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6卷 第十八回 突進 文 / 問天

    第十八回突進

    兩側山峰的敵人跑掉後,蘭麻山谷中的大理士兵騷亂,也隨著傅思歸的鐵血鎮壓,平定了。可隨著軍士的安穩,朱丹臣卻隱隱感覺到腳下地面的顫動,以及隱隱的萬馬奔騰之聲。

    朱丹臣當即色變。要知道,大理可也是大宋的馬匹採購點之一。大宋靠馬市平衡與大遼和西夏的邦交,與西夏交惡時,就從大遼採購戰馬,與西夏開戰,反之,與大遼交惡時,就從西夏採購戰馬,與大遼開戰。可當大遼與西夏都不滿大宋時,大宋就從大理採購軍馬。

    那朱丹臣對與戰馬的奔跑聲,那可是相當的清楚。而此時,大理的軍馬多在山谷中,根本就跑不開,這隱約的萬馬奔騰,絕對不是自家人。

    朱丹臣當即趴倒地上,意圖伏地聽聲,準備聽聽那馬隊還有多遠,具體能有多大的規模。

    可不待朱丹臣趴倒地上,隆隆的馬蹄聲,已經是由遠而近,山谷的地面,更是震的無人不知。

    朱丹臣當即面色發白。這等規模,那絕對要在兩萬騎兵以上同時奔跑,那才有可能做到。而他大理,即使是自家有馬場,盛產大理馬,可傾國之兵,也不過是兩萬騎兵罷了。畢竟,騎兵,那可不是光有馬就可以的,而且,大理山多,除了那幾處馬場,戰馬在山中的用處也是不大,遠遠的不如苗人的毒蟲,以及大理的戰象,威力巨大。

    朱丹臣此時第一個念頭,就是叫上段譽撤退,可是,別說此時段譽還在山頂,就是段譽在身邊,依段譽的性子,段譽也是萬萬不可能丟下眾多的大理軍兵逃跑的。

    可若是帶上眾多的大理軍兵,此時蘭麻山谷的來路,已經被大石滾木阻斷。武功高的可以翻越而過,可尋常的軍兵,短時間卻是絕難通過。

    當下,朱丹臣也是別無他法的,只能叫上傅思歸,急速趕往山谷前方觀看。

    好在,朱丹臣和傅思歸的輕功都不錯,雖然此時這山谷內的軍兵都擠做了一團,尤其是山石滾木下砸,跑出了不少蛇蟲,驚擾不少的戰馬,普通人根本難以通行,可這朱丹臣和傅思歸卻是全憑著一身的輕功,踩踏著軍兵的人頭或肩膀,快速的跑到了山谷出口處。

    可此時,李民手下的第九騎兵軍,第一騎兵師,早已在劉錡的帶領下趕到了。而那大理軍兵,此時跑出山口的,不過幾千人,更是驚恐的不成陣形,根本就擋不住劉錡大軍的衝殺,一個照面,就被劉錡軍馬殺傷大半,剩餘的大理軍兵,徹底喪失鬥志。紛紛回頭往山谷內奔跑。

    可這個時候,山谷內的大理軍兵,還自正往外面湧出呢,一個往回跑,一個往外出,山口狹窄,卻是再次堵成了一團。

    而眼看著大理軍兵在山口堵住了,劉錡率領的第九騎兵軍第一騎兵師,反倒不往前湊合了。只是輕鬆的殺戮那些大理的外圍軍兵。

    這倒不是劉錡敷衍了事,給大理軍兵機會,實在是騎兵的強項,那就是快速機動,以及強襲穿透,擊潰敵陣。而今敵方堵成一團,後面山谷中還不知道有多少軍馬,這騎兵根本不可能穿透那麼長的陣列,衝進去,出不來,那可是太不划算了,沒有了機動力與衝擊力,陷在人海中的騎兵,敵軍單是用手推的,那都能把騎兵推下馬,而滿身甲冑的騎兵,只要被敵軍推下或者是拉下馬,不用等敵軍砍壞他們護身的盔甲,只是對方用腳踩,那就能把敵軍活活的踩死。

    如今劉錡受李民教育,也是愛兵如子,沒有必要的傷亡,卻是不會讓手下送命的。尤其是在此時絕對佔優,並有大後手的時候,把這些大理軍兵堵在山谷裡,已經是他劉錡的大功,其他的,卻是不用他劉錡操心。若是那大理軍兵不識趣,不投降,那可就是他們自尋死路了。

    故此,劉錡來到之後,衝散了大理前鋒軍兵,隨後只是讓手下軍兵在外圍如趕羊,削蘋果一般的,一層層的消滅大理外圍的潰兵。

    傅思歸看此情景,虎目圓睜,連聲喊道:「莫要亂!莫要亂!山口軍兵,速速依山列陣!」

    可此時,大理的軍兵已經是亂成了一團,這傅思歸的功夫雖然不錯,卻終究還不夠慕容博以及李民那一個檔次,卻是在這亂軍之中,壓不下數十萬的嘈雜,無法讓那些驚恐無比的軍兵聽一個真切。

    朱丹臣一看不是辦法,當即一拉傅思歸喊道:「三哥!莫要喊了。你我速速擊殺敵將,我方軍兵自然安定。」

    傅思歸當即以棍杵地,隨即跳上棍去,四下觀望,隨即就看見不遠處一員小將,隨意的端坐馬上,靜看場上軍兵廝殺。

    傅思歸成名多年,本不願找小將廝殺,可是,如今這支人馬,卻是只有這員小將的背後,高高挑著一面將旗,旗高三丈,上面斗大的一個「劉」字。馬前馬後,更有兩個持刀的護衛跟隨。

    顯然,這位小將,卻正是敵軍的統帥。

    而且,這支軍馬的背後,也又有著沖天的煙塵捲起,顯然敵軍還有援兵在後。卻是不能等了。

    傅思歸當即有所決斷,隨即喊道:「四弟!你且安撫軍馬,待我前去取那敵將首級!」

    朱丹臣應了一聲,隨即招來周圍大理軍兵,與其一同高聲喝道:「大理王喻!臨陣退縮者,殺無赦!」

    朱丹臣這可是冒用段譽的名號了,這逢此亂局,朱丹臣也是不得不臨戰決斷。就算事後段譽怪罪,朱丹臣也是在所不惜了,何況,朱丹臣也是極端瞭解段譽的,知道段譽仁厚重情,卻是萬萬不會誤會,責怪他的。

    而那傅思歸叮囑完了朱丹臣之後,隨即躍身而起,就如撐桿跳一般,幾個起落,已是到了劉錡且近,飛身掄棍,就向劉錡頂門打去。同時高聲喝道:「娃娃,大理傅思歸,來取你命!」

    說話間,那真是聲到人到,也分不清到底是傅思歸先喊的,還是先打的。這要是一般的將官,這也就交代了。

    可劉錡是誰?

    那可是劉仲武的兒子,八歲就上戰場廝殺不說,更在李民身邊深造了幾年,有著魯智深、武松等一群狂人的摧殘督促,除了還沒有激發出異能之外,那武功可是噌噌的往上長。早已到了臨敵自應變的極高境界。只差一腳,就能踏入以情入武,槍意殺人之境。

    故此,這劉錡雖然不是江湖高手,可卻是憑著苦練出來本領,也是早早就感知到了這個傅思歸的衝殺而來,當即長槍一挑,也無所謂什麼招式,那槍尖卻是正好挑在了傅思歸的齊眉棍上。

    那傅思歸凌空躍起的奮力一擊,本有千鈞之力,本想一棍把劉錡砸死,速戰速決。可受那劉錡長槍一挑,身在半空,無處借力,失了根本,卻是身不由己的隨著呢大棍走勢產生了小小的偏移,斜斜的向那劉錡右側落去。

    而那劉錡長槍挑後,也不收回,藉著傅思歸大棍的碰撞之力,微微一偏,隨即向傅思歸的小腹點去。

    此時,傅思歸正自向下飛落,手中的大棍更剛剛被挑偏,普通人絕對就交代了,而且還是那種自己往劉錡槍頭落的那種。

    而傅思歸不愧學武多年,在江湖中也是快接近一流高手的二流上位角色。愣是在危機之中,一叫丹田氣,身子猛地如蝦子跳一般的一躬一伸,愣是在空中偏移了半尺,加速往地上落下,不待雙腳落地,隨即大棍就勢往地上一砸,身子已經藉著這股反震力,飛向劉錡的馬後,落地之後,逕直一棍向劉錡的後腰杵去。

    好在劉錡看到那傅思歸半空偏移躲開了他那一槍,就已知道了不好,眼角餘光掃到傅思歸向自己馬後落下,已是一點馬腹,坐下白龍駒一個小跳,已經是先一步的躲開了傅思歸這一杵。

    傅思歸緊接著就待再次上前掄棍去打劉錡。可此時卻不是什麼江湖中的比武場,那劉錡身邊的軍兵就不說了,光是劉錡的馬前馬後,那可是都有著護衛軍校的。剛才傅思歸撐桿跳來的突然,那兩個劉錡的護衛沒來得及反應,此時又怎麼能讓傅思歸繼續逞兇。

    當下,兩個馬下護衛,全都各自掄刀,左右開合,如燕尾一般的向傅思歸殺來。傅思歸只能大棍一擺,遮擋住有面長刀,並快速移動腳步,躲開了左面長刀。

    雖說這劉錡身邊的兩個部將護衛,功夫遠不如傅思歸,可軍陣之中的配合,卻是默契無比。卻也絕對不是傅思歸一兩招就能解決的。何況,此時傅思歸可是孤身入敵後,那身邊前後左右的,那可都是劉錡的騎兵。這戰場之上,可沒有什麼客氣的。只要傅思歸湊到他們身邊,那就摟頭一刀。

    傅思歸功夫雖好,可大棍被敵軍兵刃遮擋住的片刻之間,也是無法護住週身的,不多時,已經是連中數刀,遍身血跡,眼看不用劉錡出手,這傅思歸也是難逃一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