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9卷 第二十二回 敢請您飛昇吧 文 / 問天

    第二十二回敢請您飛昇吧

    師傅。

    他竟然還記得我。感受到黃裳的意念。李民狂喜不已。當即把自己的對其的想念,以神識傳遞了過去。

    可隨之,李民卻詫異的發現,黃裳的魂魄對其傳遞的魂魄意識,根本沒有任何的反應。只是頑固的思念這師傅二字。顯然,這黃裳的魂魄,此時依舊不是有什麼自主的意識,只是在異體魂魄雜質去除後,本源魂魄最後的執念罷了。

    感覺至此。李民微微有些失望,可只是單憑師傅二字的感知,已經是讓李民足矣欣慰。

    不過,此番的探索,至此也是到了一個瓶頸,以李民如今的知識體系,以及神識的入微探識,已是不足以繼續支撐李民繼續下去會有什麼新的發現了。

    李民只能暫時收回神識,終止了此次研究。不過,李民還是留下了屍狗化身繼續催發落魄鐘,以落魄鐘的寧靜之道,溫養黃裳的魂魄。以求滋養壯大黃裳的魂識,使其能有什麼好轉發生。李民堅信,只要方法得當,能量狀態的魂體絕對是能夠轉化其他能量補充的。只是沒有了活著的**為其提供氣血養分,這魂體怎樣壯大,實在是一個天大的難題。

    最少,在李民接觸的這些知識體系中,沒有一個現成的法門可供李民參考,即使是擅長煉鬼、御鬼的茅山派,在剛剛的探索中,李民也都是發現,那種煉鬼的手段,絕對不是什麼滋養魂體的正途,而是一種同類相殘,以魂噬魂的偏激手段罷了。那種手段壯大的魂體,只能是激發魂體主控凶戾殺伐暴虐等陰性一面的成長,也只能是成為殭屍一般的怪物,絕對不是他李民想要的。

    而沒有得力手段,現如今,李民也只能是暫時靠自身的屍狗化身催運落魄鍾以寧靜之音滋養黃裳殘留的魂體了。只可惜,顯然這種方法見效相當的慢,而且,李民的魂魄化身,以李民此時的境界和感知,除了不能離開李民的本尊十六里之外,更是每次分化體外,不能超過七天,否則,不是其化身的自主意識混亂,就是其化身的魂識核心缺少肉身與本尊魂魄的滋養而潰散。這就給李民修復黃裳的魂體,越發增加了困難。

    可這些李民遇到的困難,若是李民能參詳鑽研的透徹,恐怕李民不止能修復黃裳的魂體,就是李民對自身的修煉,以及其超能體系的完善,那都是一個極大的補充和助力。

    甚至可以說,若不是李民如今有著了曹家保存的八仙道藏可供參照的希望,這些困難問題,絕對可以成為李民今後前進路上的指路明燈。給出李民的努力方向。

    而如今,李民有了八仙道藏這種現成的路徑指引可供期盼,這些問題的產生,不過就成了李民的一條可選路線罷了。可供李民在見識更加廣博,境界更高之後,有一個探索的參照。

    李民不禁微微有些興奮和期盼的歎息了一下:「也許今後的超能探索方向,要加上一些肉身與魂體相互協調轉化的關係了。」

    而李民剛剛結束探索修復黃裳的魂體不久,二龍山再次來人拜訪。

    這次來的人,份量可是有些不輕。正是白馬寺一門和三山宗門都有些忌諱的華山隱仙一脈。

    來人名叫岳山,乃是華山隱仙一脈的對外持事。

    要說這華山隱仙一脈的反應,實在是有些慢。可這隱仙一族,本就是兩耳不聞天下事,一心只顧修煉的修道一族。絕對是比三山宗門這等修道大派還要隱匿的一族。若不是每逢十年又一次行走天下,從外門弟子中收攏供奉,瞭解天下大事的傳統,恐怕是此時這隱仙一脈,也絕對不會曉得李民的存在,更不會來拜會李民。

    更何況,他們隱仙一脈的使命,也不是像大宋皇族甚至是知道一些隱仙一脈的門派所認為的一樣,是什麼為了保護大宋江山永固而遺留的修道一脈。

    事實上,修道者信奉天道無常,有盛必有衰。絕無萬載不變的江山。連三山宗門等大派都只是念在大宋的舊情,本著能幫就幫一把,不行就要順從天命,輔助新朝,保持門派最大利益的打算。

    這遠比三山宗門更純粹的修道遺族,又怎麼會違逆民心天命,管什麼王朝更替。

    故此,這岳山見到李民第一句話,就是開門見山的說道:「國主萬安。山人岳山,華山希夷老祖門下。國主敬請放心,我華山隱仙一脈,萬不會干涉天下之王朝更替。」

    李民大感可笑。

    要知道,李民自從知道有這麼一個華山隱仙一脈的存在,可一直都是以其為假想敵的。所有的人,幾乎都說,大宋開國之祖趙匡胤與那華山老祖陳希夷交情莫逆。趙匡胤得知賞識和幫助,這才取得了當時三山宗門的鼎力相助。這才得以贏得天命,黃袍加身,更一統天下,剿滅了崇信佛教,有著白馬寺宗門傾力支持的南國。

    可如今,三山宗門,出了那北方之尊的正一道張天師,一向淡薄名利,沒來投奔他李民之外,閣皂山和茅山,如今都已經在局勢逐漸明朗之後,徹底倒向了他李民。而這一直以來貌似大宋皇室的守護神,一來見他李民,開口就是這麼一句話。可見這傳言是多麼的不可信。

    甚至,李民都有一些感覺,會不會那一直沒來投奔他的天師道張天師,也只是因為其教派的根基遍佈北方,不僅僅在大宋境內,更在如今的大遼幽州。地位微妙超然,這才沒有向他李民急於表態,而那完全立足南方的茅山,在他李民徹底統治了南方之後,這才不得不急於投靠。

    李民不禁暗暗感歎:世俗權力,果然是連修道之人,也是不能全然超脫的。

    不過,面對表現出了部分善意的岳山,李民還是要給面子的。畢竟隱仙一脈有多強大,李民雖不知道,可一個隱仙一脈能讓整個三山宗門忌諱,連茅山和閣皂山這等強大的實力都要小心。若是沒有必要,李民實在沒有什麼平白樹敵的道理。

    李民當即微微一笑道:「久聞隱仙一脈大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凡。不私心。順應天命。以天下為公。果然是修道達人。本尊佩服。不過,貴宗雖以天下為公,可本尊統領天下,卻不能不表彰此等節操。本尊當有所供奉。除這華山地界,依舊由貴宗搭理,免予賦稅之外。本尊還要每年供奉十萬白銀與貴宗。以表心意。」

    岳山聞言,也是相當驚訝李民的大手筆。要知道,大宋給與遼國的例銀,也不過就是十萬白銀,加上一些其他的綢緞等等罷了。這李民若是立國,每年就給他們華山十萬。這可真是不小啊。與之相比,原先宋室許給希夷老祖一片荒山,真是沒有什麼可比的了。何況,即使是這片荒山,人家也依舊沒有收回,依舊保持不變。這就更給面子了。看來,支持李民一統,快速安定天下,果然是正確的。

    只不過,面對李民的慷慨,華山隱仙一脈流傳的使命,就有些尷尬了。

    這也是岳山久擔外門持事,對於皇權和金錢的接觸比較多,抵抗比較弱有關。若是換一個內門的核心弟子,根本就沒有金錢的概念,更不知道皇權有什麼可敬的,自然就沒那麼的想法了。

    可這岳山,終究還是隱仙一脈的人,雖然比較在意世俗的皇權,也比較難以抵制金錢的引誘,可其宗門的使命,卻是絕對不會以其意志為轉移的。就算他不說,會宗門後,宗門依舊還是會派其他人來的。

    不過,有了李民的許願在前,岳山做不到無慾則剛,其口氣自然也就越發的婉轉道:「謝過國主厚賜。我華山實在是受之有愧。按說我華山受國主賞賜,本不應多事。可我華山一脈遺留世間,卻有著祖傳使命在身,卻只得厚顏懇請國主幫襯。」

    李民一聽。心中微微不悅,已經給你華山厚賜了。還惦著怎麼的。難道真以為我這裡軟弱可欺,隨你怎麼捏的面人麼!

    不過,岳山說的婉轉,李民也是聽的出來。現在也沒撕破臉,暫時聽聽這華山有什麼要求,卻也無妨。畢竟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最後拍板的,還是他李民。

    當下,李民並不置可否的說道:「而華山有什麼使命可用的本尊,但說無妨。本尊必斟酌相辦。」

    岳山雖然沒看出李民的喜怒,可也知道自己稍後的要求有些過分。不過,那對李民也是有好處的。總還讓岳山有幾分說服李民的信心。

    岳山當即組織了一下言辭。懇切的說道:「國主。當今天下,正逢末法時節,實是我修道之人的末日天劫。如今在下聽聞國主已是金丹大成。諒國主金丹凝固之後,也應感知天地靈力稀缺。身體內外不合,體內金丹靈力有反向外界流失之相。故為國主計,在下敢請國主放棄皇權,早日飛昇罷。在下願為國主做飛昇指引。」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