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1卷 第三十回 危難之中見情義 文 / 問天

    第三十回危難之中見情義

    扈三娘和王英最終還是被李民留用了。

    不沖別的,就沖王英敢於抓自己人投靠,李民也得要。就當作千金買馬骨了。這一個活蹦亂跳的王英,怎麼也比一堆馬骨有點價值不是。

    何況,李民那老婆魯玉和小老婆黃蓉,如今也正不甘寂寞的籌備女軍,手下也是缺人。這扈三娘本事不低,難得這般認命。讓她跟著魯玉她們,到也合適。

    不過,這些倒是無所謂,讓李民比較驚奇的是,據王英所說,李民這般鐵桶圍剿下,梁山的眾多頭目,卻還是跑了一人。

    李民原本不信。可王英一說此人姓名,李民一對照被俘名單,卻是知道王英所言不假。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鼓上蚤時遷。

    時遷,李民當然不陌生。這時遷對戰的功夫雖然不怎麼樣,可輕功卻是天下一絕。當初李民看水滸時,就有些替時遷喊冤,覺得時遷立的功勞不少。可排名卻僅在那一無是處,又有過變節污點的白日鼠白勝之上。實在是屈才了。

    這次,李民大破梁山,也是有心把這時遷收為己用的。別的不說,讓這時遷搞搞情報,應該還是能人盡其用。尤其是如今連那金槍匠徐寧都沒有上梁山,時遷盜甲的功勞更是沒有,時遷在那梁山上也是不怎麼受待見。正好說來。

    可沒想到,竟然讓時遷給跑了。

    想來也是,這時遷輕功天下一絕,人又賊滑。這等亂哄哄的圍剿,時遷若是打定主意逃跑,誰又能注意到他,抓到他呢。

    不過,據王英說,這時遷上的梁山,卻是承宋江的情。而且楊雄也對時遷有恩。如今宋江、楊雄都被抓,這時遷必來相救。卻可設套拿人。

    對此,李民微微一笑。雖說時遷確有絕學,可如今的二龍山清福宮那也是人才濟濟,少一個時遷不少。若是時遷就此跑了,李民也絕對不會為了一個時遷多花什麼心思。可這個時遷,若真的回來救人。那卻說明這個時遷別看是個賊,可卻也是有情有義。倒還值得收用。

    反正,為了花榮,李民已經決定對宋江網開一面。就讓那個時遷救走也無妨。正好一人兩用。

    而且除此之外,也正好與那與宋江有仇的秦明和關勝一個交代。雖然那秦明和關勝都是大細明體制內長成的軍官。今梁山已破,宋江被抓,他們的仇也算是報了,卻是沒有用私刑的打算。可若是就這樣的把宋江放了,也難免讓他二人彆扭。還是救走的好。

    不過,這卻也讓李民想起楊雄、石秀也算是梁山中的可用之輩。那楊雄也就罷了,那石秀卻是真真正正的義氣之輩,雖然殺性大了些,擱到現代有些目無法紀,可卻是絕對的夠朋友,義氣。正是可用之人。

    李民當即遣下王英夫婦之後,隨即叫人把楊雄押了上來。雖然李民最看重的是拚命三郎石秀。可要收石秀,這楊雄卻是關鍵。那石秀乃是不把生死當一回事的狠主。絕不會輕易變節。可這楊雄,卻是一個惜命的人。原本也是一個**牢頭。卻是比那石秀好招降,只要這楊雄降了,那跟楊雄生死與共的石秀,自然也就沒別的選擇了。而且,有楊雄在手,日後那時遷若來營救宋江、楊雄,也正好讓楊雄一併勸服。

    而事實上,果不出李民所料,那楊雄上梁山乃是為了保命。今梁山被破,李民稍漏招攬之意,這楊雄沒二話就降了。而後在楊雄的勸降下,那石秀也乾脆的說道:「哥哥哪裡去,小弟自當跟隨。」

    李民卻是又輕易的收下楊雄、石秀。

    原本李民收下楊雄、石秀之後,也不打算再收他人了。準備把剩餘的梁山頭領發往高俅那裡,由高俅押解上京交差。畢竟高俅出兵一回,梁山都破了,總不能一個活著的頭領都抓不到吧。

    可誰知,卻又先後有三撥人來求情,第一波乃是李民新收的手下朱貴。這朱貴為其求情的,卻不是別人,正是那梁山的老人杜遷、宋萬。

    杜遷、宋萬,一個人稱:「摸著天」。一個人稱:「雲裡金剛」。除了長得高大之外,卻全都武功平平,本事一般。但正因為這倆人本事低微。卻是一直與朱貴交情不錯。那從王倫哪會,就是與朱貴兄弟一般了。故此,朱貴雖然叛了梁山,其他的頭領也就罷了,可這兩人卻不忍看其受國法制裁。故此來向李民求情。

    李民對杜遷、宋萬的看法,也是那種無害型的感覺,絕對是屬於那種多他不多,少他不少。可看到朱貴義氣,卻是很讓李民感動。當即也就讓人把杜遷、宋萬押了上來。

    杜遷、宋萬一看朱貴為其求情,這兩人原本就沒有什麼大志,在梁山也是屬於那種過一天是一天混日子的主。尤其是在王倫死了之後,他們先後跟了晁蓋和宋江,都是那種來一個人,他們向後錯一位的主。對宋江的感情,自是不如朱貴。如今更是明瞭梁山完了,不投李民,那就是死路一條。當即也是無二話的降了。

    李民直接把杜遷、宋萬交予了朱貴使用。算是給朱貴一個人情。

    而朱貴走後,卻又有大刀關勝前來為丑郡馬萱贊前來求情。這萱贊跟關勝,雖然沒有郝思文哪般鐵。可卻也是關勝的至交。關勝如今得李民提攜,兵敗之後,不僅沒受國法處置,而且還有了容身之地,更得李民重用。自是看不得萱贊被俘,將受那國法制裁。

    對此,李民也是理解。雖然萱贊被俘之後的立場不算堅定。可如今的大宋風氣如此,這些將領多是在奸臣手下聽用,過得也是混日子的生活,如此,自然沒有多少忠心可言。尤其是據說那萱讚的功夫也是不錯。有著關勝擔保,多收一個,卻也沒什麼。

    李民從善如流,也是命人把萱贊帶了上來。

    那萱贊本就對自家的行為有些後悔,今看關勝為其求情,自是不好讓關勝坐臘。當下也是痛快的向李民發誓誓死跟隨。

    李民如今對他們的發誓也看得淡了。若說武松等江湖人,一諾千金,發下的誓言終身不變。似這等軍官為了活命能投靠梁山,而後又為了活命能投靠他李民的。李民卻是不信他什麼真的能誓死相隨。

    不過,李民卻也相信,只要他李民繼續保持這如今這般的強勢,這些發誓跟隨他的人,卻也不會輕易變節。畢竟大樹底下好乘涼,這些都是有案底的人,除了在他李民這裡,別的地方,卻也是沒人會用他們。

    而這關勝之後,又有顧大嫂帶著孫新來為鄒淵、鄒潤叔侄求情。

    這顧大嫂乃是一個顧情的人,那鄒淵、鄒潤叔侄,當初為了幫她營救解珍、解寶兄弟,那可是沒少出力。顧大嫂自是不能坐看鄒淵、鄒潤叔侄被俘不理。當下也顧不得剛投李民,寸功未立,就毅然出頭來為鄒淵、鄒潤叔侄求情。

    小尉遲孫新,雖然覺得這有些冒昧了。可他喜歡的也就是顧大嫂的這般情義勁。否則,當初以他小尉遲孫新的樣貌本領,哥哥孫立又是登州的兵馬提轄,什麼樣的女人找不到。何必非找一個這般火爆的婆娘。故此,孫新雖然覺得有些不妥,可還是跟著顧大嫂來了。一世人兩夫妻。就當上輩子欠了她的。

    孫新已經做好了被李民訓斥,乃至殺頭的打算。

    不過,李民對於顧大嫂,卻還是比較佩服。雖然顧大嫂是目無法紀了一些。可是這個年代,知府就是一方的土皇帝,一手遮天。根本沒有什麼正規上訪的途經。講理是沒得講的。總不能眼看著兄弟死吧。這顧大嫂能為了自家兄弟,毅然拋棄自家偌大的產業,拉出人馬劫牢反獄,這不僅是魄力,更是顧情。如今為了舊日的情分,更是毅然出頭求情。

    這種人,在現代已經少見了。李民如今在這裡見到,對比王英為了自家活命,竟然抓自己人投靠。實在是沒法比啊。

    李民當即也是允了。隨即命人把鄒淵、鄒潤叔侄帶上來。

    這鄒淵、鄒潤,經王英那一處,本早已寒心。卻沒想到顧大嫂竟然還如此掛念他們,當即痛哭流涕,也是無二話的降了。

    李民隨即也把這兩人撥在了顧大嫂的手下。

    最後,李民也就把宋江、宋清、董平、郭盛、戴宗、柴進、朱仝、雷橫、李逵、歐鵬、鄭飛、薛永等人,移交給了高俅發落。

    而後,李民帶著新收的眾多手下,卻是徑直回歸了二龍山。不過,對外放出的風聲,卻是宋江、楊雄都在李民這押解。坐等時遷送上門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