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逼上梁山

第21卷 第十八回 博多 文 / 問天

    第十八回博多

    狂風止息,大海重新恢復平靜。當在力場保護下,連絲毫衣物都沒有損毀的李民,帶著昏迷的守一真人重新返回艦隊。整支艦隊的水手除了震驚,就是敬畏。

    雖然,如果李民沒有親身迎上風暴,他們這支艦隊必將受到颶風的考驗,安全存活的機率不足五成。可面對一個能平息風暴的超人,更讓他們感到巨大的壓力與惶恐。

    畢竟,風暴雖然危險,他們總還是知道一些根底,知道一些應對的方法,可一個比颶風還厲害的人,他們實在是難以將之當做同類來看,非仙即怪。雖然說李民如今看起來仙的面大一些。可就算是仙,那也不是他們這些凡人可測度,可高攀的。

    很顯然,當一個人的實力遠遠超出了常人可接受的範圍,那已經不在是英雄了,而是蘊藏著恐慌。

    李民對此有所感覺。可以李民如今的心態,卻是根本無所謂。哪怕是李民當初奮然迎向颶風,除了有不想留下畏懼天地之威的心裡障礙之外,也有知道船隊躲過風暴的機率極小,為船隊解危。李民現如今的心態,依舊絲毫無所謂。李民在付出的同時,就從沒想過回報。那就更別說如今李民的心境更是磨礪了金丹大成之後的一絲浮躁。那就更不會在意一些平常人的心態了。

    李民回船之後,只是吩咐了一下陸海通叮囑船隊守密。隨即就返回了船艙,以落魄鐘的寧靜之音,安撫滋養守一真人受雷霆爆鳴震撼的魂魄。

    隨後,李民就放開了心神,把神識擴展到了極限,細細的體悟神識所處的每一絲能量波動。

    此次,李民在颶風遇到的危機雖然很大,可李民最後關頭的突破,更是收穫巨大。如果說,李民以前的修煉方法只是一個能量的積累,細胞能量化的改造。李民剛剛的一次突破和體悟,卻是讓李民在金丹大成之後,首次有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這種天人合一,可不是以前李民所明白的與天地能量契合,而是一種真正的體悟契合。通俗來說,李民就是從利用能量,進化到了掌控能量,即接觸雷電規則的非物質層次。

    此層次玄妙無比,純精神面的,只是一種感覺,絕非言語所能描述。就算李民把自身的感觸描述出來,聽聞者,也只會是聽了,明白了,而無法觸及。

    一日後,李民船隊抵達了博多港。

    出乎李民意料之外的,這個博多港,並不像李民以為的落後、貧瘠。港口也是極度的繁華,成百上千的大小船隻停靠在港灣。港口中搬運貨物的漢子,不下千人。港內更是一排排的倉庫,雖然不像明州港建造的那麼大,可其規模也是絕對不小。

    明州港大管事陸海通指揮手下搭好了跳板引領著李民一行上岸。並在上岸後隨手找到一個有著南北商行標識的夥計,亮出南北商行大管事的腰牌,讓其領路前往博多的南北商行。

    敢請,李民的南北商行,在這博多港,那也是有分號的。而且還不小。畢竟這博多,也是中原貨物從海上運往高麗,琉球等地一個重要口岸。

    而且,由於這博多往來各地的海商眾多,李民的南北商會,不僅有著一個分號,更有著一座平常用來收集消息的酒樓——滿香樓。並且,這滿香樓在李民南北商會的財力人力支持下,如今已是博多港最大最好的酒樓。而不是什麼之一。

    博多港,單是直接與間接為李民南北商會服務的人員,那都不下五百人。

    上岸之後,李民等人行走在博多港的街道之上,李民更是詫異的發現,此地往來的百姓,一個個除了身形比較矮小,以及行走起來低首快步,不像中原百姓安穩從容的神態之外,竟然大多與中原人的打扮相同。乍一看,根本看不出有什麼分別來。

    尤其是街道兩廂的商舖,一個個的幌子,竟然沒有一個是李民想像中的口木文字,而都是中原漢字,而且還都是細明體的隸書。

    李民稍稍有些恍惚,若不是李民親自經歷了一番海上航行,更知道陸海通帶的這些常年跑海的老水手,絕對不會走錯地方,李民真的要以為這不是口木,而是某個中原大陸的小港了。

    不過,就在這時,一段怪異的日語,打破了李民的恍惚。雖然這日語與李民在電視上聽得,口音有著極大的不同,可李民覺得這應該就是日語,畢竟,連中原的漢語,在幾千年後都有著口音的演化,那就更別說是受外界文化影響極大的口木了。

    只是,讓李民好笑的是,那段日語,李民雖然聽不懂,可看其點頭哈腰招手的意思,十之**應該是在招呼李民等不是住宿,就是吃飯。可就在哪個頭上纏著白布的小個子喊完不久,隨即一個中原店夥計打扮的小個子就猛地跳了出來,一個大嘴巴扇了過去,口中厲聲喝道:「蠢材!看見中原老爺要說中原話!」

    隨即,滿臉賠笑的在李民等人前方斜四十五度深鞠一九十度的大躬,大聲說道:「中原的貴客,小店有正宗的江浙菜系,鮮美的魚生,以及漂亮的舞姬和美酒。請到小店休息一下吧!」

    而此時,那個挨扇的小個子,不僅沒有絲毫的反抗和忿怒的意思,反倒直接跪在了那中原店夥計打扮的小個子身後,雙手伏地,誠恐的以生硬的中原話賠禮道:「我錯了。」

    李民看的很有意思,沒想到中原話在這裡竟然普及的相當不錯。

    而這時,領路的陸海通一個本地手下,卻是很不耐煩的喝道:「滾開!你這小店能有什麼好招待。我家老爺是滿香樓的貴賓!」

    那店夥計打扮的小個子一聽,當即也是誠惶誠恐的跪倒賠禮道:「不知道大老爺是滿香樓的貴賓。小人冒昧。請恕罪!」

    李民看的有意思,有心看看此時的口木列島的風土人情如何,當下說道:「滿香樓就不去了。就在這家休息一下吧。」

    陸海通當然不會違背李民的意志,隨即呵斥了一下領路的本地夥計,並叫其傳喚當地的南北商會管事來此回話。

    而此時,李民已經領人走進了這一處酒店。

    這酒店的店名,也很有中原風味——福來客棧。只是進入其中之後,有了極大的不同。完全沒有中原酒店的高大寬敞明亮。也沒有什麼二層酒樓一說,中間一座大廳,一排半尺高的類似榻榻米的廳台,其上羅列著十幾張矮桌,一桌桌的酒客,就那麼的在廳階下脫下鞋子,穿著白色的布襪,或是跪坐,或是盤坐在矮桌旁說笑吃喝。

    一旁的陸海通笑道:「老闆。這些倭人從盛唐時就學我們中原,倒是有毅力的很。咱們戰國時期的跪坐、盤坐,他們現在還在保持著呢。」

    李民聞言,不僅也是微微一笑。確實,中原自盛唐以來,與西域各族交流,早就接受了胡凳,並將之發展成了各式的座椅板凳。倒是這些倭人從唐時學了跪坐、盤坐,一直堅持了下去。而且貌似在一千多年後,也還在堅持。

    不過,李民隨即笑不下去了。在他那個年代,多少漢文化的精粹都被丟失了,反倒是口木與韓國繼承了許多,並恬不知恥的宣稱自有傳承。這難道不說是一種悲哀麼。

    李民當下小有感慨。臉上樂容消失。

    那引路的店夥計,卻是很有眼色,始終在偷看著李民的臉色。看李民不樂,不知道李民是有所感觸,只以為這大廳的氛圍,配不上李民的身份,畢竟,李民可是滿香樓的貴客。那滿香樓可是博多港第一酒樓。根本不是他這種小店能比的。

    這店夥計連忙點頭哈腰的引路道:「貴客請隨小人來。我們這裡有雅間。」

    李民聞言,收斂了感觸,點了一下頭。一行人隨著夥計而行。

    別說,這酒店別看小,還真有雅間。在穿過了混亂的大廳,一條幽暗的通道,兩廂以薄木板隔出了一個個的隔斷。既是所謂的雅間了。

    雖然依舊不夠高,不夠明亮,可地方的大小,卻是可以調控的,小雅間中間的隔斷打開,那就是一個比較大的雅間了。

    李民一行人的人數雖然不少,可在連開十五間雅間後,中間的隔斷打開,竟然能如一條胡同一般的擺開了長席,很是有些意思。可見這倭人的智慧,也是不能小瞧。

    那陸海通見李民對此點頭,又是笑道:「這倭人倒是慣於模仿。我中原雅間的屏風他們直接改成了拉門。也是花心思了。」

    李民聞言,又是不僅一笑,口木人擅於模仿而不善於創造的名聲,看來不僅是在後世,即使是在現如今,也是比較有名了。

    只是,李民隨即又笑不出來了,口木人雖然多數擅於模仿,可偶爾出一兩個有革新意識的天才,也是有的。每出那麼一個天才,配合上口木人的擅於模仿,那都將對世界是一個衝擊。

    隨著酒宴的擺下,李民神識自然散開。對李民來說,與自己人聚在一起吃酒,並沒有什麼新意。反倒是大廳中倭人的飲酒閒聊,更讓李民能體察到如今口木列島的民情。

    尤其是,那大廳中除了混雜著當地方言之外,多數都在說著中原沿海一帶官話,那就更讓李民想知道大宋,以及如今他李民的共和國,在這博多港中,是一個怎麼的影響力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