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0卷 第十回 何者重 文 / 問天

    第十回何者重

    「主上可知現今神宵殿已規模如何?」李綱不太肯定李民會完全不知道如今神宵教的狀況。遲疑了一下,還是耿直的直言問道。

    別說,這一下還真讓李民微微有些尷尬。

    要知道,李民雖說是這神宵教的一手締造者,更是神宵教實打實的精神核心,表面的二教主,實際的全權一把手。可奈何李民一直奉行的是指導策略,又一直被異能修煉和整理佔據了大半的精力。連那二龍山在上了軌道之後,李民都逐漸的放權交給張青、張山等人管理。何況那外門的神宵教分支。這些李民卻是任由徐知常和林靈素管理的。

    在李民的印象中,這些神宵教的分支機構,雖然聽那林靈素匯報過要在全天下開闢道場,擴大神宵教的影響,可總還是成立的時間尚短,規模不可能太大。不過,最近林靈素提供的香火錢,確實不少。幾乎每月都有十萬貫的進項了。但是,若讓李民詳細說如今神宵教的分支,到底有多大的規模了。李民現在還真比那那名義上的大教主趙佶強不到哪去。畢竟現在還沒到年底,徐知常和林靈素他們的年終匯報還沒有述職。

    可如今李綱問起。李民卻也不好不答。好在李綱如今也認了扣,算是自己人了。李民卻也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徑直說道:「神宵教擴建,我一直交予我大徒弟與二徒弟打理。他們隨侍在官家身邊。臨機決斷,不經常在我身邊。以致具體的,未到年終聽取他們匯報,我卻也是不太清楚。」

    要說,李民這種行徑,卻也與現代的董事長和職業經理人的理念差不多。董事長擁有絕對的權力,可日常管理卻全權交給職業經理人,只在年終評定業績時作出考核。或者公司面臨重大決策時做出決斷。這種行徑和觀念。在李民看來無可厚非。而且絕對是外行管理內行的最佳選擇。

    可這在李綱看來,卻有些匪夷所思了。不過,李綱卻也因此更加相信李民絕無造反之心了。有野心造反的人,又怎麼可能把權力交給他人胡亂折騰。唯有視名利權勢如糞土的真正高人,才能如此躲清閒啊。只是卻是有些所托非人啊。

    李綱稍稍有些感歎,可隨即當仁不讓的向李民諫言道:「主上。既然您有所不知。屬下責無旁貸,卻要給您講解一番。若言行有逾越之處。還請主上恕罪。」

    「但講無妨。」李民卻也是有心聽聽。

    李綱道:「當今我大宋有一十三路,除了主上所在的京東東路之外,每路省會,卻是全都建立一座神宵殿以為綱首。這全天下就有十二路神宵殿主。而這神宵殿主,身為路頭,卻不儘是什麼德高之輩,而多是攀附您那二弟子林靈素之黨羽。他們領了聖旨皇命,到得地方,以傳道為名,修蓋神宵殿,卻不帶一文銅錢,都是夥同當地趨炎附勢之官員,強佔民財修蓋。而且,他等立住跟腳之後,更是選他們身邊之親信,下放州縣,修建神宵觀,同樣也是夥同州官,不自費一文錢的掠奪民財。而這些觀主之下,更於州縣之下的鄉村設立香頭。那些香頭也是孝敬那些觀主的親近教徒。也多是為害鄉里的小人,他們仗著背後的觀主與縣爺結交,卻是無惡不作。此等,香頭仗著觀主,觀主仗著殿主,殿主仗著國師,國師仗著您大國師。發展的越大,為惡也就越大。就算不計其遍佈天下,勢力膨脹為朝廷忌。單單是這些教內的敗類禍害百姓,恐也非國師所願。」

    李綱到也真是實誠,沒考慮這些行徑會敗壞李民的名聲,而是只想到了老百姓受苦。不過,李綱說的這些,也確實李民萬萬想不到的。

    李民當初設想中,乃是選拔德高的道士,如解放前的『共產』黨那般深入基層,深入鄉村,以個人風骨為榜樣,發展信徒。讓這些信徒堅信神宵教。而後,自下而上,由信徒中推舉香頭,香頭中推舉觀主,觀主中推舉殿主。把這神宵教凝聚成一個深入民心的整體。最後,在這神宵教徒深入民心之後,這才好把進步的思想,逐漸透過這個神宵教的體系,逐漸傳播至每一個大宋信徒心中。最終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勢,一舉引發時代的變革。

    這在李民的計劃中,這將是一個長遠而漫長的行為。李民原本在沒有了金國的南下威脅後,還計劃用五到十年來打穩這個神宵教的根基之後再說呢。可誰想,聽這李綱的意思,這徐知常和林靈素竟然已經替他構建完了。

    只是卻不是自下而上,而是自上而下,直接派出十二殿主,每個殿主可委任七八個觀主。每個觀主又可根據鄉村數委任七八個香頭。這聽起來,怎麼都像是蔣校長拉壯丁的那一套呢。什麼也不用,只用一套委任狀就成了。這徐知常和林靈素怎麼這麼有才呢。無怪乎他們構架的快呢。

    李民對此苦笑不得。如此發展是快了。可也是優良不分。往往一顆老鼠屎就壞了滿鍋湯。老百姓的心不在這裡,只是為了貪圖神宵教的庇護而入教,就算這些教徒因為利益上下一心,甚至連當地官府都拉攏控制了。可那又有個什麼用?最多也就是讓他李民多一股想篡位的勢力。對於李民期望的引導民心,開啟民智,推動時代變革,卻是無有半分益處。

    而且,李民也相信,這種教派勾結官府的行徑,如今皇上趙佶信他李民,而且他李民也真有特異功能,短時卻是無妨。可一旦趙佶退位,或是他李民壽終正寢。這種教派絕對遭朝廷猜忌。最終不是教派必然謀反,而後沉於權勢而墮落崩潰,就是直接被朝廷清剿。卻是無有第二種選擇。

    一時間,李民都有些想聽從李綱的勸說,回去就把神宵教收攏了。把各地的神宵殿,神宵觀什麼的,全都關了。

    可是,李民一想到這些神宵殿,神宵觀全都建好了,就這麼關了。自曝天下勞民傷財不說,也是自打了嘴巴。要知道,這神宵教,怎麼也算是李民向趙佶提出來的。趙佶自認大教主,還等著看那政教合一,江山穩固的美好景色呢。

    而且,神宵教這麼一個大的遍及全國的網絡,自身還半點沒用呢。就這麼關了。李民也多少有些不甘心。

    李民沉思了一下,向李綱咨詢道:「聞你之言,本教確有許多弊端。若我成立戒律堂,派人暗中巡訪天下神宵教各個殿、觀、香頭之德行操守,撥亂反正。如此可好?」

    李綱不知李民真心所想,聞言有些急道:「主上!糊塗啊!在天下建立殿觀。已經是遭朝廷忌了。還派人巡查。朝廷不知,必以為串聯。此事說不清的。何況!就算主上身正不怕影斜。不避諱朝廷的猜疑。可這殿觀建制,再加這省察。卻與那朝廷何異?如此國中國,久之,就算主上無心謀反,群下為求利祿,也必然逼得主上謀反。何況。就連當今朝廷有那御史台,也還是奸佞當道。各路,各州,也全多是貪官。主上就算是成立一個戒律院。又能監管的了多少人?依屬下之見,主上有心傳道,何不效仿那些道教大宗。無為而制,固得根本。而後每年擇德高之人外出**。巡禮天下。如此。主上道統有傳。民間百姓也知主上的好。」

    別說,李綱說的還真是一個法。若是李民真的是有道之士,只是想傳播道統,擴大門戶名氣,按著李綱說的,謹守二龍山。培固根本,而後就像那慈航劍宗一般,只挑最優秀的弟子行走外面傳播名聲,拉攏人氣。絕對能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大派。

    可奈何,雖然那建立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完善異能系統,也算是李民的一點小野望。可別說李民自身的功法還不完善,還不能大規模傳播。就是有遭一日李民真的把異能體系完善了。那異能也是取決於人的生命磁場強弱。卻也注定不可能是所有人都能通用的。只能是像那科學家一般,只是少部分人的領域。與之相比,開啟民智,引導變革,避免華夏重蹈舊轍,那才是李民的大心願。

    眼看著李民不說話,李綱也是有些心急,忍不住質問道:「難道主上還有他圖不成?莫忘了主上對我之誓言。」

    李綱的話,讓李民微微有些好笑。卻也知道了為什麼李綱這麼一個名相,歷史上卻依舊被一群投降派給搞下台了。不是敵人太狡猾。實在是這李綱太直了。這種態度,如何能讓領導喜歡?

    不過,李民知曉這些,卻也不計較。而是想了一下問道:「李綱。黎民百姓,江山社稷,君王主上,何者重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