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武俠修真 > 助紂為虐

大道小說網 第004 凝結元神 文 / 雞肋文人

    次日,鄭旭起床,彩雲梳洗已畢,鄭旭只感到自己神識大盛,縱使在閉眼中身週五丈範圍內的變化都進入神念,微微冥目內視一番,泥丸宮上丹田微微有些變化,隱約有些朦朧形狀,似人形,又似只是一團氣流,飄忽不定。

    鄭旭回想著昨晚**情景,**再次燃起,一把抱過彩雲,「嘿嘿」笑道:「仙子,我昨晚做了什麼?」

    彩雲嗔道:「大王體內三屍未斬。(註:體內三屍:上屍名彭倨,好寶物;中屍名彭質,好五味;下屍名彭矯,好色慾)大王如不能斬卻三屍,任由彭矯妄為,貪念色慾,終不能得證仙道。」

    彩雲見鄭旭起床,便開始疊被。鄭旭毫不在意,輕咬著彩雲耳朵,輕笑道:「與多情仙子共鴛帳,怎捨得你疊被鋪床?!」

    鄭旭**再次衝動起來,緊緊將彩雲壓在身下,肆意親吻不止。鄭旭體內漸漸燥熱難當,慾火焚身的感覺也隨之而升。於是,緊緊摟抱著彩雲豐滿軟綿的嬌軀,感覺著玉體驚人的彈性,真元受到刺激又加快了流轉,身下再次變得堅硬起來!

    彩雲朱唇微張也發出呻吟嬌喘之聲。過了一會兒,雙頰紅暈,輕吐舌尖運用採補雙修之術,把玄陰真元渡入鄭旭的體內。彩雲功力深厚,玄陰之氣多得出奇,全力渡功給鄭旭,鄭旭自是受益匪淺。

    彩雲內視著鄭旭泥丸宮,驚喜道:「大王,讓臣妾再助你凝結元神(註:即元嬰道胎)吧。」說完推開鄭旭,忙翻身坐起。

    鄭旭正在興頭上,卻猛然聽到彩雲要幫助自己凝結元神,微微有些掃興,無奈,只得依言眼觀鼻,鼻觀心,心聽息,拋卻雜念,開始冥思打坐。

    既成夫妻,便有夫妻感應。彩雲仙子用神念牽引著鄭旭凝結元神。

    這凝結元神--人體魂魄其中二魂六魄所凝虛體即為元神,尚未凝結元神之前,二魂六魄俱不成形--是道家初窺門徑的根本。元神修煉,和一般修煉法門並無差別,皆是一種靈氣匯聚的修煉。簡單點說,真元修為是修煉自身的經脈強度及丹田真元容量;元神修為則是修煉泥丸宮強度及腦部精神力容量,精神力消耗怠盡之後,只要泥丸宮及頭部不受傷害,僅需吸收天地靈氣,集合自身修煉法門,則能相當快速的將所消耗之精神力補充回來。

    彩雲把一枚黑色丹丸,塞進鄭旭口中,吩咐鄭旭含在嘴中。這枚丹藥剛入口時立即化作一團溫和的暖流直接衝向泥丸宮。暖流在泥丸宮裡打了個旋,立即下咽喉流入丹田,圍繞著丹田中的內丹旋轉不休。

    不一會,鄭旭就感到腦中劇烈疼痛,隨著時間的推移,無法想像的巨痛令鄭旭目眥盡裂。由於腦部巨痛,全部心神都集中到頭部,真元出於本能反應洶湧而至護佑頭部。真元奔湧之際漸漸打通頭部的一條條經脈,真元開始在頭部循環流轉起來。

    鄭旭依照彩雲仙子的提示,用神念把圍著頭部循環的真元慢慢引導著向腦海裡的泥丸宮滲透,真元慢慢在泥丸宮匯聚。

    鄭旭頭痛不止,真元也就不停地湧入。匯聚的真元在泥丸宮慢慢壓縮,漸漸變成了稠稠的液體。稠稠的液體隨著流轉沉澱變得越來越乾燥,終於,濃縮成一粒米粒大小的實體金豆。

    真元繼續源源不斷湧出,順著督脈→尾闌穴→→泥丸宮開始一圈又一圈的循環。每一次循環鄭旭都可以感覺到泥丸宮金豆的成長,待三十六個循環過後,泥丸宮的金豆也變成手指頭大小。

    彩雲見鄭旭真元不足為用,連忙輕吐香舌,輸入後繼真元,真元繼續向鄭旭泥丸宮湧入。約半個時辰,金豆在越聚越多的真元靈氣壓縮下破碎,準備再次重新凝結。

    第一次凝結僅是鋪墊出凝結基礎,待基礎打齊,便達到凝結元神真刀實槍的緊要關頭!

    兩人一齊催動真元,將鄭旭體內的二魂六魄慢慢逼向泥丸宮,在真元壓迫之下二魂六魄慢慢在泥丸宮凝結。

    這是一道因人而異、摸索試探的過程:如若施加的真元不夠,則魂魄久久不得凝結,而魂魄所屬的身體部位會受到不同程度傷害,如若施加的真元過強,則會對自己的魂魄產生永久傷害,甚至會魂飛魄散。

    彩雲牽引著真元慢慢試探著魂魄所能承受真元壓力。催動真元緩緩加壓,待得自己魂魄被真元擠壓乃至變形,二魂六魄才開始慢慢凝結。這次結丹隨著元靈之氣的增多、粹煉,發生了質與量的變化。締結的元神看起來已是稍具實質,如同自己真身的縮影一般,接下來只需慢慢培養壯大。

    種植道胎,大功告成。彩雲和鄭旭一齊慢慢收了真元。凝結元神之後,已是能比常人延年益壽,能壽至二百五十餘歲!直到此刻,煉氣化神,締結元神,鄭旭方才算步入修真之門!!

    朝歌,西門十里。

    天子御駕親征西岐平叛,文武百官十里長亭送行。

    鄭旭直到日上三桿方才出得摘星樓,朝臣見鄭旭剛剛新婚就要遠征西岐,無不心酸落淚。

    托孤三世老臣商容令旗擺動,朝歌頓時旌旗招展,御林三軍魚貫盡出,由虎林軍前導,虎繼軍為中軍,虎威軍殿後。

    鄭旭、彩雲仙子、申公豹及文武百官夾在中軍前行。文武百官皆乘白馬,獨鄭旭與彩雲仙子騎乘的卻是紅馬,萬馬白中兩點紅,分外搶眼。

    一路旌旗迎風招展,皆是隨征將士五千人紮營安寨。臨戰之際,王者之師,豪氣衝冠。

    眾文武捧星戴月,直把鄭旭、彩雲仙子、申公豹三人護送到朝歌十里外的明堂--這是朝臣送別君王最遠的所在--鄭旭端坐明堂,接受朝臣的最後拜別。

    飛廉呈上隨征將士點將薄。鄭旭接過,第一員戰將曰:袁洪,梅山人氏。

    鄭旭心道:看來招賢館建得功勞不小,也是我商朝國運昌隆,化民入心,甚至連梅山精怪都知道忠君護國。鄭旭心中大喜,令袁洪見駕。

    袁洪銀盔素鎧,騎著高頭白馬,一條擯鐵棍,擔在鞍鞒,神威凜凜,趕來見駕。鄭旭猛見到袁洪,心中一震,隱隱有種似存相識的感覺,忙賜座,知其本事,故頗加恩寵。

    兩人談笑著,鄭旭不經意地一瞥,發現彩雲仙子的神情很是怪異。聯想到其師通天教主多收靈獸為弟子,鄭旭心中微微有些恐懼,忙收了點將薄,命令大軍自行開拔汜水關而去。

    宮廷司儀跪請道:「大王,請接受子民的祝福……」

    鄭旭起身,點點頭。

    司儀令旗由上往下用力一揮,明堂正對面的山頂上一組組幻化而出的煙花隨即沖天而起,煙花再在空中炸開,都是朝臣對鄭旭出征的祝福語。天空中頓時出現諸如「王者之師」、「兵到叛平」……等字樣,煙花稍稍停留即刻化作漫天飛雪飄來飄去。

    ;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