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八十四章 文 / 藍色寶劍
第八十四章
既然決定了俘虜的去留問題,剩下的一個問題就是次戰之後,朝廷會有什麼對策,及梁山該怎麼應對!
對於這個問題大家的意見還是相當統一的,一致認為朝廷現在吃了這麼大的一個虧,必然不會甘心,肯定還會派大軍前來攻打,要知道在大宋立國後至今還沒有爆發過如此大規模的起義,不僅佔據了州府還前後打退了朝廷三次圍剿。報復是一定的!
面對這樣的局勢,大家得出的結論是下次朝廷的圍剿行動所動用的兵力必定要比這次大得多,梁山現有的兵力只有五萬八千人,到時候還要把駐守登州的孫立部除去,以四萬八千人想要對付至少十五萬以上的宋軍是肯定不夠的。既然兵力不足,那麼就要招募士兵,擴充軍隊,但先前已經從青州招募了幾萬人,幾次大戰下來,新兵的損失很大,而強行拉人入伍肯定是不行的,如何讓更多的人自願的加入軍隊卓識讓人費了一番腦筋。
最後還是我說道:「依我看,因為大戶人家的大量逃亡,如今青州空置的土地還有不少,而新進分到或拿會自己土地的百姓還不具備購買新地的能力,大家看這次招兵的時候承諾,在部隊服役十五年後將由山寨提供五十畝土地,如果陣亡或殘疾,也將獲得同等數量的土地並交給家人如何?當然這一條也同樣適用梁山上的老兄弟!」大家聽後都沒有什麼意見,在坐的眾人基本上都是小戶人家出身的具多,自然知道百姓們最希望得到什麼!
在解決了兩個問題之後,決定讓李制去處理戰俘遣返的事情,而士兵的招募則交給了吳用。大家見再無他事,便各自散去,各忙各的去了,畢竟新兵來了之後,號服、甲冑、器械、以及營房的安排有這幾個領軍校尉們忙的!
吳用的招兵工作並不讓人擔心,畢竟也不是頭一回了,而且這次的條件更好,相信這個不是問題,李制那裡的戰俘遣返工作倒是讓我上心不少。但李制無疑給了我一個驚喜,雖然李制的為人有些迂腐,但能力還是相當出色的,三萬多人的俘虜遣返工作在短短的七天時間裡便被李制處理得乾乾淨淨。最終的結果是除去五千多不到六千人因為家無牽掛,又知道了剛剛決定的士兵待遇之後選擇了留下之外,剩下的近三萬人還是選擇了離開。
在看到李制報上來的遣返費用的時候,我驚訝的問到,「三萬人的路費只用了600貫!?是你寫錯了還是我看錯了?」李制見我如此驚訝回答道:「卑職沒有寫錯,寨主也沒有看錯,確實只用了600貫!」見我還是一臉疑問的看著他,李制解釋道:「這些俘虜在宋庭中都是被編輯在冊的精銳部隊,臉上或者手臂上都刺有特定的數字,所以走到那裡都會被宋廷給抓回去。從咱們青州到濟州府不過幾天的行程,給他們備上清水和乾糧,600貫足矣了!」說完還用疑問的眼光看著我問道:「寨主以為是不是太高了?」
聽到這個解釋,我暗中一笑,心想:「以前看電影、電視劇上解放軍遣返戰俘的時候一給就是好幾塊大洋,還以為要讓他們都回到原籍,得大出血一把呢!原來送到濟整個後就夠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宋廷的事了!」當然心裡的這個想法是不能跟李制說的,只好忍住了笑意說道:「沒什麼!沒什麼!這事你辦得很好,很好!」
之後見李制還沒有退下去的意思,我便問道:「還有什麼事情嗎?」
李制說道:「寨主,我想著,如今咱們梁山也算是掙下了諾大一份家業,佔住了青、登二州,俗話說『出師有名』如今咱們要還頂著個梁山匪寇的名聲,實在是不利於招攬天下英材。依卑職看是不是該改個名號,也好讓將士和天下的士子們也好正名?」
「你的意思是讓我稱王?」我看了看李制,用沒有什麼感情色彩的聲音問道。
「正是!如今大宋的江山看似穩固,但實際上已經是千瘡百孔,只要有人肯登高一呼,天下必定是從者如雲,何愁事情不成!」李制見我沒有反對,用稍微顫抖的聲音向我闡述著稱王的美好前景,似乎只要我現在稱王,那宋廷便會一夜之間土崩瓦解一般!
「那要是到時候,那些應從之人各個都自立為王呢?」我繼續用聽不出同意還是不同意的聲音問道。
李制以為我必定不會反對,到時候自己就是頭一個擁立新王的頭號功臣,想到這裡,李制激動的說道:「寨主所慮及是,但也不必擔心,到那時,我梁山也是首倡義兵之人,在大義上咱們就已經站住了先機,況且我梁山人馬如今兵強馬壯,又有誰能抵擋得住呢?」
聽完了李制的話,我略抬了抬身子問道:「這些話,是你自己的意思呢?還是大伙的意思?」
李制伏首答道:「這是卑職新近才想到的,還未曾同大家一起商量!」
聽完這話,我大聲叫道:「李制!」李製冷不丁聽見我如此大聲的喊自己,嚇得把已經低下的頭有低了幾分,「李制!在你上山之後不久我就親自跟你提過,有什麼事情,尤其是重大的事情一定要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來,不要搞這些密承的主意,是不是都忘了?」
李制聽後非但沒有害怕,反而將頭抬了起來說道:「寨主如果是為此事發怒,大可不必!自古以來次等事情自然是秘密謀劃,暗中進行,待時機成熟便是水到渠成,怎可拿到大庭廣眾之下,公開討論!?」
我氣憤的指著李制說道:「你說得雖說有些道理,但那也是指起事之前!如今我梁山已經佔據了青、登二州,已然起事,還用得著如此嗎?將來事情傳揚出去,豈不是讓兄弟們寒心!」我說到這裡頓了頓,把聲音壓下來說道:「你說的事情我一個人做不了這個主,你去把軍師和幾個校尉請來,先小範圍的討論一下,如果有必要再召集眾將領一起商議!去吧!」
「回來!」見李制聽了我的話後轉身向外走去,將要出門之時,我把他叫住說道:「等會兒人來了之後,我不會再訓斥你,但你要記住,以後像此等大事一定要和大家商量好了之後再說!」李制聽了我的話後,點了點頭轉身出去了!
時間不大,李制、吳用、林沖、花榮、楊志和魯智深先後來到我的房中,命人在屋外面設下層層警戒之後,我把李制剛才跟我說的話,轉述了一遍,之後問道:「這個事情大家看看該怎麼辦才好?」
魯智深是個惟恐天下不亂的主,聽了之後自然是一萬個贊成,「寨主,我覺得李制這主意不錯!他趙家小兒能坐皇帝,大哥你也一定可以!」而林沖、花榮和楊志雖覺得這事不太合適,但也說不出個具體的頭緒出來,只好坐在那裡不說話,只是瞅著吳用。見此情景,我對著吳用笑問道:「呵呵!既然大家都在看你,那你也說說吧,我的大軍師!」
除去一同開山的杜遷、宋萬和朱貴,吳用上山的時間只是後林衝前後腳,算得上是山寨裡的老兄弟了,又擔任著軍師一職,自然對我的脾氣非常的瞭解,知道這事覺不是我的主意,也沒這個心思!便開口說道:「小弟倒是認為此時稱王還為時尚早,我梁山雖然先後勝了宋軍幾陣,但大宋還未曾傷筋動骨,如今我梁山在宋廷眼中不過是一群山賊而已,對付起來不會下太大的力氣,實在不行也會試圖招安我等。如果此時稱王,雖然是可以挑動天下,但宋廷的注意力也必將集中在我梁山身上。到時候咱們所要面對的就是全部的禁軍精銳和邊關上的百戰勇士了,以山寨現在的實力應付起來恐怕難有善果,還是先隱忍一段的好!」
李制聽了吳用的話,也知道自己心急了。於是起身說道:「聽了軍師之言,是制糊塗了,還請寨主治罪!」
我見李制明白了過來,對他說道:「李制啊!你是個明白人,不過這功利心太重,這可不好!不要老想著要如何在我面前爭功,我王倫別的不敢說,但這賞罰分明還是有的,是你的功勞決不會忘了你。以後好好做事,將來事成少不了你一份富貴!」
李制聽了我的話,心中慚愧,只是低頭稱是。我走下坐位,將他扶起來說道:「但李先生所言也不是沒有道理,如今這昏君只知道玩樂,將一干政事都交於了一群奸臣,天下依然是民怨沸騰,如今咱們在山東這麼一鬧,天下有心之人必定會不甘寂寞,等到群雄竟起之時,方是我等一展報復的時機啊!對於此事,我也曾細細的想過,只不過那時還在水泊之中,想著時候還早便不曾與眾兄弟說起,如今既然說道這裡,我便也說說我的打算!」
眾人見我早有了準備,便仔細的聽著。我看了眾人一眼說道:「我拿下青州之後,不取濟、齊、兗三大產糧之州,而直取靠海人少之登州,就是看中了登州便利的海運,有了登州我梁山便有了一座取之不盡的金山!在鐵料萬分緊張之時偏要和凌振研製火炮,為的是加強防禦能力。本想著鑄造新式火炮之事一時難以成功,但老天保佑,終是讓我成了,如今又順利的佔據了登州,可以說我的佈局已經完成,剩下要做的就是『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了!這個出頭鳥誰愛當誰當去,等他們都拼了個筋疲力盡之後,才是咱們梁山一飛沖天的時候!而且這個時候已經不遠了!」
眾人聽後除了吳用,其餘眾人都不太明白我為什麼這麼肯定,連忙問道:「大哥,如何知道?」
我問道:「大家可知道江南有個摩尼教?」眾人多是走南闖北的人物,加之摩尼教此時還沒有被定為邪教而遭禁止,所以眾人對摩尼教多少都知道一點。我見眾人都知道,便繼續說道:「如今這摩尼教的教主姓方名臘,在江南也是是一等一的好漢,加上摩尼教向來講究結社互助,對宋廷的苛捐雜稅多有反抗,如今在江南如教之人恐怕不下十數萬人。只不過方臘等人懼怕宋廷實力,現在還不敢如何,但只要咱們梁山再贏上一陣,方臘必反,到時候咱們再架意上書向宋廷表示願意招安,這出頭鳥自然就歸方臘去當了!」
李制聽後問道:「那如果朝廷真的下旨招安,然後讓咱們去和方臘爭鬥又該如何?」
我還未說話,邊上的吳用說道:「到時咱們可以仿答理例,來個聽宣不聽調,只要方臘一天不滅,朝廷就不會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咱們梁山身上。等天下有事之時,寨主統大軍直去汴梁,再命一大將進逼北京,攔住北京的援兵,只要動作夠快,時機掌握適當,天下定矣!」
李制雖然知道了吳用這個教書匠的厲害,當還是不服氣的說道:「萬一此時遼人來攻又如何?如果處理不當,那咱們可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吳用對此也沒有辦法,納納不語,我笑道:「遼人!你們還以為現在的遼人還是當年縱橫草原的雄鷹嗎?這麼長時間的榮華已經將他們變成了家裡的母雞了!況且你們以為遼人國內就沒有想取而代之的?放心,到時候,我保證遼人自己都顧不過來自己!」
眾人還待再問,我說道:「此事還在謀劃之中,此時說出還為時尚早,但請大家相信,我王倫既然有心天下,又怎麼會讓遼人來揀這個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