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塑國魂

第五卷 三千里河山 一四二 檄文驚天下2 文 / 世紀紅爵

    一四二檄文驚天下2

    遼陽轉發而來的電文,一刻不停,第一時間就到了京師總理各國事物衙門。當日在總理衙門當值的正是軍機大臣額勒和布,饒是老爺子多年的涵養工夫,拿著這份遼陽轉發的電文,也嚇得一蹦三尺高。哆哆嗦嗦半天,楞是說不出話來。

    等這位老中堂緩過神來,頓時就亂竄起來,招呼達拉密章京分抄電報底稿,一份給光緒,一份給慈禧。老中堂也來不及找什麼人商量了,抽了電報稿子直奔頤和園而去。朝鮮這事兒,的確是塌了天!

    何紹明輕騎奔襲數千里,就算將漢城暫時穩定下來了,可這後續的震盪,善後措施,不是那麼輕易就能措手的。最要命的,就是會不會引發大清與日本的戰爭。別看額勒和布七老八十,整天一副渾渾噩噩的樣子,老頭子心理面清楚著呢。眼下這大清國,處處漏風,真跟李合肥說的沒區別,就是一棟破房子,這仗實在沒法兒打。眼前又是老佛爺的萬壽,即便對方不是西洋鬼子,而是東洋小鼻子,這仗能不打還是不打。求的,就是個安穩體面。

    可事兒已經到了這個份兒上,戰事一觸即發,可就由不得他額勒和布老中堂了。

    額勒和布前腳剛走,後腳朝鮮的消息就傳了出去。京師這地面就這麼邪性,沒什麼能藏得住的消息。慈禧得了消息,京師裡其他軍機,有權的王爺,各部衙門也就先後知道了。不出半天,簡直就是街頭巷尾議論紛紛。

    市井百姓,讀書的士子,中下層的官吏說起來那叫一個揚眉吐氣。混沒將東洋小日本放在眼裡。這回距離中法戰爭不過十年,朝廷粉飾一番,與列強打和的榮光這會兒是深入人心。所有人都知道大清是有問題,可要說大清被小日本欺負,有一個算一個,都嗤之以鼻。這會兒何紹明千里奔襲定漢城,被大傢伙都認作是理所應當的事兒。

    可朝廷上,真正瞭解形勢的大官兒,各國駐清的公使,都知道這事兒沒那麼簡單。這牽扯到東亞地緣政治版圖的變化!一時間,各國領事紛紛差了人,總理衙門、北洋衙門四處奔走,探聽消息。有心人更是去電漢城,詢問方方面面消息。

    京城當中,車馬奔走入龍,人人口中,都盛讚著何紹明這次出人意料的千里奔襲,一時間將其與班定遠相媲美。到了這會兒,何紹明才真正的名揚天下。

    京師裡沸沸揚揚,朝堂上更是吵吵的不可開交。無它,除了聯名電文,何紹明還追加一封電文。電文中詳述漢城局勢危急,言『……倭人駐朝大軍倍於大清,其狼子野心,昭然示世。若分兵進襲漢城,關東軍四百餘疲兵,並無彈藥補給,誓不不能擋倭之洶湧。臣肯定陛下下旨,邀李王閔妃歸國。則,戰事若起,我國必佔據輿論之主動,他日討伐倭人,得天下之公理,勢必披荊斬棘……倭人屯兵距漢城不過一日行程,臣叩請陛下,請盡快示下……』。

    這電文裡說的明明白白,清日戰事迫在眉睫,想躲是躲不了了。與其如此,倒不如攜裹了朝鮮政府,起碼大清還佔據了大義名分。

    翁同?翁大中堂,身為清流領袖,一番引經據典,言道日本不過蕞爾小邦,竟敢觸天朝上國之逆鱗,實在是忍無可忍,大清當發兵征討,還天下公道,安藩屬之心。翁大中堂之所以如此做派,極力主戰,一來是確實瞧不起小日本。宿敵李鴻章既然不想開戰,那翁大中堂就必然持反對意見。戰事一起,但凡有了機會,帝黨一派也好收攏軍權。二來,前段時間帝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生生與何紹明鬧生分了。正好借此機會,籠絡一番。

    那頭,世鐸一個眼神過去,徐用儀跳將出來,張嘴就是一通大道理。搬出老佛爺萬壽做說辭,言道眼下實在不宜起戰事。有什麼事兒,且待萬壽過後再說。並且,還參劾何紹明一個抗旨不尊。只是在如此功績之前,這參劾就是個笑話,沒人當真。正如朝廷與李鴻章之間一般,彈壓不下,只能借重。

    光緒特意垂電李鴻章,問他討個主意。李鴻章隨即回電,刻下正向仁川增兵。可話裡話外,李鴻章反覆強調,一切還請聖意天裁,擺明了不想出主意。老李算盤打的明白,此番一個處理不好引發清日戰爭,勝敗不說,單單是攪和了老佛爺的萬壽,這就得找個頂罪的。

    兩面吵吵成一團,從上午吵過了中午,一直到天黑也沒商量出個主意。那頭,額勒和布跑前跑後往返五六趟,無一不是遼陽轉發而來的催電。

    吵到後來,還是慈禧一言而決。「著北洋大臣李鴻章火速增兵朝鮮,令加緊與各國公使磋商調停。關東軍提督何紹明暫駐漢城,靜觀其變。」眼下正是慈禧六十大壽,她一方面不想攪了自個兒的興致,另一方面,小日本欺負到頭上,她心裡頭也委實惱火。堂堂大清,幾時被個蕞爾小國欺負到頭上了?是以,這決策實在是模稜兩可。

    天色已暮,漢城表面上平靜至極。

    而此刻,何紹明卻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一般,坐立不安。早晨發出去的電報,如今八個小時過去了,天色已暗,依舊沒收到回執。反覆催電,始終每個準確的答覆。要知道,此刻日本人駐軍離漢城不過一日的路程,若是得了消息,大舉進擊漢城。自個兒這支孤軍,外無援兵,內無補給,就得交代在這兒。再說了,如今可是七月二十三,若是按照歷史,二十五日可就是豐島海戰爆發之時,也是整個甲午的開端。

    這個時候,漢城就是個巨大的火坑,誰在這兒誰得陷進去。

    正心焦得來回踱步,外頭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凱泰推門而入。

    「大帥,朝廷回執電文。」

    何紹明也不發話,一把搶過電文一目十行地看了起來。看罷,本是焦急的臉色卻變得鐵青,捏著電文的手指不住地顫抖。

    「何帥,朝廷怎麼說?」同樣焦急的袁世凱站起身問道。

    何紹明不發一言,將電文甩了過去。袁世凱上下一看,猛地一跺腳,惱怒道:「誤國!誤國啊!」氣得袁世凱將電文揉做一團,隨即狠狠地摔在地上。「何帥,您打算就待在這漢城?」

    何紹明繃著臉,良久,反倒笑了起來:「留在漢城?等小日本給咱包了餃子?老子不當這大頭鬼!凱泰!」

    「弁下在!」凱泰聞言,條件反射一般繃直了身子。

    「撤了對小日本的包圍,集合弟兄們,咱們連夜上路!」

    「是!」凱泰領命一聲去了。

    袁世凱慨歎一聲道:「唯今之計,確是走為上策。只是何帥前番平定之努力,全做了泡影,朝堂諸公怎會如此糊塗?」

    何紹明輕蔑一笑:「如今舉國上下,大小官員都忙活著老佛爺萬壽,哪兒有心思管朝鮮如何?朝廷諸公,不過是順從上意罷了。呵!如此作為,此戰不敗才出了鬼呢!」何紹明朝前走了幾步,定住後,臉色卻是一正:「好不容易奔襲千里,老子不能白來這麼一趟!朝廷不准,老子搶了李王走再說!」

    這話說的殺氣騰騰,也震得袁世凱一陣目眩神迷。上到皇上太后,軍機大臣,下到微末小員,這會兒想的都是怎麼自保,而何紹明先是孤身涉險,而後又再次逆天而行。李王閔妃,對於大清什麼作用,這個自不用再說。若是說何紹明一點兒私心沒有,全然為公才做出此決定,袁世凱是一點兒也不信。只是看著何紹明一臉的決絕,不由得他不信。心中暗自佩服,拱手道:「何帥,沒有聖旨,擅自脅裹李王,若是朝廷怪罪下來……」

    何紹明一擺手:「慰亭兄不必擔心,出了事兒兄弟一人承擔,定然不會拖累慰亭兄。」

    袁世凱微微一笑:「何帥,下官不是這個意思……若何帥搶了李王,想來日人必以此為借口,開啟戰端。今後無論勝負如何,朝廷那邊對您……依下官看,實在是不妥。」頓了頓。「敢問何帥可是要為大清謀個大義名份?」

    「正是。」

    「下官倒是有個主意……」隨即,袁世凱走近,低沉著聲音說了起來。

    深夜,得了命令,圍在日本公使館之外的關東軍士兵悄悄地朝景福宮方向撤退而去。景福宮門口,無數火把將門口照得亮入白晝,近四百號關東軍警衛營士兵忙活不停。一邊兒將馬匹拉過來,馬蹄上裹了棉布,而後勒緊了嚼子,一邊兒將傷兵先行安置在馬背上。

    何紹明就這麼立在前頭,臉色緊繃著,不發一言。袁世凱自高奮勇先行進宮,去勸說李王閔妃二人,究竟結果如何,此刻還不得而知。何紹明倒是想得開,之前遠袁世凱約定,一小時內若袁世凱還沒說服二人,那何紹明便提兵進去搶人。眼下景福宮七拼八湊的朝兵,見了關東軍的面兒腿都哆嗦,根本就沒有抵抗之力。

    此刻,日本公使館內。

    杉村睿急急地跑了進來,往日那副西洋紳士做派一掃而光。「川上君,清國人把外面的包圍撤了。」

    騰的一下,川上操六站起身來,踱了幾步,出言道:「清國人是算準了帝國增援的時間,要趕在增援到達之前搶走李王!」一把抓起衣架上的衣服帽子,邊走邊道:「杉村君,你在此等候,我帶人去監視。若是增援部隊到達,立刻命令他們過來支援我。」

    杉村睿應了一聲,隨即疑惑道:「川上君,若是清軍真搶了李王,而增援又……」

    川上操六聞言頓了下,側頭瞥了一眼杉村睿,深吸一口氣道:「不會,如果真是這樣,我會盡可能拖住清軍,一直拖到增援到達。帝國已經為這場戰爭準備了二十年,我們不能再等下去了!」說罷,川上點了點頭,而後徑直走了出去。

    留在原地的杉村睿有些愣神,他心知此刻川上操六已經有了成神的準備。若真被清軍搶走了李王,局勢就會對日本十分不利。眼下,川上所說是唯一的辦法。是以,他一時不知說什麼好,只是目送著川上離去,而後對其背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聚攏了百多名日軍,川上便急吼吼地趕向景福宮。這會兒也不需要顧及什麼了,雙方底牌,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某種意義上來說,大家都是在跟時間賽跑。早一步,何紹明安然離去,順帶著帶走某位朝鮮大人物,日後輿論上會佔據一定優勢。晚一點兒,被川上拖延住,大批增援日軍到達,何紹明等人就是插翅難飛。

    待到了景福宮附近,離宮門不過百米之外,川上一揮手,百多名明火執仗的日軍就那麼定在那兒,遠遠地觀望著。川上深知自己的使命是拖延時間,而不是上去送死。此刻關東軍還沒走,此時開戰對自己實在不利。索性就這麼對峙著,只待關東軍帶了李王后撤,或是增援先一步到達,再行開戰。

    何紹明一早就發現了趕過來的日軍。凱泰幾番請戰,何紹明卻是不允。何紹明也清楚,萬一真打起來,小日本學了牛皮糖,就這麼黏著,實在是個麻煩。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何紹明也越來越不耐煩。正要叫人進去搶人,卻見宮門大開,袁世凱領著一名年輕的朝服男子跑了出來。邊跑邊道:「何帥,辦成了,咱們趕緊走吧。」隨即瞥見對面遠遠對峙著的日軍,袁世凱就是一楞。

    「慰亭兄不必擔心,小日本這會兒還沒膽子開戰,上馬,咱們走。」

    何紹明長出了一口氣,隨即一聲令下,就這麼緩緩地朝東門行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