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130.一文一武 文 / 燕歌豪氣
. 帝都長安,下午申時,正對朱雀大街的明德門外。
一名騎馬攜刀的白衣士子翻身下馬,牽馬步行,望著高大巍峨的城牆,熙熙攘攘的人流,高聲吟誦道:「紅塵白日長安路,馬走車輪不暫閒。」
路旁一位小娘子瞧去,只見這名白衣士子英姿魁偉,臉上的輪廓較深,皮膚白裡透紅,有著混血兒的容貌。
這白衣士子出口成章,腰懸橫刀,有幾分遊俠兒的倜儻英武之氣,那小娘子不由多看了幾眼,心裡生出了些許愛慕之情。
到了明德門前,白衣士子正準備往裡走,卻被金吾衛一把攔住:「朱雀大街正忙著施工,進城需走啟夏門。」
明德門與啟夏門都在城南,相距不過兩坊之地,轉眼便到,白衣士子經過守門的金吾衛查驗後,牽馬進了長安城。
還有幾日就是泰山封禪,自己為了一睹盛事,才巴巴地趕到長安,白衣士子心想,八年前到自己曾到成都,謁見當時的益州長史蘇頲。他頗為欣賞自己,讚道:此子天才英麗,下筆不休。算起來,與這位當朝宰相,禮部尚書有些師生之情,莫若去他府上拜訪?
當下打定主意,白衣士子問了道路,翻身上馬,策馬往崇義坊蘇府而去。
到了崇義坊,白衣士子叩開朱門,一問,不巧,蘇禮部到在水一方去為弟子河西討擊副使,瓜州刺史李巖踐行。
李巖,就是那位以《阿房宮賦》,《燕歌行》名揚長安的少年翰林學士嗎?剛滿一年,竟然做到了瓜州刺史?
盛名之下無虛士,我倒要瞧瞧這位少年刺史如何了得,白衣士子問過門房,打聽到了在水一方的位置,快馬揚鞭,到了開化坊。
野渡清溪,老樹樁頭,讓白衣士子迷醉了好一陣子,才牽馬往在水一方門裡走。
「這位郎君,可有貴賓卡或請帖?」一名身形彪悍的門衛攔住了白衣士子。
「喔,我是遠道而來的,聽說恩師蘇禮部在此赴宴,煩請兄弟通報一聲。」白衣士子乾脆利落地一抱拳。
口氣倒還不小,與當朝宰相蘇禮部是故人,長安這樣的遊俠兒見多了,別又是個混吃討喝的主,驚擾了此間的貴客,我可吃罪不起。那門衛裝作一付和氣相,回禮道:「此地狹小,客滿為患,請郎君到桃李蹊去,就在平康裡。過兩個坊街就到——」
白衣士子聽到不讓他進,不由惱了,一把掀開那門衛,叱道:「在下帶足了銀錢,世上哪有不讓人買醉的酒樓?」
身形彪悍的門衛也是個練家子,要不是年歲漸長,家裡孩子一大堆,都隨李巖到河西去打拼,在這兒把門,哪個敢硬闖,小子,這可是你自找的,當下一個醋缽大的拳頭揮將過去。
在水一方,大堂中,擺了十來桌,河西討擊副使,瓜州刺史李巖正在寒暄招呼。
一位燕頷虎鬚,身形獷悍,年紀約莫二十五六的大漢在哥舒車的引領下,來到李巖面前,哥舒車介紹道:「小李將軍,這位是安西副都護哥舒道元之子哥舒翰。」
哥舒翰,生在安西大都護府的所在地龜茲。好讀春秋,仗義疏財,是員絕世猛將,西突厥哥舒部落世居安西,對河西、西域的戰事與可是大有幫助,李巖瞧他面色沉靜,提著瓶山中仙釀道:「早聞大名,今日才見,真是聞名不如見面,今兒高興,先幹上三大杯再說。」
滿座俱是穿緋著紫的官員,這少年刺史不去招呼,卻要先與我連乾三杯,哥舒翰也是性情中人,痛痛快快地喝了三大杯。
李巖把著哥舒翰的手上了桃紅地毯鋪就的圓台,雙手一揮:「各位親朋安靜,介紹一下我這位兄長,哥舒翰,安西副都護哥舒道元之子。」
大堂眾人安靜下來,對李巖隆重介紹哥舒翰甚是不解。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至今窺胡馬,不敢過臨洮。如此安西健兒,怎能不到河西建功立業呢?」李巖聲調鏗鏘,大聲喝問。
只恨自己沒有早一步到帝都長安,進羽林武學,哥舒翰眼眶濕熱,大聲道:「甘願隨李瓜州出征河西,赴湯蹈火,為大唐開疆拓土。」
「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一名白衣士子衝進酒樓的大堂,一詩還未吟完。
大夥兒剛把目光轉移到白衣士子身上,後面又跟進來一個酒樓的門衛,捂著眼睛,大聲嘈嘈道:「羽林親衛,幫我把這個恃勇耍橫的小子拿下。」
守衛在門邊的是兩個出自少林的羽林親衛,聞言伸手,似蒼鷹搏兔一般,一左一右迅疾勇猛,抓向白衣士子的雙臂。
白衣士子身形靈活,往前一衝,眼看就要閃出羽林親衛的擒拿,卻被面前的高仙虎一腳踹在迎面小腿骨上,踉蹌幾步退了回去,被出自少林的羽林親衛如蟹鉗般緊緊扭住。
羽林親衛高仙虎上前對著他腹部就是兩拳:「你這小子長不長眼睛,敢來冒犯羽林騎的虎威,真是活膩味了,拖出去,狠揍一頓,打個半死,扔到朱雀大街上去。」
「哼……哼,你們算得上哪門子英雄好漢,以眾擊寡,圍毆我一人,有種咱比刀單挑。」那白衣士子被扭住,兀自不服,嚷道。
李巖「騰」地跳下圓台:「放開他,我跟他練練。」
白衣士子被放開,手臂扭得疼,晃了幾晃,揉著肚子,李巖從他身邊經過:「李太白,能站起來的話就隨我到外面去練練。」
白衣士子一愣,少年刺史竟然知道自己,來自蜀中的李白。
在水一方門前,有處停靠車馬的廣場,青石鋪就,李巖拔出折鐵刀,迎風一抖,青光隱隱,雙手斜舉,凌厲的目光瞪了過去。
那是殺過人的眼神,李白心中一顫。那份沉著虛靜的氣質自己就趕不上,平日裡交遊頗多,酒肉美色讓身子虛了幾分。這陣勢倒也讓他抖擻起了精神,衝著李巖抱拳問道:「敢問足下何人?我李白從不與無名之士動手。」
倒是狂得可以,今天就讓我來會會你這個吟詩殺人的李白,李巖此時心中激盪,報出家門:「在下李巖。」
「哦,你就是那位寫《阿房宮賦》,《燕歌行》的少年翰林學士李巖,久聞大名。與你對手,痛快!」李白哈哈大笑,頓時有種棋逢對手的感覺。
「廢話少說,看刀!」李巖叱喝一聲,突步上前,折鐵刀青影重重,力劈華山般連連劈砍。
氣勢為之一奪,李白心神微滯,只得滑步錯開,也不招架,迅疾地揮刀反擊。
場外霎時圍起了一圈人,眾人都屏住呼吸,緊張地注視著場內你來我往的橫刀,哥舒翰也是用刀高手,漸漸品出李巖這套刀法的妙處,除了劈砍,幾乎沒有橫掃反削,輕擦斜壓,壓制住李白反擊的橫刀,動作幅度小,乾脆利落,刀法的威力全在劈砍和刺擊上,若行雲流水一般,一旦擊實,就是胸前填個窟窿,丟條胳膊的事。
要不是那白衣士子反應快,用的是以命搏命的打法,勉強支撐,恐怕他早已落敗。
眼看場中又起波瀾。
確實支撐不住,李白一咬牙,學著李巖的招法,叱喝連連,猛劈過來。
李白的天賦果然不能小看,這麼快就學會了連劈,折鐵刀斜擦,李巖側身錯步,一刀劈向李白的手腕上。
老態龍鍾的許國公蘇頲終於認出了白衣士子,正是以前自己讚賞有加的李白,眼看他的手腕要被李巖砍斷,心裡一急:「巖哥兒,刀下留情。」
……
求票票,求收藏,收藏,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