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3卷 第九回 以血醒民 文 / 問天

    第九回以血醒民

    烈日之下,明晃晃的鋼刀飛來。哪個不怕。

    立時有前排膽小的軍卒就往左右躲。可這裡不是曠地,五千禁軍圍住百花山莊,雖然說不上是人埃人的,擠作一團,可那卻也沒有什麼騰挪的地方。

    何況,軍陣合擊,本就是講究一個配合,每個士兵隊列其中,那都是戰陣的一個棋子,一份力量,哪有躲的。

    結果,這一躲,當先二三別人的橫列亂了不說,那疾馳而至的飛刀,那也是沒躲了。立時就有二三百的軍卒倒在了飛刀之下。

    張宗所帶的軍兵,當即就微微的一亂。可緊跟著,那些衝出百花山莊女兵的第二把飛刀又到了。又是一片躲閃不及的軍兵倒地。

    這一下可亂了。

    大宋禁軍,向來都是教頭督練。用的時候,由領差的將官,憑著虎符軍印來領兵出動。除了官爵極高的軍方將領,能按著爵位品級享受一定數量的親兵護衛,能自家訓練外,餘者,那卻是絕對的兵不知將,將不知兵。

    這張宗奉皇命,領這五千禁軍出征,也不過是剛剛與這些禁軍見面沒多長的時間,相互都不熟悉,那些禁軍如何會畏懼這張宗,或是為這張宗產生效死之心?

    打順風仗,憑著那張宗的勇武,勝陣掩殺還行。這一上來就打亂戰,集團戰,兩邊還沒正式交手呢,就死了這麼些軍兵,那親眼看到的,自然是扭頭就跑,而後面沒看到的,還矗立在那裡不動,這場面當即就亂了起來。

    而那百花山莊的女兵,卻是越發的得手,遠了飛刀,近了槍陣,那真是擋者披靡,越戰越勇。

    不多時,這梁師成請旨派來圍剿百花山莊的五千禁軍,竟然被萬花樓大娘的女兵,殺的大敗,直接折損的,就在兩千人以上,那指揮使張宗,更是不知何時死在了亂軍之中。

    不過,大娘雖然勝了這一陣,卻也是沒有什麼好高興的。百花山莊雖然在這一陣保存下來了,可這百花山莊本就不是什麼險地,無可防守不說,這百花山莊更是出於京畿重地。乃是朝廷號稱有八十萬禁軍保護的重地,打退了這一波,不知何時下一波就會趕到。而且,下一波的討伐軍,得知這百花山莊的實情,也必定加派人手不說,也是絕對要派出精兵了。

    如此,哪怕這三千女兵各個效死,卻也是擋不住朝廷如黃河之水,滔滔不絕的討伐軍到來。

    大娘幾乎是沒有絲毫猶豫的,就決然打定了主意——撤走!撤出百花山莊,捨了萬花樓在京都基業,直接找那李民造反起事,推翻這大宋王朝。

    可是,這撤走,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且不說普通人搬家還如著了一次火災一般。這大娘萬花樓就不用說了,光是這百花山莊,那可就存留著萬花樓二百多年的家底財富。這些東西,倉促間要想全都搬走,藏妥,那也是極為不可能的。

    而且,若只是身外物,一般人可能還會割捨不得。可對人生經歷曲折的大娘來說,那不過是她用以革命的工具罷了,且不說她大娘還有京都以外的生意與暗藏,就是什麼都沒有,捨了也就捨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可問題時,這百花山莊乃在京畿之內,這京畿的四方,都有衛城,也都各自駐紮了十萬的兵馬防守,京都更駐軍四十萬,以作機動。她這百花山莊擊潰了五千禁軍,必然驚動了京畿各個衛城的防守。嚴加搜查之下,別說大娘這百花山莊,除了那三千女兵之外,還有著更多的沒有戰鬥力的萬花樓退養女子拖累,哪怕就是什麼拖累都沒有,卻也是絕難闖出京畿一帶。甚至於,在朝廷的大力盤查下,就算是化整為零,能喬裝混出京畿的,那也絕對過不了一成。畢竟如今這個時代,一個女子獨身的穿城過府的,實在是太少見了。而若是幾個女子湊在一起,目標卻又太明顯了,任誰都知道百花山莊逃跑的乃是一幫女兵,如何能不引人注意。

    何況,當今朝廷的守軍,見了女人長得看的過去些都要先調戲,先佔了便宜再說。以萬花樓這些女子的資質,那些朝廷的軍兵,有了懷疑,又有了朝廷的名義,那哪能有不先抓了調戲一番再說的。

    故此,這分散潛逃的風險,卻也是不比那正面沖城來的安全,反倒更容易被官軍抓住。

    大娘略一思考,確是有了不可能全部人手,安全逃離京畿的覺悟。隨即有了決斷。當即命人喊來新自救出火炕的奇女子說道:「女兒啊。當今朝廷不仁。我百花莊無辜遭此劫難。恐是不得善了。我死無妨,可這百花山莊內的眾多姐妹遭此劫難,豈不可憐。我今有一聲東擊西,陳倉暗度之策。我將領兵如此這般,你且領剩餘人等,趁京畿軍兵集聚於我處,逐批潛出京畿,趕往二龍山,投奔國師李民。」

    那女子果然不愧是大娘所看重的奇女子,生死存亡之際,卻是沒有什麼僑情,更沒有什麼捨不得,哭訴一類,只是冷靜的問道:「大娘既有此策,何不讓女兒領軍,大娘自領軍潛往二龍山,回合國師。」

    大娘當即笑道:「傻丫頭,休要多想。我大娘持掌萬花樓,縱橫江湖幾十年,旁人雖不知我,可大內必有我的畫像,此時通緝之下,如何可瞞的過去。何況,我終究是這萬花樓之主,萬花樓覆滅在即,數百年的基業毀於我手,我如何能偷生。再說了,你那姐夫,我那女婿,甚是仁義,我如此這般,他也是不得不安下心來行與我之約定。以我殘年,促成此大事,何樂而不為!女兒,莫要忘了我等之志,這天下有男有女,男人少不了女人,女人也少不了男人,男耕女織,本當男女平等,互敬互愛,這天下就該有我等女子一席之位。此志切不可忘!」

    那女子當即點了點頭,不在多問。

    而大娘卻是隨即引領三千女兵,直往京師殺去。沿途更是大肆宣揚:趙佶無道。聽信讒言。窮奢極欲,好花石,花石綱逼反東南。斂重稅,擴田所逼反西北。天下四方大亂,竟然還要強征女子入宮。可那些強搶民女的禁軍,卻是全都草包,連弱女子都打不過,被殺的大敗而逃。似這等朝廷,保之無用。她們這些女子,卻是要推翻這個大宋朝廷,另立新主。

    別說,這京畿之地的百姓,卻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兼之天子腳下,這些百姓的生活境況,更是遠遠沒有達到民不聊生,易子而食的極端困境。大娘領著女軍的這些宣傳,卻是沒有什麼百姓盲從的。

    大娘暗歎:果然我聲望還是不夠,卻是不能領的百姓起義。而今只能盼女婿與我報仇了。

    不過,大娘這一出,卻也不是全無用處,卻也是說的京畿一帶的百姓,全都是人心惶惶,尤其是那禁軍竟然連一群女人都打不過,自然更讓這些百姓覺得這等禁軍,如何可拱衛京師。沿途遠遠跟著看的,卻也是不少。

    終於,一路奔京師前行的大娘,再次碰上了聞訊趕來的一萬禁軍。此次這一萬的禁軍,卻不是那些三等步人甲的炮灰軍卒了,而是換上了皮甲護身的精兵。

    可大娘卻依舊是奮勇的領軍衝殺而去。

    只見大娘手中一桿梨花槍,那真是有神鬼莫測之威,衝殺挑刺,當是只見槍尖,不見人影。這大娘的功夫,要是放在當今武林之中,那絕對也是一流的身手。可這在軍陣的衝殺之中,卻是有些差了。

    軍陣衝殺之中,人挨著人,靠的都是集體的力量,除非大將以重武器,一揮之下,就能清出一塊場地,方能自保之外,武林中的閃轉騰挪,卻是沒有半分的用武之地。而且,週身上下,往往是同時有多種兵器打來,即使是身手再好,再快,一雙手也是難以應對眾多兵器的同時砍殺、刺擊。

    若不是大娘身邊的護衛,皆是死士,不惜以自身護住了大娘的左右與身後,只讓大娘一面對敵。那怕是大娘的功夫再高,也是難以持久活命。可就是這樣,不多時,大娘已經是多處受傷,渾身浴血了。

    而大娘的三千女兵,也是不知不覺中死傷了千餘人,而那官軍,卻也是死傷的更多。但大娘的後續援軍卻是沒有了,可那官軍在不斷告急之下,守著天子腳下的軍營,那卻是源源不斷的有兵馬派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