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4卷 第二十二回 一唱一和 文 / 問天

    第二十二回一唱一和

    「彌陀佛!」靈光老禪師一聽李民之言,當即心中打了一個突。

    要知道白馬寺之所以要跟摩尼教聯盟,不過是因為白馬寺一脈湊巧收了一個俗家弟子方七佛,與那方臘有了一些關係。更需要借重摩尼教在世俗中的名望,以及那號稱百萬的大軍,打破三山宗門對他白馬寺一門的壓制。後從此以後能大規模的從天下招收弟子。

    畢竟,只有極大的低層弟子基數,這才能從中選拔和培養出真正適合白馬寺一門絕學的真正傳人。而要做到這一點,那就必須有極大的正大光明的名望和號召力,以及廣大的可以招生的宗門地盤。而後,還要有能供養大量低層弟子吃穿住以及訓練的物質財富。

    故而,在這個大目標下,與方臘聯手,還是與李民聯手,其實並無原則上的分別。唯一需要看重的,就是合作方得誠信,以及誰最終有可能制霸天下。畢竟革命不成功,一切都是瞎胡鬧。

    而原本方臘在江南起義,憑借摩尼教多年的傳教積累,一呼百應,響著雲集,很是有些聲勢。可如今,自李民來到江南,那李民神宵教傳入江南的時間雖短,可各地的殿主、觀主皆是風骨過人之士子,又多為民請命,兩年來,神宵教在江南百姓中的聲望,絕對不次於摩尼教多少。

    此已是抵了方臘摩尼教一份優勢。民望雙方持平。

    而至於軍力,這李民的軍卒數量,雖然沒有方臘百萬之眾的眾多。可如今江南東北之地,已是今落李民之手,地盤已是不小於方臘,而兩軍交鋒,李民更是連勝,擊潰了方臘幾十萬的大軍。雖這些軍兵多又回歸了方臘軍中,可方臘部隊戰力不如李民大軍,卻也是不爭的事實。何況這秀州始終沒被方臘大軍打下,李民又自佔了先機,卻是要比方臘強上不少。

    而至於雙方誠信,雖是雙方都是誠信傳名之人,可那方臘,興兵之後,多有毀佛之言。多次宣稱我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乃是妄言,實是: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雖說方臘說的不假,我佛教內,確實等級森嚴,可那也是為了磨煉弟子心性所為。世人愚昧,非大智者,不知教條乃是為人所用,外物乃是為養性所用。不知真性,唯服教條,我佛法三千,遇此世人,不以教條等級度之,直述大義,豈不是對牛彈琴。

    反觀那李民,雖早先有弟子林靈素有滅佛之意,可卻終被那李民制止,可見李民倒是不排斥我佛教之善人。

    靈光禪師心中一動,轉瞬間想了諸多事。當下卻是有些不知該如何是好。畢竟他雖心動,可他卻不是白馬寺一門的門主方丈。自是無權決斷這些。而此時,大陣敵對又在眼前,若是因此陣傷了與李民之間的友誼,最終方臘一方卻是難承天命,那他白馬寺一門,那可就是虧大了。與之相比,他座下的一個徒弟,那還真算不上什麼恩怨了。何況,兩軍對陣,生死各為其主,戰死沙場,本就算不得恩怨。

    此時的靈光禪師,卻是不知他那徒弟鄭元覺已經是臨陣突破了。對於這靈光禪師來說,沒有突破到無畏境界的弟子,哪怕是資質再好,那也只是凡俗弟子,唯有突破到了無畏境界的弟子,那才是真正邁入了佛門真諦門檻的核心弟子。

    只是,如今的場面,卻也是走到了這裡,也是容不得靈光禪師回轉思考,請示了。

    這靈光禪師,倒是也不虧靈光的法號,眼瞅腳下的碎裂地面,卻是當即靈光一動,佯作神態堅定,意圖引領李民入陣的樣子,高喧佛號道:「彌陀佛。教主善意,老衲心領。唯我佛重義,出口有願。卻是不可不還。今日,他事不論。且待教主入我陣一觀。了了我佛出口之願。再做他意。」

    這靈光老禪師不愧參禪多年,任是何等話,都是說的理所應當的樣子。

    好在,李民雖然被這靈光禪師多年參禪所成本性自然的心態所蒙蔽,沒有看出靈光禪師已經意動,可李民卻也是原本就沒有指望能靠空口白牙,就免得一戰。而且,李民的傷勢雖然沒有大好,可在那上一次與那劉混康的鬥法當中,感悟良多,尤其是七魄磁場的察知,更是屬於本源的一種體悟。傷勢的好轉也是超出了李民當初的預料。雖沒大好,卻也是能調用五成的精神力操控天雷珠等,而不產生劇痛了。

    這在加上李民今日構想的密寶,有所小成,這才是李民準備入陣的信心所在。

    故此,李民當下也是微微一笑的說道:「故所願,不敢請爾。老禪師且帶路。」

    而李民這番話的氣魄,卻是更得靈光禪師的佩服。靈光禪師當下也是露出一個難得的笑容,高喧佛號道:「彌陀佛!李教主,請。」

    說完,靈光禪師隨即轉身引領李民入陣。

    方臘等人全都是大喜。

    這白馬寺的白馬天龍伏魔陣,那可是赫赫有名的。相傳,那白馬寺得名,就是因為祭祀那駝真經東來的白馬所建。而那匹傳說中駝經的白馬,據傳也不是凡物,正是那佛家八部護法的天龍所化。故此這白馬寺一脈,才成了密教八葉正宗的一脈。

    可見,這以白馬天龍命名的大陣,那在白馬寺一門中是何等的依仗了。

    而拋去這些傳說,這白馬天龍伏魔陣,那也是當初能抵擋的陳傳老祖以及三山宗門等諸多高人合圍三日,讓那白馬寺的門人得以暗中從密道轉移,薪火相傳的絕頂功臣。

    向那白馬天龍陣,連陳傳老祖,以及兩百多年前的三山宗門高人都能敵得三日,如今末法時代,這李民縱有神通,又如何能勝的過陳傳老祖等人。

    故此,在方臘等人心中,李民入陣,那已經是必敗無疑。而只要李民這個為首者死了,李民殘存的大軍,群龍無首,自是可以隨意滅殺。甚至,若得白馬天龍伏魔陣降的李民不殺,直接招收李民,卻也是不無可能。

    只是,方臘等人想得雖好。可那靈光老禪師一轉身,隨即看到了坑坑窪窪的地面,以及那些前幾日在那法壇上布下的旗旛法器的錯位,乃自驚呼,略作慚愧的說道:「彌陀佛。敢請教主見諒。老衲這白馬天龍伏魔陣,本是早已布好。誰成想,我那劣徒與貴教智深一戰,驚天動地,地陷裂縫,法器偏轉,如今這白馬天龍伏魔陣,卻是不周全了,實在不敢污的教主法眼。敢請教主見諒,容後幾日,待老衲命人修復了這白馬天龍伏魔大陣,再請教主入內一觀。」

    靈光禪師此言一出,方臘等人好玄沒咬了舌頭。哦?合著只是地裂一些,你那白馬寺赫赫有名的白馬天龍伏魔陣就不周全了,不能用了。若是如此,你卻是憑什麼能擋得住陳傳老祖等人?且不說陳傳老祖了。就是當時的那些三山宗門的高人,哪一個又不是能揮手裂地的絕世高人。就這易破的陣勢,也能擋住人家三天,還讓你們這白馬寺逍遙到今天?

    可是,靈光禪師即是如此說,而他些預先擺設的法器,也確實偏轉了不少方位,按照陣中方位差的一毫,皆會影響陣勢內中玄妙的說法,卻也是說的通。

    方臘等人又不會什麼白馬天龍伏魔陣,自然也是不好指責那靈光禪師。

    而這李民,自也是心竅通透之輩,聞聲而知雅意。當即心中暗喜。且不說那白馬天龍伏魔陣,虛實莫測。李民如今本源未癒,能少的一份用力,那就是多將養一分。單是這靈光禪師表達出了善意,那就足夠李民歡喜的了。

    要知道,李民如今除了這方臘等人,卻是還要準備應付那三山宗門的。只看那劉混康就如此厲害,可以預知那茅山正宗的毛家傳人,又該是何等的了得。何況,那三山宗門裡的張天師,據說其實力更是遠在那劉混康之上,不僅傳說飛行絕跡,往來千里只需半個時辰,就是那關聖現形,撒豆成兵,那也是不可小瞧的勁敵。

    若能拉的白馬寺為援,對與如今人單勢孤的李民,那可是一個不小的助力。

    李民當即承情的說道:「既如此,且待老禪師重新佈置。本尊隨時候教就是。」

    說完,李民也不僑情,隨即帶了魯智深飛回自家法壇。

    直待李民都飛回去了,方臘等人這才從那李民與那靈光禪師的一唱一和中恢復過來。卻是當即氣惱了靈應天師包道乙。

    包道乙徑直跳了出來喝道:「李民小兒!山人這廂卻不需要什麼佈置,且來與我一戰!」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