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19卷 第三十回 兵臨城下 文 / 問天

    第三十回兵臨城下

    耶律大石不見了。

    殘餘遼軍盡皆崩潰。如此混亂的戰場,現在人不見了,那肯定是死在亂軍之中了。而遼軍的軍法嚴厲,若是主帥陣亡,殘餘兵卒敗回,那可是要盡皆殺頭的。尤其是他們這些人,那都打著耶律大石的印記,哪怕是這幾年遼軍的軍紀不像剛立國時那麼嚴厲了,可那也絕對會有人樂意藉著這條軍規讓他們合情合理的去死。

    可此時讓他們重新點燃鬥志,轉回頭去與李民他們重新拚命,他們早就被李民以及李民軍嚇破膽了。

    此時在他們心目中,李民以及李民軍,那全都不是人,全都是一群凶神。哪怕就是『自殺』,也比死在凶神的手上要強。

    當下這群殘餘的遼兵一商量,全都各自脫下了盔甲,良善的,隱姓埋名潛回了遼國原籍,秉性凶狠,除了武力別無旁的謀生手段的,則直接落草當了馬匪。

    而他們這些人回歸後,由於這場戰鬥對他們的震撼太大了,他們各自買醉麻痺自己之餘,情不自禁的也就各自把這群凶神形容的凶戾無比,勇猛無比。以證不是他們無能膽小,實在是他們遇到的這支部隊,實在不是人力可以抗拒的。

    以至於,李民雖然還沒有傳道到遼東,可李民軍的凶名,卻借助這些人的嘴,先一步傳揚了開來。

    而此時的李民,卻是不知這些後事。

    李民此時正忙著反身追擊完顏吳奇買的金軍呢。說起來,要不是李民惦著完顏吳奇買的金軍早已南下,怕這幫生番做出一些慘絕人寰的事情。就是那三千遼國殘兵,雖然騎術精良跑得快,可也未必能跑了。

    不過,李民清點戰場,卻是既沒有擒獲耶律大石,也沒有發現耶律大石的屍身。數萬人的戰場實在是太亂了。李民雖然能量運轉用的是自身能量,不怎麼受影響,可李民的神識遙感,在這種眾多的干擾源下,卻是很難及遠,卻是無法搜索鎖定耶律大石。只以為耶律大石隱身敗軍之中逃掉了。

    說實話,耶律大石還真的逃掉了。耶律大石本就是文武雙全。就算是沒獲得狼人變身的異能之時,那也是雙臂一晃三四千的力氣,那可是遼國的第一猛將。何況他受李民的超能激發,覺醒了狼人血脈。其**的強橫,那就更是翻了幾番。而且他胯下的寶馬墨角獸,更是大草原上萬里挑一的寶馬良駒。這耶律大石戰場生存力,那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只是,耶律大石今天徹底被李民打怕了。他可不知道李民那雷法在面對萬馬千軍對神識的干擾下,只能憑借自身儲藏的能量發射一次。他可是聽李民吹噓過其有能滅殺千軍,可摧毀萬里方圓的絕頂**雷霆煉獄。

    結果今個一見,雖然沒有毀天滅地,可也一下子滅了上萬的軍兵。耶律大石本就深信李民有大神通,這下更是想起李民當初的那番大忽悠,自是不會以為李民只有這般手段,而是直接就認定了李民能施展這等手段,那等能毀滅萬里方圓的**,也必定能施展,只是自家的軍馬太少,五萬人,連百多里都填不滿,實在不值得人家施展那等毀滅萬里方圓的**,沒看人家根本沒費什麼力氣,只見電光辟里啪啦的一陣爆閃暴鳴,上萬的軍兵不就沒了麼。五萬兵力,也就是人家揮幾次手的。

    耶律大石有了這番認識自然心無鬥志。要是真槍實刀的拚殺撕砍,哪怕就是拼至最後一人,他耶律大石流盡最後一滴血,耶律大石也決不膽寒,更不會退後半分。可這種非人力可擋的神通。耶律大石卻是不想白白送死。

    這時,可就看出耶律大石的軍事天賦遠勝李民來了,即使是在這種慘況之下,心志也沉穩的很,更是殺伐決斷的很。

    自知不敵,又不想就這麼白白送死。耶律大石當即沒有絲毫猶豫的就作出了撤退的決定。果斷的就捨棄了那還有兩三萬殘餘,忠心跟隨他耶律大石的將士。留起斷後拖延李民大軍的追殺和圍捕。

    只帶了兩三心腹,直接脫去了高插雉雞翎的帥盔,先一步的就跑了。

    只是,耶律大石可是不光武藝高超,軍略通曉,他可是立時上能建立西遼的皇上,那可是比岳飛那種只會打仗的軍神,更是通曉政治。

    耶律大石清楚的知道,雖然這中原有李民,他此次入侵中原算是來錯了,沒他能折騰的了,可是就這麼回轉遼國,那有心害他的耶律淳以及權相李處溫,那也絕對放不過他。回去絕對就是一個死。

    故此,耶律大石如今只能去投靠一個地方,他遼國的老師草原先知敦比乃。

    為此,耶律大石根本沒有與其部下殘餘的兵馬匯聚,直讓他們當他耶律大石戰死了,好隱蔽他耶律大石此行的行蹤。

    而李民自然不曉得耶律大石的這些曲折,雖然沒抓到或找到耶律大石的人或屍體,很有耶律大石脫逃的可能。可如今李民,又怎麼會把耶律大石放在心上。

    雖說軍略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可無論是再好的軍事天賦,沒有實力的支撐,那也只能抓瞎。要不然,抗戰之後,有著絕世軍事天賦的毛老爺子,手下更有著十大元帥這樣的悍將,也絕不會被先是被老蔣壓著打,而後才逐步的在壯大自身實力的基礎上,幹掉了老蔣。

    而今,耶律大石軍事天賦再高,可他和李民的實力差距,實在是太遠了,尤其是這超能在戰場上的應用,配合李民軍馬強大的遠程壓制戰術,那可絕對是無與倫比的。

    只要沒人能正面擋住李民法相的威嚇,其軍馬凝聚不起鬥志,哪怕就是兵力再多,那也是一群被屠戮的綿羊。何況,比軍略,李民這邊也不是沒有高人。

    如今李民的帳下,可是有著岳飛與楊震兩大高級統帥呢。而且更有折可適,種師道,高禛等一群將門名家,耶律大石的利用價值,如今在李民這裡實在是縮水的很。

    何況,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只看耶律大石此次能違誓進犯中原,李民也很難再次重新相信他。

    而且,耶律大石與李民之間的關係,雖然是掛名師徒,可李民當初可著勁的哄喝耶律大石,立意本也不純,就是為了給遼國內部製造分裂,意圖在草原形成一個三足鼎立的穩定局面,讓草原內鬥加劇,無暇顧忌中原。

    雖然這計劃在實施後,由於等等現實的問題,有些破產。可李民的本意如此,自然也不會介意耶律大石的背叛。

    而且,李民與耶律大石這樣的關係,也是不怎麼好曝光的。自然也就沒什麼特意斬殺他的由頭。

    故此,李民對於走了耶律大石,雖然有些小小的遺憾,可也沒有太多牽掛,遠遠及不上李民此時對大宋京師的牽掛。

    千萬不要歷史重演啊。

    李民可不想這有著他李民存在的歷史,依舊發生什麼死傷數千萬,東北男子盡皆被殺,東北女子盡皆被糟蹋裹脅的慘劇發生。

    只是,就在李民擔憂的時刻。金國的先鋒軍,已是趕至了大宋的京都。

    沒辦法,如今大宋的兵力,全都消耗在了李民身上,暫時的和平,還要為李民籌集供奉,根本來不及補充兵力,除了軍事重鎮大名府,以及大宋京都的護衛四鎮之外。其他的各地州城府縣,那兵力全都空乏的很。

    就算治安比較混亂需要鎮壓的地方,其駐守的軍兵,往往也就只有一兩千,那點軍兵,怎麼敢跟如狼似虎的金軍對抗。

    故此,在郭藥師進獻了大名府之後,一路通行無堵,就跟在草原上馳騁一般。連領軍的完顏吳奇買,都沒想到會有如此的順利。這也讓完顏吳奇買有些小瞧中原的漢人,認為自己失策了,不應該早先與漢人聯手與大遼死磕。若是早一步移軍中原,他金國已是不知要發達成什麼樣了。

    最後,唯一有些能抵抗金軍前進步伐的京畿四鎮。可這四鎮的守軍,全都是蔡京用三倍俸祿餵養的心腹。有著梁中書從中牽線,很是痛快的就獻關投誠了。

    說實在的,若是往常,哪怕就是蔡京當政,蔡京也絕不會如此輕易的就獻城金國。可問題是,如今蔡京的地位卻是很有些不穩。

    雖然趙佶依舊對他蔡京有所信任,可由於李民的緣故,趙佶也很是怨恨蔡京為他逼反了李民。只是,李民真正反了,卻也證實了蔡京的推測不能完全說不正確,最少李民就絕對不是一個死忠的直臣。

    而且,最主要的是,如今趙佶手中也沒什麼用的順手的人了。他平日信任的這些人,童貫戰死了,高俅變節了,梁師成不學無術,也就這蔡京還有些本事。現在群臣都對他趙佶有意見,他不用蔡京用誰。

    故此,趙佶很是矛盾的用著蔡京。以蔡京的政治敏感,自然知道,只要趙佶跟李民和好,沒有了外界壓力,趙佶哪怕就是為了對群臣有個交代,也絕對會廢了他蔡京的。

    蔡京自然要為自身找一退路。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