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0卷 第二十六回 恩威 文 / 問天

    第二十六回恩威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不來到草原,那真是不知道啊,李民兩萬多人的大軍,平常在路上,那也是要排出好幾里的。可在這茫茫的大草原上,還真是顯不出什麼。舉目望去,連點特殊的地標都沒有,哪哪都是草,一條正規路都沒有。這要是光憑著太陽辨別方向,稍稍偏一點,估計走出葛百多里,絕對得離預計地標差上三五十里。這要是沒有一個當地嚮導,估計光是尋路,那就足夠讓人困死在這大草原上。

    李民微微感歎:無怪乎中原歷次出征塞外,都是兵敗的時候多。人家草原人打中原,入的關塞,順著兵道走,一打一個准,可這草原上,沒路沒記號,甚至在遼金建國之前,連正式的國度土城都沒有,這麼大片草原上,找都找不到,你打誰去?

    只可惜,李民雖然現在很明白,可這困難,他也克服不了。而且,李民騎軍的突襲速度雖快,可在中原奔馳,能在各地就地補給,倒還沒什麼,可這進入草原,沒有後備輔軍運送軍糧,李民大軍也是萬難長期作戰的。

    好在,金國正式立國,大小還有一個國度,雖然因為李民的原因,沒能滅了遼國,建都黃龍府,可這金國的國都在這草原上,還是比較有名的,李民對這金國的關注,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地理和路線都做出了沙盤不說,帶路的嚮導,那也是早就備好了。

    故此,李民只要不是游擊戰,其最後補給的十天軍糧,卻是足夠李民軍抵達金國國都,而後返回的。

    當然,這也是比較冒險的行軍了,若是李民路上遇到了騷擾牽制戰,耽誤了行程,金國的國都過於堅固,這都有可能讓李民軍此行陷於補給不足的困境。

    可是,李民連金兀朮都滅了,金國又因為李民的原因,沒能繼承遼國厚實的家底,根本沒錢打造那後世有名的,同樣也極度耗費財力的強大騎軍鐵浮屠。

    只要不是那種雙重鐵鎧的重騎軍,李民的火槍又在乎得誰?

    唯一令李民小困惑的是,沒有無線電的通信手段,雖說給岳飛飛鷹傳信相約攻克金國了,可這進入草原兩天了,李民也是沒得到岳飛的任何消息,那就更別說是看見岳飛的軍隊了。

    甚至,別說岳飛,按理應該在金國國都的行進路上看見的部落,李民也是沒得看見。

    草原上,一片空空蕩蕩,也就是偶爾有一些野生的牛羊,被李民大軍的軍勢驚跑。

    這要不是李民相信自己多年培養出來的嚮導,絕對不會帶錯路,在這好幾百里碰不上人的草原上行軍,李民還真的琢磨琢磨。

    好在,第三日,李民的探馬終於發現人的蹤跡了。

    這金國雖然沒能戰敗遼國,繼承遼國的城池,可這大草原上,原本也是有著幾座土城的。除了其中最好的一座潘波爾城被定做了國都之外,李民如今遇到的就是另一座紐蘭城。

    李民很高興,看見這座城,那就說明李民軍沒走錯路。雖然說李民的嚮導也是老手了,應該不會走錯,可誰讓好幾天沒看見人呢。

    李民當即傳令:「擊破紐蘭城,今夜於此駐軍。」

    李民一聲令下,眾軍兵也是極大鼓舞,他們走了這兩天,心裡也是不踏實啊。

    紐蘭城。雖說是個城,可跟中原的正規城池比不了。草原上的資源短缺,整塊的巨石方木,那可都是稀罕物,用來建城,別說是金國立國前的那幾個小部族的財力了,就是如今金國建國後,那也是承擔不起的。

    這紐蘭城,也就是一個土城,以夯土和糯米水壓實築就得土坯城。方圓也就里許,城門也就一前一後的兩個。城牆上更是比中原普通的大戶人家院牆強不了許多,根本跑不了戰馬,最多也就能立上個五六百號軍卒在城牆上協防。

    當然,草原駐軍跟中原駐軍的方式也不一樣,也不可能隨便一個地方就紮著上萬軍兵,他們可沒有中原軍那麼美,有著完善的供給體系,可以從各地徵糧,集中供給。

    草原上的戰士,平時就是老百姓,甚至是比老百姓還不如的奴隸,只有戰鬥時,才在各個部落酋長的帶領下集合到一起成為軍兵,平常草原上若是有一萬人聚集在一起,那周圍千里的水草,那都不夠他們牛羊馬匹吃的。

    故此,這紐蘭城,也根本沒有多少的軍兵。

    結果,在李民大軍抵達之時,那紐蘭城城門緊閉,城上有一老者,大聲喊道:「遠方的勇士,是朋友的,我們紐蘭城有美酒,是強盜的,我們紐蘭城有刀槍!」

    這老者說的是女真話,李民是聽不懂的,不過李民帶來的嚮導,卻是聽得明白。當即說給了李民知曉。

    李民此來,就是為了滅亡金國的,但是,卻不是來進行種族滅絕的。別說李民沒那狠心,做不的那沒人道的種族滅絕,就是李民有那狠心。歷史也早就證明了,草原人是殺不盡的,大漢倒是打敗了突厥,可突厥分成了東西兩個,而後羌人又起來了。甚至就是草原各族內部殘酷無比自相殘殺,那也是滅了一個,又起來一個。

    哪怕就是那變態鐵木真,所有部族高於車轅的男子一律殺,女子一律摞走,徹底實行種族滅絕,那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故此,李民制定滅亡金國的戰略之初,就準備效仿毛老爺子的兩萬五千里長征,滅亡金國的同時,把革命的火種,也隨之灑遍草原。這從一開始,那就注定了是一個長久的國策,要想吸納人心,沒有一二十年,那是別想獲得認同的,而要想融合一個民族,沒有五六十年的和睦同德,那更是妄想。

    而這開端,更是重中之重。他可是關乎著李民軍在草原人心目中的形象。

    故此,李民當即親自躍馬出眾,高聲說道:「老人家。我們乃是中原共和國**,此來草原,非是要與草原人為敵。實乃是金國無道,侵略我中原,並掠走了我中原宋氏皇帝。我軍此來,就是為了滅亡金國而來。不過,金國的百姓,卻是無辜的,我中原仁義之邦,只要草原各部落百姓,不助紂為虐,不再尊完顏部落為主,不再以金國人自居,臣服我中原,受我中原管轄,我軍皆會不予懲處!而且,受我軍冊封之後,更可與我邊疆建立集市,互通有無。」

    李民一番話,隨即有嚮導翻譯了過去。

    城上老者,當即聽得心動不已。要知道,金國建國至今,那也是沒多久,連十年都不到。甚至連金國本部落的完顏部落人口,都滿不了三萬。這紐蘭城原本也是草原上一個比較富裕的城鎮,只是畏於完顏部落的強大,這才歸順的金國,如今金國被中原軍隊算帳來了,他們卻是不想為金國死忠。

    只是,看著城外李民軍的那兩萬人,這老者卻是很難相信李民就憑這點人,就能滅了完顏部落。這點人,別說打的過完顏部落,就算是打的過,完顏部落帶著人馬在草原上跑上幾日,李民這點人沒有給養,那也得在草原上餓死。歷代以來,中原征討草原,沒有一次不是最終供給不上糧草而不得不敗退的。

    不過,若是眼前的這支部隊,只是中原大軍的先遣軍,一小部分,那就又不好說。而且,即使不是,這兩萬多的軍兵,那也不是他們紐蘭城這麼一座小城能抵擋的。

    面對著背叛金國,怕中原軍隊走後被金國秋後算賬的種族滅絕,以及忠於金國,現在就可能敵不過面前突然出現的大軍,這老者還真是為難了。

    李民見此,並沒準備給這個老者多想的時間,雖然說李民準備效仿毛老爺子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可李民卻沒有那三年的時間,李民往返也就十天的軍糧,如今已是用了兩天,哪有那麼多的時間消耗。

    而且,如今的草原人,還沒見過中原的威風,只單單憑幾句話的仁德,那也是不可能信服的,仁德,那也從來是強勢者施予的。弱勢者,從來只有懦弱,沒有仁德的。

    如今李民宣講已畢,大義的名分已是佔了,其後就是要立威了。而且,這裡是草原,不是中原,李民也不準備團結什麼地方勢力,殺掉掌權者,解放奴隸,分牛羊財務與平民,直接破壞草原上固有的統治階級,新興的自由民,為了捍衛財產,自會支持他李民軍的。

    故此,李民宣講完畢,見那城上老者沉思不語,隨即朗聲喝道:「我軍為除草原豺狼而來,我數十數之內,爾不開城迎接,即使同黨。我軍即刻攻城!」

    李民不如此說還好,李民如此一說,那老者反倒不信李民了,畢竟中原人的狡詐,在草原上,那也是深入人心的,這老者卻是害怕李民騙開了城門之後,同樣也不會放過他們。

    而就在這一猶豫的時間,李民十個數已經是數完,李民隨即喝道:「攻城!」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