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8卷 第十七回 雷霆手段 文 / 問天

    第十七回雷霆手段

    李逵。違反軍紀,濫殺降俘,斬立決!

    宋江。違反軍紀,蠱惑軍兵不軌,誣陷長官,斬立決!

    趙成。違反軍紀,偽證。責軍棍八十。

    宋江失算了。那些受宋江天然魅惑影響,大腦簡單的鋒將們也失算了。確實是有法不責眾。確實是有李民經常宣告的民主法制。

    可所有人,顯然對這新鮮事務的理解不夠透徹。那法不責眾,從來都是兩方勢力相差無幾,或是相差懸殊,但事件不值得哪般叫真損失。那才有的法不責眾。

    歷史上,鐵腕政權的開國之主,卻是有幾個搞過什麼法不責眾的。別的不說,就是當今大宋那開國之主趙匡胤,那對臣下,算得上是有史以來,甚至是有史以後,都算是夠意思的一個主了,絕對沒有搞什麼飛鳥盡,良弓藏,開國將領斬殺個乾淨,可他若是怕什麼法不責眾,那杯酒釋兵權的把戲,也是不可能順利實施,平穩過度的。

    也許,宋江剛剛歸順李民那會兒,捆綁著一個金槍將徐寧,被十幾萬的降兵大軍關注著,也許那時宋江還有讓李民寬恕李逵,法不責眾的資本,可如今,所有的底層軍兵都被李民同化了,沒有了兵將的宋江,只憑著一張嘴,以及一些上位者的手段,也許當個大狀,或是一方父母官,綽綽有餘。可絕對不是李民割捨不了的角色。尤其是宋江此時正處在參謀部,本就是屬於李民對其的觀察和考驗期,根本沒有宋江想向的那般重要。宋江此時就跳出來搞這ど蛾子,那還不是找死。

    而至於說李民宣講的民主,李民確實是想建設一個理想中的民主大同社會,可李民更知道,連他李民出生的那個時代,以那些百姓開化的程度,大同都只是一個理想,一個奮鬥的目標,現在這種社會生產力,就讓大伙搞民主,搞大同,那就是那就是給小孩玩刀片。

    而且,所謂的民主,所謂的自由,也是要在共同紀律約束下的,沒有任何約束的絕對民主和自由,那就是對其他民主和自由個體的迫害。

    故此,李民宣講的民主,從來都是給大家樹立一個遠大的理想,好有一個奮鬥的目標和動力。民主也是在他李民監督下的民主。李民允許手下每一個人為了理想,為了大同,迸發無比的熱情和動力,甚至有意培植一些反面分子,以作為李綱等志士磨礪的工具,影照的鏡子,挑毛病的毒舌,可任何與此無關的,根本無意義的內耗,以及任何草菅人命,破壞社會和諧的。李民卻是絕對不會容忍。

    一紙通告,傳遍全軍。李民的雷霆手腕,盡展無疑。宋江剛剛聚攏的一個小集團,還沒等發揮其蛀蟲的作用,就直接被扼殺了。

    為首的宋江被直接處死。宋江死忠的李逵也被直接處死,其他盲從宋江的,雖然夠不上死罪,也被重罰了。

    隨後,李民更是再次重申三大紀律八項注意的重要性,以及根本性。再次重申所有中華兒女都是同族,都是骨肉,軍兵將士,更都是一體同人。都是祖國之兒女,祖國之戰士。軍兵將官,只有職稱職能的不同,而絕無身份貴賤的不同。

    李民此番講話,隨即通過李民的政工體系,迅速傳遍全軍,每個底層的軍兵,都是大受鼓舞,大為感動。

    這些底層的軍兵,大多也都是從降軍轉化過來的,對於不殺俘,自然很有同感和共鳴,而且,這些底層軍兵,更多是窮苦人家出身。饑年無出路,這才當的兵,入了軍戶。跟大多數窮文富武,想是建功立業,博取功名入了宋軍,後兵敗轉投李民的那些將領不同,他們大多也都是在宋軍那面,沒少受長官的欺壓差使。甚至,全軍轉投李民這裡之後,雖然有李民指導員政委這一套的政工體系存在,這等的欺壓少了許多,可已經成習慣的東西,卻不是那麼好改的。不僅某些觀念不強的原宋軍投誠將官時常忽略不在意,就是某些受欺壓的軍兵,也是慣了,不僅沒認為自己受欺壓了,反倒覺得比原來在宋軍那時強多了。那時的底層,軍兵,可真不是被當人看,臉上刺字,那就是賊囚啊。

    可如今,李民卻重視他們,想到他們。本就早已對李民歸心的底層軍兵,更是越發拿李民當神來看了。

    而後,李民更是趁這大雪封路,前進不得空閒時間,展開了由底層軍兵監督的自省活動,責成每一個班長以上的軍官,都做一份自我思想匯報。坦誠自己的理念,過錯,以及改正的決心。

    此行動中坦誠的,全都既往不咎,並由軍兵監督今後的改正行動。而虛報的,可由士兵直接向指導員與軍法處揭發。

    別說,這一通自省,確實抓出了不少李民軍中的蛀蟲。上陣不夠英勇,可平時卻是作威作福。自省行動中,又意圖矇混過關,不老實交代,被揭發出來之後,李民責令軍法處查明無誤,隨即也是斬立決。

    一時間,李民軍中風氣大變。剛正不阿者,有理想者,均是昂首挺胸,氣貫長虹,均覺得遇上明主了。李民果然不愧是帶領他們實現理想的聖人首領。

    而一幹出於種種目的加入李民軍中,或是只想圖謀富貴的,均是夾著尾巴做人了。

    雖然說,這等運動,也讓一干本是混日子的中立份子大為不習慣,甚至有些不滿,有些自危。

    可無論是別有用心的,還是有目的的,圖謀富貴的,乃至中立混日子的。李民軍的前景,以及如今的待遇,卻還是令他們割捨不得的。尤其是李民屢屢展現的實力,進似乎一人的實力就可比擬一個軍團,狀似所有的軍官聯手也不是李民的對手,更是絕對的震懾著這些人產生任何不和諧的念頭。

    而至於逃將叛逃,那就更不要想了。這是軍隊,可不是什麼企業,豈是想走就走的。任何時候的逃兵逃將,不管任何的理由,那就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就地正法,以儆傚尤!

    當然事無絕對,暗中偷跑的逃將沒有,明面請辭的卻有一個。

    宋江死後,與宋江同在參謀部暗裡接受考察的吳用,很受震撼。

    一個是宋江與吳用的交情確實不錯。

    宋江上梁山,幾乎就是吳用用一封感謝信裹脅來的。這宋江雖然看出來,卻不僅沒惡了吳用,報復吳用,而是很重用交好吳用。以至於把吳用從晁蓋那裡挖了過來助力。而後更是實打實的成了宋江之下的二把手。這吳用對宋江,不僅是兄弟義氣,更有愧疚,感恩的心態存在。可以說是李逵和花榮的宋江的死忠份子。

    其二,吳用雖然在李逵這件事上,由於只是跟宋江商議過,沒正式出面,宋江也死的利索,沒被牽扯出來。可吳用卻也是自覺自身宋江的烙印,實在是太深了。

    如今,宋江、李逵都被處死了,宋江的另一個絕對心腹花榮,更是比宋江還早的就跟了李民,此時更是遠在他處為官,只剩下他吳用這麼一個有著宋江一黨明顯烙印的個體存在,吳用實在是太孤了,也不由得不害怕,生怕李民殺宋江、李逵等人,其實就是為了消滅李民軍中梁山好漢對軍兵的號召力與影響了,生怕那天他這個有著明顯梁山出身,宋江烙印的不安定因素,被李民找借口卡嚓了。

    李民自省整風運動一起,吳用當即就很是落悸的向李民請辭,意圖歸隱。

    不過,李民既然殺了宋江、李逵這等梁山一黨的頭目,若是再讓吳用走了,那無私也是有弊了,就算李民是出於公心,出於紀律法令殺的李逵,宋江,也難免讓有心人誤導乃是為了排除異己。

    要知道,君子不已朋黨。李綱等一干直臣,原本可是都很反對李民縱容,甚至是有意培養小黨派的產生,認為這會加大朝廷治理的難度。

    可是,李民更知道,絕對的權力,滋生絕對的**。沒有眾多民主黨派監督的一黨執政,那就是絕對的壟斷,絕對的權力,那跟他李民要推翻改制的封建王朝,也是沒有什麼區別的了。最多,也不過是由一個家族的子嗣傳承,改成了一個黨派利益集團的權力傳承。

    這種傳承中產生的腐朽墮落,他李民哪怕就是能壽活八百,也是不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這種監督上的,更難保他李民也不會在漫長的時間中有所觀念的轉變,畢竟他李民來到這個時代,觀念已是轉變過多回了。

    而且,李民也難保他李民創立的既得利益集團成了氣候後,不被蒙蔽。畢竟,他李民得知信息的渠道,也是要靠手下心腹來完成的。他的心腹若是**了,他李民就算自身不變,也一樣會被蒙蔽。

    故此,李民絕對不允許,如今在李民的有意縱容和引導下,眾多的小集團,小黨派,雖然沒成氣候,可是也是有了許多萌芽。這因為梁山一黨全完了,而產生某種不和諧的意外,直接就潰散。壞了他李民一黨執政,多黨監督的君主立憲的大同理想。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