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268章 勾心鬥角袁家班1 文 / 風舞靈山
第268章勾心鬥角袁家班1
這番話說的孟良眉頭直皺。這本是佈置如何應對董卓集團可能採取的行動,做好支援豫州、兗州的防禦。可這馬謖偏偏為了顯示自己的戰略眼光,在不適當的場合說了不適當的話,這話會讓在座的將領們產生僥倖心理。另外,作為行軍司馬,你的任務就是將雙方的力量對比介紹清楚,我們應該應對的策略提出來即可。
但在這種場合,孟良不好直接指責馬謖的做法,他對董卓的判斷確實是正確的,這也是徐州高層的一致意見。孟良斟酌著詞語,開言道:「今天的會議是佈置戰術層面的事,對戰略方面的問題,大將軍府已經有了基本的判斷。但是,我要強調是,戰爭,一切皆有可能,更何況我們的對手裡有個不按常理出牌的賈詡,大家切不可掉以輕心。現在,我命令,臧霸,你引軍二萬五千人進駐小沛,防範豫州方向。」
臧霸起身行了個軍禮,聲音洪亮的答道:「是。」
「孫觀。」
「到。」
「你引軍兩萬五進駐琅琊郡,兗州方向萬一有異動,你部立即開往濮陽。」
「是。」
「劉辟率軍兩萬駐守下邳營地,作為戰略預備。霍峻任下邳警備軍總指揮,全面接管下邳的防務。魯肅總節制徐州的軍務。尤其要注意一點,各軍要搞好與曹操盟軍的關係。散會。」
會後,馬謖特意等到眾人散去,從懷中摸出一卷地圖,鋪在桌上,對孟良說:「大將軍,這是我對曹袁之戰推定以及我軍應採取的對策,謹供大將軍參考。」
孟良攤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標注著很多的數字,背面上也用蠅頭小楷密密麻麻的寫滿了字。簡單的掃了一眼,對馬謖說:「馬侍郎,你辛苦了,我會認真研究你的意見的,你現在要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豫州、兗州方向,確保萬無一失。」
「是,卑職會盡到自己的職責。」
馬謖立正,敬了一個標準的軍禮。然後退後一步,靜靜地等待孟良的咨詢。
孟良這才開始細細推敲馬謖的推斷。
馬謖的建言分析得很詳細。他認為,曹袁之戰應該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相持。袁紹大軍壓境,曹操應該以防禦為主,依托後方跟袁紹打消耗戰,增加袁紹的糧食供給困難;第二階段是襲擾。待袁紹的補給線拉長,曹操應以多點出擊,襲擾對手,爭取在各個點上依靠運動戰多消滅袁紹的有生力量,為最後的總攻做好準備;第三階段,反攻開始,由兗州、青州兩個方向對冀州進行突擊,以全殲袁紹三十萬大軍為目標,一舉拿下冀州,並快速的攻佔袁紹新得手的幽州。
由此,我青州部隊也應依據三個階段的特點進行戰術佈置,有效配合曹操的行動。最後,特別強調,鑒於曹操的首席軍事謀士郭嘉善出奇謀,不排除趁袁紹後軍未繼,前軍立足不穩之時,在一開戰便全軍突擊,取得勝利後再回歸防禦之策,以此來提高將士們必勝的信心。
這份報告看得出,馬謖確實用了腦子,他沒到實地,僅根據有限的情報便做出如此推斷實屬不易。孟良感慨,這是個人才啊,還是得想法用其所長。
他想起歷史上諸葛孔明南征孟獲之時,馬謖那句著名的建言: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將為下。孔明依言而為,確保了南疆直到蜀亡一直未反。便開口問道:「你長兄馬良跟五溪蠻族一直有交往,對蠻族的生活習慣,風土人情都有瞭解。想必對如何治理蠻族有經驗,你有時間多向他討教討教,梳理出一個基本的思路,不一定要太細,但,在大政方針上要有一個完整的指導意見。趙雲部拿下建寧之後,很快就面臨著治理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北上攻蜀很可能會腹背受敵。」
馬謖不甚明白孟良的意思,他本屬大將軍府,是軍職,而蠻族治理則是丞相府諸人的職責所在,現在讓他去考慮蠻族治理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還是讓他動員他兄長馬良出仕為徐州效力?
他試探著問:「大將軍有意招我長兄馬良出仕嗎?」
孟良呵呵一笑:「馬氏五常,白眉最良。能得你長兄輔助自然是再好不過,不過這事不用你操心了。孔明與你大哥交好,已經將他們說動,此番你家四位兄長都願意出仕徐州。」
後來,馬謖突然想明白了,自己要想在謀士方面出頭太困難了,孔明、魯肅、徐庶、劉曄那個不是如日中天的頂級謀士,要想超過他們需要花出很多倍的努力。孟良的提議倒是開闢了另外一番天地,不如專攻少數民族治理問題,以後徐州發展起來了,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很快就會上升到首位,那時候自己可是有了大大的用武之地。
後來,馬謖從南疆到夷州,又到北方大漠,一直擔任著守疆大員,成了徐州集團蠻族治理的第一人。
鄴城。
袁紹冀州刺史府。
袁紹正召集眾謀士討論孟良派人送來的沮授失蹤的通報,研究對策。
謀士辛評首先開言:「看出事地點,為泰山郡與琅琊郡交界之處。劫匪選擇這個地點很玄妙,兗州、徐州都有嫌疑。而從徐州孟良派專人送這封信的舉動以及來信的內容上看,這孟良不似作偽,莫非真是兗州所為?」
袁紹點點頭:「言之有理,孟良拒絕了我們的結盟要求,態度正大光明毫不含糊,想來也犯不著暗自扣留我們的使者。只不過,尚兒生死未卜,讓我心煩意亂,這該如何是好啊。」
審配審正南在一眾謀士中與郭圖一直暗暗較勁,形成了兩個小山頭。審配、逢紀支持三子袁尚,而郭圖、辛評則緊跟袁譚,一涉及到出謀劃策這類事情,兩個山頭便會發生衝突,在袁紹面前各顯其能。
而田豐、沮授則是特性獨立之人,一心只忠於袁紹,可惜作為當事人的袁紹並未看清這點,反而在他們之間玩起了平衡術。經常用一派打擊另外一派,保持著各個山頭之間均衡。
歷史上的袁紹優柔寡斷,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最後導致敗亡,這是他性格因素決定的,但大家往往忽略了袁紹一直在眾謀士之間玩平衡術,導致眾人離心也是他敗亡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此時審配見辛評下了結論,便上前反駁道:「對徐州孟良不可妄自推斷。此人自小都沒讀過聖賢書,哪裡知道氣節、大義、諾言這些道理,倒是一肚子的陰謀詭計。我看此次他更是心懷鬼胎,他聲明拒絕我們結盟的要求,目的是做給曹操看的,他在鼓動曹操與我們開戰。待我們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坐收漁人之利。所以,三公子一定是被他指使人擄去了,待到我們開戰之後戰局明朗化,他再以三公子要挾提出非分的要求。因而,目前我們倒無須顧忌三公子的安全。他在誰手裡並不重要,只要我們急速的同曹操開戰,並盡快取得戰果,那三公子一定安然無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