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8卷 第十四回 隱患 文 / 問天

    第十四回隱患

    靠!什麼其他人,絕對就是你自己。

    面對宋江的上訪,李民很惱火。別人不知道,林沖李民還能不知道麼?

    自李民救了林沖老婆一家,魯智深把林沖招來,給了林沖正常人的身份地位。林沖跟隨李民這麼多年,絕對的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尤其是林沖那認真近乎刻板,頑固的性格,更是不可能幹什麼體制外的邪事。

    不過,這畢竟是體制內的事情,別說李民為了保持隊伍的廉明,本就有采風處,直接聽聞地方鄉老上訪。就是沒有這些,有官員上訪,李民也是不能不問青紅皂白,就直接偏向自家心腹。若是那樣,此時天下尚未一統,人心散了,隊伍可就不好帶了。畢竟李民就算是有天大的神通,也是不可能事事親為的。若有這麼一例在前,日後若真有情況發生,那可就不見得有人敢上訪了。

    故此,李民雖然心裡有了**分決斷,更是不喜宋江所為,可還是正容說道:「林沖經有如此惡行。你且詳細講來。到底何人,何事,有何冤情,若得實證,本尊定當嚴懲。」

    宋江聞言心喜。當即說道:「啟稟國主。此事發生於戰場之上,臣乃參謀部參謀,未得親上戰場,其中詳情,臣也只是聽聞,未得實證。不過,前鋒軍兵將領甚多,此事一查可知。當可得實證,佐證臣所言非虛。」

    這宋江不愧是刀筆小吏出身,打著政府名號的黑道巨頭,哪怕就是聽著心喜,卻也是依然滴水不漏的先把自身摘了出去。一句,聽聞,有功是他宋江舉報的,有錯則是他宋江受蒙蔽的,左右都是他宋江有功無過。

    當然,此時的宋江也不求什麼有功,只不過是習慣性的把自己先摘出去再說。要知道,宋江當初拿著朝廷俸祿給江湖人當保護傘時,筆下超生,放了不知多少的江湖人,這等摘乾淨自己,那都已經成為本能了。

    只是,他這種本能,卻是讓李民聽著越發有氣。合著你就是道聽途說,就上這來搬弄是非來了。

    不過,李民雖然心惡宋江,可多年的心性鍛煉,自然也不會把這些心中的念頭帶出來。

    李民依舊保持正容的說道:「無妨。無妨。你知道多少,就說多少。其他親見將士,本尊自會喚來聽證。」

    「是!」宋江應了一聲,隨即說道:「臣聽聞,李逵生性耿直,遇事直言,口無遮攔,進入軍中,惡了林司令。日前攻城。城破,李逵身先士卒,奮勇殺入城中,斬殺敵軍無數,本應重賞,那林沖卻污其殺降,欲斬了李逵,已絕軍中異己。然,李逵英勇,身先士卒,所行軍卒皆看在眼中,自然人心不服。始傳入臣下耳中,臣下本就與李逵交好,更是其結義兄長,若是行惡,臣下跟隨國主,赤膽忠心,自然要大義滅親,可臣下暗中一訪前鋒將士,多說李逵冤枉。臣下即使不念兄弟之情,可出於對國主之赤誠,也見不得軍中有此藏污納垢之事,更恐長此以往,堵塞國主聖聽。故,特來稟明我主定奪。」

    宋江說的流利,李民聽得那叫一個噁心。

    且不說宋江明明就是為了李逵求情或申冤來的,卻非要口口聲聲的說什麼是為了李民,以及他宋江的忠誠。單單就是李民一聽那宋江所說的大將乃是李逵,林沖給李逵定罪名是殺降,李民就覺得百分百,林沖不可能冤枉李逵。

    事實上,李民還真沒猜錯。不過,李逵與林沖有怨,也是不假。只不過,這卻是李逵單方面的怨恨林沖,林沖卻是沒工夫惦記李逵。

    沒辦法,李逵那種性子的人,連在大宋軍規相對寬鬆,乃至於無的廂軍中呆著都極為不滿,又如何能受的李民軍中這些軍規的約束?

    何況,李逵可還是死忠宋江的,跟著宋江一同歸順李民,都是惦著趁機殺了李民,保宋江當大哥的。雖說被李民的神通鎮住了。認了跟隨宋江保李民的扣。可李逵那忠心,卻依舊是掛在宋江身上的。如此,除了宋江,以及宋江之上的李民,李逵又能服誰?

    更何況,李逵跟著宋江時,不單是在梁山大碗喝酒,大塊吃肉,平日裡有著小嘍囉伺候,打罵小嘍囉由心,就是宋江走霉運當馬賊流寇哪會兒,李逵也是沒短了酒食,更是沒有那麼的管頭。

    而李民軍則不然,軍兵將士的待遇雖高,可那也只是月俸,兵餉高,軍兵將官之間的特權差矣,卻並不是很大。

    如此,軍兵將士的特權待遇差別不大,最大的受惠群體,自然是軍中基數最為廣大的底層軍兵。這些軍兵不僅少了當今社會,無論是大遼還是大宋,都有著一幫喝兵血的腐朽分子的盤剝,上下如一,更給了這些軍兵職業兵的尊嚴和自尊。

    故此,李民軍的底層軍兵雖然多是最近投降加入的,可在這指導員的心靈引導下,以及軍中的環境氣氛下,全都無條件的全身心信任李民,忠誠李民。否則,若是沒有這些關係,哪怕是李民神通再高,沒有具體實惠的軍兵,又怎麼會死忠李民?哪怕是李民再能打,最多也就是成為一個大魔王,讓人聞名而逃,千里成其赤土,而絕不能像如今這般的成了一個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人全心信奉的精神領袖和統帥。

    而這樣一來,沒有了特權的將官方面,雖然李民給的俸祿不小,可大宋原本就是一個高薪養廉的政體,官員,將帥的俸祿,原本就差不多到了某種極限了。李民雖然爆發成長,掠奪了不少大宋州城府縣的積存,海外關稅,以及海外貿易的財富,更成了穩定的經濟源泉,可李民給這些將士定的俸祿,自然也不可能比就有高出許多。

    再加上而高出的這些,相對於那些將官在大宋朝廷體制下的灰色收入,更是少了許多,那些跟隨李民的將官,實際上各自的純收入,不僅沒增長,反倒都降了許多。

    如此,那些心性耿直,不欺壓下層軍兵,愛兵如子的的純軍人,如魯智深,林沖,武松等,自然沒什麼不滿的,反倒更認同李民的軍制,更加以假想的李民理想為自己的理想,意圖建立一個純粹的大同之國。

    可那些原本就是在大細明體制下的既得利益分子,出於各種原因,不得已跟了李民,加入李民軍中的高級將官們,卻是有很多不適應,不滿。

    只不過,李民的指導員政工制度,以及對底層軍兵的務實,得到了全軍底層軍兵的一支信任與忠誠,普通將官,根本拉不走人,翻不了天。甚至以前慣用的打著軍兵不滿嘩變的手段,也是用不出來。再加上李民的神通廣大,所有人都對李民軍的前景看好,圖了日後開國元勳,封妻蔭子的念頭。自也是克制住了心中的不滿,全都一心改朝換代,坐了江山之後,再徐圖其他利益。

    可這李逵,那有這些理想和心性。雖說李逵不怎麼好財,沒吸兵血的習慣,也不怎麼好色,沒有什麼個人作風問題。可李逵卻是絕對好酒。而且喝的不管多少,那都是沾酒,嘴就沒有把門的。一個彆扭,更是張口就罵,抬手就打。打人更是沒有輕重之分。這自然就與治軍嚴謹的林沖有了最直接的衝突。

    要說,李逵這毛病,這脾氣,早就應該在跟了李民不久,就要鬧出事來了。

    只不過,李逵跟隨宋江投靠李民,卻不是一兩個人的加入,而是整批大部隊的合兵整合。李逵原先的軍兵雖然被整合了出去,可總還是有幾個身邊的老人跟著李逵混事由。自然忍得李逵。再加上李逵又是鋒將,而不是正將,在李民這裡只是那高薪,上陣廝殺,不用正式統兵。李逵這些喝酒,罵街,打人的等等陋習,卻都是遮蓋住了。

    而如今李民帶著大部來支援林沖。李逵身為其中一員,只忠於宋江,連李民都是怕多過於忠,又如何會心服林沖?

    李逵上梁山時,可是聽說過這林沖原本也是梁山一員,後來讓一個大和尚魯智深給叫走當官去了。那時,單純的李逵,就早就在心中把林沖定性為了一個背棄梁山,貪慕名利的狗官。如今在林沖的帳下聽命,如何能自在。

    結果,還不等李逵軍中喝酒,以及虐待軍卒的事情被林沖所知,李逵先就因不服林沖軍令,被林沖責罰了三個六十軍棍。

    這李逵也是一個吃軟不吃硬的擰性子,又皮糙肉厚,挨了打,不僅不悔改,反倒更加怨恨林沖。

    而此次攻入彭城,李逵領兵殺入城中之時,高家軍多以喪膽,沒了鬥志,李民慣行的喊出跪地投降不殺之後,很多高家軍的軍卒,都是直接跪地了。這別人,自然讓過去,撿抵抗的殺,那些跪地的,留給後續兵丁看押收服。

    可李逵這個鋒將,殺的性起,只求殺人的刺激痛快,連普通的百姓都順手就殺了,那還管什麼投降不投降的,那些跪地,自然也是順手就殺了。

    如此,有軍情處的稟報林沖,自然生出事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