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3卷 第十三回 還有真的 文 / 問天

    第十三回還有真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這座新誕生的二龍山,雖然沒有仙。此時也沒有名。不過,它很快就會有名的。李民對此很自信!

    因為這二龍山有他李民,有他李民即將建成的清福宮,有他清福宮建成後,將要培養的萬名神霄法師。他這二龍山,就注定會名揚天下!

    李民對此很自信!

    尤其是這二龍山,山勢雖然不高,更算不上險峻,可山脈卻是不小,方圓五百餘里,山林更是茂密。山間還有山谷,清泉,卻也是一個安身的好地方。若是再加上周圍劃給李民得封邑。只要李民有錢有糧,養活幾萬人,卻也不是什麼難事。尤其是這座二龍山,離著青州城也不遠,南山口到青州城,也只有五十餘里。採買個東西,或者來個招商什麼的,應該也算是便利。

    故此,李民也很滿意。

    李民即使再自信。再滿意。李民再領著一群人遊覽完了這座新改名的二龍山,也只能懷著憧憬,轉身下山,前往青州。

    沒辦法,此時的二龍山,卻根本是荒山一座。既無片瓦,也無人煙。根本住不得人。

    不!也不能說是住不得人。若是像武松這樣的高手,隨便找一個山洞窩著,平常打些野味充飢,卻也能過著如野人一般的生活。就合著活下去。

    可李民什麼人?哪能受這個苦!何況李民現如今拖家帶口的。就是李民受的,李民也不忍心讓他的女人們受這個苦啊。

    好在,這座山,並不是多麼的巍峨,也不是多麼的險峻。修建宮殿的話,應該還是很容易的。最少應該比在華山修建宮殿,要容易的多。否則,李民也不用設想培養什麼神霄法師了,光是蓋一座清福宮,就足夠等到金兵南下了。

    故此,李民還不算失望。

    而且,修建清福宮的錢,趙佶已經痛快地支付完了。修建清福宮的御令,也在李民地手裡,只要找到青州知府,自有青州知府領這個皇差,督辦這件事。他李民只要先找一個落腳的地方等著,也就是了。

    何況,戶部為了封李民的口,更是以李民受奉的二龍山為根基,把周圍幾個村落都劃歸為了李民的封邑。按圖標上,足足有四千多戶,分散在幾個縣中。李民卻也需要到青州府辦理交接手續。

    青州知府。複姓慕容,名彥達。卻是朝中有人得主。他妹妹,就是趙佶的老婆之一。絕對屬於裙帶關係的實力派。他早在李民來到之前,就已經得到了朝中的消息。知道李民這個國師,那可不是貶出來的,而是不願愛名利的世外高人,深的趙佶信任。而且,李民的那兩個徒弟,如今可還在皇上身邊呆著,正是受寵的很。

    故此,慕容彥達不敢怠慢,早早的就派出人在城門守候。畢竟,這個國師雖然在外面,可卻也在朝裡有人,他慕容彥達,光是靠他妹妹,卻是不長久的。畢竟他妹妹的姿色,也有衰落的一天,若是等到君恩不再。再謀打算,那卻是晚八村了。能多結交一條路,也總是好的。

    何況,據說李民這個國師,還是實打實有些本領的。就算不圖他李民的朝中權勢,結交這麼一個高人,也總是好的。

    再說了,李民封邑三千戶。那在它青州地界,最少也是七八個大村落了。絕對是一方豪強了。他這知府雖總管青州一府,可對這種地方豪強,卻也是奈何不得的。

    故此,慕容彥達知道李民早晚也得上他這來交接戶籍手續。特意派人等著,好到時候好好的巴吉巴吉李民。

    卻別說,李民還真就讓他手下的人給等到了。畢竟李民這群人的動靜,實在不小。但凡留意,想疏忽了也難。

    慕容知府,當即迎出城外相接。

    李民稍覺意外,又覺情理之中,不過,那慕容知府的介紹的隨行人員當中,那兵馬督監,卻是讓李民意外不小。

    卻是為何?

    敢情這個兵馬督監,卻正是鎮三山黃信,也是水滸中的一條好漢,李民這些日子,剛對施老先生的水滸,採取觀望態度,卻又有一處讓施老先生寫實了。這震三山黃信,卻還真的在這個慕容知府的手下,而這個慕容知府,還真有一個妹妹是趙佶得貴妃。

    李民有些疑惑,若是這個時候,就把黃信拿了,是不是施老先生的水滸路線就斷了。

    不過,此時黃信什麼罪過也沒犯,李民也不是什麼正管,現管之類的行政人員,雖然身份顯赫,可憑白的抓拿一個兵馬督監,卻也是不像話。也更不可能。

    何況,若是想阻止水滸事件發生,那也應該別讓晁蓋他們把梁中書得生辰綱截了。畢竟,沒有了晁蓋截生辰綱,自然也就沒有宋江通風報信一說,後手的一系列梁山好漢,也就都不用受宋江牽連,被逼上梁山了。

    只是,李民如今受封二龍山,根本沒理由繞路去護衛蔡京地一份壽禮。而且,梁山好漢們,相對他李民的神霄法師計劃,也顯得微不足道。再加上李民對蔡京地不滿,更不願為蔡京出力。李民自然也就沒管梁中書生辰綱的事,李民沒有那周軍的薦言,派人去搶那生辰綱,除了李民瞧不上那點小錢外,也是李民給梁中書一些面子了。

    故此,李民先前沒有對梁中書生辰綱可能失竊的事件採取措施,避免梁山舉義的發生,此時自然更不會對黃信有什麼小動作了。

    只是,李民卻禁不住問道:「慕容知府,貴府可有一個清風寨?」

    慕容知府笑道:「國師果然博聞。連我這青州道小小的清風寨,都能知曉。果然神通。我這青州道,卻有一個清風寨。」

    「那清風寨可是何人鎮守?」李民繼續求證道。

    「正知寨劉高,副知寨花容。」

    李民暗中點頭:卻又對了。看來這些好漢的關節處,卻是不假,只是許多傳聞錯了。卻又可做參考之用。

    而那慕容知府,聞聽李民問這些。卻以為李民關心當地治安。這慕容知府,雖然是依靠妹妹的勢力起來的,平日裡也是欺壓百姓,想法撈錢。可官面上的一些文章,還是會做的。更怕李民覺得這裡治安不好。傳了出去,上達天聽,壞了他慕容彥達的政績。

    故此,慕容彥達連忙向李民試探道:「國師何以打聽著清風寨?」

    李民無所謂的說道:「我久聞這青州地界不太平,山匪眾多。故隨口問問。」

    慕容彥達聞言,卻更是心驚。連忙培笑道:「國師聽差了。我這青州道,向來太平,那來的許多山匪。不過,我這青州道,惡山眾多,藏匿個把山匪,卻也難免。我青州兵力有限。守土有責。卻也難以逐山掃滅。不過,您但請放心。我已命了黃督監,日夜操練兵馬,只待兵馬嫻熟了。不日即將蕩平賊寇。肅清我青州全境!」

    李民微微一笑。暗自盤算:我蓋我的清福宮,這青州的盜匪,卻是與我何干?

    不過,李民這話,自是不會和慕容彥達說的。而慕容彥達隨後責令黃信剿滅山賊,那卻是後話了。

    而稍後,慕容彥達給李民辦理手續時,看到原本的清泉嶺,竟然成了二龍山,而且還把周圍的荒地,以及周圍七個大村落都劃歸了李民。

    慕容彥達卻也不由得羨慕。要知道,他慕容彥達,身為青州知府,那幾乎就是青州的土皇上了。可就這樣,他私自擴充的養職田,也不過才一百多頃的地。而且還沒成一片。可如今人家李民,那可是整整齊齊的一座山,再加上周圍的荒地。那得是多大的地方啊。這可開出多少好田啊。

    慕容彥達很羨慕。這讓李民的虛榮心,越發的小小的滿足了一把。

    不過,慕容彥達隨即給李民交的底。卻讓李民有小小的不滿。

    卻原來,那清泉嶺,也就是現在的二龍山,原本山腳下,卻還有著二個村落。只是幾年前,擴田所鬧得,有許多的歹人,進了山,當了強盜。這幫人,不適生產,過著有今沒明的生活,每日裡只求醉生夢死,日日向山下村落勒索。索求無度。那些村落應付了皇差,再應付他們,實在過不下去了,卻也都跑了。光剩下些老人,卻也被那些山賊禍害死了。幾個村落都荒了。而那幾個村落荒了之後,那些山賊沒有了吃貢,這才又都跑別的地方去了。

    要不然,李民如今封邑里的村落還多。慕容彥達雖然說的隱諱,可卻還是讓李民聽明白了,李民自然有些不滿。

    只是,再不滿,那也已經成了既成的事實。不滿也沒用。而李民辦完了手續。卻是還要到那幾個封邑的村落看看。畢竟那今後就是他李民的村落了。那些莊頭,裡正換不換,都是要巡視過問一遍的。最少,也要讓他們知道今後他們的稅錢要交給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