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6卷 第十九回 段譽神威 文 / 問天

    第十九回段譽神威

    「傅三哥。速回本陣。」

    劉錡正自觀看手下擒拿傅思歸,耳輪中就聽一聲清朗大大喝,隨即,連人也還沒看到呢,就見圍殺傅思歸的數名騎兵,詭異的頭顱掉落,腔血噴湧,好似被一把無形的鋒利大劍斬落一般。

    劉錡當即一驚:這是什麼妖法!

    要知道劉錡跟隨李民也是有幾年了,見了這等詭異事件,自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神通道法。

    而就在劉錡一愣的功夫,眼前已是閃現出一個白衣勝雪,點塵不沾的書生。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大理王段譽。

    段譽祖上也是武林世家,家傳天龍寺絕學一陽指以及六脈神劍。均是武林絕頂功法。別的不說,只需那一陽指練到七成的境界,就足以邁入武林一流高手之境,而一陽指大成,那絕對就是武林中宗師的級別。

    而一陽指,卻不過是大理六脈神劍的基礎。而段譽則是近百年來,唯一練成六脈神劍之人。可謂是大理第一高手。

    只見段譽所過之處,劍氣縱橫,一道道無形劍氣,或剛烈無比,破空之聲凌厲刺人,或陰柔細膩,無聲無息。可無論是剛猛,還是陰柔,均不可見,只有段譽所過之處留下一具具的騎兵屍體,清楚無比的向人展示著段譽的無形劍氣的威力。

    此時,段譽以劍氣隔空斬殺傅思歸身邊數名騎兵,解了傅思歸殺身之圍。不過,傅思歸並沒有立時撤退,而是奮力一招橫掃千軍,大棍一揮,清出一片空地,大聲向段譽喊道:「殿下,勿管我,快抓了那敵將,令其退兵!」

    段譽聞言點頭,大聲喝道:「這裡交給我,快回去。」

    說罷,段譽隔空看向劉錡,微微拱手道:「大理段譽。得罪了。」而後,逕直向劉錡走來。

    劉錡目光微微一緊,而劉錡周圍的士兵,卻哪能讓段譽在本陣之中隨便溜躂,當即有一個班的騎兵呼嘯的衝向段譽,意圖斬殺段譽與馬前。

    只不過,這一個班的騎兵,還沒衝到段譽跟前,就一個個咽喉洞穿,墜馬而死。

    劉錡目光愈發緊縮。

    而段譽看似信步走來,可似緩實快。那靠近段譽的騎兵剛剛被段譽斬殺,還沒等後續騎兵遞補上來,段譽已經是來到了劉錡跟前。

    劉錡雙手一合把,高聲喝道:「劉錡在此,拿命來!」隨即長槍急刺,如驚蛇出洞,又似離弦之箭。快速無比,而又充滿了決然。絕對是劉錡十幾年真功夫的昇華表現,憑生最完美的一槍。

    只不過,即使如此,劉錡卻還是落了下乘。那怕是剛才傅思歸冷不定跳到跟前,大棍突襲,劉錡雖然事先沒有準備,可依然能憑著十幾年的臨戰本能,臨敵自生招法的應對。可這此,即使在劉錡的全神關注下,劉錡卻也是找不到段譽的破綻。

    不!或者不應該說是找不到破綻,而是破綻太多了。段譽的那般走法,全身上下儘是破綻。貌似扎哪裡都一樣。

    可破綻太多,也就不成其破綻了。而且,這些破綻,若是結合段譽那無形的,以及可遠可近的劍氣。那就更是無一處不是陷阱殺招。

    劉錡眼看段譽根本就是膀不晃,身不搖的,所過之處,軍兵不是咽喉洞穿,就是人頭斬落,剎那間已是出來一條屍體鋪設的人胡同,根本看不出段譽用了何種功夫或妖法,只得搶先出手,以求以攻代守,激發段譽的變化,而後趁勢殺敵。

    只不過,劉錡即使這般高看了段譽,可依然估算低了段譽的本領。劉錡一槍刺出,段譽好似後退半步,可卻已是閃現到了劉錡跟前,一指點出,已是定住了劉錡的穴道,和氣的說道:「劉將軍,敢請約束部下。我只求公平一戰,待我軍出得山谷,列好陣勢,自放將軍歸去。」

    劉錡周圍軍兵,眼看劉錡被段譽拿住,均不敢上前,怕壞了劉錡性命。

    而那劉錡,則甚是硬氣,高聲喝道:「爾番邦,不思安享駐地,經營本國,卻入我中原,壞我百姓。天理難容。今落你手,唯死而。讓我退兵,萬萬不能。」說罷,劉錡高聲喝道:「傳我將令,第九騎兵軍第一騎兵師副師長戰天成,暫代統兵。」

    劉錡之言,當即令周圍軍兵極為佩服。要知道,李民軍中雖有主將不能統兵,副將遞補,暫代軍權的軍規,可劉錡被人制住,卻是不顧自家生死的喊出,卻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甚至,就是連段譽也是極為佩服,不過,段譽佩服歸佩服,可依然一股指勁打出,封住了劉錡的血脈,喉舌。令其失聲,而後高聲喝道:「我乃大理段譽!今汝軍主將以被我活捉,爾等速速退去!」

    說罷,揮手一道無形劍氣,斬斷了劉錡的將旗,而後一把抓住劉錡,緩步向本陣歸去。

    傅思歸也是快速湊到進前,護衛段譽。雖然說傅思歸捆成八個,也不見得是段譽的對手,可傅思歸護衛段譽,卻早已是成了本能,絕對的與自家功夫和段譽功夫有無差距無關。

    而此時,段譽的話語,在段譽的功力催發下,聲震四野,哪怕是如今這等混戰的局面,卻也是無一人沒有聽個真切。

    大理軍兵當即都受鼓舞,往回跑的,當即止住了腳步。要知道,這不僅是段譽擒住了敵軍的主將,更主要的是段譽的名號。段譽在大理,仁厚愛民,輕徭低稅。那可是很得大理軍民愛戴的。如今段譽都跑到第一線了,而且還深入敵軍擒了敵軍主將。大理的軍兵如何能不振奮。

    而相對於大理的軍兵,劉錡的第一騎兵師,則是大受打擊。自家的主將,竟然被敵軍萬馬軍中被敵人活捉,這怎麼可能?

    且不說劉錡武藝高超,就是這麼多的軍兵護衛,劉錡也不可能被擒啊。要知道,如今可不是劉錡領軍衝殺啊。

    可是,且不說段譽說完了,根本沒人反駁,更主要的是眾軍兵下意識的尋找劉錡的將旗的將旗一看,更是看不見了。那將旗,那可是大軍行動的主心骨啊。

    所謂:斬將奪旗。指的就是這個。

    如今這個時代,那可沒有什麼電子指揮一說,軍兵的集團作戰,那麼多人往一處殺,怎麼走?看的就是將旗。將旗到哪,軍兵遠遠的望見,那就跟著殺到哪。

    可如今,劉錡的將旗看不見了,可見那段譽的喊話必然不假。

    而此時,遞補代理劉錡位置的戰天成,也是猶豫不定。不知道是該聽劉錡的,繼續領軍廝殺,還是顧全劉錡的性命,暫時停戰。畢竟,劉錡雖然發話了,可這戰天成作為劉錡的副手,也算是劉錡的心腹。卻又如何能看著劉錡去死。

    好在,戰天成的一個手下團長,卻是伶俐,低聲跟戰天成說道:「師長,我軍軍令,不過是堵住山口,莫讓敵軍走脫,如今敵軍都在山谷之中,就算緩他們一緩,也是無妨,我軍只需整陣待攻,待二路大軍一到,自有分曉。」

    戰天成聞言,甚覺有理。當即喝道:「立我將旗,全軍聽我指揮。警戒行軍,後退一箭之地!」

    隨著戰天成將旗高舉,數百軍兵也紛紛齊聲高喊:「奉戰將軍令,警戒行軍,兵退一箭之地!」

    此時,劉錡的第一騎兵師,本就沒有深入襲殺大理軍兵,只是守在山口外面追殺外圍的軍兵。聞聽此將令,均是輕易圈馬而回。

    而此時的大理軍兵,雖然得段譽的呼喝,穩定下來,可山口的擁擠,卻不是光喊就能解決的。後續兵力不足,朱丹臣當然也不會莽撞的指揮軍兵趁勢襲殺。只是把那些已經走出山谷的千餘軍兵,組成了一個方陣,擋住了山口,而後指揮山谷中的大理軍兵有序而出。

    而此時,李民的二路大軍王進也已經是趕到了。只不過這山口前擺放不開,卻是停留在了三里之外。反倒是李民安排的第三路大軍慕容博,從容率領部下來到陣前。

    似這等的場地不夠開闊的山前之地,慕容博燕軍的正面攻堅力,卻是更在種師道的第九騎兵軍之上。

    此時,李民和種師道、朱武等人,都在帥營中等候前方戰報呢,這陣前官銜最高的,自然就是這個慕容博了。

    慕容博得知劉錡被擒,很是不屑。堂堂的第一騎兵師師長,竟然被敵軍活擒了,這算什麼,太丟臉了。

    慕容博可是和劉錡沒有什麼交情,此時只惦著立功,哪裡管什麼劉錡死活。

    不過,慕容博卻是沒有第一時間喝令籐甲軍上前殺敵,而是高聲喝道:「中華共和國燕軍軍長慕容博在此,大理王陣前講話!」

    這倒不是慕容博有心跟段譽談條件,把那劉錡換回來。而是今天布的這個局,本就是為了收服段譽而設。慕容博自然是要把話帶到了。

    而此時,段譽已經帶著劉錡和傅思歸回到了山口前,大理軍兵也是從山谷中出來了三千人。段譽乃是信人,本就準備再出來些兵丁,擺好陣勢,把那劉錡放回。此時聽慕容博一喝,還以為慕容博乃是要人,當即微微一笑,隨即坦然上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