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三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八十三章
韓天麟等人在戰場上聽見梁山士兵大喊童貫跑了,再回頭一看,果見童貫騎著聖上賞賜的御馬,帶著百十來個親兵一溜煙的從斜刺跑了出去,這幾位也不是那種打起仗來便什麼也不顧的主,見主帥都跑了,自己還在這裡硬抗什麼啊!何況梁山人馬的數千騎兵已經出現在自己的身後,這個時候不跑更待何時?於是六位將領只是隨口呼哨了一聲:「撤!」便帶著親兵衛隊,仗著自己的馬好分成數個方向奔逃出去!
如此一來,這些還在戰場上的士兵更加的兵無鬥志了,見自己的主將也跑了,也跟著一齊發喊著四散奔逃。且不說他們這些步兵能不能跑過騎兵,光是他們原本和林沖、花榮等人正混戰在了一齊,豈是說跑就能跑得掉的?
原本還能和梁山士兵們戰得旗鼓相當的宋軍,如此一來一下子便徹底崩潰了,而梁山將士們則是士氣狂增,刀砍斧剁之下,宋軍被打得狼哭鬼嚎,肢體橫飛。再加上我所率領的騎兵從上至下一通猛衝,四萬多宋軍能逃出升天的不過十之一二。
而童貫在我分出的一營士兵的追擊下,真正如喪家之犬一般,連大營也沒敢會,仗著自己所騎的乃是御馬,一口氣從青州直逃到了濟州城下這才帶住戰馬長出了一口氣。
而留守大營的李明、段鵬舉和陳翥三人,聽說大軍戰敗,幾被全殲,不敢再守,棄了大營領著兩萬多士兵,搶在我還在跟青州城下的大軍糾纏的時候,也一溜煙的逃回了濟州城中。見到李明三人和一起帶來的幾萬士卒,童貫和濟州知府張叔夜才算是真的安下心來,畢竟有幾萬人在城中駐紮就算是梁山之人攻城怎麼也能撐到朝廷的援軍了吧!
可直到半個月後,也不見我帶兵攻打,童貫這才帶著李明、段鵬舉和陳翥三人並半月來陸續逃回的散兵游勇三萬多人灰溜溜的回轉汴梁城!
面對濟州這個到嘴的肥肉,我並不是不想趁勢拿下,但與童貫一戰之下,我竟然俘虜了三萬多人的俘虜,這麼龐大的俘虜群實在是讓我在短時間內沒有再次行動的能力。要知道這些人和以往的那些廂軍俘虜大不一樣,廂軍本身沒有軍餉,即便是有,也是極低,平日裡在軍隊中也只是管你三頓飽飯而已,加上時至今日,廂軍中人多是在流民中招募而來對大宋朝廷實在是沒有什麼忠心可言,所以我大可隨意將其擴充之軍隊之中。
可如今這次的俘虜身份卻是大大的不同,這些人多是在西北邊防上和遼人西夏人撕殺慣了的悍卒,雖然在戰場上迫與形式放下了武器,但在心中對我這支「賊寇」武裝並不服氣!加上這些人的家屬大多集中在各自駐守的州府之中,所以對待他們不能再和前面幾次的宋軍一樣處置。所以光是收拾這些被俘人員就耗去了我大部分的精力,那裡有時間去攻打濟州!
時間一晃,半個多月過去了,這些俘虜在我的戰俘營中,好吃好喝的待著,重傷養成了輕傷,輕傷養成了無傷。除去一部分傷勢實在太重的人員之外,基本上都恢復了正常。在對待這些人的態度上,我的意見是願意加入的就收入軍中,不願意的發給路費讓他們自行回鄉,對於我的這個提議引起了眾多將領的強烈反對!
「寨主!當初我說把他們一併收拾了,您非說什麼『殺俘不祥』不肯下手,反而好吃好喝的招待著,我們本想著等這幫兔崽子傷養好了充斥到軍中也是好的,誰知道您現在又搞出這麼一套來,早知如此還不如當初就把他們往城外一扔,管他們的死活!」杜遷的一番話引起了大多數將領的同意,這其中竟不乏像秦明、魯智深這樣的正規軍將官,只有林沖,花榮、呼延灼和吳用、李制同意我的意見,這實在是讓我感到非常的驚訝!
在我的想像之中,魯智深和他手下飛獅軍中的幾名將領有這種想法倒不奇怪,畢竟飛獅軍中的多數人都是曾在江湖中漂泊多年的亡命之徒,對宋廷極為不滿且心狠手辣,他們有殺俘的想法並不奇怪,但為何連秦明等正規軍出身的將領還有如此想法實在是讓我費解。
這時李制站出來說道:「殺俘之事萬萬不可,先不說『殺俘不祥』且之後再與我軍交戰之人知我梁山如此做法,交戰之時必定拚死而戰,徒增我梁山士卒的傷亡,實在不是明知之舉,寨主萬萬不可啊!」
李制儘管上山的時間也不短了,但言語之中仍舊對我保持著那種上下分明的高低之分,跟他說過幾次之後,也沒有什麼效果,時間久了我也就隨他去了,如今李制在梁山之中掌管著青、登兩州的農務,也算是一名重要人物。
聽了李制的話,秦明起身說道:「不殺他們,還把他們放了,那也不行!要知道這些人都是邊兵中的百戰老兵,家眷戶籍都在所駐紮的州府之中。就這麼把他們放了,等他們回到家中仍舊會重新入伍,難道要他們再回來打咱們嗎?何況戰勝之人本就可對這些敗軍之眾隨意處置,這是千百年來的慣例,殺掉他們有何不可!」這時我注意到,林沖、花榮等不同意殺俘之人,在聽完了秦明的話後臉上都表示出一種應該如此的樣子。
吳用這時站出來說道:「秦將軍所說並非沒有道理,但李制所言也要考慮,如今我梁山佔據青登二州,隨是廣分田地,但仍有不少田地空置,以我看不如將這些人分組編製,讓他們前去屯田,一來也好管理這些降俘,二來也可為我青州增加不少的糧產,如此豈不是兩全其美?」
吳用的話一說完,李制和秦明便不再說話了,對於秦明來說,不管讓他們去幹什麼都行,只要不把他們放會去再和自己為敵就可以了。而對於李制來說,多些人屯田,增加糧食產量,無論於公於私都是對自己有利的處置,自然也不再反對。一時間大堂之上的眾人都眼巴巴的看著我,等著我的決定!
聽了這些人的話語,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麼如秦明等人也會同意殺俘之事,連林沖等沒有發表意見的人也不過是認為大規模的殺害俘虜,事情傳揚出去於自己名聲不好,這才沒有支持,從他們的心低裡也未必把這些俘虜放在心中。
想到這裡,我心裡不僅感到一陣迷茫,「書上不是總在說我中華民族是如何如何的勤勞、善良。如今在這個時代我也算是待了不短的時間了,中華民族的勤勞我是親眼所見,可這善良我怎麼就沒有看到呢?在這些人眼中,敵方的士兵,不過一些殺伐隨意的對象罷了,這和那些侵入中原的女真人,蒙古人又有什麼區別呢!?看來在這個時代,不管是漢人也好,北方遊牧民族也好,在我這個現代人的眼中恐怕都只是一群『野蠻人』罷了!」想到這裡,我不僅想起了原本應該成為梁山之主的哪個宋江,「不管他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罷,至少他不殺俘的做法實在是讓我佩服,在這個『野蠻』的時代,能夠做到如此也算是難得了!」
放下心中的想法,我開口說道:「我們常說北方的遼人,西夏人,甚至更遠一點的女真人都是一些蠻夷,這話我同意。但我們漢人就真的比他們要文明嗎?」聽了我的話,堂下的眾人眼巴巴的看這我,不知道我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我頓了頓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說道:「我王倫也算是熟讀史書之人,歷朝歷代,我在書中看到的不過是殺伐二字,這裡面有殺異族的,但更多的還是咱們漢人在殺漢人!倒在同族之人手中的人比起倒在異族刀下之人要多出不知道多少!我們憑什麼說自己比起那些異族人來要開化?」
面對我突如其來的質問,大家感到莫名其妙,只好看著我等我的下文。我繼續說道:「我認為什麼是文明,文明就是一種包容,只有有了包容天下萬物的心胸,才能成為這主宰天下的主人!而最大的包容體現在那裡,就體現在對敵人的態度上。你如果連你的敵人都能寬恕,還有什麼是你所不能辦到的?前朝大唐,為何能有如此大的成就?不就是因為大唐的寬容嗎?我梁山之人為什麼不能學學呢?」
我的話一說完,堂上眾人的眼睛中透出了一種狂熱,當我還在以為自己成功的說服了他們的時候,李制站出來拜倒說道:「寨主所說真是令我等茅塞頓開,我梁山能有寨主如此直追太宗之英主,實是我梁山之富,天下之富啊!寨主萬歲!」
隨著李制的話音落地,其餘眾也都大聲說道:「寨主萬歲!寨主萬歲!」這大堂之上不下幾十人,又都是戰場之上百戰餘生的戰將,這嗓門自然是小不了,一通大聲歡呼之下,門外的士兵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只知道堂上的將軍們都這麼喊了,那自己也跟著喊吧!於是堂外守衛的士兵也跟著大喊道:「寨主萬歲!寨主萬歲!」
看到這種情況,我不僅無語,「我不過是亂髮了點感慨,而他們居然認為我想當太宗,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