畝之間的田埂距離必須要寬半丈,說是好種桑樹,還讓家家戶戶養蠶,縣裡定時派人下來收購蠶繭。我們的蠶繭都送到鳳翔城繅絲織絹呢,聽說那兒有個很大的紡織廠。任縣長說了,以後等蠶繭多了,在留縣縣城也開個工場,我們的蠶繭還能賣的更貴。」
「哦,發展副業,讓你們掙點零花錢,這個主意好啊。」
「是啊,不光是蠶繭,家裡還養雞養鴨養羊養豬,水田里還養魚,就是人手不夠。任縣長規定,八歲到十五歲的孩子必須要去讀書,不讀書的罰款很重的。我家原來還有七八條羊,後來孩子們去讀書了,就沒人放了,全賣給別人了,真可惜。孟大人,你說吧,這孩子識幾個字、會算數就行了,讀那麼多書幹嘛?都成了秀才誰來幹農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