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穿越之顛覆三國

第1卷 第168章 賈詡橫空出世1 文 / 風舞靈山

    第168章賈詡橫空出世1

    此話一出,在場的人都笑。那荀爽點頭讚許道:「州牧果然性情中人,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伯樂原名孫陽,被秦穆公奉為伯樂將軍。後人皆以伯樂稱之。」

    孟良一聽,趕忙向孫平拱手致歉。那孫平微微一笑說道:「我觀州牧所乘之馬有幾分來歷。這馬來自大宛國,此馬有兩個特點,一是走夜路非比尋常,跟白日沒什麼區別。這馬夜視能力超出常馬;二是此馬特別記路,只要走過的路定然不會錯。此馬名為紫騂,世人皆不識也,不知如何到了州牧手裡?」

    孟良原以為這是一匹普通的大宛馬,不料卻是匹有來歷的名馬,大喜過望,忙答道:「此馬乃是董卓大將華雄所乘的戰馬,得孫破虜將軍厚愛,轉贈於我。」

    孫平點頭:「馬是好馬,州牧飼養的有些不得法,餵養的馬膘太厚。若不棄,且將馬交與我,我替州牧飼養一陣。」

    孟良正愁找一個懂馬之人來培育新品種,未來建立一支重甲騎兵,不想,得來全不費工夫。

    一行人告辭的時候,孟良再三對荀爽致意,讓他早來徐州。

    孟良部隊在荀家別院得到了充足的補充,路上不再停留,趕在約定的時間到達了指定的地點。曹操部也是剛到,一面紮營,一面派夏侯淵率騎兵隊前去滎陽哨探。

    孟良介紹荀悅給曹操認識,曹操毫不掩飾自己的羨慕表情,抓住荀悅的手從老爺子荀淑開始問候,一直問到荀家這一代的傑出人物。

    那荀悅說道:「我二叔的兒子荀彧荀文若長於謀劃,思維慎密,且善於識人。南陽名士何顒曾說他有王佐之才。若得他為謀主,內事調度全然不用費心。可惜,數日前他舉家遷往冀州,但袁紹必不能用之。此外,荀彧的兄長荀衍荀休若、荀諶荀友若,子侄輩的荀攸荀公達都是俊傑之才。」

    曹操掉頭對毛玠說道:「速速記下姓名,待此間事定,立即派人去冀州相請。」

    孟良啞然,這好像是荀家的傳統,都善於為自己家族打廣告,搞推銷。荀家人還善於佈局,當時看曹操和袁紹都有王霸之氣,便讓荀彧依附曹操,荀諶投靠袁紹,而荀爽和荀攸則高居朝堂之上,相互呼應。

    曹操不好意思明著挖孟良的牆角,再三致意荀悅:「仲豫名門之後,博學多才,定有所教我。」

    那荀悅也不客氣,隨口說道:「為政之道,無非養生、正俗、章化、秉威、統法。做好這五節,則政通人和。」

    曹操擊節讚歎:「仲豫果然名不虛傳,這十個字正是為政之要,願聞其詳。」

    荀悅見曹操虛心求教,也頓有知遇之感,從背囊裡摸出一卷書來,說道:「荀悅近年來所思所想皆錄於其上,請曹公指正。」

    曹操鄭重的雙手接過,感歎道:「曹操福薄,如此高才竟不能為我所用,可歎可歎啊。」

    儘管後世之人對曹操褒貶不一,甚至認為曹操是真小人,劉備是偽君子,但曹操惜才愛才的這份熱情很難有人無動於衷,這就是為什麼曹操帳下英才匯聚的原因。

    那荀悅略帶歉意的說:「我與孟州牧本有淵源,此番又是奉我六叔之命投效。曹公的好意心領了。若能得到荀彧,其才遠勝於我。」

    正在此時,夏侯淵來報:「主公,我等巡哨,在道上截得一行車駕。車駕中一婦人自稱何太后,還說弘農王也在此。」

    「什麼?」室內之人一起站了起來,孟良更是驚詫不已。按照史書記載,少帝劉辨和其母親何太后此時已被董卓鳩殺,何以出現在這裡?

    曹操忙問道:「車駕現在何處?」

    夏侯淵答道:「就在帳外。」

    眾人一起湧了出去,曹操定晴一看,忙拉上孟良拜伏於地:「原西園典軍校尉,奮武將軍曹操曹孟德,徐州州牧、建業將軍孟良孟天祐拜見太后、弘農王。」

    眾人跟著曹操一起拜倒在地。

    何太后說道:「眾卿都免禮吧。你們這是意欲何為啊?」

    曹操不答,反問道:「太后這是去哪裡?」

    何太后說道:「董太師令我等遷往長安未央宮居住。」

    「董卓這賊子現在何處?」

    「尚在洛陽,到處徵用民夫修補洛陽城牆,我等臨行時,在西門城牆處見了一面。」

    孟良更是驚愕不已。按照時間,這幾天董卓應該在洛陽大量驅趕市民遷移到長安,跟著就是一把大火焚燒洛陽了,怎麼會現在徵用民夫修建城牆呢?

    那曹操眼睛裡反覆打量著何太后以及弘農王,臉上陰晴不定,過了一會,像是下了決心,號令道:「曹子孝,你帶本部人馬護送何太后和弘農王去陳留居住,路上嚴加保護。」

    這時,史渙派出的中軍偵騎也回來了,還帶了一個本地的樵夫。孟良將那樵夫叫過來,問道:「這幾日從洛陽往西的車仗多不多,行人多不多?」

    那樵夫答道:「前些日子,每天都有大量的車隊往西去,這段時間倒沒什麼了。倒是從西邊運往洛陽的糧草日益增多。」

    孟良不知道,由於他的到來,整個三國的歷史已經發生變化了,而他猶在以史料上的記載來推斷事件的發生。

    正茫然間,忽然四周殺聲大起,一面繡著「徐」字的大旗出現在谷口,後面是一排排的西涼騎兵,有四五千之眾。

    高順率本部人馬乘著黑夜悄然離去。這事由呂布報知董卓,董卓並未在意。高順只是并州軍的一個小小的校尉,所部人馬不過七百餘眾。

    董卓此時收編了并州軍,接管了西園校尉部,又將何進的弟弟何苗所部的軍隊都招降了,如此,董卓部已經達到十萬餘眾。七百人對於十萬部隊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麼。

    那董卓正是用人之時,不僅沒有怪責呂布,反而安慰道:「我將河東一地劃著你的徵兵範圍,你可令手下得力之人前去招募士卒,補充兵源。」

    一邊的謀士李儒卻對此事件警覺起來。

    他知道,董卓除了西涼人馬,大都是新收編的,人心不穩。自己鼓動董卓廢帝,現在看來操之過急了,這明顯是一步臭棋。各路諸侯現在就以此為借口興兵討伐。現在各路諸侯環視於外,朝廷大臣不合作於內,正是內憂外患之時。

    如果諸侯、大臣暗地裡煽動新降的將領士卒響應諸侯的討伐號令,都如高順一般作為內應,那虎牢關、汜水關以及洛陽城皆危在旦夕。

    這李儒一面加緊讓人將洛陽城裡的財富、人口往長安運送,一面加強了暗地的巡查。

    這一日,李儒來到了汜水關。這汜水關現由董卓的心腹將領李傕鎮守。

    李儒見李傕帳內燈火通明,隱隱有人聲,便潛在帳外,側耳竊聽。

    只聽的帳內有一武威口音的人正在勸說李傕:「將軍乃董太師心腹將領,應該犯言直諫,董太師自然會明白將軍的忠心。目前董太師遷都之舉實在是自取滅亡之道,長安自赤眉之後殘破不堪,遷都則要耗費大量的財力物力,這且不論它。洛陽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它是控制中原一個樞紐。佔據洛陽,有虎牢關、汜水關為屏蔽,地形佔優,易守難攻。更重要的是可以此為據點,俯視中原,威逼幽冀二州。得洛陽,則中原在握,難道太師竟會把中原大好的地帶拱手讓與各路諸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