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0卷 第九回 還是小點好 文 / 問天

    第九回還是小點好

    「國師笑個哪般?」

    李民沒說話,李綱卻被李民笑的有些惱怒了。

    李民這才止住笑聲,正言說道:「李綱,沒想到你轉生了數世。竟然還是這般的守禮認真。」

    李民這話雖然說的那叫一本正經,可李綱卻是聽得涼嗖嗖的。什麼叫你轉生了數世啊?

    可李民接下來的話,卻是讓李綱大吃一驚。

    「你不就是擔心我拉攏你造反麼。說的那麼隱晦幹什麼。放心。不會叫你造反的。天地可鑒,我若有謀取皇位之心,天雷誅之!必死於你李綱之手!」

    這李民竟然給我李綱立誓了?

    李綱徹底的傻了。這個時代的人,哪怕是李綱這種自認敬神鬼而遠之的人,卻也是同樣相信發了誓,必然會應驗的。何況,這誓言還是李民這個本身就有大神通者所發,李綱自然更是不得不信。

    可如此一來,李綱算是徹底糊塗了。難道我前世真的是他手下的護駕星宿?

    沒別的,如今他李綱卻是真正沒有一點值得李民貪圖的地方了。除了李民的轉世之說,真的是別無理由了。

    而李綱的信念動搖。行之於面。卻是全被李民看在眼裡。李民當即大喜。

    李民頓時再次歎息道:「李綱。你今世轉生,靈識被封印。不知前世之事。有此言行,我也不怪你。別說是你了。就是我在修成道法之前,卻也是一樣如你這般的不識前世之事。甚至,就算如今道法小成。前世靈識的封印,也只是鬆動一二。除了那與我宿緣極深的天魁星,能在冥冥中感應到,並收為我今世的徒兒,了結宿緣。餘者,卻也只能在茫茫人海中偶遇到,憑借宿命牽引才能識別。卻是可憐你等沉迷人世苦海,不能自拔。實在令我心痛。」

    李民言語中充滿了自責。讓李綱聽得既是心中暖暖的,又是疑惑不定。忍不住問出聲來:「國師,難道這世上真的有轉世重生?」

    李民頓時聽得幾乎要笑出聲來。可李民心中雖喜,但這表面上的功夫卻是絲毫不亂。滿臉正氣,很是肯定的的說道:「這是當然!豈不聞莊子夢蝶乎?」

    李綱聞言,頓時信了七分。

    要知道莊子夢蝶這個典故流傳甚廣,據傳莊子師從老子。經常做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一隻大蝴蝶在飛舞。日間醒來,只覺得雙臂如雙翅舞動,於是問道老子。老子乃說莊子前世乃是蝴蝶。莊子頓時由此悟道。

    李綱乃是博學之人,對這個典故,自然知道的清楚。尤其這個典故還是先賢莊子留下來的,這李民就算是有心謊騙他李綱,卻也絕不能串通千百年前的先賢來騙他李綱。若是那李民有神通能串通莊子。就算是被騙,他李綱也認了。

    不過,李綱雖認了這一扣,可卻還是有些疑惑,乃問道:「既有前世之說,自然人人皆有前世,何以獨有莊公夢之?」

    李民聞其言,觀其色,知道話語起了作用。更是神棍的說道:「六道眾生,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皆自渾噩。何人異乎?乃因,人生而有靈。此靈,即人之靈識。雖千百世輪迴。靈識不滅。只是為免前世恩怨,千百世糾纏。眾生不得已脫苦。故,眾生轉世之前,皆有封印,封住靈識印記。使之不明前世之事。只是,隨自身修行,或是造化,靈識封印,難免有鬆動之時,逢此,必然有前世靈識印記浮現。莊子乃大賢,有道之人,自然有此造化。而至於說唯有莊子獨有。卻不盡然。遠了且不說,就說本朝,除了我修道有成,能偶感前世之事外,當今的聖上,也是如此。當今聖上就時常夢見前生仙宮景象,乃知自身乃是長生大帝轉世。而除此之外,我門下魯智深經我點醒,也是頓悟前世之身。更因此得以覺醒星宿真身,可化身三丈神人。」

    李民一番話,卻是徹底把李綱唬住了。若說別的能騙人。這官家總不能配合李民騙人吧。何況,李民說那魯智深變身,那也是一眼就能看穿的。李民絕沒有用這個說謊的道理。可若是魯智深真的是覺醒了星宿真身。那自然也就沒有騙人的道理。

    這一樁樁的實例,卻是由不得李綱不信。傻傻的不知該說什麼好。

    而李民則趁機說道:「其實,就算你靈識被封,可畢竟還是我的護駕星宿。我之護駕星宿下凡,必有異象。難道你幼時不曾聽說你母生你時有何異象?又或者不曾有鄰人說你星宿下凡?」

    李民此言卻是偷雞。要知道這個時代的人迷信。往往看某家兒童天資高,聰慧過人。都會如此說。這李綱如此的大學問,自然也不可能免俗。故此,李民卻是趁著李綱心神不定是,小小的偷雞一把。就算是沒有,已經信了**的李綱,對此也不會有什麼差頭。反之,卻會極大的佐證李民之話。

    而事實上,卻也是果不其然。李民這話說完之後,李綱真是如雷貫耳。要知道李綱小時候還真聽過類似的話。而童年的印象,反過來有極大的左右了李綱現今的判斷。

    李綱不禁吶吶的問道:「國師。難道我前世真的是你護駕星宿?」

    李民板臉道:「這是自然。不如此。本尊與你素無瓜葛,又貪圖不到你什麼。何必費這麼大的心力與你解釋這些。」

    李綱聞言,再無懷疑。當即跪倒在地,誠惶誠恐的恭聲說道:「李綱不明前世之事。輕言主上是非。屬下罪該萬死。請主上責罰!」

    李綱乃是真正的耿直人,認了李民乃是他前世的主子,卻是當即無二話的請罪。

    李民大喜,連忙上前攙扶李綱說道:「快快起來,不知者不罪。」

    不過,李綱卻是不起身,而是執拗的跪在李民面前說道:「主上大量。李綱感激萬分。只是李綱不知前世之事,今生卻是背主另投。還請主上責罰。」

    李民再次笑道:「責罰個什麼。且不說什麼不知者不罪。就連我今世,不也是同樣在官家那裡謀了一個國師的官職。當今官家,前世與我兄弟一般,今世與我依舊投緣,你在他那裡為官,卻也與在我手下聽差無差。何況,以我與官家的交情,讓你回來幫我,也是一句話的是。無妨的無妨的。」

    李綱至此,卻是信了李民果真沒有造反之心。不過,他李綱好歹也是大宋正經科舉出來的官吏,竟被李民如此說,卻也難免有些小小的不是味。不過,李綱卻也知道這是實情,以他李綱如今不受朝廷待見的程度,以及李民在官家心目中的地位,調他李綱,那還真是一句話的事。

    不過,即使如此。李綱在正式投效李民之前,還是正色說道:「李綱知曉前生,能繼續為主上分憂,乃是李綱榮光。只是,李綱雖知主上並無野望,可仍然要告知主上:當今萬民安居。四海昇平。實乃百姓之福。李綱雖願為主上分憂,卻實不忍刀兵起,黎民苦。還請主上見諒。」

    這幾乎可以說是李綱正式投效李民前的最後一次表明心跡的諫言。卻是向李民表明了:我李綱前世是你的屬下星宿。今生也可聽命與你,卻是不會為你造反禍害百姓。

    李民卻也是聽懂了。不過,李民本來卻也是沒有讓李綱幫他李民造反的念頭。對此卻也是沒有什麼反感。乃是笑道:「這是自然。這是自然。」

    李綱聽了,再無二話。再次叩首道:「李綱拜見主上。」

    李民知道這是李綱的認主表白,卻也是沒有阻攔。待李綱恭恭敬敬的三叩首之後,這才再次上前攙扶李綱起來。

    這一回,李綱卻是沒彆扭。順勢就起來了。

    不過,李綱這一回起來後,由於和李民確立了身份,自覺親密了許多。又閒談了一陣前世事,以及今生的因果了結。乃問道:「主上,此次前來江南,可就是為了神宵殿之事?」

    李民苦笑道:「神宵殿之事,實乃偶聞之。我一心在二龍山修道,這教務之事,多是我那二徒弟林靈素在打點。我對此卻是不盡知。卻是有些失察。」

    李綱正色向李民說道:「主上。以我觀之,這神宵教傳教,無可厚非。可如此這般的全天下建立神宵殿,卻有極大隱患。屬下卻是希望,主上如不能親自整頓。最好還是諫言官家,把這神宵殿的規模縮小為好。」

    李民聞聽當即一皺眉。雖然這個蘇州的神宵殿卻是有些不符合李民心中的標準。可青州那地方的,卻還是反響不錯的。李民正自要大力推廣,如何有縮小的道理。

    李民當即問道:「這卻是為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